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3|回复: 5

BILLY THE KID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9-28 00:29
  • 签到天数: 20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签到六年

    发表于 2010-4-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pg

    jpg

    , `& [/ K8 @. q' D/ X  F& R" m$ H1 a6 {  v2 z, g; |

    jpg

    jpg

    ' D, t% X+ A6 S1 t1 {6 s2 ^; G" |, r2 z  H7 G5 p
    9 V$ M9 n' Z' S$ r' Z1 h  u

    + s: R( x1 ?* f5 S      比利小子——著名罪犯,真名为威廉.邦尼(William Bonney),1860年出生在美国大西部的枪手。他14岁成为孤儿,17岁就杀人,之后终其一生都是亡命之徒,谋杀了21个人,22岁时遭警察派特.加勒特(Pat Garrett)击杀。
    5 y$ x% h: _6 w, h" @( o# H7 r8 ^! Z
    & b+ b% p, ?# U9 R! e, g  比利小子在美国是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有人说他是位神枪手,是个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个不法之徒,谋杀了21个人。关于比利小子之死,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122年前比利小子死在派特·加勒特警长的枪下,如今,派特·加勒特警长的后人们重新打开了比利小子的案卷,他们要借助当代先进的DNA科技来解开萦绕在人们心中的疑团。0 h+ w" b3 D( A+ p1 `9 s

    , f% d; K( A* b4 r# y  Billy The Kid,他就埋葬在西部荒原的一个小庄园里。庄园用高高的黑栅栏围住,里面耸着一冢很平凡的墓 。离Billy The Kid不远的一个小镇,只有一条小街,几片店铺大都是西部古典乡村格调的木屋,门口或吊着一铸旧钟,或停驻一辆褪了色的铜马车。店里出售的商品大都是关于 Billy The Kid 的纪念品。仿真皮靴、马爵、马鞭、带铁钉的腰带等等。小镇宁静得不能再宁静,只有偶尔闪过的车影和慕名而来旅游的少量旅客 。如果你是位无心的过客,你不会想到竟然在这小镇深处的林荫里,躺着一位宁静的英雄。没错,很多当地人都把他称为英雄,但事实真相我们真的是无法考证了,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4-3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1859年11月23日-1881年7月14日),本名为亨利·麦卡蒂(Henry McCarty),假名为亨利·安特里姆(Henry Antrim)和威廉·H·邦尼(William H. Bonney),出生于纽约市,成名于新墨西哥州,美国著名枪手、西部传奇人物。
    % G# L: Q/ }/ `/ ~1 c4 H7 F  t8 A7 ?* {6 V& u
    因为身高不高(位于173~175厘米间,对当时人来说并不是很高),所以大家就叫他“小子”。他的枪很快、凶悍,因杀了十几个人,而名声大噪。, S7 J" ?9 [' v* Q( ]

    jpg

    jpg
    ! R# q" k/ e4 f
    生平9 Y+ X1 B* q9 b( v3 k/ l
    当初,不少人想抓他,但因他的枪法很准,出枪又快,总是抓不住他。后来,新墨西哥州的州长说:假如你自己投降,我就大赦,不处你罪。就派了人去谈判,比利小子答应带枪投诚。投降后,州长反悔,依然要判他的刑。
    4 |, Q1 u; d' Z8 A* |  f7 o+ l5 H( h& A8 [
    去谈判的警长觉得脸面无光,所以就有一种传说,说警长觉得很对不起比利小子,让他逃走,当天把他从监狱带到法庭。那个法庭现在还保存着,监狱也在,监狱旁边是警长的办公室,再旁边是法院。法院是两层楼的木头房子,楼梯很窄。比利小子上了楼,说要去厕所,就像中国的茅厕,在较远的地方,两个警察押送他去。厕所里面藏着一把枪。回到法院后,比利小子走在前面,警察跟在后面,比利小子推倒了后面的两个警察,逃走,楼上的警察并不知晓内情,开枪射击,比利小子还击,打死了楼上的警察。底下的警察闻声而来,比利小子戴着镣铐,跳窗而走。警察们追赶上去,又被比利小子打死几个,成功逃走。
    % R# Q) y/ o4 O9 B
    ' Q- y) G5 q( u4 _4 b4 a) K- n此际,新上任警长派特·加勒特全面通缉比利小子,到处张贴“悬赏”海报。7月14日,加勒特警长一枪打中比利小子的心脏,当场毙命。. b/ I! w/ c$ j5 V3 J

