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8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把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值设定在130~219mg/dl,只要检测值有所增加,医生就会使用降胆固醇药。因为胆固醇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元凶。但是,胆固醇不仅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一种成分,也是形成胆汁、雄激素、雌激素的重要成分,它还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原料。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抗疲劳、消除紧张的作用。因此,也有医生指出:用药使胆固醇下降,会导致对疲劳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 V' s, W7 d, S) l5 V+ z2 f& h
6 v: n. G5 r q* x 最近,大量的研究数据也表明:血胆固醇水平高的人更长寿。 3 J3 O2 j+ @9 ?! i7 B
* I. x( ~& C' r9 M 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在1200名患有高血脂的病人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得到如下结论:实施饮食加药物降低血胆固醇的A组与任何手段都不使用的B组相比,10~15年之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A组明显高于B组。
, R. Y g* s9 S- o/ R8 x! V7 U% d. W
: u) G1 g6 }# B" h0 F 在赫尔辛基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与进行诈骗等活动的智能犯相比,暴力犯罪的犯人,血中胆固醇值更低。
8 ^; U& W( B/ R' s2 }% J
" z. Q7 h! R! Q 另外,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大学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在对消防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血中胆固醇值高的人与低值人相比,前者表现优秀,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6 \0 l0 f$ \$ f d: P( c0 H
, `+ q/ \1 r2 h4 S' h 当然,血中胆固醇值过低也不好。血中胆固醇值如果过低,脑内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反抗的或暴力的倾向,有时,还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 g; h% n1 `0 y/ r7 b. W! c# l7 C, [6 u9 m! W
在日本,1980年厚生省(现在的厚生劳动省,即卫生部)对国民营养调查对象中的1万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证明:胆固醇值维持在240~259mg/dl的水平是"健康长寿"的最佳胆固醇值范围。
* q7 e9 g& Y5 P7 ?' {; b& b: f4 i- D* ~: t8 D; ]2 b. M
同样,对大阪府八尾市的1万人进行的11年的跟踪调查也表明:数值在240~279mg/dl是最健康、有益于长寿的胆固醇值。(1997年) ( r9 p4 v9 h8 p9 g7 {; s% b
1 O p! ?* W. B2 a! @, F5 u
茨城县经过对40~79岁男女10万人进行5年跟踪观察后发现:胆固醇值越低,总死亡率,特别是肿瘤的死亡率越高,胆固醇值在240mg/dl以上的人群,总死亡率最低。 ( k( t/ b6 [) @8 J, K2 L1 J
3 }7 V4 c, I, J9 ^) I 每年有400万人服用抗胆固醇药"Stachin",年利润达到3000亿日元。但是,它却有很多副作用,如:导致横纹肌(骨骼肌)溶解症(肌肉溶解,患者主诉肌肉疼)、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出血)等。 4 T4 x3 ?) n0 y( |& p: a3 K6 Z
( F' h$ N3 z { n! l0 T 因此,如果对胆固醇过分敌视,反倒对健康不利。$ F, w- j9 Y1 I) i m7 @/ P! |1 V
9 C. y0 L& G B1 T
糖尿病是一种表现为血液中糖分过分增多(高血糖)的疾病。人体的60兆个细胞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只能以糖分为唯一的能量来源维持存活。因此,血糖值(正常值:60~110mg/dl)如果降低,就会引起伴有手足颤抖、房颤、昏迷等低血糖反应的发作。由于低蛋白质、低脂肪不会产生如此快的不良反应,可见,在维持生存方面,糖是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
- t* N( r/ R/ a9 B/ i
W I/ }% Q6 \' G9 g/ x% ~ 糖分是很重要,但如果摄入过多或运动不足,就会导致血液中蓄积太多(高血糖状态),从而损伤血管壁。如果发生在眼睛,会引起视网膜疾病(最后导致失明。现在,失明者中有一半是由糖尿病造成的)、糖尿病性肾病(接受肾透析的人中约有一半为糖尿病造成)等疾病。另外,血糖升高,白血球的功能下降,免疫力就会降低。癌、自身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即节段性肠炎、桥本氏病、溃疡性大肠炎……)等,所有这些疾病都容易发生。有时,有的糖尿病人尽管得了心肌梗塞,也不会感到胸痛(无痛性心肌梗塞),这样反而容易耽搁治疗,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6 j. `* E: _1 |% @ t% Q" W a. S* j, T9 Z3 y* Y. d3 O9 T
