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3-4-13 14:23 |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 U3 ?4 o7 e9 A3 {& FLife should be full of wonders7 q# S- W5 ~5 {; x$ Y
被采访人:温婕妤
. d* k! }# C- e3 p采访人: 张彦璐* g* i! k; P2 F9 [1 m- R; M9 t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n/ v; L( E( ]5 ~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X; o$ b7 K, C
实习背景: 曾在贝恩咨询、麦肯锡咨询,雷曼Lehman Brothers(东京),中金公司实习! k) \" q; I" E1 G8 `
最后选择: Lehman Brothers(Hong Kong)访谈实录
9 {9 `, t5 g u( x/ Z/ [9 U问:能先谈谈你的第一份实习经历吗?2 V6 m5 Y. N F+ Z# h( W4 G
答:第一份实习是在大三暑假,去了贝恩。当时的贝恩在北京规模很小,业务人员总共才
) h2 c% |; o9 @20 多人,但业务不少,那年招了很多实习生,同去的就有5、6 位,主要是去做项目。(所9 M3 Y4 u' k4 z. @3 c
在的团队很融洽)咨询的组织结构有点像四大,团队不固定,按项目来,由项目经理组队。
/ q/ w- _8 b; a' t; V5 k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你可以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共事,体会各种不同的做事风格、领导风格。
. u" Y- ]1 e9 g2 f: v& n4 v当初为一个汽车零件制造商做咨询,搜集各种汽车品牌的价格信息,项目组里实习生做的主
9 H( n2 h* ~6 _6 Z5 n N7 P要是搜集数据的工作,包括分析数据,时常需要与客户打电话沟通来取得一些信息。: k! S' g d" `) x/ }
问:可以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说说对咨询行业的认识过程吗?
[4 n# k1 A( e# a0 z答:咨询做的业务主要包括比如进入新市场时的选择,兼并收购的咨询,业务、战略方面的4 B) ^$ o% b f( I
咨询。当你会因为项目的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行业。新的项目对你来说往往意味着一个全然" v3 _4 o5 e+ k* }# M/ p
陌生的行业,当然你可以在其中不断地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在我熟悉
" x* y8 W0 S) u. N. u+ h的行业里比较深入地做,比如实习时的这个项目,汽车,是我喜欢的。如果让我去做石化行
8 l: v, S+ q* Z) W, L业,石油,估计我就不会有很大的热情。我个人更倾向于在一个熟悉的领域里不断积累提高。
) X2 T; N4 N+ y, t所以在贝恩实习之前,对咨询行业,还是很向往的,但是在做完之后,包括后来去麦肯锡实
9 t+ f( N% J4 x9 j习,就开始慢慢不能接受这个行业的一些特点,觉得虚,不够扎实。所以在麦肯锡的实9 \) D! W \7 h% o2 @% |
习前后只一个月工夫。1 J. `& Y! U- T" m
问:现在你选择了投行这一行业,那么关于你的投行实习,可以具体描述一下吗?
5 q/ A# X4 N( o' J$ X' \8 X8 P答:第一份投资银行经历是在中金,做了三个月,同时参与了很多项目。是一段让人印象深, |; p1 e2 m; v5 v* q! T! i4 K9 n
刻的时间,在IBD 部门作,参与了很多项目。投行的团队结构和咨询很不同,ASSOCIATE 以) Z( i' q; J6 @3 g4 ~
上级别的团队人员一般比较固定,虽然analyst 就可能在参与不同团队的不同项目,但相对
* D5 f4 i1 M" R2 ]6 ~来说,接触到的人还是比较固定的。当时参与的是一个资产证券化的项目,是中国第一单将 M4 q% z1 u2 \1 h, f1 W
美国这方面的经验、机制引入的项目,比如打包出售等等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每天都学到$ r, s# n( N7 I
大量的业务上的东西,过得很充实。老板也能让我去参加一些会议,或者直接见客户。当然,
3 Z$ K6 v- {3 b d+ c- {在IBD 部分是很辛苦的。晚上会熬到2、3 点,如果是咨询一般1、2 点就打住了。很/ M4 z4 }7 h3 J3 }! ]4 z
多人觉得IBD 太辛苦,但我觉得如果身体吃得消得化,还是值得去尝试一下。在雷曼东京
0 N5 ]1 X) G/ i做的实习相当于他们公司的一个内部咨询项目,主要是调查公司的各个部门在亚洲投资银行3 e5 m& c5 R& B$ y
业发展的情况。这个项目,当然,初一听到实在是很FANCY 的,但是后来觉得其实这更适; \5 X. Z) t& O$ N9 {5 X$ Z& @
合一些30、40 岁在该行业有一定能工作经验的人来做,可能更有收获,更合适,对我来说,% O5 Q, K) V5 {* n! h- f
这个实习的好处是让我认识了这个圈子中的一些人,这对我在香港的全职是比较有利的。) k+ B/ v1 J0 @1 W8 L1 m0 o' p
