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1-2-20 10:25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贵在坚持
|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是轩辕黄帝的第四个老婆——丑女嫫母发现和制作的。, z, ` P; C& L" Y
黄帝曾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8 h. ?6 o" R# f
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类使用镜子,由此开始。
# ]0 i+ T, W9 H: |/ j& E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秦汉以后,铜镜制造水平已闻名中外。
, G" M( j" O/ K" @+ H镜子不仅可以作为梳妆的用具,更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
5 x2 V8 S! P. a h % C* \) ]4 T# t; S0 L* J" G1 x
古代最著名的镜子,莫过于一直珍藏在秦始皇咸阳宫中的秦镜,相传它的奇异之处在于,能照见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影象毫纤可见。更神的是能照出臣子的忠奸,照出国运之兴衰……这岂止是古代的X光透视仪,更是明忠奸、保江山的国宝!可叹秦始皇却只用它来照身边的宫女,但见“胆张心动者”,全部作为有异心者而斩之。刘邦占据秦都,封了咸阳宫后,金银财宝一律不要,却掠走了秦宫里的所有图书卷轴、以及这面秦镜,到汉亡后,名镜则不知所踪。3 d) S0 Z5 T) s& R( d
3 {: ?0 ~* e4 U2 o+ L
沉舟侧畔千帆过,历史钩沉,直到秦王李世民做了皇帝,修建避暑的“永安宫”,挖地基时出土了一面宝镜,史书记载:高五尺九寸,宽四尺,面若太阳,金光闪闪,背若月亮,清辉可鉴,四周花纹古朴,尘埃不沾。
W6 ?5 L9 J. u, a( c% r, b* [# D1 p1 O" s# J
唐太宗不知来历,魏征贺喜道:“此乃秦镜,该镜出世,预示大唐江山万古长青!”太宗听后,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把尽心辅君、敢于直谏的魏征当做自己的镜子,实在是明君才会有的品德,“永安宫”也因此镜改名大明宫,“贞观之治”天下皆知。0 T5 p4 N0 `( G5 X, @/ d3 c+ _0 o
! S; A4 s/ ^/ I2 {0 }相传由于李世民很喜欢镜子,常把铜镜赐予臣下,这就直接刺激了当时制镜业的发展,以至于那时候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要有“玉匣金镜”,装镜的匣子要用上等玉石制成,匣中的镜子要镶金镀银甚至镶嵌珠宝翡翠。2 t, L2 ?' j+ J
: f2 R' H% y9 Z v+ e+ ]后来,唐镜演变成了特有的 “金银平脱”,就是把黄金和白银打成薄片,然后在上面雕花刻物,造出图案,再用漆粘贴在铜镜背面,金光闪闪,煞是好看。史书记载,唐中宗还令人为他选了一丈见方的巨镜,铸上金花银叶,可谓富丽堂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 u, @( ]3 b8 x3 J$ Q9 }
- t3 W7 O: \% A
可叹创业难,守成更难,唐高宗后,大明宫易名蓬莱,名镜也相应消失的无影无踪,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却留下了“明镜高悬”这个成语,最早的“明镜高悬”就叫“秦镜高悬”,但世人痛恨秦始皇的暴政,“秦镜”后来慢慢演变为“明镜”。古代官吏为标榜自己的清政廉洁,都要在公堂上高悬上这么一副大字。人尽皆知的黑脸包公,是名符其实的“明镜”,只可惜,古往今来,“明镜”甚少!是非曲直,却自在人心!
