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活着的原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4-4-1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2ce91d4bd03d6d7ec.jpg
    ) a9 A0 m$ b8 K  o6 d2 z0 v' H! ?" ^7 q& I0 g2 V/ h) P
    很多年前,社会上曾流行一种说法:中国人“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这里的“死不起”指殡葬费用的高昂。科技发展到今天,医生面对最大的问题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好好地走”。某种程度上说,不得“好死”可能是现在最被我们忽略的幸福难题。中国各大城市在陆续发布幸福指数。但这些发布很健忘——忽略了“死亡质量”也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 H- Q" g9 `7 @' M2 Z
    2 D  `1 M6 A% v6 G8 _5 m& D; {
    生是死的开始,死为生之终结。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就身体方面来说,临死者的生理通常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在各种身体和精神的烧灼中,死亡便让人产生一种恐惧和焦虑。由此,便有了“死亡质量(Quality of death)”之说。"死亡质量指数"可以看透一个国家的医疗理念和人文精神。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 y6 n/ j7 Q0 a! l, _
    " [/ F$ w% d! `: ]. j
    当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于探索“死亡的原因”的同时,也许更应该在彼此都活着的时候想想活因——“活着的原因”。生命关怀是一个普惠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d4 |) j2 H+ F  y: Y
    & G3 S& d  m' v& ~
    有时候,告别,也许才是最深情的告白。放手,也许才是最深刻的挽留。, I8 m6 t  K5 o# D1 ?6 Q' `
    * |6 j2 J# B, ?
    正视死亡,才能真正拥抱生命。
    6 W" |2 A7 C+ w& T9 J3 e8 s) D9 ?. i8 J7 G$ w* ?- Z8 s: H
    01
    0 T$ h: P! @3 k# X& B
    . I. S9 E" D0 A4 h& M0 i1999年,巴金先生病重入院。1 y2 w3 J8 D  p7 i! N0 X- Q
    . P3 v) D4 b+ U, I9 p. g! X1 N* l
    一番抢救之后,生命得以保存,但从此插上了鼻饲管。“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这根管子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长期插管,嘴合不拢,巴金下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7 r4 @, R) q) q$ R4 D+ ?% p7 _. C
    . ~4 l6 V2 I& D* ?$ B
    巴金本人很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家属和领导都不同意。" k/ {8 J5 K9 x4 z6 y( ^$ c
    2 l8 Q5 D# @# I2 f
    “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 k) P: i" M) O/ \
    ) p9 T! X2 m) d1 F& z0 d/ g4 S
    哪怕是昏迷着,哪怕是靠呼吸机,但只要机器上显示还有心跳就好。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他说:“长寿是对我的一种折磨”。
    / S0 V1 \- z4 \8 Q- g" s
    ; b" @& z% s, _4 z! F1 j02
    % o9 z9 ]' O$ J# l; _! f1 J% ?$ E5 I$ i: o8 e
    上海一位大夫,讲了这样一件普通的事——之所以说普通,是因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各大医院发生着。, x/ }5 y# b7 L' ^7 c5 c0 y
    , S1 v( \; C% g# H0 d# J( W
    一位八十老者,因为脑出血入院。家属叮嘱:“不论如何,一定要让他活着!”# \6 Q+ K- ~  Z" e; c, p: i8 Z

    9 {; i1 A: I2 ^: y5 w手术之后,他活了下来,气管被切开,喉部被打了个洞,那里有一根粗长的管子连向呼吸机。
    . Z5 C2 A/ L: g5 B9 u* `5 Z+ }% k3 l* Y+ R# L' ?% C
    偶尔,他会稍微清醒些,痛苦地睁开眼。这时候,家属就会格外激动,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拯救了他”。
    % j2 n: z9 u2 k: E8 u) {3 X3 W/ j- u
    ! I5 [! l! f0 u* E7 J! q家人轮流昼夜陪护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每看到一点变化,就会立即跑来找我。  C+ @5 z4 N5 ]& ]% g- X

