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1|回复: 0

柯南系列——罪犯会怎样制造不在场证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0-4-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啊!!!!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柯南迷!!!哈哈!!我在柯南那么大的时候就在看柯南了!!现在我和工藤新一一样大了他还没有结局......- -!!!!& e& s5 e7 q; F5 ?- H) Q$ p
    0 e8 \- Q; G, d% C  ?( r
    一、“时间性”不在场证明
    & Q0 c2 a9 v9 {/ o7 X: R
    ( I4 J( i; c3 |( T2 F1、拨块手表
    , o) E. I' Y4 ^. y1 t) L. b$ C说明:找个证人陪在你身边,伺机把他(她)的手表拨快,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找藉口离开行凶并回来,这样这位证人便能给出你在那段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了。这是现实中最可行的方法之一,但也很容易被识破。
    ; N2 p  S) A- @
    & Q; S% B+ @% P2、录音& u$ N+ _7 U! t( e+ P. _9 v1 v- o
    说明:把能代表时间的某人或物的声音录下,并设置在某个时间自动播放。但现实可行性一般不高,毕竟人的耳朵是没那么容易被录音跟真人说话声混淆的。
    - q7 Z) |. N% `$ K4 g例子:金田一《歌剧院杀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由于录音是从远处传来,所以不容易将之与真人声音分辨出来,而且它的巧妙之处更在于用厚布幕隔音这一点上。
    7 o5 _6 f- V8 u0 ^& n, D) d* |
    9 f+ @( T# `" e/ k( u$ N' ]& |, O3、证物" L- E+ D4 _3 S0 x
    说明:若某物品在犯罪现场的出现能代表某一时间段(例如凶器是花瓶,那么它完好时凶案尚未发生,粉碎了则是案发之后),那么设法在这个物品上用点小诡计就能混淆时间判断了。. v, ~; s4 M' s/ \* b
    例子:金田一短篇《谁杀了女神》,将一个女神像切成两半,分别用其左、右侧面来伪装成两个女神像。金田一小说《邪宗观迷案》,一本书明明立在大家面前,但其实只有厚厚的封套而已,里面的书页已被撕下了!
    / k8 y# F' B* E
    % h2 _! x4 ^: _4 A) b4、“一天前的此时,一年前的今天”
    1 y% ?0 v4 b1 p$ i0 `+ F3 B说明:凶手似乎的确有在犯案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但其实只是利用了某样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的事物作证而已。
      \1 F- l# B5 M3 Z# C例子:柯南《前夜祭杀人事件》中每年都会有的前夜祭;金田一《速水玲香诱拐杀人事件》中每天都会响起的正午钟声。+ G# z* [0 s: e7 p