血糖的升高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因此,西医普遍认为:要控制糖果、点心、砂糖等糖分的摄入。控制米饭、馒头及其他面食等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分解会变成糖)以及酒精的摄入。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以后),日本人的米和薯类的"碳水化合物"(糖分)的摄取量,分别减少了1/2和1/10,这种减少很明显。尽管如此,糖尿病患者却还在快速增加。战争刚结束时,日本只有几千人患糖尿病,而现在日本人的糖尿病患者数已经达到了1620万人。
/ P2 h- U1 c$ J f( G& P; h2 Q C7 j+ K9 ^7 C( u1 u
那就是说"糖尿病"的原因不一定就是"糖分"。
0 E0 S( h8 m3 \* @* a8 |
0 W: u0 g# {6 Y; j 与1950年相比,2000年,日本人的食品摄取量中肉、蛋、奶、奶制品增加了19倍。这种碳水化合物以外的食物产生的过多的热量,以及由于运动不足而导致的能量消费的下降才是引发糖尿病的真正原因。
( U4 d; c; Y) V1 k! A9 G+ N$ x3 d: J' X! G. S8 S$ v" m8 w3 K
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物质是消化肉、蛋、奶等食物的消化酶成分。它们是由胰腺分泌产生的。由于大量摄入了这些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食物,从而导致胰腺疲劳,导致胰腺不能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也被认为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牛津大学糖尿病研究所的辛普森博士的实验证明:让27名糖尿病患者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食品(非精碾谷物和豆类)和低碳水化合物食品(全世界医院中使用的含糖很少的糖尿病食品),两种食物各吃6周。结果发现:前者血糖值明显下降,尿糖排泄量减少。 ; y" j! }& A6 D1 r0 {. w- \/ ~
( _6 i5 r, e" a6 A
辛普森博士认为:血糖的减少(胆固醇值也减少了)是由于豆类、蔬菜、非精碾谷类(黑面包)中的膳食纤维起了重要作用。在英国,糖尿病患者也被推荐限制食用碳水化合物(糖分),其实,这根本没有道理。
- M8 f w9 v1 M* a8 C" O4 l& g$ `( a; |( x7 w
注:空腹血糖的单位与日本使用的mg/dl不同,这里使用n.mol/L。
* T9 V" ]: L6 W, k1 h5 P. X5 V2 n6 @
最近发现:黑砂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实际上,在我的病人中,我就鼓励他们使用我提倡的"石原式减肥法",即:早晨喝胡萝卜苹果汁,以及生姜红茶(放入黑砂糖);中午吃面包;晚上可以吃任何食物,包括饮酒。很多患者的糖尿病都得到了惊人的改善。4 E# Y/ k7 h$ d* f+ `
! W/ T9 k$ ^- j# K( [0 F0 m& ^ 下面介绍其中的一个例子,患有糖尿病的读者,不妨一试。 & o5 V j; v% s* ~( D6 O \
' h9 L' h( o8 B6 P, {- {8 M4 N! k+ Z; b 摆脱糖尿病困扰的M先生 2 ]' N! t! {, J B% R2 D% z
! z! J/ i( ^7 d# ^9 r1 e
M先生(男性,40岁),身高172厘米,体重约为80千克。仅凭这些数字,就能充分推测,他多少也会有些毛病。实际上,在做体检时,体检的结果显示了相当大的疾病危险性。在此,以M先生以前出版的著作作为参考,引用他饮食生活改善方面的内容,以飨读者。
! ^0 A. z' _* Z* k. E, [% ]4 ^4 j2 t6 A
下面就是M先生的来信: ' ~5 I" T X8 O
7 ]- e- J* w- ^ N
石原先生: 4 T% T, n q& U4 C
8 l7 Q2 v0 @' k9 f 第一次给您写信,很冒昧。读了您的书,我才认识到"死"这件事。您的书使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给您写信以表示谢意。 . Q5 M# E% c5 l# p1 g& [8 Q
9 j' o( b9 `6 s; x4 \( R2 }
我在做体检时,被诊断为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性视网膜症等疾病,看来改变以前的饮食习惯是非常紧迫的事了。
8 X$ e3 X, G& N. }$ N7 ]/ ], P+ [- I1 g6 e3 h: ~4 P
我原来是三顿饭都吃饱。现在,我按照石原先生在您的著作中写的:早晨喝胡萝卜+苹果汁与生姜红茶各一杯;中餐荞麦面条加半熟的鸡蛋(有点儿配菜);晚上就纳豆或韩国辣酱(KiMuQi)吃米饭。一段时间后,体重减到72千克。我觉得体重还是重了点儿,还想再减点儿。但那以后就怎么也减不下来了。 ; z2 J- ?% e7 E4 k: B( d
/ Z, y( R( ^4 H2 X& q. T
看了甲田先生(在太阳广场的"中野先生的绝食指导"中很有名)和石原先生的饮食情况,我很吃惊。知道人一天可以只吃1~1.5顿饭,就想:那么我也试试吧! , W# V3 ^4 c& f& b! g3 ]
7 N9 J6 ?" b7 c' D 可能由于我本来就吃得很少,中午只吃味噌汁(日本大酱汤)、巧克力和酸奶,也没觉得不舒服。每天喝4杯生姜红茶,戴上护肚巾(腹带),腹带中放上按摩垫以温暖腹部,常洗半身浴。另外,我还设定了每天走15000步的运动目标,每天都坚持做,体重没有反弹。现在体重已经稳定在65~66千克。 / ?: R [( ~3 \* z9 b
& n4 J9 t( p) A
在我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时候,常看到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出现了并发症,并且最终死去。因此,我曾经认为糖尿病没办法治。虽然现在我也被诊断为糖尿病,但您的书却把我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实在是感激不尽!
