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4-30 07:53 |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李清照居首、乞丐之祖伍子胥排第三
& l: K2 `7 d0 H
& h4 [3 i# ^0 X3 |$ z7 _% U( V一、李清照——博家之祖
9 B9 Y4 [, W4 D* T李清照是宋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擅诗词,被誉为古今第一才女。
! X' R& V' ?4 F$ o$ x8 k R3 s9 A
# t2 e% B6 q5 ^. l9 r李清照有才,人所共知,但她竟然好赌,且专门写了赌术专著就不为人知了。2 k) i k+ x" Q
: ^3 O* E8 Q1 l- [4 _4 n
赌博之风,古已有之,王公贵族尤盛。《世说新语·汰侈》就有“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这样的雅赌名人轶事。
5 m, z# c9 p7 Z5 y9 l/ N
; u t, k7 c" N |2 z李清照好赌,有其根源。早年李清照并无此嗜好,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流亡的生活,况且晚年无子无女,感情上无所寄托,只能寄托于山水之间和赌桌之上。“赌博”,不过是李清照排遣“千万心事难寄”苦痛的一种方式而已。
7 z, E, g" l( M$ ~4 j+ L/ t" x# \6 o, B; ]
李清照专门写了一篇赌术著作《打马图经》,以教世人。, ~$ a. V$ s& Z4 W) A. V
$ Z& {2 j- W1 r: w- p
李清照在《打马图经》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她著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是她李清照开创的,看来李清照还以此为荣!% ^6 C* T. B9 L7 i. i
8 n2 c& y& @: F; }, T9 z2 `: G: r9 n5 h并且李清照还写了《打马赋》,在此赋中,记载的多是历史上那些好赌的人和事,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桓温、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豪赌雅赌之事,字里行间充满着向往之情。
% ^; R8 C% t6 M
/ @; L- i$ [+ a1 J! y1 V* g李清照好赌,且精于此道,赌术高超。" e: S k$ F+ C
8 ~" X# z! W+ N李清照在《打马图序》中说:“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未失手,究其原因,精通而已。一句精而已,足见其赌技不凡。
7 o: S) p9 ]: N. f. y- ?/ K" N9 M0 I$ m: y- Q: w
《古今女史》一书尊封李清照为“博家之祖”,还真不是冤枉她!
: c2 D$ |, n; p0 |1 `, g+ H, Z$ a# w8 L
二、易牙——庖厨之祖
: S. O( W0 }" ~易牙,齐国的宫廷厨师,齐桓公近臣,历史上第一个运用调和之法烹饪的庖厨,后世厨师称其为祖师。) q# G8 d, p6 I7 b, z) P9 u
! n4 Y; V% h. | N( O/ `
易牙此人是个顶尖的厨子,正好遇到了一个爱美食胜过权力的齐桓公,他知道自己想要的齐桓公都可以给他,所以竭尽所能的去讨好桓公。
# P' X' J- k: O" s% ]6 {$ g1 M; q0 R& c: E; X1 H
据载,有一次齐桓公说:我从来没吃过人肉,不知道味道如何。齐桓公就是这么随意一说,易牙却将这话记在了心里。为了能拍好齐桓公的马屁,易牙狠心的将他年仅4岁的儿子杀了,做了一碗肉汤给齐桓公,齐桓公品尝后说非常美味,问他是什么肉?