    # Q/ w5 U* w( U/ W6 y" O5、从“死后硬直”去作文章
    5 o( n9 H1 g8 H! V+ d* Y; e说明:利用某些方法改变尸体的死后硬直程度,从而影响法医的死亡时间判断。6 @4 W5 p  L1 l/ i, _+ T/ J) L
    例子:柯南《小五郎同学会杀人事件》、《福尔摩斯爱好会杀人事件》。
    ! y4 M% w: C3 I) P1 s0 I. R# t4 X) S/ v2 z3 H1 T9 F
    二、“地点性”不在场证明: ]" S! N! J$ R9 ]& ~( g
    0 x1 B! P2 N* E, }
    1、隐藏的捷径0 ^  H3 W! d) w+ ?0 s/ \' Q6 k
    说明:凶手离开众人的时间比在凶案现场往返所需的最短时间更短,因而取得不在场证据,但事实是凶手利用了一条隐藏的捷径。这个思路很多人都会想到,但要将这一捷径彻底隐藏,不为人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F) G2 e, s+ F4 j' r6 o+ o
    例子:金田一《雪夜传说杀人事件》中的冰桥,堪称完美。还有《天草财宝传说杀人事件》是把“捷径”反面利用的极佳例子。
    / ?. j' @5 E  N, U$ c! b/ _1 O% H4 Z! H5 x( @" x( X
    2、事后转移的尸体
    . O2 F9 u' k6 L# M说明:凶手取得不在场证据的理由同上——不够时间往返凶案现场。但那却是伪造的凶案现场!尸体是事后才被运到那里的。  Z7 M/ H5 x# h8 A
    例子:金田一《悲报岛传说杀人事件》,用鸡血代替人血制造的满墙壁满天花板是血的“现场”,最后还用一把火毁尸灭迹。《怪盗绅士杀人事件》的精彩之处则在于运送尸体的方法。* |) m& F% s( o) k( p# ?' o  x' y) ^
    / H5 U0 U) d! L* T1 [+ f6 q
    3、改变杀人距离% k9 \* s" Q  m4 i, P
    说明:看起来是被近身杀害的死者,其实却是凶手从远处下手的!又或者被害者看似从远处被射杀,其实凶手却是在身旁下的手。" _+ C1 [$ b' j% A5 ^% v
    例子:柯南《电视台杀人事件》是似近实远,而《名侦探之死》、《工藤新一纽约事件》则是似远实近。
    ! |: f9 z/ R7 @5 n  b: T$ @5 j2 ]( O/ k* x
    4、“认错房间”
    ) K2 Z! B' S! f) I: |说明:密室杀人当中常见的高级诡计“认错房间”在制造不在场证明里同样可以大派用场。  k& ^# h" N; C9 r$ A8 X. f
    例子:侦探学园Q《开膛岛的惨剧》,利用细线牵拉的死者肢体及脚印来使人认错房间。
    # n" x( j" d! B: Z+ |( t. e1 T; P  h$ j/ P
    三、“人物性”不在场证明
    ! G  D( W$ R. ]7 O+ S* E8 G* L. Q0 T$ k% N
    1、证人说谎+ Z0 J. E+ ]9 h, Q; |5 D6 a4 C2 _
    说明:现实中最常见的情形,凶手只要事先买通证人作假证词便行了。但这一低级手法推理小说家一般不屑使用,要用则一定要做到非常出人意料的效果才行。
    3 l% v" ^/ @7 ?" o9 I' T  t例子:阿嘉沙?克里斯蒂的经典之作《东方快车谋杀案》,你永远也猜不到一共有多少个人说了慌!
    4 \' J4 e0 F) ]6 f
    ; r/ E7 x& u- b( d" T. L2、法医说谎
    - t+ X* ]; U9 ~9 }* |) T9 F, k( U说明:“法医”这一角色在推理剧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判断的死亡时间直接决定了所有人的不在场证明,因此,在传统推理中法医一般是不许说谎的。但偶尔也有法医作假证,甚至法医本人就是凶手的情形。% X- L; v, c1 W) @3 f' Z, v
    例子:柯南《月影岛杀人事件》。
    & S$ |% W/ C6 k- t% m9 J  Q( M: i; c2 X$ Q
    3、“认错了人”
    * _2 h% ?5 J& h* u" Q, p9 W! H说明:推理小说中最常用的诡计之一。低级实用一点的手法有凶手事先买通了一个人装扮成他(她)的样子在别处露面;高级手法则有凶手与死者互易容貌、将两个死者互易容貌、肢体拼接这样大胆的心理诡计。另外,推理小说中一般不允许双胞胎的出现。0 Q! L! w) ^: R" }, b
    " m  R& I9 b, Y7 r  c
    例子:柯南《好赚的跟踪》、《小学教师杀人事件》,金田一《异人馆村杀人事件》、《飞閳机关宅杀人事件》。最经典的要数克里斯蒂《阳光下的罪恶》了。; c8 _& p5 {' c! }

    - p5 z/ E" z$ m3 v6 x  }3 [4、苦肉计
    0 L  M( G- ~" J! O% z+ b& J说明:凶手先伪装受伤、无法行动而取得不在场证明,趁医生还没赶到的时间里完成凶案,回到“受伤”处再真的把自己弄伤。
    1 C3 z( L( A1 H  E例子:柯南《怪兽哥斯拉杀人事件》、克里斯蒂《尼罗河上的惨案》。
    3 R9 X1 G" b4 e0 j+ |/ C5 `9 ?9 \, w* L. r
    5、假装被杀9 r8 }' Q! N5 p7 K5 _
    说 明:我个人给予最高评价的手法!因为只要众人都以为你“已死”,就形成了我在暗,众人在明的极其有利的环境。之后再杀人时,若想嫁祸给某人,就专挑他 (她)一个人没有不在场证明时下手;若想引起众人恐慌,则可找一个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的时间动手。操纵大局,得心应手。人们肯定不会怀疑到一个“已死” 的人头上的!只是要怎样让别人确信你“已死”却是一件极难办到的事情。8 J0 U2 t6 `* ]+ M
    例子:金田一《悲恋湖传说杀人事件》、金田一小说版《鬼火岛杀人事件》、克里斯蒂《无人生还》。
    # k. b5 T7 Q/ m+ ?- {: {' A) |
    # g' Z5 F7 Q. ~3 N% B6、“人称陷阱”(仅限于小说)
    - g3 z3 z2 B) @* ]% f: z+ `8 `说 明:这是作者故意误导读者的小花招,像金田一小说《幽灵客船杀人事件》,那本“船长日志”里口口声声说什么“女儿啊”,一开始就把我们完全引向 了岔路。更有甚者,你能想象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会犯案吗?在克里斯蒂及横沟正史的作品中均有着这样的例子,另人拍案叫绝!为免降低大家阅读时的趣味 性,我就不说出作品的名字了,大家自己去找吧。( ^+ i. ^* z  n/ g' o7 V! ?
    ; F+ f$ x! ]1 g6 M) ~* m+ `* e