( V- q3 j+ K' P+ S6 G B- Y9 u; G9 Z* H
M先生
, c& v Q# u" F, }& |# L& X- b* G+ I" L6 W8 C9 F' \4 h
在医学上,空腹血糖110mg/dl,饭后两小时的血糖也在200mg/dl以下为正常。比起空腹血糖,能够突出表现糖尿病状态的检查是表示在2~3个月中,血糖的平均值的糖化血红蛋白HbAic,3.5%~5.8%是正常值。M先生在2004年8月16日的检查值为:"7.9%,表明有明显的中度以上的糖尿病"。如其本人所言,如果这种状态继续下去,等待他的将是失明和肾功能不全。这时M先生患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症"就是通向失明的大门。 2 W6 v- M v! a) x2 d% }
% ^3 Z/ Q$ w! K/ e1 W 然而M先生读了我的书,实行了"石原式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降低了体重,成功地治愈了糖尿病和视网膜症,实在是让人高兴的事。从字里行间可以推测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也应该有所好转了。
5 D/ A2 Q" |$ i1 X( ^8 m7 ?* y3 k9 |+ x4 K9 _- T/ C6 L. \
西医一直认为:由于肝脏的细胞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因此得了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就要充分摄取优质蛋白质。 / d- l( O- V/ D) I4 H4 {% ~3 U
: `% B% K- N& j" U) [) P3 } 其实,不仅仅肝脏,组成人体的60兆个细胞,全部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特别地强调患肝病时才充分摄取蛋白质,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大象、长颈鹿、马、牛等食草动物得了肝病,也必须摄取肉、蛋、牛奶等优质的高蛋白质食物了?! & ~- R7 h7 I4 O, `3 ?. @4 Y
& h+ ]; ?' L% a6 q9 e 食草动物一般比肉食性动物体格庞大。那就是说,肌肉、骨骼、内脏等容量也大,含蛋白质的量也多。像长颈鹿、牛、马等草食性动物,除了利用草中少量的蛋白质之外,在胃肠道和肝脏中还能把碳水化合物(糖)合成蛋白质,这才形成了那样庞大的体格。
, J- s" y9 N; Y0 y- O$ H, U% a& s
把牛、猪、鸡等动物的骨头和肉的干燥粉末混合,给牛吃,由此,还引起了牛脑的海绵状病变--疯牛病(BSE)的发生。到底,这种给牛喂骨粉的事合理不合理呢?实际上,由于给牛这样的草食性动物喂肉,使牛"错吃"食物,因此就产生了不得了的事情(疾病)。
& S3 m0 _! H+ j2 Y6 D% o3 d0 B% @" L: y2 @2 a
动物的食性是由牙齿的形态决定的。人类有32颗牙齿,从形态上看,有20颗(20/32=62.5%)是嚼谷物用的臼齿,8颗(8/32=25%)是吃蔬菜、水果用的门齿,4颗(4/32=12.5%)是吃肉、蛋、鱼用的犬齿。按不同类型牙齿的比例决定摄取食物的比例是最健康的。那就是说,人类的食物中应当包括六成的谷物,二到三成的蔬菜或水果,然后剩下的部分摄取肉、蛋或鱼贝类,这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3 C4 X, T: {7 O7 z6 g
; k0 l) o: \3 x0 \( u 当然了,为了肝脏的健康,也是从治疗肝病的方面考虑,这种比例应当也是最合适的。没有必要非得摄取高蛋白质的物质。从这些方面考虑,摄入高蛋白质食物是有害的。
; o k. w% K; s }9 J8 ]; a9 s' Z
蛋白质在肠道被消化分解时,会产生胺、氨气、甲基吲哚(粪臭素)、吲哚等毒性很大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进入血液,就会"毒杀"全身的细胞。平时,人体靠肝脏解毒以防止其发生。肝炎、肝硬化、肝癌晚期等状况发生时,肝功能就会极度降低,这些有毒物质不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可能会对脑细胞造成损害。如果是这样,人体就会表现出各种脑神经症状,如羽状振颤(像鸟拍打翅膀那样手叭嗒叭嗒地动)或"肝昏迷"。 9 T& q7 B: F# y9 ]6 y# N6 C$ x
3 i0 f+ N7 h* \3 B8 ?- I0 a