5 E) k2 U, \% m) o0 I) L- |8 F: |, {! M" ?
易牙一边抹眼泪一边悲伤地说,这是自己儿子的肉。齐桓公被易牙杀子为自己烹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更加宠信易牙。6 A% V3 b6 ?! X3 E @% u
% \. `8 y. F" q j" _( N
管仲死前告诫齐桓公说,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用。”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将易牙赶出了王宫,但是没过多久就因为馋虫发作,将易牙接了回来。2 |) D" E/ i; v, k/ B* V5 h
- j" C! h0 B' I
管仲死后两年,齐桓公也病重了。易牙马上开始选择下一任靠山,他看上的是齐桓公的庶出公子无亏,并联合无亏将齐桓公囚禁在寝宫之中。齐桓公最终饿死,直到尸虫爬出了窗户,才被人发现。
5 {6 L7 {! r. {7 `
: J7 P; L( F+ W: M& t0 Q0 A7 W& O# P齐桓公去世后,无亏没坐上几天快活日子就被杀了。易牙造反失败之后,就一直躲在彭城之中重操旧业。因为他为鲁菜奠定了基础,第一个运用调和之法烹饪,又是第一个开设私人菜馆的厨子,所以被后世厨师称为祖师爷。
# I) a9 |+ Q7 j$ J4 J! V" p1 J
三、伍子胥——乞丐之祖7 P8 t' o% c' _, @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被诬谋反,一家人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恰巧进山打猎方逃过大难。伍子胥欲出昭关逃向吴国,但昭关上挂有伍子胥画像的悬赏令,楚兵又严密盘查,伍子胥难以过关,一夜之间愁得他须发全白,面目全非,这才因祸得福混出了关。
# U& C$ V! D1 ?9 W! i! w {/ K$ H: M' ]! E. H& Y. q
眼看来到吴国都城苏州,他早已身无分文,随身只带着一把箫。伍子胥只好席地而坐,吹萧乞食。恰巧吴国公子姬光经过,见一个鹤发童颜、气度不凡的人竟然在闹市中行乞,心想此人来历必定不凡,于是便将伍子胥带进王府。' n W" X4 {4 n4 m, H; `# V
; a+ M8 x1 R: ]& \
二人交谈甚为投契,伍子胥详述冤仇,姬光大为震动,更赏识伍子胥的非凡才能,便留下来委以重任。在伍子胥的扶助下,姬光继位成为吴王,命伍子胥带领吴兵大败楚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报了大仇。1 |' p! K2 S0 o8 [0 T1 H
/ {: H: t4 n6 T' P; b吴王阖闾去世后,夫差继位,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告诉部下:“我死后若国家遭了饥荒,你们就把城墙扒掉,百姓便可得救。”
0 \& }4 `" u6 @6 R/ x, R( `8 ^8 j/ c6 h1 L
伍子胥自杀后,吴国日渐衰落。邻近的越国乘机进攻,兵临苏州城,城中粮食眼看便要吃完了。这时,部下想起伍子胥的话,于是扒了城墙,掘地三尺,发现城墙底下的砖竟是由糯米做成。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修筑城墙时故意做的手脚,乃所谓“积粮防急”之计。苏州人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捡“砖”,一人抱几个,回家煮熟充饥。
+ t' W9 n* B9 F1 _6 w# ~3 h4 _: a' N2 m) N
就这样,苏州的老百姓渡过了饥荒。人们都说伍子胥在苏州要过饭,这是报苏州人的恩呢。后来苏州一带的叫花子便把伍子胥的像供奉起来,称他为祖师爷。再后来流传到全国,所有的乞丐都知道了这一传奇故事,因此大凡乞丐都敬奉伍子胥。
0 E* [9 u. m: P+ [! \$ }1 ~' \% N. H& D& v1 M
四、管仲——青楼之祖+ W1 E1 X0 Z4 [8 j
管仲虽然是周王室后代,与周王同宗,但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时已经相当贫困,为了生计,管仲曾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在此期间管仲经常往返于各诸侯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也了解了民间疾苦。$ ~* T- J1 j+ _1 }
: m0 i( u2 ^+ T3 O: P0 B$ ~6 @
