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5|回复: 11

阳光扫不进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发表于 2010-3-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4 G- J7 \) B/ a4 R
    $ u  l7 h( j# Q3 L/ M5 m. J: @9 q
    秘诀:把封闭的心门敞开,灿烂的阳光就能驱散生命中的阴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价值! L& v; {2 b% M, V9 q

    8 n6 b$ k6 x; p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象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 ]0 K# l! }* f5 p. o+ Q
      T- C$ T; U! v4 B/ Z3 P1 R. N# N院长总笑而不答。 ; q# O* q# R2 ]; Y+ s7 u3 r

      g  Q/ S& R8 ?+ }7 F" B2 e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 I( Y) M0 y& J. J2 c: d9 O6 q* A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 b* v! d! E" n, A# T9 s, d* i5 ?

    # y+ b& B1 v/ L: U. G0 |2 \! I6 S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1 ?% |# z2 @# f7 i
    6 y7 c- H, U+ _. l3 @
    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1 a: t3 Q4 Z5 K

    ' Z. [! b1 B% Q8 ?9 Z%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馒说道:
    6 R. N) _0 I) }+ ~! }4 ^
    8 r* F% L9 A* E) f$ Y“生命的价值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 |* T/ E1 \5 f) n8 r
    $ o9 P5 J; |  L9 b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与果实
    * D  Q9 I, Q1 T6 {6 x
    7 R4 }6 C  d! n& U! D3 I- z2 K" r% K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t- T- z& ^5 n0 [* J9 U

    - L7 n8 {. r1 r$ {第一棵树开始时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
    ; X( f8 v+ n; R* x3 v4 H' S8 V# [* h) j4 I! L
    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灌溉它。9 @8 y4 Q- {7 v! ?
    & s* r& T# X3 Q8 j2 @3 G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体强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 ]  h9 [- f+ v( Q& F) c7 C6 C2 V

    * L2 G, @5 `( g. u+ x" n% r7 g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老农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烧火用了。
    # O! v4 K6 \: p* V# C
    3 L1 s- j! r8 ]【评析】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错误叫放大痛苦
    9 q% F9 E! ^7 d1 m
    . j8 k# ?& L4 P
    3 e9 C( \- f, ], z) f8 P& ?5 W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可以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为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呢!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0 y/ _2 ~# L2 L8 A

    7 V' u/ g' V. i# X7 ?" U7 _; u7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确实有些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却大有人在。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耽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就会影响就业。如此这般母亲会被痛苦折磨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放大了的痛苦可能会将这个家击倒。
    $ N( m. _3 R2 Z
    ! E8 D5 K% G3 b$ K+ ^# R2 K【点评】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 v8 ]  w0 J( D4 _. p5 T) N2 ?# ?. N- |  N; A1 u& h) G4 c! C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 u" ?1 I- w# j; U& R4 Q3 s1 n% @8 U" A  _+ Q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f  {/ O" T2 I; `. Y2 B9 b: X
    . d4 F2 U- t8 L& R# I2 a+ m3 j! Q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 G; N: b( @& H( m3 U8 ~

    2 D! J/ ]- m& X(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4 k- L) P' i9 i5 F5 C; `2 h2 B8 s6 ?; ]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 F' J$ G* d

    / `6 }" \, v; v【心理点评】
    ! }9 d7 M$ E* z7 k0 \8 |! A* E
    " ^8 m: l2 R' O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8 P1 l1 `; R; w$ K  H9 W
    ' }! b8 j! p5 C6 n8 e1 U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 _/ F; V# @. u3 x' ?