    0 D% z/ W  Z9 z; o  J9 d/ q后来,老人肿了起来,头部像是吹大的气球,更糟糕的是,他的气道出血不止,这使他需要更加频繁地清理气道。每次抽吸时,护士用一根长管伸进他的鼻腔,血块和血性分泌物被吸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只见他皱着眉,拼命地想躲开伸进去的管子。可每天反复地清理,却还能抽吸出很多。
    , [0 v- n4 G9 }. c- S7 H8 M4 V$ y1 i7 X$ G4 C$ g/ x9 q
    每当这时,他的孙女总低着头,不敢去看。我问家属:“拖下去还是放弃?”家属们义无反顾,要坚持到底。孙女低声说:“他死了,我就没有爷爷了”。+ f2 c% R& e3 d4 E$ r
    : Z+ X/ W2 x5 r# J6 @: U( Q) x
    治疗越来越无奈,他清醒的时间更短了。而仅剩的清醒时间,也被抽吸、扎针无情地占据。他的死期将至,我心里如白纸黑字般明晰。便对他孙女说:“你在床头放点薰衣草吧。”她连声说:“好。我们不懂,听你的。”& ^5 o+ @6 ?; ~6 ~" ]7 \/ G8 d( u  w

    . Z& q1 u7 V6 O5 d# z! \4 \第二天查房,芳香扑鼻。他的枕边,躺着一大束薰衣草。他静静地躺着,神情柔和了许多。
    , U2 O' g. e. T  O
    ( j. j5 s5 B% X$ r, w  q! t* E) P十天后,他死了。死的时候,肤色变成了半透明,针眼、插管遍布全身。面部水肿,已经不见原来模样。& ?8 `6 a0 b- ]6 T, l% j$ J) b* j

    / D8 l. {5 W- @$ B/ Q0 |3 b( [我在心里问自己:“如果能自主表达,他愿意要这十天吗?”
    3 b! z; }7 k: d+ F" i: U/ o' U9 r# a" |; M, n1 G4 m1 k7 `- h
    这十天里,他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何在?让一个人这样多活十天,就证明我们很爱很爱他吗?我们的爱,就这样肤浅吗?
    ( X9 \1 R! b; {  R7 c1 g/ |$ e: l9 H9 W. j% [) h
    03
    / Z& J& y" B. k6 |  f+ R' U& L% J  H- s0 c- }1 s  r
    所有价值观的背后,都是一个根本性的人生观:你是愿意活得长,还是愿意活的好?你是愿意用金钱和痛苦换来几个月的生存期,还是就此离开、告别亲人?我们应该明白: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选择的权利。1 X) @0 u$ K6 C9 M+ v: P

    + q" X0 ^5 d8 Z人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这个“死”,既不是提前死(也就是所谓“安乐死”),但也绝不是推后死,不让他死——而后者,却恰恰是现在全部医疗科技、医学伦理的逻辑基础。  ?0 D1 r( ^. B$ n( {/ v

    ' R; g, i  E% u6 V# @作为病人,要学会告别,作为亲人,要接受告别,作为医生,要面对告别,国际上的生命预嘱运动、DNR(放弃抢救)运动、NO-CPR运动,或者我们中国人讲的善终,说的都是这个意思。5 q' p1 B: d( q  Z$ y5 x$ W

    " a4 G& f1 f2 r生命是自然而然而来,也应该自然而然而去,这本来就是我们东方的自然主义生命观。不然就真像《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说的那样,“面对绝症,大自然让你忍受短暂的痛苦之后很快死去,而医学让你忍受漫长而缓慢的痛苦之后才死去”。
      t  Y' H* [: i5 d* x* C
    3 }$ S" A7 P4 ~& l$ @7 F3 f人临终的时候,除了肉体的痛苦、心理的恐惧,其实还有两种隐形的伤害:一种叫医源性伤害(来自医疗的伤害)、一种叫亲源性伤害(来自亲人的伤害)。+ ^0 v* I- M6 n, k

      z& _. n6 d$ i. G( e% i9 p很多病患家属有一种愚蠢的孝顺观,因为我孝顺你所以我要治疗你,不准你死,哪怕你临终前痛苦万分。而医生则有一种傲慢的治疗观,因为我是医生所以我必须成功、必须抢救、除了扶伤还一定要救死,不然我就没有职业成就感。
    ; V8 r+ G5 U: q% ?1 f, }/ m( Y7 H
    : K9 _9 W' M1 Y2 P其实,前者难道不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爱的暴力吗?表面对父母好,实则对父母恨,在父母辛苦一辈子以后临死还要折磨父母以便做给别人看:你看我们多有孝心!后者难道不是以科技的名义实施医疗的暴力吗?. {/ y  D7 R7 z4 e0 p6 {* K" ^
    6 i8 s! f9 e, H; Y
    别忘了特鲁多医生说过,医生的职责“有时是治愈,经常去帮助,却总是抚慰”。在生与死的边缘,有太多的模糊不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让另一种新型医疗观起作用,让舒缓医学起作用,让宗教起作用,心理学起作用,生命关怀起作用,不要让愚孝愚治观起作用。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追求的“善终”。. }; m: o; T0 E7 o  m