所以,管仲为相后就做了诸多改善下层民众生活的变革,“女闾”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7 d' @2 e9 M$ {. G
4 @" R ?4 R# s( }5 r! ~' c在“女闾”制度实施之前,各诸侯国也是有从事特殊服务的女子的,但是她们都是独立的且都是上门服务,这导致很多女子无缘无故的失踪。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管仲特地设立了一个名为“女闾”的地方来对这些女子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女闾”便就是最早期的青楼。 \2 G- k- {2 p! ~" Z7 }
# B9 b' f4 q9 a* }9 |& Q3 g9 T因为“女闾”的出现让诸多无处可去的女子多了一个去处,减少了“服务”的风险,所以管仲被后世的青楼女子视为“祖师爷”。可以说,没有管仲青楼的出现会推迟很多年,甚至不会出现青楼这种行当。
' l3 [9 O* A& R- C; _2 [
0 i+ D) G" m# e& @五、曹操——盗墓之祖1 G7 w& e% j: [% }. F
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盗墓者。比如民国军阀孙殿英是近代最著名的盗墓者。他在军事操练的掩护下,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墓,偷走了无数宝藏。清朝的乾隆也曾盗过墓,不过他的方法相对文明一些。乾隆打着修缮明陵的幌子,趁机盗取永陵的木材,用于修缮自己的大殿和陵墓。' I7 R/ L7 U! r: X5 Y
; Z( M |7 X* X2 A' |3 w
然而说到盗墓历史悠久,无论是发丘派还是摸金派,他们公认的祖师都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而那些盗墓者都会在外出“工作”前,点上香烛,祭拜曹操。
3 h. b+ b- ]; {6 h$ b9 S- o* H
3 @2 r3 I8 [* e) K曹操之所以能成为盗墓者的始祖,一方面是因为他挖的墓非同寻常,另一方面也与陈琳的大力宣传有关。
% ?6 g. {8 Y- y! j3 ?& L3 E& w" T: k% f! U4 _8 j& ?
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写了一篇檄文,檄文中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 X" K" K; F# c2 J* c4 n7 S
0 Y3 n9 Y1 h! x2 K6 r而檄文中的梁孝王就是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刘武。刘武深受刘启的宠爱,不仅被授予最富裕的梁国,还得了无数的赏赐,他的珠宝玉器甚至比刘启还多。史载,曹操从梁孝王墓中盗取的金银总计有十几万斤。十几年来,他用这些宝藏供养了几十万的士兵。; o; @+ M2 J1 \- H' Y& h) Q8 v& U
9 ?/ O) s+ @+ u }
同时,陈琳还在檄文中透漏,曹操为了专司盗墓取财,创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 W, X" `4 U: G: _% ^$ ^" b
8 b( H" ^ p3 B$ c所以在“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宣传下,在世人眼热的目光中,曹操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盗墓贼、盗墓之祖。: y! x/ ~# n' {% o. P. M
! A) S( h- y. _
六、蒙恬——笔业之祖
2 k1 a- G' o2 c' W/ t4 A+ T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将,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秦二世篡位后,被赵高娇诏杀害。
6 E8 z- a: t; L( _7 v$ ^
) ~, m$ C: ~3 z2 H( ]蒙恬不仅是位出色的将领,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相传毛笔就是他发明的。" K: T0 m) O8 y/ [; y% h T
% [ B0 R) b+ H& P/ D7 t' c