问:很多人眼里投行是个很特殊的职业,在选人的时候很注重人的一些特性,对于这种投行% m* a) l; i; p) K3 m& ?; o
对人的要求你是怎样理解的呢?8 h6 t6 M; l0 V2 g! ~4 H
答:如果说起对人的要求,如果你是做IBD,需要你非常刻苦努力、非常能忍,愿意用功,
, J, M0 c9 Q9 b$ ^bbs.yingjiesheng.com( I! s) J, P6 m3 N0 O
很多时候可能你熬夜做出的一个东西不合经理的意思,你就要再熬一个通宵重头来过,你需7 D) i: C' _, N. @
要习惯这种做事风格。如果是做trader 的话,我自己觉得,一个好的trader 的一些特质其
5 c' k. O. O6 Q7 J实是天生的,你后天学不来,比如它要求你反应特别快,对数字特别敏感,市场的一个小小* k# L6 ^" H& h- W4 K
变动,你都要立即察觉并且马上做出反应,其次它要求你心态很好,即使一下子亏了一百万,' b3 w$ a# k# \4 j0 t- V
晚上照样可以睡得安稳。
1 b) s9 R- f4 f# `) U问:很多时候面临选择会无所适从,近的来说比如选择投行的工作部门,早一点的比如选择
# [, ~. B- a/ t读研还是工作,你在面临着这些选择时是怎样做决定的呢?/ B. e8 K; g$ J2 m& ^
答:关于选择行业与部门,多一点实习经历是很有好处的,我一开始很排斥做sales and5 y# p# T+ a9 D7 |; I
tradingg,觉得自己根本做不了,不是那种人,但之后在香港的这个实习让我彻底改变了这
" X7 k4 [9 a5 X% v U6 j9 o$ C8 _& `种观念。因为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希望可以在工作里始终接触市场,于金融市场关系紧
$ \5 Z# z* V' u1 s' g密的行业,比如做IBD 你主要面向的是公司客户,但是做S/T 你就一直泡在这个市场里面,& _# x) P' f' O) s2 _5 M' N( B3 r
很刺激,很吸引人,除非是做一些衍生品的trader,你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要对市场的走9 u% S- Q8 D7 ~4 k
势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当时实习完后觉得做Sale/trading 很有意思 兴趣就被激发出来。这
6 Y0 C' Z* ?/ M6 O. J- y3 [是我喜欢的,这才发现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而且S/T 生活也比较有规律,早上7、& ]! U: l1 J0 Z. e0 K! h+ O
8点上班,晚上8、9点就下班了。& L; D& L! |7 l
问:这样看来实习经历在职业道路上实在是很关键,那么关于使一个实习经历的价值最大化、2 W; Y; C& F7 x" N
使自己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p4 o4 q+ @6 f# u
答:在实习期间 其实每天学的不是那么重要,当然如果是你full‐ ime 前的那个实习,或者9 J8 U* s1 ]9 @' l" ?
你已经决定在这个领域里做下去,那么积累很重要,但之前的实习更多的只是尝试和了解一
0 A7 i% v* k6 I. L8 O4 y1 o; j个新的行业新的东西,要勇于去尝试新的东西,工作以后才能够发现你是不是喜欢这项工作,& ~/ ]% ]' l+ M' m% g& w) V) K
喜欢一个工作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做实习生时,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踏实,做事一定要尽, D$ B' B. H( f( k& w1 p
自己最大的能力。当然互补的一点是做事不要太注重细节,适合的做法是学会努力从一个大
- l; t3 }/ I4 w的背景下,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问题或者经历。这可能就是实习区别于全职工作的地方。做
/ C( o' c1 d% S( @2 s实习生,应该努力去了解一个更全面的图景,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用顾忌太多,比如2 h! c& @4 S# [8 e# W2 j% A" g. X
可以选择和公司里不同层次的人聊,从主动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始。另一点,就是要多听别人: U; `/ H* G- @7 @! h
给自己的反馈建议,主动去问别人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自己的一个相关经历是当
- j' B9 B: H& e时在项目组内开会时,分派项目,我只记下了自己的任务,但之后别人给我建议:最合适的( P: o, N. ?" n; P F# _: a3 i
做法是同时记下其他每个人的任务。因为做实习生,总是该及时出现在需要人手的地方,应, f1 L' K8 Y2 w2 r+ X! P
该牢记各人负责的部分,以备不时之需。次之,这种记录对你了解各种职位的职责也是很有% u ~' z8 F) x' A' R2 T. X% z$ b' A
好处的。这个例子就体现了刚才说的三点,要有全局意识,要主动,要多征求别人的建议。
7 [9 D/ s2 v6 _/ Q# C6 }问:你的求职经历应该算是很成功的,那么关于求职和实习申请,有没有一些TIPS 给师弟
6 d' {1 E/ o6 [师妹?