    , W" L1 R8 @. R- l四、“机械式”不在场证明) B( i  I6 \3 G2 Z7 l
    ! g& T  D  q( v# M$ v
    所谓的“机械式”诡计其实不应独立成一类手法,它们是大量地渗透在“时间性”、“地点性”不在场证明当中的。
    ( r: {, D  c* I5 s" [) S2 _  P; R4 T) u+ @/ k
    1、自然力型机关* i% k) Q( l* T- a
    说明:利用冷、热等自然力,使得某件“事件”自动发生。4 j( a. _7 R) ]- {  R8 S! q
    例子:柯南《二十年的杀意》里的烟头、《小学教师杀人事件》里的用低温使橡筋断裂,金田一小说《新歌剧院杀人事件》里的蚊香,还有《shanghai人鱼传说杀人事件》里的用镁光灯照射使得冰块溶解。! ?5 J" K0 c1 t( `2 y

    ; H) y+ `% ~7 K0 o. K/ Z# M2、丝线型机关: d9 T+ a2 [9 i' |
    说明:利用不起眼的、坚韧的细线如钓鱼线等,实施远程操控的机关。& W( }. T/ L- D/ Z5 o$ m
    例子:柯南《魔术爱好者杀人事件》、《上野出发的北斗星3号》、《意味深长的音乐盒》……$ \+ y* t) m6 l# h* {1 D% n

    6 d# q4 ]5 _( M& Z- n+ o% K0 i& C. z7 ]3、电气化机关& G2 y4 \/ k1 _, M4 H$ {
    说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的特性(自动运行、遥控等)而制造不在场证明。
    ( ?6 I$ f, v0 i+ a- ]) J7 d4 u例子:柯南某深山里的事件中,用预设好运行时间的空调来制造短路停电。新出医生家里的杀人事件中,凶手利用电话主机与分机的切换来制造自己不曾离开的假象。' m+ q- [# P6 v

    7 |+ u( |6 `, T# e0 c4、“自杀型”机关
    3 O+ W4 U$ d. l& a" r8 e1 P, L说明:让死者自行开启的杀人陷阱。不过这种诡计是最容易识穿的。) P% Y' [# ~. c: d3 u- O
    例子:柯南《福尔摩斯爱好者杀人事件》当中,凶手把汽车的油放掉,再诱使被害者在车里点着打火机。《录像机杀人事件》中,利用录像机弹出录像的力度把花瓶砸在被害者头上。
    $ i8 h5 L4 R7 N: x6 D
    % S1 B8 H4 l6 e! ~7 w讲 了那么多的机械式诡计,其实大家还不如重看一遍柯南。随便翻开哪一本柯南,都可以看见至少两三个机械式诡计。让我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每一点小常识 都可能成为杀人的技俩。而金田一的作者天树征丸先生却像一个心高气傲、老气横秋的宗师那样,不屑于使用这种简单、“低级”的手法,而非得要在“认错房 间”、“影像投映”这样华丽而“高级”的手法上动脑筋。不但使得金田一的后期给人太多重复的感觉,还主动给读者留下了“天树征丸已江郎才尽”的印象,真是 可叹啊!
    + r) J- j. o5 W9 E3 f* B# O, P! r  l1 O8 B) ]% k
    推荐给大家读的是霑川哲也的经典短篇《五个钟表》——谨慎的凶手在一件案中给自己安排下了五个不在场证明,但都被精明的老刑警一一识穿。推理严密,短小精悍,堪称“时间性”不在场证据的最佳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5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