    ( C9 Y/ W: ?( h% E3 ]9 J3 z04) X5 E+ L8 {( n
    ' H. c6 U3 Z; M7 \: @1 W9 e, b9 Q
    “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
    + M/ L! }, y8 _( A( {. k
    ( s. I1 K8 R" v从2015年起,原上海瑞金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朱正纲,就开始这样四处去“拦刀”。他在不同学术场合央求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
    $ \2 O: F6 g9 ]2 w3 h. ]' _. p
    7 ?* g5 ~+ v5 W现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一到医院,首选就是开刀,然后再进行化疗放疗,“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把周围小土块清理掉”,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其实开刀不但没用,还会起反作用。晚期肿瘤扩散广,转移灶往往开不干净,结果在手术打击之下,肿瘤自带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导致它们启动更强烈的反扑,所以,许多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几乎都活不过一年”。! j+ p% L; R9 F! Q. M

    ' _; D7 q" I! \4 o而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都采用“转化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一般不采取切除手术,而是尽量把病灶控制好,让其缩小或慢扩散。因为动手术不但会让患者死得更快,而且其余下日子都将在病床上度过,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 C! t' O3 v, d$ O2 O+ y0 W( f

    8 l/ e5 j! z5 b1 g0 V朱正纲更愿称自己是“肿瘤医生”,外科医生关注的是这次开刀漂不漂亮,肿瘤医生则关注患者到底活得好不好,“这有本质的区别”。
    0 g& e0 `2 M9 H5 T4 M" k5 a' C% G' ~5 x5 H
    05
    , C% o1 q, B9 o; z7 F' ?
    : J0 }3 P& X$ C) s# z6 q2011年11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肯·穆尤睿(Ken Murray),发表了一篇轰动美国的文章——《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How Doctors Die?It’s Not like the Rest of Us, But It Should Be),文章写道:  K5 }8 `; U4 P5 V
    ! N6 W! `% V1 N
    就在几年前,穆尤睿的导师查理——一位颇有声望骨科医生发现自己的胃上长了一个肿块,于是他做了一个小手术,没想到诊断结果出来,竟然是癌症杀手——胰腺癌!
    6 c$ s' }% j# ?' F
    3 X6 r; E4 C2 @给查理做手术的医生是个高手,此公不但医术精湛,而且还发明过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可以把胰腺癌患者的5年内存活率,从5%增加到15%。当然,其生活品质会在医疗过程中大受伤害。9 m3 L  T: y: i; w! ~1 U3 n
    / P$ ]- i4 y3 q. H$ ?, f/ ~
    查理最终拒绝了这位名医的治疗方案。他关掉了自己原本做得很成功的诊所,把最后的时间全用在了和家人一起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上,尽可能地找到最惬意的感觉和状态。他完全没有做化疗和放疗,也没有再做任何手术。& G. G- D: N  G2 _3 J1 K8 u

    & T- M! P7 `5 v" W几个月以后,查理在自己的家里病逝,亲人们都陪伴在他的身旁。美国著名的医疗保险制度Medicare几乎没在他身上花钱。当然,查理不是为了给已经千疮百孔的Medicare省钱,他是为了自己在人生最后的珍贵时光里,尽量享受生活。换句话说,在生命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查理选择了质量。! k2 U; [& C; I5 f6 ^2 n

    - R0 p' }4 j$ u( E. \4 J穆尤睿发现,不只是查理,很多美国医生遭遇绝症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医生们不遗余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当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他们选择的不是最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手术,而是选择了最少的治疗。”" w/ j$ e8 ~* Z, v

    ( L, d7 V7 H& w: w1 b' g他们在人生最后关头,选择了生活品质。
    4 D' i5 N' N' F$ ~
    , \' }. x( p& `有不少久经训练的美国医生,曾经和家人认真讨论过当死亡无可避免时,病危前自己的选择。他们反复叮嘱,当“最终的判决”来临,当自己在人间的最后弥留之际,千万不要让任何人闯到家里来(他们选择不住医院),尤其是在给自己做抢救时的人工呼吸(即:CPR,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时,把自己的肋骨给压断(CPR常常导致肋骨断裂)!
    6 R$ R' c: d6 X' b2 G9 ]" T$ y9 z! M! g2 a& S. r
    一个人失去意识后被送进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家属会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采取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
    1 [# N8 ?. J, n8 |, J
    6 H1 d; s) Q- S7 w- M/ p- v9 V于是,患者的噩梦开始了。
    & m4 O2 S, Y5 f! p1 |2 T) H' x1 p3 ~9 u9 ~- N( h+ y' t) o
    为了避免这种噩梦的发生,很多美国医生重病后会在脖上挂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有的医生甚至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因为这些“医疗天使”们耳濡目染过太多的医学“无用功”(futile care)了,他们深深知道,当一个人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身体极度衰竭,行将“油尽灯熄”之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判断力和决定权,“这样‘被活着’,除了痛苦,毫无意义。”  w) q8 h) e$ I