在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都是用刀契刻的。因为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边关战情变化很快,文书往来非常频繁,用刀刻速度缓慢,很耽误事,所以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头盔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就写起来。8 X9 P' A! [2 k( X! t U$ L
5 R, z4 X! T) W. U# e% H
结果书写的速度很快,既省时又省力,蒙恬就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成了制笔的工具。这就是后来的狼毫毛笔。
" R+ J; V. Q4 n/ W/ E
- w1 y6 }& r8 O5 d: N* C自此以后,狼毫笔被广泛使用,蒙恬也被历代的制笔行业尊奉为祖师爷。+ H# g2 [/ z# I3 o- r
0 L6 Q, M) i6 h1 B$ v七、吕洞宾——剃发之祖 y0 S# z6 F! P' u8 h+ F
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尽管我们所熟知的吕洞宾是来自八仙过海这样的神话故事,但史上确有其人。5 U! ?% ]7 d2 A& y( U0 _2 A
9 U1 l3 M% |8 O9 T5 @ k吕洞宾,河东蒲州河中府人。自幼聪颖,十岁能文,十五能武,精通百家经籍。民间说他40岁时遇火龙真人传授剑术,64岁时遇钟离权传授丹法,后来得道成仙,被尊为剑祖。至于他何以成了理发业的祖师,则是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9 W% e; }2 U; @: ~
# `! h$ u. c' J; q$ k4 R1 u! _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瘌痢头,所以凡有剃头匠被召进宫去,就没有活著从宫里出来的。因为剃头时难免剃痛了朱元璋的瘌痢头,他一动怒匠人就遭到无辜的杀害。后来这事被吕洞宾知道了,他便化身为剃头匠,应诏进宫。
. q0 k: L/ n V" O$ F( o
. h7 _( `, q' l1 U3 R结果吕洞宾用宝剑变的剃刀给朱元璋剃头,即使碰着他头上的瘌痢疮也不感到疼痛,反而凉嗖嗖地感到痛快。从此以后凡有剃头匠给他剃头,他的瘌痢疮就不再感到痛了。这样本来没人敢学的剃头技艺,逐渐学的人就多了起来,剃头业也一日日兴旺。7 I2 H, J: q) y. B
) y) c) @6 G% D m
而且吕洞宾深谙医道,具有起死回生之术,因此理发店的老师傅也大多懂一些小医术,如刮砂眼、治“落枕风”、挖痧、止血等等,这自然有利于他们的经营。他们认为这是吕洞宾的功德和庇佑,所以便把他奉为祖师爷。' h+ e- Z! B! S" y S6 g
8 m% ]* B3 I1 ?/ H6 u) o
八、宋慈——法医之祖( i m- l6 e0 t' S7 B! c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宋慈先后侦破了“太平县冤案”、“毛竹坞无名案”、“城南井尸案”等一系列悬疑命案,是一位“刑侦专家”。他的故事其实就是根据历史上真实的宋慈改编的。
3 N g0 `- U. W- R6 z
: E* e$ d" h% h7 E( K. {) y! k宋慈出生于南宋孝宗年间的福建建阳,祖父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父亲宋巩曾在广州地区掌管刑狱,家世很不错, r4 f+ ?5 r7 {1 l9 P" H( i
2 v3 A: e" T* V7 o7 j3 H2 ?
宋慈自小聪颖,10岁就拜朱熹弟子吴稚为师;19岁时进入太学学习,得到朱熹另一位弟子真德秀的赏识。32岁那年,他考中进士,然而他的父亲却在同年去世。已经入仕的宋慈只得回乡守孝,而这一守就是9年。3 T6 }: o( V1 u3 w+ `2 @
: z# Z# z2 P4 {
在此期间,宋慈翻出了父亲的遗物——三本断案书:《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事》,反复研读,为他日后的法医之路,做好了知识储备。5 n/ \3 v, I# i4 [( k, R, |" Y
& [7 w' r9 q. T5 i3 E: z( R" j- H/ B后来,41岁的宋慈在恩师真德秀的举荐下,成了名臣陈韡的幕僚,然后一步步提拔到提点刑狱官,成为一省的最高法官。这时,他已经53岁了。
2 G; u& j1 V' m- T
$ j! Q5 D0 a I) {此后,宋慈历任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省提点刑狱官。在广州当任时,他曾用8个月的时间,解决了历任积压的两百多起案件,被当地百姓称赞为“青天”。
