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4-1 14:48 |
---|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签到八年
|
近日,有人在论坛上发帖称,据可靠消息,金庸已经去世,随后这一消息被不少论坛转载,并惊动全国媒体记者,金庸朋友出面避谣,金庸创办的《明报》昨晚亦明确表示所谓金庸去世是谣传。2 H) `6 X' C) l0 z" ^
* A" b0 o8 l% u3 v- l 这个社会谣言无处不在,即使简单的谣言也会有人上当的,何况不骗钱只骗信任的无聊恶贴,相信后者更容易上当,毕竟,骗取信任无需付出代价!. {4 j0 @8 H6 c; p6 z. J
3 X1 D) d2 B: I4 _6 T 金庸“被去世”已是第二次,今年的六月份有过这么一轮风波.当第二次谣传出来其可信度只有零,纯粹以无聊马甲出现。为什么有记者信以为真?尤其在微博上,冠名认证用户的博主原发金庸去世的消息,随后被几百几千次的转发求证,后来虽在网友的责骂声中道歉了,道歉可原谅,毕竟博主所发的是闻风消息。+ K/ e- I: E& @+ G
& h5 |2 K+ a0 [$ z' j! o, P; y; q 娱乐至 死的年代,娱乐所以 死了,因为常常拿活着的名人被死亡,从比尔.盖茨“遇刺”到秋雨先生心肌梗塞去世,任达华"冤死"到洪金宝离奇死亡。要说炒作没这个必要,都是名人大腕。如此恶搞,到底能给谣传者带来何种经济效应?如果出于私心,无疑对原人一种伤害,超出道德范畴,有必要的遏制滥发者,承担相应责任!
" b7 A& ]/ h; q" }$ a& R7 |8 r$ F& _! Q, k* g. w. Q
作为有公信力的媒体,面对闻风而来的假消息,为了博取眼球,带动利益,不择手段将没有证实的消息改编后发布,甚至以怀念先人的样本盘盘点点,生死未卜的情况之下,提前为他人准备“寿衣”,卷入是是非非与造谣者狼狈齐名,这跟诅咒有何两样?同样的,未经证实发表,媒体是大头,要承担大头部分!: N! f3 {: Z; G- g g1 m
$ `. b2 R% V0 P' `% I& g 金庸被死 亡,这个玩笑开得很过分!早几年,国外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有媒体爆料出比尔.盖茨“遇刺”身亡,相信它的覆盖面也便相信它的真实性,谣言辐射大了,只好当场国际玩笑,国际的看客们无奈的笑了,比尔.盖茨对此也只有苦涩一笑了之。联想到金庸先生“被死亡”出国内玩笑,实在无一丝幽默感,相反包含几许染蓝涅皂,无非带给造谣者沾沾自喜或是媒体的暗中窃喜,唯有金庸先生笑不出来,虽已高龄,谁能预料自己能活多少岁?想必造谣者和无恶诽谤者比金庸先生先 死 一步也不一定!
L& A# ^( F, p- b' f, o' N) f9 m& |8 W4 B" q, d- F6 D
网络不实名保障了网民批评权,同时催生了一批造 谣诽 谤者,他们是互联网上的捏造主流,不用担心犯罪。如果不实名?谁来保障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又如何防范极少数人的不良行为?一系列带来的问题矛盾重重,但愿尽快解决方案,不要再是长期的过程。多行不义者必自 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