2 A& i) s+ @ W. N答:我就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吧,关于那些简历、面试技巧,市面上的书已经够多的了,不必, K5 G s+ n; M% S
我在这里多谈了。从基础来讲有些课程一定要学好学扎实,比如会计课和公司财务课。另外$ J) Q. |2 ~1 m7 F0 n
就是要利用可能的机会做实习。我在本科时也和大家一样,想到咨询、投行,想到里面一些
% m" j. x0 `; K: ]" k刺激的业务,会很兴奋,很想试试看,多尝试肯定有好处,丰富的实习经历总会是优势。实
' l ?2 M- ~2 o: [习的信息,也主要来自公司网站和一些BBS 上发布的消息。英语也是关键。面试是可以准
; g* V- V6 ?5 P% @备的,我觉得那真是一个体力活,准备很重要,比如你需要每天看市场。不能否认那些面试
3 q4 G2 N! ?! ]* ^" p失败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准备不充分。应对面试需要方法,针对那些开放性的时事! h1 R* H# s2 z6 b {
问题,对于有些问题你很可能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就把别人的观点说出来好了,( n/ x5 i& L! V' j7 p1 P3 W
但是需要有一个观点。其实面试最关键的还是要自然、真诚。我承认在一开始那些关于求职8 d+ e$ W, P8 T6 D# D6 y
技巧的书给过我很大帮助,包括很多比如一个问题怎样回答等等技术性的问题,但到后来就" v0 i" D' t) _* Q. H
不再是这样,慢慢地你的实习经历变得很重要,很多东西变成一种自然的流露。其实找工作& c3 f$ D6 ^4 H
就是一个在短时间内互相发现的过程,彼此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
& ]5 f) i7 q2 C# t( b: g9 v' Ybbs.yingjiesheng.com
. U5 j3 W m- l* p* p- v5 Q问:这过程中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刻?或者是特别为难的选择?
3 r) _8 v& P; E9 r9 H7 V3 l# i/ E+ g答:有,还有有关工作单位的选择。当时摆在面前了除了雷曼的这个去东京做公司战略咨询
! r. T5 I- o- k+ I& D3 u的项目以外,还有去高盛投资银行部做实习的机会,几乎我周围所有的人都劝我选高盛,而+ l% K _8 m& |7 K+ h) b
你知道我以前也有投资银行部的一些相关的实习经历,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领域,而且是高
8 |( N+ x- z a/ T盛这样的公司,我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新的东西。说到底,现在只是在做实
7 [1 ^, q5 a, A, v习生而已,以后还会有选择的机会。从现在看,这个决定是做对了。但当时在东京时,因为0 U4 E# [& }6 Z w! n
对当时做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一时非常矛盾,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这算是个艰难时
8 c, j( T6 e$ Z. ~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在东京的这一段经历也有很多8 @1 U- f7 C. ]! [- {. B5 f: o
当时没有意识到的价值,比如了解到各部门的工作环境,又比如因为东京是亚洲的一个非常/ @* X- v; J8 B* E+ w' z }
重要的交易市场,身在其中对熟悉市场和其中的主要人物是有帮助的,这些都是后话。
5 w& p9 n. f% y8 o- V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本硕6 年一路走来的感想吗,包括给师弟师妹们的建议?2 p+ R- B f1 `
答:和大家一样,在大四的时候面临工作、出国、读研的选择,当然没有别人告诉你该怎么
2 [0 g' l# v# _. T选,迷茫的时候可以问别人,但最终的决定还是要自己来做。大四的时候还是比较盲目的当
' P( w q. G4 o8 N2 k( V8 K0 w然研究生本科生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两年的时间让你想清楚很多事情,让你明白你自己
! F. B& Y. Q0 p8 v$ @/ O! E想干什么。本科毕业时因为还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所以选择读研。读研让我有时间
# C+ }2 N% F# i# A; c; r经历一些本科没有做的事。比如实习、比如各种学校间的交流活动。这对拓宽视野、增强与
8 l! A S" N! g2 |人沟通的能力帮助很大。例如参加 OVAL,FACES 等等一些活动,让人有机会走出去,你一
' | }" ~% F1 O8 E- t& h直呆在商学院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不出经济这个大圈,但出去以后又是另一片天地,你了解到# R$ f. R" q6 H+ x- r
