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一个小县城的地方方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30 07:53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2-11-1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说普通话最标准的,莫过于新闻联播里每天出镜的播音员了。
    : p+ D8 M) s' i& @8 J; G- B1 X有谁想说好一口能和他们相媲美的普通话,不下足功夫是不行的。
      y2 t3 \6 j! L然而,你怎么也想不到,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小乡村,普通话就是当地的方言。; V$ ]1 u3 O2 q2 B
    也就是说,这里的老人小孩,不用后天刻意学习就个个能说普通话,且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圆润流畅,韵味十足,水平堪比播音员。
    ' ~/ t; A( z$ }9 B
    / |2 ]2 k- m0 K2 }9 z: m& l01.全中国通用的普通话,竟来自这个小山村
    7 \9 p5 i8 j2 Y7 \% Q5 B. ?) P现在,大部分人认为的普通话,就是北京人的方言,但是这并不准确。; o" Y7 K/ K9 `9 m# }1 q
    北京人的普通话,与新华字典里的发音,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最明显的就是那股 “京城味”,儿化音特别多。
    2 Q# p9 |6 m: T' Q$ M( {4 {$ D2 f而普通话最标准的发音,其实来自这个地方——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 o7 g, k; A; B) n  n4 O- l+ ?8 j5 V9 p8 X
    f2e2u7.jpg
    7 f" M0 v' N, e" E3 Y
    6 Z7 o! B/ [& u/ Q- v, |( ^  c/ H这还得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
    0 ^2 d: D, W) I% G8 K8 S1953年春,滦平第四完全小学读书的14岁同学白凤然,突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面坐着两位来自北京的神秘人物。
    # D% H3 l; s6 j4 |! a) G神秘人物让白凤然别紧张,只要按要求读报纸中的一篇文章即可。白凤然就按照平时在家里说话的语气,大声朗读起来。6 r$ n! z3 V. b  v
    然后,他们又让他读了一篇语文课文。读完以后,两个神秘人物连连点头,读得真好啊!! V1 {( A/ ~; ?$ W6 t
    接着,还有另外3名同学被请来,给神秘人物读了几篇文章。# \; {5 `: g/ Q- ]* U
    除了这些同学,这两位神秘人物,还先后在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和火斗山乡,找了3名村民,也是一样的要求——说话、朗读。: K# P% K' c4 z0 k" l. C" b. C/ W8 b
    这几个神秘人物就是中央政府政务院派来的语言专家,他们来滦平是为了考察采集取音,为制定通用语言规范收集资料。! j. p' ~  m4 x+ S& p6 j# v
    不过,让白凤然他们想不到是,他们的语音竟成为日后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被大家尊称他们为“语音七老”。9 S& |4 U1 ]7 R  `3 t: M0 i- v& u
    所以,滦平方言发音才最接近今天普通话的标准读音。* g" u# M9 b: h. X4 g
    60年后,白凤然又再次被选中成为语音采集对象之一,74岁的他每天凌晨在地下录音室要录音四个多小时。
    3 n2 V, M' k6 ~: b! Y今天,滦平人的一口“普通话”,使很多年轻人在北京及各地都做了播音、话务员工作。
    $ j3 a/ A4 f! ~2 l, F看到这里,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普通话偏选滦平方言为普通话的发音基础呢?/ m% V4 A, l, l: ]
    ! |; [/ u9 Z# l% a( j4 N
    02.与外界的隔绝,让“首都方言”得以完整保留
    # h( B! \: C* Y- L; C, B/ a4 S600年前,明朝永乐时,那个从自己侄子手里夺来皇位的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大批操着南京口音的官员、士兵来到北京,南京口音与元朝的老北京口音慢慢融合,就形成明朝的北京话,这也是当时的官话。- n( B7 E  M( \5 Z, ]& z) {
    朱棣为了防止北方蒙古人的进攻,将古北口外的居民和军队全部撤回长城以内。$ X% b4 g1 M7 C8 K
    所以,在长城外形成了大范围的军事隔离无人区,而滦平就处在这个无人区的最南边。
    ) ^5 H9 I% S. C4 F$ a: }# p5 c( c  ^( ?$ D% y: Z9 Q; W; J; A: _
    从此,滦平再没有人居住,原来的方言就消失了。- I9 l$ p5 \" Q7 b8 F+ W
    清朝建立后,满人入主北京,开始积极学习汉文化,也学说北京话,不过其中也加入了满族语音要素。& o- y1 e$ s# w3 Y. V  K
    所以,清朝的北京话,实际上包括了元朝北京话、南京话及满族三种发音的特点,集众家之长,这种口音当然具有优势了。
    2 _# Y) n4 J5 y+ x4 k5 j康熙帝时,建了避暑山庄,滦平就成了北京与承德之间的重要通道。8 i! m: q2 @# Y* o7 C( M2 R' k
    清政府鼓励旗人建立“口外庄田”。于是,很多旗人来到肥沃的滦平,建起庄园。
    4 H% [4 V  K8 Y& M0 J, q毕竟是皇家庄园,岂是一般平民能随便出入的地方,再者,滦平地区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与外界隔绝,正是这种环境上的优势,让滦平人那一口纯正的北京话,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 S( b' I& m- \' l+ E而相比北京,则因受到外来人口影响,加上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经过新文化运动,北京人生活及其语言都发生变化,这时候北京话反而不如滦平口音纯正了。6 e+ R7 P' c/ C1 d3 ]
    建国初,国家要建立一套通用语言规范体系,经深入调研,发现滦平的北京话最纯正,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滦平采音的故事。  S  L& s/ E" G' C" o
    说到这里,聪明读者就明白了,所谓的普通话其实就是官话,就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的语言。正如滦平的方言,正因完整保留了首都所在地——北京的语言,所以才被国家选入普通话。; |) |6 j( c0 R( A5 ~% {5 E
    那么,如果按这个规律来算,中国古代历朝的普通话又都是什么呢?  K7 b) u0 B1 T+ @( x' J