7 A6 T/ l; m* f" G# u7 c/ y5 V1 s; U9 E2 X8 A0 i
文学作品中除了童话里的那面魔镜,最著名的莫过于红楼里的风月宝鉴,此镜“两面皆可照人”,曹雪芹借跛足道人之口说“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其时是告诉后人,在看红楼梦时,千万不要沉迷于书中的儿女情长,把它当成是风月之作,而要看另一面——也就是它所隐藏的兴衰血泪史。& {3 R8 s! H- A9 R
; _$ o& F- L9 v' N5 b/ d* o
其实镜子对女性而言,无疑只是一件爱美的工具,随时随地仔仔细细照一照,心里就象有了安慰。没有镜子,女人如同在某些时候迷失了自我。而家居里的镜子却通常是作为装饰用品,兼具扩大空间之功效,譬如洗手间里,镜子是一定要有的,并且镜上都带有照明灯,因为洗手间相对是个不太明亮的空间范围,洗漱后,自然而然的会从镜子里看一眼自己,更不消说梳妆台上的镜子了,是女主人必不可少的家居物件。# S- |: ]& }6 }3 { E1 ^8 k7 S
4 t& P. R1 F4 Y5 q1 N5 i
现在的镜子是普通的玻璃涂上锡或银汞剂。远古时期的镜子,叫“监”,那时,妇女只能在河水边上照见自己的芳容,后来用大盆般的青铜器盛上水来看自己的容貌,称之为“人监于水”,监,就是盛水的容器,严格说这不算是镜子,只是实现了镜子的功能。汉朝以前,镜子叫“鉴”,是用铜,或铜锡、铜银合金铸造打磨而成。后来,因铜镜的背面大都铸上菱花图案,又干脆以菱花作为镜子代称。至于唐代称镜子为“容成侯”和“寿光先生”,宋代称其为“照子”,这都是镜子的别称。但“镜子”这一称谓具体始于何时,自己一直懒得去考究。我们往往把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的情侣或夫妻,用“破镜重圆”来形容。其实这本是一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与现在所说的“破镜重圆”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古代的铜镜,是与爱情密切相关的一个物品,有情人相互赠送铜镜作为信物,表明希望朝夕相伴的意愿。死后铜镜也会跟着下葬,生死不渝。+ n. ?; u D. n* K7 j
3 V N/ W9 A ^
一面小小的镜子被人们赋予了这么多感情的美好,有情人又怎会忍心让镜子破碎呢?) ?8 @3 m) e: [: N* N7 i9 e1 E( Q
天下人的情感,看来也还是有始有终比较好,只可惜我们都知易行难。6 y5 t0 T* R+ x3 W5 `
) L% S# N. [ I9 a' ~
由此可见,镜子的作用绝并不仅仅是梳洗打扮、装饰美化,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了它多方面的功效,由简单的存在到富含深情的慰籍,从视觉需求到心理需要,乃至大名鼎鼎的哈雷摩托车,也跨界联袂ZIPPO打火机,合作了类似大侧、侧发等经典款式后,也有了这么一个哈雷贴章镜子!, d% q3 k, K8 Q" `* s( u. p
0 y4 @1 @4 N: @ ^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镜子”,它呈现着我们观照和参见的一切镜像,有人在荏苒岁月的起承转合中,照见了自己容颜的转变;有人在曼妙人生的跌宕起伏中看到了真实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不能、不敢或不想直面它,唯恐里外不是人的岂止只有昔日的天蓬元帅。
/ N4 `0 F K# O- b( m! x2 m
0 M3 w( x0 p1 A: B |! P t据说每个人都会面对三面镜子,一面是白雪公主残忍后母的魔镜,一面是凹凸不平极易变形的哈哈镜,最后一面则是普普通通的平面镜,但怎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镜子呢? ) q+ L& _) M3 E6 z7 |. [
& Y, U: C5 {1 l( Y3 O/ O心灵瑜伽里说,每天起床后对着镜中的自己笑一笑,久而久之,就会快乐多一些,心情自然也随之轻松愉快。我没试过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但想来肯定是有作用的。每天让自己笑一笑,习惯了,笑容会自然而然的展现在脸上,有了笑容,心情自然不一样了。更不消说那些职业化的类似沃尔玛“七颗牙”的微笑,应该都是对镜演练多次后的结晶吧。镜子这时竟然充当了为人们缓解压力、舒缓心情、职业装点的工具,我有点为镜子感到无奈!& K3 i) Z- E6 D
) a3 C3 m: K$ @
爱因斯坦小时候也有个关于镜子的励志故事,不知是不是后人演绎附会的,“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而他也是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自省自己,终于映照出了生命的熠熠光辉。
; S ^7 g* M+ k: p4 a- c7 I
; b( r J% @2 U, a% V但我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会把它当作能照见自己心灵的明镜,首先我做不到。这样想来,倒是古人比我们明智了许多!看亦舒小说,里面有四个字触目惊心:万境归空,按佛家解说,一切如镜花水月,如梦如幻之类,倘若我们看到的都是镜像,那又何妨让万镜归空,但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有一念长存,彷佛哈雷摩托车营销史上的浮沉起伏,最难得的就是坚守本心,有这一念难休,还有什么不能做到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