    1 N" m0 `+ z: s* C' S' y电影《比利小子》简介     
    # ?, j5 m, w# x  M本片的故事片与当年令保罗.纽曼一举成名的《左手神枪》相同,89年再次由威廉.格雷厄姆拍摄成电视电影,成绩依旧可观。瓦.基尔默饰演具有同性恋倾向的西部小子威廉.邦尼,由于他的行为时常遭人误解,因此跟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搞在一起,成了著名的狂徒之一。加勒特警长曾经一度是他的好友,后来却成为他的终极杀手。全片拍得相当严谨,对主人翁的复杂心理和浓烈的激情有细腻的刻划,瓦.基尔默那种经常濒临精神崩溃边缘的狂放演出也相当精彩。

    jpg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4-3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勃迪伦(Bob Dylan)从67年到73年,除了出于发行专辑或举办演出的目的偶尔接受采访之外,基本就与外部世界绝了缘。五年之间,迪伦仅仅发行了四张专辑和几首新歌。迪伦也明白,眼下这个阶段,与任何主流电影的合作都诞生不了另一部《Eat the Doucument》,而参与一部好莱坞电影的演出,倒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当山姆·佩金法(Sam Peckinpah)的《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送到迪伦的手中时,他接受了。
    3 y; K$ J  [+ |6 o
      ~4 {1 m7 l3 Q6 I  e% q5 t事实上,迪伦起初只是被邀请来制作电影音乐的。当时迪伦到纽约顺道拜访他的编剧朋友鲁迪·沃利策(Rudy Wurlitzer),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后者给他看了《比利小子》的剧本。《比利小子》是沃利策在1970年的时候为米高梅公司写的,在这之前,沃利策写过一部名为《双车道柏油路》(Two Lane Blacktop)的公路电影,由蒙特·赫尔曼(Monte Hellman)执导。赫尔曼对这部特别的西部片很感兴趣,想继续拍摄它,不过鉴于《双车到柏油路》的惨淡票房,米高梅打消了他的念头,将他排除到了计划之外。接着,米高梅想让其他公司来接手这个剧本,可都没有结果,直到两年之后,剧本被重写,而佩金法也同意了为米高梅拍摄。' s' D& `3 Z  M' k' f8 X1 S

    5 ]/ v3 u3 y4 P. Q* G《比利小子》主要根据沃利策自己在新墨西哥进行的调查研究写就,不过也参考了查尔斯·奈德(Charles Neider)1958年的那本基于帕特·迦勒特和比利小子故事的书——《亨德利·琼斯的真正死亡The Authentic Death of Hendry Jones》。跟沃利策一样,奈德也在新墨西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不过他将故事的背景搬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北部,并且将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Dod Longworth(迦勒特)和Hendry Jones(比利)。而奈德也引用了一些迦勒特的书——《比利小子真实的一生(The Authentic Life of Billy, The Kid)》中的事件和对话。  Z- m, h. i; d. I% n+ x
    ; G6 Q7 j- U# k5 _- j
    沃利策着眼于比利小子从林肯郡监狱逃脱之后的最后三个月,这段生命中的最后岁月鲜为人知。在起初的剧本中,迦勒特和比利小子两个死对头直到影片的结尾才相遇。剧本的结构松散,每个角色都演出几个场景,他们的出场都是为了最后的对决。沃利策曾在多个采访中提及,这是一部存在主义的作品。当比利决定放弃逃往墨西哥,他选择了死亡,而迦勒特为了兑现自己追捕比利的诺言,则选择了生存。沃利策的剧本呈现了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比利小子,而非传奇故事。这个版本的比利不再易怒,也没那么嗜血,即使面对危险都很冷静。沃利策在剧本的很多细微之处都想尽可能地更真实一些。与阿瑟·佩恩(Arthur Penn)在《The Left Handed Gun》中描绘的那个比利小子不同的是,真实生活中的比利能读会写,两只手都很灵活,不过更善于使用右手(他那张著名的左手持枪照片被怀疑很可能是因为在印刷过程中放反了的缘故)。8 A' `1 x1 \+ ~/ P4 i

    % ]# D* Q: a1 S) Z0 z( s# Y) Y* y5 P佩金法之所以答应执导《比利小子》是因为他本人对迦勒特/比利小子的传奇故事很感兴趣,15年前,他就根据奈德的书写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最后成为《独眼杰克》(One-Eyed Jacks),由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执导,那也是他一辈子当中中唯一的一次拿起导筒。白兰度颠覆了剧情,他让比利小子的角色在影片最后杀死了迦勒特的角色。佩金法拍摄《比利小子》很可能是对《独眼杰克》的回应,他想要还原自己对那些传奇故事的看法。

    jpg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4-3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的电影《左手执枪》由保罗·纽曼(Paul Newman)饰演比利,剧中的记者本打算记载比利的传奇故事,但当他意识到比利只是一个普通人,而非他想要创造的神话时,他向迦勒特告密,将比利的下落告诉了后者。尽管佩金法无意受《左手执枪》的影响, 但是在两人的电影中,还是出现了某些相似的场景,尤其是比利被捕的那一段,他投降的时候双臂张开,呈十字状,俨然耶稣受难的架势。& f3 r3 ~. T$ ~

