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4-30 07:53 |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2022年4月11日,又是美好的一天
, R6 d# t/ e0 k h' r5 P: E- m
0 \4 x8 G! s9 i* x% Q) g
6 I6 f( u7 d3 P' M* v6 t3 T+ D, @$ F
& `2 P1 f1 D3 @有哪些简洁的建议:
- o' i- _. E% N
8 Y5 p7 R& U0 a7 G" {1、坚持锻炼
9 m. B/ x- A" X4 `+ H6 g% o: {" ?; h% n; J
你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撸铁,也不用非要去报瑜伽班,只要能保持一周3-4天的锻炼就可以,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建议最好可以选择跑步,一开始可以从一公里、两公里慢慢坚持,设立目标,不必追求速度,慢跑即可,渐渐你会发现坚持十公里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 _5 O: C4 V5 V6 K7 P$ \* L9 O; }0 t" z; y
2、阅读
/ ~5 y4 f/ V6 y- x
( e! n9 p$ `. m/ m% b你不一定非要有多高的学历,不一定非要名校毕业,但是希望你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根据自己的爱好,买上几本名著,每晚入睡前阅读上几页,你会睡的更香,而且慢慢你会发现再和朋友聊天,不论朋友们聊到什么样的话题,你都不再无话可接。7 P+ B& X5 Q* O. ^+ R9 K) i
! x6 P. i" G1 P2 S1 @8 \ X- H
3、不要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 A r8 [% R' {! n, r( @* J5 Z' e9 [6 g% o
这或许很难,但是一定要明白人会变、情会散,人生的路就是要自己走,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的幸福,也不能有人夺走我们的幸福,自给自足的幸福才不会患得患失。
" \) C, D7 e% u! \5 h p; g1 p3 g7 N6 g
4、沉稳, N% v. T0 S& E! ^* L
7 c/ m2 S# J2 D5 a0 N* L
比如任何事情,不要太早急于下结论;不随意表露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都要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会想到更好的应对方法。如果一开始做不到,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或紧张,那就装,使劲装,直到做到。
1 u5 X" w2 o! k7 W+ L& Y6 s
& M3 z P d @5、及时止损
{. R) p& K* N$ v
% x v S: k: n$ p( i6 S不要在一个不爱你或者你不爱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不要在你不喜欢且毫无好处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如果发现不对,要及时暂停付出,这样才能不会让自己的时间、经历甚至金钱白白浪费。) Z, M$ V$ } }) z3 N; }$ L1 T) g
) g- |3 A0 w4 I7 P# i8 g6、不和别人比较
7 C& A+ s1 ^* ^4 w" T+ A
' i# m: `: `7 ~+ @+ X“一辈子都要和别人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可以去羡慕别人,不要去嫉妒别人,我们遇到的每个人,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去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联想到自己,在自身避免。; o: n# w/ [( D2 d* V/ f9 i7 [7 f% c
0 V0 d# J1 o$ W6 T6 O
7、培养有一个爱好
+ ^! I; ~5 ~( p
( _, z1 y# @2 w$ D' V1 _: D0 P; s它可以是唱歌、跳舞、乐器、画画、篮球、羽毛球等等,因为它可以让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转移注意力;还可以在高兴的时候更加放飞自我;也可以让你在朋友面前更好的展现自己。7 l/ L C. s( a/ I% Z
' a4 s. v4 l, J/ E6 l0 r8 i8、控制情绪* d- e$ ^( Q1 ~( _9 v. t
/ |) _0 U6 l/ l这一条或许你觉得与第四条相似,但相似绝不重复,这一点我想说的是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都可能会产生摩擦或矛盾,这个时候我希望你不论多生气,都先冷静30秒再说话,带着愤怒的情绪处理一件事只会让这件事最后变的更加糟糕。反之也是一样,得意但不要忘形。! t, d) s3 [- s$ m) J5 ]
+ Y6 @6 T4 z2 ]1 \+ a0 \ f9、万恶淫为首0 ?+ z( s1 e; y, h M5 K
5 ]2 e8 {8 c2 Y8 e
这里的“淫”不是指淫欲或淫秽的意思,而是指“放纵、没有节制”,意思是讲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恶是做事没有节制且放纵自己,不论好事还是坏事,适度最好,正如《论语·八佾》关雎中所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G" T% k8 G, \# D, B
( S C {+ s4 O. O* F0 N
10、知行合一
* ]# y7 @6 d, W+ @' K1 E- W
, V* l5 d) [1 L; l4 Y$ p+ F最后一条算是对以上十条的再次叮嘱,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要告诉我们“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再多的道理如果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有去付出实践,那这一切都将只是徒劳。; V/ L2 Z& k8 @8 h
# s% o; A' K1 H: o9 X* l0 g
) G! M& y0 p+ j6 ] A: u0 b
0 l1 S2 G6 y' c1 F+ O* i& M V7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