肝脏是解毒器官,同时也是分泌和释放胆汁这种消化液的消化器官。因此患有肝脏疾病时,应当注意"吃饭时仔细咀嚼,少吃(八分饱以下)"。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应当以豆腐、纳豆等大豆制品,以及虾、螃蟹,鱿鱼、章鱼以及贝类等"石头上的肉"为主。由于这些鱼贝类含有牛磺酸,能发挥其强壮肝脏的作用。 ) l7 e$ b2 L& A! F
# f8 }3 R! [ |3 g5 f7 A' Z' p. n
胡萝卜、芹菜等水芹科植物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因此,以胡萝卜和苹果为原料的果汁中,加入50~100克打碎的芹菜饮用,效果会更好。
3 W) D6 F9 ^& \& y7 w! F
2 l; B' E( m4 H9 D* i 得肝病时,系上腹带,温暖肝脏所在的右上腹部也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造福于人类的"真正的营养科学"是应该由不同形状牙齿的比例而决定的。
6 ?" m; o6 f8 S: s2 p% }, @1 y3 u; b# j1 i. u
心肌梗塞、癌、脑梗塞、肥胖等生活习惯病过度增加的美国,1975年,在国会成立了"营养改善委员会",其宗旨是让医学者进行"全球营养与疾病状况的调查研究"。 6 L( B8 S0 k. }1 a' r0 z8 k2 M$ Z r
{0 Q" p" d0 a/ E; `
两年后,在达5000页的调查报告上刊登了题为:"美国的反思"的报告。读了这份报告的玛克卡本议员,在国会非常激动地做了演说。他说:"我们太愚蠢了,我们正在吃能引起疾病和杀人的食物"。这个演讲很有名。把它的主要内容翻译出来,就是下面的内容。 / t4 L6 y/ }3 V ~/ W6 ~
. U1 A. L! A7 f) S* J( o, M. J ①每天总能量摄取量的55~60%应当来自于碳水化合物。 " D% e- p& s( M1 l n
. m. l6 A" W% f' P$ N8 v J0 Y; }; { ②一日脂肪摄取量,应占一日总能量的30%。 5 p' @* \! \+ b G( w* ~/ w
6 Y% Z% j& |6 n3 _: }: x! ~
③饱和脂肪酸(黄油、猪油等动物油脂)与不饱和脂肪酸(鱼油、植物油等油脂)的摄取量应当以相同的比例摄取。
( X+ h$ `6 b) L$ m
0 G: j4 C U: b9 v5 E5 [6 h ④每天胆固醇的摄取量减少到300毫克。
" h) y; b+ Y8 U, f
; A7 ^( J3 W5 N ~' t' F: y ⑤减少40%的砂糖的摄取量。
! w, r' b) |5 i/ I- B8 m3 B* B: ]7 e" i2 g1 Z( S
⑥每日盐的摄取量减少到3克。 0 g; x; l2 S8 E; @0 ~. o9 ~
" E3 I0 ]( `2 Z A 必须达到这样的目标:增加水果、蔬菜、非精碾谷物、鸡肉、鱼、脱脂牛奶和植物油的摄取;减少牛奶、肉、蛋、黄油、砂糖、盐、脂肪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取。
( A) v( i5 W" E) \( G
6 ?9 M/ a4 p9 \, L% U- C 值得注意的是:①每天总能量摄取量的55~60%应当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这一最低要求。
+ }5 `4 F9 \7 U, v0 E" z( o1 \2 N! `& S+ f. d* r
像前边所讲的那样,"人类的牙齿从形态上看,62.5%(5/8)是臼齿,本来就是依谷物(碳水化合物)占60%左右而生成的"。这个观点与上述的推荐是一致的。 ; C. ~/ \, K+ e5 C
/ Q/ h% f! G) y 从美国国会的那次会议至今,这30年来,美国人了解到:"日本的和食(日餐)是世界第一的、最健康的饮食"。美国街上有很多是"寿司吧"、"天普拉(炸蔬菜)商店"和"日本餐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努力选择吃米、豆腐及味噌等豆制品。 8 l7 L9 d! g+ m* h0 a0 h
0 G0 D0 @, p0 @2 g; B9 y5 e
最终,他们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10万人中死于心肌梗塞的人数,在1957年为380人,现在是250人,减少了40%。成为发达国家的G7盟国中唯一一个癌症死亡人数减少的国家。 ! z7 h2 ~& V+ T' G R5 T4 `. l: S
+ g- g- C- [& l 可见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 U2 O; @, i/ v+ f i# C& c: y! P" \# ?5 V+ M# }
由牙齿的形态决定的"真正的营养学"是多么重要!