      `8 f; o- P3 I" \3 Y* p" A$ }# R03.中国历朝“官方语言”的更迭/ J8 k- V# C! k
    中国各朝代官话多次更变,因定都、政权变迁等因素在不断变化,都城在哪里,哪的话就是当朝官方语言,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也方便于各地人的互相交流沟通。- u/ g9 B8 X( t/ b1 x: r! B+ S
    西周社会是古代中国文化制度的奠定时期,连接西周东西的洛阳话就成了当时的标准音。
    2 ]; T; m* I: F西周先秦的“洛语”,就成官语,美其名曰“雅言”,它也是以后中国各朝代国语的基础。9 W' y; s! \/ I0 `' M$ _- I& L

    * \3 C; J4 M* b6 k秦朝后来统一全国,具体用什么语言无法考证,据估计就是西安一带的关中话了,至于怎么发音,可以参考陕西的秦腔。' m- g* P3 l) k( o$ K$ d* a8 o
    刘邦推翻了秦朝,当然不能以“秦人之腔”为官话国语了,汉朝就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洛语”是两汉的普通话了。但可以想到,这发音一定有关中语的特点。" Y& ?/ d, R$ u7 V; @" k1 ^- I& j' a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东晋迁都建康(今天的南京),承袭汉代,还是以洛语为国语,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南朝沿袭。南京话就成了国语了,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 Q* H& G' W4 O, V' R到了隋唐,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在以南京话和洛阳话雅音为基础正音,形成长安官音——“秦音”。
    8 H; a9 f: o) ?8 P唐承隋制,西安话“秦音”就是国语了。
    4 h, l- h6 F0 V7 E% i7 y) [  w% E' U
    , p0 C/ G! {+ k% B, g2 [到了宋朝,定都河南开封,与洛阳不远,所以,国语还是“雅音”洛阳语。
    6 c, V1 u5 G; u5 K, G' G元朝定都北京,定蒙古语为国语,元代的普通话恐怕是充满蒙古味道的北京话。  X* g5 M' ~3 G/ y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南京官话为官方的标准语。. t, f2 c7 }9 w8 H3 I2 d
    后来,他儿子朱棣迁都北京,从此,北京话就一直成为了中国的官话了。' h) g7 M0 y+ ~& O* [2 q) k
    3 t# V# _# g3 Q! r* B4 f' J
    从整个历史看,今天的普通话可不是现在一个地方的方言,它的发音兼有洛阳话,西安话,南京话,蒙古语,及满语等多种语言的发音元素。
    - E2 Z2 b! O( d' J7 H- K% Z9 x滦平的方言,其实就是中国主要朝代,以及各地方不同官语融合而成的,所以才能被全国广大地区人接受,因含有不同地方发音特点,也容易上口。! q# c% l  o$ ~& l

    ; o2 N  K1 R! `7 g( M9 {04.为什么要讲普通话?4 K# S( z# k: [. Q
    因为从中我们明白了中国的文化为什么具有活力,能够绵延不绝。
    2 }9 L- J1 L. `5 s  V6 y% ^5 t就单从普通话发展历史来看,今天的普通话就是各地方语言兼容并包的结果,因吸引众家之长,具有各地区广泛的代表性。/ p% F0 ^( \4 G; a
    整整经过了三千年,华夏各地域的人不断摒弃地方文化不足与狭隘,不断地吸收其他地方文化精髓,才融合成一个现在这个伟大民族。7 \9 N% D) W- g7 @* \
    今天,这样的融合说起简单,但是有谁能知道当时不同地域和文化,经历了怎么激烈冲突和碰撞的,也不知道经过多少血与火的洗礼。6 ^+ h2 l8 d  x% a, Z( `  }
    在多灾多难中,我们文化淬炼得愈加坚韧。
    0 \" X% E8 m3 Z
    ( B( r6 @& E: N! t2 b, ] 0081ffzKgy1h83lsgpryrj31401z40y4.jpg ; h4 a: K3 {! f3 F9 K' k

      G# U) B( m0 Z.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 21: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