    4 I& j% G4 ^, ]1973年的1月,《比利小子》在墨西哥的拍摄阶段行将结束,迪伦去了墨西哥城,找了克里斯托弗森还有一些当地乐手一起录制电影的原声音乐。迪伦始终得不到主题曲《Billy》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只好尽量简化编曲,到了最后,只剩下贝司手来伴奏。这次录音一直持续到凌晨四点,搞出了一堆素材,光在电影里就用了三个版本的《Billy》。在此之后,迪伦又回到加利福尼亚的伯班克录了一次音。随行的杰瑞·菲尔丁(Jerry Fielding)是佩金法原本找来给电影做配乐的,他在电影配乐方面很有经验,但对流行音乐所持的态度则很保守。“我安排了两次录音”菲尔丁 回忆,“Dylan已经有了首名为《Billy》的歌,他尝试了很多个版本,打算在电影里随机演唱。而我只能录下他的歌并听写出来,因为他一首都没写下来。同时,我让他至少再写一首曲子,因为不能指望靠一首歌就搞定整部电影。之后,他在第二次录音的时候带来一首《Knockin’ On Heaven’s Door》,每个人都觉得很好听,但我觉得,那是团狗屎。”菲尔丁在这之后退出了工作。8 S# ?7 f7 g0 ~

    7 ]; m! |! U* {* a2 {) ?' \“那是个大清早,”鼓手吉姆·凯尔特纳 (Jim Keltner)回忆录制《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情景,“我记得录音是早上十点,这次一切都有条不紊,什么差错都没发生,风琴手罗杰·麦魁恩(Roger McGuinn)弹了吉他。这首歌是为片中斯利姆·皮肯斯 (Slim Pickens)垂死的一幕配的,那次是我第一次在演奏的时候流泪,那是鲍勃的声音、音乐本身、银幕上的所见综合在一起的化学作用。录音棚的墙上挂着巨大的银幕,在我们演奏的时候放着电影,我哭了一整场。”! A* D7 |# q3 e8 \+ c
    $ P+ s. O) q- k; A+ o/ x0 D
    在伯班克的录音尽管比在墨西哥城要放松和舒服了许多,但整个过程还是刺激了迪伦。他一度告诉制片人高登·卡罗尔“这是我最后一次为别人做电影配乐,我说到做到”。尽管之后迪伦还制作了一些自己的电影,并且为其他电影原声贡献了歌曲,但他的确再也没有独自制作一部电影的配乐。) w+ m5 e' S- |- c

      i9 z, C( P- p! a- f《比利小子》最终在1973年的5月发行,但在1月底结束拍摄之后,佩金法逐渐丧失了对电影的剪辑权。有种说法是,米高梅的头头詹姆斯·奥布里(James Aubrey)之所以急于发行电影,是因为公司准备在拉斯维加斯建造米高梅赌场饭店,他们希望电影能够赢利,以使公司的账面好看一些,不然的话,佩金法将有更多的时间去剪辑电影。不管是否属实,这只是奥布里为这位导演在拍片过程中设置的诸多障碍之一,佩金法与电影公司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5月的时候,院线收到的是时长106分钟的版本,这是佩金法与奥布里和他的剪刀手们讨价还价的结果。$ f+ S% t" y4 B  p- g- T5 p2 D( S) A
    % g2 e4 t2 d& z2 _* v" \8 F
    电影上映之后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票房惨淡。迪伦在片中咕咕哝哝说话的表演也被人们诟病,尽管主演比利的克里斯托弗森维护迪伦,说那是出于保持Alias神秘感的目的,但这个说法连佩金法都觉得有点儿牵强。时过境迁,《比利小子》在1988年发行了导演剪辑版,2005年又发行了特别版,收录了诸多删节片段。佩金法和影片都获得了应有的口碑。《比利小子》被视为最好的西部片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佩金法除《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之外最好的作品。而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不可饶恕》(Unforgiven)于90年代上映的时候,《电影评论》杂志更是称其为自《比利小子》之后第一部伟大的西部片,这在另一方面给予了前者应有的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4-3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ZIPPO公司出此纪念机,可以看出,中、美方的观念差异之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4-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下,这是我见到的时间最早的原文9 E2 O" m, ~% g! z2 z
    . x) Y" o2 Z, P
    http://hi.baidu.com/yangdenghao/ ... 453bf13a87ce92.html7 i7 S/ e- [; y+ o: I/ h
    $ i/ K  V; ^; D- Y3 B
    原文我能查到的最早的出处是07年的:
    4 u$ U% e$ k. L/ Thttp://www.ahage.net/shihai/1058_3.html
    / E9 S  d5 a/ D) I: w" t% ^$ Z+ q0 Q" u) m* u' K
    转载问题,比较错综复杂,不妥之处,还望蓝版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