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0 09:06 |
---|
签到天数: 4479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近几年来,因为李欣频的绍介,在大陆广告圈里声名遐迩的一本书:
/ ]$ W: Q2 y* ~+ h1 s) X
' ]" v: P8 V1 b" q他答应为他们写一本很精采的哲学书,会写得非常仔细以供他们使用,而且在这本书中他们将看到事物的端倪。3 K! Z) f5 A! H0 @- c
--伏尔泰《米克洛美加斯》第七章
" Q I8 h0 g) b/ W
& ]9 [; N; \% Z' t$ J- `这个实验历经一年之久,分四个阶段:惊奇(etonnement)、摸索(tatonnement)、恐慌(affolement)、抚平(apaisement)。作者进行了某种冒险,用日记记下与五十一个寻常物件间的遭遇。目的是透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对象观察,找出隐藏其中的意义,进而发掘出哲学问题,解决人与事物之间的诸多矛盾与牵系。+ L5 U8 y* W9 O/ M, f' v( z9 e
% q# v2 q2 j& @& L. f0 x
「回形针」象征伦理、在「洗衣机」里从事一场灵魂迁徙、经由「垃圾桶」体认到世界的未来、有点伊比鸠鲁味道的「行李箱」禁欲哲学、「电视」普及与暴动式微之间是否有关系、「吸尘器」是耍诡计的兽性事物、对世界而言,我们的皮肤可能就是一种「平底锅」、「床」其实是一艘宇宙飞船,航行在两个世界之间、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就等于砍下一个头……
. O+ O7 z/ u+ G7 o
& z* }. `3 r! y# {+ G作者强调: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显示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假如它们掳获我们,令我们着迷,我们便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但假如蔑视并抛弃事物,我们也将偏离自我。比较折衷的方法是立于两者之间,随时准备与事物相遇。这是一场充满想象与体谅的旅程,企图跳脱出对物件的耽溺或漠视,让少了人的事物与少了事物的人最终可以相依共存。 : ~9 ]$ D( Z: L; j8 C- [* e% B" |2 d
3 f; Z* y. g' N7 a
碗
/ p. m! S$ Z' G" X: w9 }碗并非处于静态,它可以翻转,可以倒空,可以用手送到嘴边,可以拿开。无须多说便可体会到碗带给人的信赖感,出自本能而强烈。这是种形体上的信赖,立刻可以感知。碗几乎都有着手的大小、胃的容量。《西藏度亡经》──西藏版的《死者之书》──将诵经或做法事的长短定为「一餐饭的时间」,便是意喻着:一个胃的时间,一碗的时间。 z* U) y6 ]5 I1 R/ T9 M3 B ~
* o- D( g1 {9 [7 A7 i0 L, M
钥匙$ G: i0 [ y8 }2 g& H. O, L4 J$ e
钥匙要想活,就得能开、能关,能提供通路,也能收回,至于通往何处无所谓:房子、保险箱、衣橱、车子、办公室。所有的钥匙,无论是黄铜或是钢制,是铁或是铝制,都有同一种浓缩的力量:能放行,能守护园地。它们随身带着门的控制权。假如没有一模一样的钥匙,谁也无法开或关。
* t3 [; N% s" Y3 ]6 w' C4 D4 @* _, ], F8 ]# o; y. K) i, r
太阳眼镜
# k+ ~# D$ ^" p3 U! W' T: x试着想象一下──让两名女子并列,一人身着伊斯兰传统服饰,另一人则是全身****戴着太阳眼镜。伊斯兰传统打扮的女子,基本上全身包得紧密,甚至蒙着脸,只露出了眼睛。而全身****的女子却只有眼睛得以避开他人的目光。你认为这两人哪一个藏得比较好? " g: Q) ^' R" h
2 ~$ ~* U6 B) J8 N& J' v
抽屉9 N- z% \6 H: E8 t% @: ]/ n
一个空间里面怎么还能有一个空间?一个保留地,一个二号世界,嵌进了平常的世界里。有了第二个宇宙,接着又有一个,然后还有一个,只要有多少个抽屉,就有多少个宇宙预留在已知的宇宙里。
# V/ z7 l- s* U4 m! E2 @0 W
; o0 P% O1 e0 B% T b+ R床/ | R7 n7 d4 a
十分特别,充满了象征意义,充满了情感、回忆与未来:我们在此出生与死亡,在此做爱,在此作梦,在此休养,在此流泪,在此病倒。生命中所有的时刻都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发生。然而当我们从外界操控、观看时,这也不过就是一件东西罢了。
" g( @- Z: V8 N# a: w. _ R2 C" O5 N/ ~4 r
门/ G, U) Q" C" `' k: R/ \/ _3 _
你或许认为门不是开就是关,不是有就是没有,不是空的就是实的。错了。其实门是同时具备这些特色,绝无例外。它结合的空与实并不是不兼容的两个对立面,而是一体的两面。 2 ?: I2 [- ^" E$ x' t& J
& u7 R7 W) O' I4 S! U, }
墓碑- G( p! R) j5 h5 n
将死者置于一个限制的地点,尸体或是弯曲或是平躺,四周环绕着熟悉的物品,并伴随着一连串的仪式符号与规定。我们便利用这些迹象来辨识亲人。即使不说话,我们也知道这一切都能指点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忘了。
$ Z. t7 v7 d. |9 a+ |6 I2 ? n' S& g: l
垃圾桶
) S9 R, F; Z/ P. m5 c丢弃后的事物依然还是事物,不会改变。我们决定将它们弃置之后,便以为它们被消灭了。这并不正确。你跟我一样清楚,它们变差了。的确,它们或是失去光泽,或是撕得粉碎,或是发了霉。但它们依然并列共存着。
/ {' F+ ~4 b& o% W& C
6 G% Y( ]4 J2 G5 p# Z r+ g复印机7 a5 G& ?* Y$ E- `; b. U( H
不久,整个地球将会充斥着复印机的气味,酸酸的,有点呛人,令人头晕。这种气味让人联想到死亡,却又有所分别。一种因为过度充斥、因为激增而灭绝的气味。其实有几种消失的方法。藉由灭亡:我再也不存在。因为过多:有千万个以上的我。卡纸是唯一的希望吗?
$ ~; A0 j5 @$ n$ m: D% v( i( m: ^
雨伞
6 U! [ m$ v# V r- x; z9 A它最大的好处是:自私。雨伞构成了一个只属于自己、可以移动并量身订做的天空。而这种自私却被视为正当、无害、正常,这种例子十分罕见。是否因为雨伞的发明者够仁慈,才会将人类与其同类隔离开来呢?他是否知道人就是人的一场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