$ |: [7 u0 M; p0 Z' a
* l8 X) Y, @ W' N4 G 体力虚弱的人补充高营养,等于拔苗助长
: |/ J D; y' m8 P- }: k5 I2 W; t+ g- x1 t1 m% |$ ]4 o/ w8 ^/ D
患了各种疾病而导致食欲不振,这是身体本能的反应。它通过停止摄取食物的活动,把使用于胃肠道的能量节约下来,用于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不摄取食物,血液中的白血球也是空腹的,这些白血球就会吞噬更多的身体代谢废物、病原菌或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 ~% R; A( @/ n/ v8 k5 ~* w4 M' k8 }: \$ {' _4 E4 v& C' `
也就是说:体力虚弱的人或老人,如果要稍变得健康些,食欲首先会下降。因为胃肠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体力的人,胃肠消化能力会很强。
+ ?) D1 { z1 [/ ~. A! B) c: p
1 a+ ]! u v, t# r 相反,如果强迫身体虚弱的人、没有食欲的人或老人勉强进食,就会损伤胃肠,身体就会变得更虚弱。人的胃肠相当于植物的根,植物吸收营养的根如果不行了,全身也就不行了。人也是如此。
) P$ ?' g2 Q, d/ ~7 w6 V$ O o: _( _: l7 L& h0 }1 `7 }9 I
植物在变得生命力很弱时,如果施予高营养的肥料就会变枯萎。所以,这时候,首先应该给予水分,在浇水时要注意,如果是在冬季植物不怎么需要的时候浇水或浇的水太多,根就会腐烂,最终导致枯萎。同样,对身体虚弱的人、病人或老人等没有食欲的人,最好不强迫他们勉强进食,而要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温水和糖分,因为糖分是人体60兆个细胞的主要能源。这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 M: D+ J* e/ o2 }3 I$ G& t& D9 G6 r G" q6 [- U# l
如果要做到不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而使其吸收,还是生姜汤或生姜红茶最适合。
" e Q7 w# L* k5 D* ~" Y; ~, }$ A4 ~: z8 r* q0 s% j
得了胃肠道疾病变得很虚弱的人,最好是吃些梅酱番茶。 : v' U' P& a- N
3 x+ G! L1 G" K6 N1 | 食欲旺盛的人一般都很健康。这并不是说"因为有食欲,吃得多,所以健康",而是"因为健康,所以食欲好,能吃"。 - |/ a$ `6 o2 u9 b, _" o, R3 V7 @
Q+ p0 d1 i! l# i5 k
梅酱番茶的做法:
/ K' V! `/ x& l$ E( |. L6 l, b
; G0 z1 D1 l1 Q/ @8 j8 V (1)在汤碗中放入晒干的梅子,用筷子把梅子杵碎,去掉核,留下果肉。 ! H1 {7 F( i$ j$ _2 X2 b# _+ l1 r
5 S6 s6 v: o2 q: p5 Q7 s/ {, B5 K Y
(2)在(1)中放入磨碎的生姜汁5~10滴,再加入一小匙(6克左右)或大勺(20克左右)的酱油,再加上热番茶制成一杯。 $ P5 X& g) R- q4 ~4 v" @# R
- Z' s0 q, d/ C6 p W, ?6 F8 _
(3)每天喝2~3杯梅酱番茶,对食欲不振、胃肠痛、便秘、腹泻、腹鸣(肚子咕噜咕噜叫)、体寒、感冒等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
9 K* Z3 n0 }/ j. p1 h+ P* [/ x; g! H0 Q) ]! v+ M4 w+ @# ]2 v( O
一瓶牛奶(200ml)中大约含6克蛋白质、6克脂肪;丰富的维生素A,B1,B2,C;矿物质:铁、镁、锌、磷、钙。因为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它成为生长发育期儿童以及病人不可或缺的全营养食品,也是普通人群补充营养的饮品。牛奶可以使刚出生的牛犊在短期内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生长,因此,它的确是牛的高营养食品。对人类来说,在低营养时代的作用不清楚,但在现代这种提倡大家限制热能的摄入,控制体重的饱食时代,其保健价值就值得怀疑了。