    + ~3 B3 _/ B. z2 O# j& y06$ c; Y, e" E( ]- H) I

    7 z- }0 Y' _5 }/ J+ F0 ~4 T# I以英国为代表,不少西方国家,对绝症晚期的病患,提出“缓和治疗”的建议。
    * v0 ?6 I3 D( m# P1 [
    ' \' @9 I. x+ T何谓缓和治疗?
    2 h* E8 O* w8 n- F2 P
    4 }4 U% A$ u1 y7 `3 Q“就是当一个人身患绝症,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便采取舒缓的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 q5 J* N, d+ H

    - S% J$ |$ K5 [  V6 D2 p0 Q0 w0 y缓和医疗有三条核心原则:
    # c0 u' X' D7 v/ ^
    " F6 h+ v1 o2 T9 e! S% @; k* n1、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k! ^' q1 F0 d- T. s
    : S0 k# E: A8 }; [1 q( v
    2、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4 q- N% Z' ~) w* U2 W" Q! f

    2 W! b0 ]/ _3 c6 g* ~3、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2 l: T* n* z) M# e
    ! K2 H: r* z# M8 R" o% a$ T英国建立了不少缓和医疗机构或病房,当患者所罹患的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时,缓和医疗的人性化照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基本选择。) s6 D& b+ o! ?, m8 }
    , w  O" o3 C' B
    这时,医生除了“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外,还会向患者家属提出多项建议和要求:8 i" k" ]& @) j8 T/ @( A+ h2 f
    # |" b# H2 S, o$ Y5 c) X
    1、要多抽时间陪病人度过最后时刻。; t& O, m7 Z% Q9 K" z
    ! Y, C4 e! B" V. v* P& m4 H
    2、要让病人说出希望在什么地方离世。
    1 u6 g) b& L! E; r0 r0 D' \4 o' r2 N  N* U5 ]
    3、听病人谈人生,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1 t* f* v; D  N. ^7 A: \' G! z

    8 k7 e" t+ Y4 O0 |1 Y, x4、协助病人弥补人生的种种遗憾。
    3 h" n; [9 p' h$ B8 _7 l
    8 ^& ~$ z- C9 c, d* c4 ^/ Z3 y5、帮他们回顾人生,肯定他们过去的成就。
    + C: f$ n  p+ B& X) B. g1 y; m5 H7 O3 X
    ……
    ' B0 q( q6 G; G7 A7 q2 Y; N' v: o1 C5 R% u1 y2 z3 c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家属来说,不能够永远只是寻医问药、寻医问药,错失与亲人好好告别的机会窗口,酿成终身大错、终身遗憾,除了寻医问药本身需要吸取魏则西的教训,提高自己查找权威医疗信息的能力外(这是另外一种在中国医疗丛林里的生存必备能力),一定要千方百计多多了解自己的亲人,在最后阶段(国际标准大概是临终前六个月),与他一起主动共创可供日后缅怀的人生回忆物,仔细了解和记录他的生平成就,深情陪伴,大胆倾诉,临终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等等,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起码有十五项。
    - |' k3 }- e6 N% q" `. A( y* a8 b" S  U# w9 S$ o
    对于做医生的来说,除了本专业,真诚希望能更多了解临终关怀,了解舒缓医疗,祈祷中国能够出现更多的临终关怀医院,收治更多的晚期绝症病人,不要让他们无处可去,同时由衷期待做心理学的应该勇敢的向前一步lean in,在每个中国人都会遇到的人生L型断崖期,伸出双手,抚慰人心。' ]( S# W( r8 e% o# x6 Q& ]
    + ^: c* h* x+ ?2 U  h
    有时候,告别,也许才是最深情的告白。放手,也许才是最深刻的挽留。" Q/ w0 R2 ]0 z. p  a% n& U$ B
    , Z1 k3 i2 I( O  a# D4 }$ U4 Z$ ^
    当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于探索“死亡的原因”也就是死因的同时,也许更应该在彼此都活着的时候想想活因——“活着的原因”。生命关怀是一个普惠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m; [7 b4 n- n6 M-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4-5-20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