    ( F& K; U1 @' ~  u2 U4 v“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 |) B6 I& E" U
    / s, H4 W# J4 C5 u! R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 l) G- W% G" e: ]6 v

    4 a- G- J) {/ M; b$ p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2 E/ M) S+ D  v5 {  C+ a2 G) V& ~  O1 q4 C1 s3 p& `1 p( _7 h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 N$ L) m* I: O' o8 E3 x* H

    : r" m% Y3 I, J切记: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勒和韦陀
    2 U8 f, {' o* [5 r+ f% C5 d9 q" X+ u6 E/ W* W6 m; y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 }' S) Z7 ]/ ]1 e: O8 j# t5 y' \+ \' j! b' M! |: r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O& p# v! s) u9 P  O' O5 ^- \; U

    - j2 l8 y. {# e# n7 Z5 W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 Q1 e+ y  L5 D& P+ f" N! c) F) l; e: N
    点评: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为谁而玩$ E- W$ I6 K/ c/ \
    5 q' n5 S3 @3 O+ D0 o; e

      J( s' F" y) W/ c" d8 B6 y: T5 I, M' n) h5 Y6 ?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 l4 L% m" @/ l9 b+ Q# z, p: x5 J0 E" i. A& ?' i+ f, ~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 Z" B( R: B9 ?  B6 j3 ?2 W! z1 `. E% p; S3 w3 `& E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_/ X0 U* q0 p1 d& Q; g
    % _& X( o/ P7 W+ Q( s7 I  s9 k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p2 D& J/ U  U" a+ J
    ! d# H5 r% p0 G& y% S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 a8 G$ Y' s  y& F
    + u; y  N: g: t2 W0 F! l: u% d( T' m心理点评:8 s& b! V, J# U- o6 B* i

    . r/ K9 l4 U8 W6 k$ e% n+ a2 [你在为谁而"玩",这是在2005年6月18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2 j1 t3 j- P' n) z

    5 |2 \# U1 _/ r4 Z% @5 B) l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 ~4 s% t- \  G  B+ l" o+ E) {
    ; J% z" J; X# U" ]* w) e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3 w$ K2 j% |7 ~3 E  [1 y6 ?0 \
    $ Y. p: x" \8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5 `6 \) P9 v7 l" F5 T
    7 }/ ], f, k+ s# f3 d; i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 b) W  ~2 U  C" {8 z5 Y9 m! ^0 ]/ W+ {
    【点评】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朵和嘴巴& [: K; M3 I6 L- Q  y" @( C3 b
    , ^; n2 j* r/ t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3 \7 x8 `. N/ M6 {2 y( p7 [" k+ t/ Q5 `7 y) e1 u9 D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7 ]8 H9 c( h4 R2 l/ [2 }$ ^/ f$ P
    - B+ b& }" Z# V) P. d4 |【点评】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飞不起来的蛹——欲速则不达- o' X8 {' G' [6 J& D' m8 s/ v
    , t5 v% q5 ?! w/ U* t5 }5 \% J, D% P
    有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l) c4 e6 C* U
    1 C' _. M" y/ _2 `0 d! l
    【点评】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的真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去。人何尝不是如此呢,煎熬、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一句哲人的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走得最远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只狐狸与压力应对" g/ |( r& E- _# i  T& S$ D' _" C" I! Y
    % y; S) Q1 Z+ H( w. N1 ~+ x
    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葡萄架很高。 : R& `1 l/ K" K
    6 X6 h+ @. v6 Y7 O0 y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5 t4 ~0 N2 N8 Q( ?4 ?  S8 R7 ^! S4 ~- p& }- e' r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 x6 G" O4 [! B, V
    ) {8 ^; L: c. e9 o7 f3 k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累死在葡萄架下。
    ! @5 J3 p4 l6 i% v3 r; c  P8 m7 `) g5 I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
    + ~5 `. p" e5 \) H6 d$ h& k9 D$ z5 Z3 d( F; k" F7 w- M- f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
    9 g7 G* ?- |( o. K# ~% Y  v$ M; }, N+ d% Y' G! `0 U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性命。
    1 U" q7 D7 R2 A
    6 m) r, Q1 a1 m, Q7 h  S' A: Q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 `! z" R9 y; }" E1 j+ D3 @7 G
    , M# y4 V) r' x+ ]$ M  w. k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8 W" U' M) s3 F4 W1 d( [4 h6 m: x' V& h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 Y) C( a% f. X% w% E5 n* l# N. u8 Z, `
    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法,成果共享,皆大欢喜!( N) [0 h* W0 J" M7 {

    * K  }" T3 U$ g& y$ C1 D! ?【点评】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压力,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你愿意做哪只狐狸?真正面对压力的时候,你又是哪只狐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5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