8 z- P( ~) P. _
- h3 j' A: {, r9 e& i/ @3 @宋慈发现,很多冤假错案多是人祸。于是,他下决心要写本能供同僚和后人参考的专业书籍。史载,宋慈60岁时,花了3年时间,收集前人仵作的记载,再结合自己的断案经验,写出了6卷《洗冤集录》。9 J/ u' r7 r8 u+ V ~3 Q
: C0 B$ Y$ b8 h, _$ z Z
《洗冤集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尸体检验的法医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书中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以及各种毒物的急救、解毒方法。特别是其中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n8 J9 a# w" R& A& Z# a& B2 n- g, V+ B1 I! v6 G
所以《洗冤集录》问世后,就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也被“仵作”行业视为必读经典,清朝官方甚至直接把它作为培养仵作的教科书。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过一本《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把宋慈的画像印在卷首,尊称他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 W' v+ ~1 i8 c' s. u- f* l0 }/ X( w0 z0 w1 x% F8 N
九、东方朔——相声之祖. `6 p: h$ R4 g" j7 t
东方朔,西汉著名文学家,与司马相如同时,以辞赋著称。/ s5 E' Q7 i3 g/ Y& Y7 R9 u
* H$ P/ p- g, N4 Q0 T) o2 V东方朔在汉廷为郎官期间,文人大都奉使四方,只有东方朔以及枚皋、郭舍人在汉武帝左右,嫚嘲诙谐,调笑娱人,故时人称他们为滑稽家。至于东方朔的滑稽言行,尤为世人所公认和推崇。因他滑稽狂放,诙谐多能,应对敏捷,所以深得汉武帝欢心。* `6 E$ {2 h8 y6 m9 P
) J" n0 Y s, e- X: d诚然,东方朔性格滑稽,但他在汉廷的诙谐滑稽,绝不是毫无目的的为诙谐而诙谐。纵观他的一生,其滑稽诙谐的目的,前期在于取宠求仕;后期在于让汉武帝支持他的言论和主张,采纳他的谏言。
, `$ |" Q/ z5 I- |& l7 E+ B: Q. q
. d* f" R" W3 e9 f, x, }! P所以,当相声这门行业诞生,需要找一位祖师爷时,就想到了这位诙谐幽默、知名度又高的智慧长者,以后的相声界后人就把他供奉为祖师爷。当初马三立先生拜师的时候,还先向东方朔鞠躬,再拜师父周德山。$ k& d# L5 ?5 `) |
; b$ h' n! a4 l9 T6 Z
十、李隆基——梨园之祖
- d. n3 M: ^6 b) k% q0 i大家都知道,戏曲行当又叫“梨园行”,戏曲演员又叫“梨园子弟”,而“梨园”这个名称的来历就与唐明皇李隆基有关。; ?: }+ D+ l- }- r3 L# O2 ^
3 F0 e8 q( y" @7 x& ~2 K1 {史载,“(李隆基)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意思就是李隆基亲自挑选了最优秀的乐师三百人,又从宫女中挑选了能歌善舞的几百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家歌舞团,在梨园排练,李隆基亲自担任指挥,谁要是弹错或唱错了,他马上就可以听出并加以纠正,这就是梨园活动的开端。6 Y9 O; U2 `( [/ M% m
; V/ }9 S2 |- l+ p. S t6 y5 ]李隆基不仅是个好听众,好指挥,还是个好演员,好鼓手。史料记载,当梨园子弟排戏时,李隆基看得兴起,经常会亲自下场击鼓(他最擅长的是打羯鼓),有时甚至会换戏衣,参加表演。
; c, }' K' Y0 _& c% ?. k+ ]; Q `
5 c$ k1 w1 v9 R+ f/ F有这样一位金字招牌,不用白不用,后来梨园这一行为了吸引观众,打出名堂,便奉李隆基这样一位风流皇帝来充当本行业的祖师爷,又因李隆基排行最小,俗称“老儿子”,即“老郎”,所以戏曲界所祀之神叫“梨园神”,又叫“老郎神”。
0 s( L* c* Z) m7 k
, U# R& t- K( L$ k) S
! i0 ^+ y: b2 r
& J, q3 g5 ~0 W- {: {# Q6 g" X/ a0 O, K$ x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