C# r i( D( \' `, C. ?2 G- d6 V" f/ Y# g* W9 x5 `
已经明确,肥胖、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疾病是"营养过剩疾病"。其他的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欧美型的疾病也具备"营养过剩疾病"的部分特点。 + l# J. B+ ?( o2 r' A$ [2 \
) I& B: }4 i# {; o- v4 _5 z 考虑到这些事实的存在,认定"牛奶是高营养食品,所以相当于健康食品",似乎还为时过早。
! ^& i0 }" h1 O; b' c L* d6 J# v
2 d! u2 ], G6 L0 E 有不少人一喝牛奶就会出现腹胀、腹痛、腹鸣及腹泻的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是由于小肠内负责消化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不足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 f# u( L7 Q- B- Z' t
2 `( r: X- q1 g* t. T2 g 欧洲人终身都持续有这种乳糖酶的分泌,而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亚洲人则不同。断乳后,这种乳糖酶就不再分泌了,因此不能消化乳糖。以食肉为主的小狗、小猫也是如此。 3 W4 D4 {% I4 `/ b# h
6 S" l! C* }, B' d" s% Q. A 这个现象证明了:几万年间靠狩猎和游牧为生的欧洲人与靠农业耕作和养殖为生的亚洲人,由于经历的历史完全不同,在各自的体内都留下了印记。在日本人中,仅有20%的人能完全消化大量摄入的乳糖。基于这种现象,连学者也认为:牛奶对日本人来说根本没什么营养。
6 l1 h d1 I% G4 R. U/ \9 S3 J! t& w& H$ A+ O
牛奶呈现的白色,是由于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酪蛋白)胶体颗粒对光的反射引起的。但这里的"白色",就像中医的阴阳理论认为的那样,含义很深。
& k( J* O( k; [0 ` ?$ x3 D- N* z! v) P+ d! u; R0 Z; s1 B' n
人刚刚出生时被叫做"婴儿"。他(她)呈现为体温很高,含有许多红血球的"阳"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逐渐一点点下降,出现白发、白斑、白内障等情形。随年龄的增加,最终变为"冷"色的"白"色,成为"阴"的状态的"白儿"(老人)而死去。
' G6 E; E u/ b4 N+ q3 \- g+ U$ p# `. s; R5 C% x
从这种阴阳理论来看,白色的牛奶是适合"婴儿"的食物。"白儿"(老人)如果饮用,恐怕会引起身体变凉,产生属于"寒"症的腹泻。 6 p. m+ c% y6 k8 N$ Q9 ^
5 B& j6 N9 x0 {8 A* T
牛奶不能提供能量和精力,因为它是婴儿的饮品。这个观点是营养学家提出来的,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 ?2 e& w( j& w! B$ V5 h( w+ k
" k' f/ w/ l8 O* Y/ ~- C/ Z
可是,阴性的食物如果加热,可以变成有温暖身体作用的阳性食物。牛奶(白色)加热后形成黄色的奶酪,表明变成了有温暖身体作用的食物。
, s; g- G r& s6 Y" X
8 r0 R+ f# `; M' e; [; t 因此,老年人、有寒症的人、患有因为受寒所致的胃炎、胃溃疡、克罗恩病、溃疡性大肠炎,桥本氏病、类风湿疾病的患者,吃奶酪比起喝牛奶更适宜。相反,对那些体温很高,红光满面的阳性体质的人来说,如果患有高血压,痛风等阳性疾病,饮用能降低热度的牛奶有好处。% {" t' F; [' ^: m8 y0 }# r
! B; R4 v; v! k) W1 `7 l 原来是利用它的副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