很多政治、文化方面的新的知识。对于本科四年,一句话,要好好利用,永远不要浪费时间。; e% ^" f. X9 J+ s& \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可能都有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值得做的事,也许去实习、也许去考G、
( u* y. c% D* yT、也许选择去多陪陪父母、也许选择去多读一些书,这都值得去做,唯一一点是在决定去7 |% R( t0 k% r: i5 Y& ]0 b
做什么的时候要记得不要浪费时间。求职上就要争取早点找实习,找到自己适合作什么,使/ c% K7 T% T% ]6 |; E% P8 c9 V; l
自己更快的成熟起来。所谓成熟就是做事得体有分寸,知道什么场合作什么事,有独立判断
$ r* ^5 C! E, e; ~能力,关键时刻可以控制住自己,有自己的原则。$ r, f& ~- ^9 X
问:最后想问的一点是关于行业的选择,现在投行是很多商学院学生的最高职业梦想,你怎
# b3 q2 f1 ~3 z% H g( K+ ?" ^样看待这一点,你觉得事实上是不是有其他行业也是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尝试的?* {( j0 X) J) A* l) m+ Z$ X
答:对。关于行业选择,我有一个看法是,我们同学里有志于创业的太少,当然这受种种因
! O- E6 t1 _- Q! s* W! M6 R素的影响。我认识的一位印度女生她就有自己的一个二手点,虽然是很小的事,但是她有这- ~: [) [3 j2 P; g2 @ @! j% d
个创业的意识我觉得就非常好,可以做出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在金融领域,金融创新9 S9 N6 a6 u5 t; f& F6 y
等一些金融工程的研究工作让我觉得是很有价值很值得去做的事,你可以真正去设计一些金
1 D9 V% v9 ]/ x' O融产品,创造一些新的东西。5 L4 \* n8 d! y$ _' D; A2 n P
Business Is About People
`; t1 s4 S' o6 [/ B——李妍采访稿 }. A; B2 E' m* ^/ q( N
被采访人:李妍, n* ?( d& H1 L1 W
采访人: Grace Wang1 c. d1 q' X/ i7 M: w# s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 _4 ^2 _0 T: f8 \7 c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本科GPA 3.8 / 4.06 ^4 a" s2 a c$ b8 X
实习背景: 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银行BoC,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实习* y' [% q) p# y, y/ O
申请公司: 共申请18 家公司,11 家为投行和商行(集中于Sales&Trading)
# G3 w( m: K( D1 ]" @其余为咨询公司,BP,GIC 等# F: q& c: l/ d; g% L+ C& r1 D' T# \
被录取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k D/ `! E8 e0 M# b, W/ ]
最后选择: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Division (Hong Kong office)* ]1 j5 k7 c6 K7 V
bbs.yingjiesheng.com; Q) m3 v- j( B% S
写在前面$ R+ @& m: }6 g% t. W4 S$ X9 G2 F
早就听说李妍师姐是个大牛,却从未亲自与她好好聊过,心中不免疑惑:这个外表看上去如
* m. o% \4 O2 ?/ Y) i; q+ O此可爱却又professional 的师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会不会像很多牛人那样让人敬畏! N3 }) J' H1 Y
呢?然而这些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简要的寒暄之后我们随即进入了愉快的交谈,我这才发% d) l$ f& _! r' B6 H- L; o
现这个师姐最具魅力的地方:亲切而不失干练,幽默却不失稳重。两个半小时的访谈很快就
, O7 O( G( n v过去了,其间笑声不断。我想,用气质两个字来形容她已显得过于苍白。访谈结束后,我不7 R! Y l7 h7 p
由得对自己说:“只有这样气宇不凡的人才能进Morgan 的FID。”
9 G- U+ k. R' d3 z8 V采访笔录
+ [* B5 u/ c7 ]5 XW: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和投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d) i4 Q' Z1 k9 L, {9 QL:其实我在进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投行,最多知道商业银行。我是从大二开始听说/ S% m' I3 A/ s' ~1 ~, }+ O
投行的,当时知道美国有三家投行很不错,就想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去投行工作。不过当时2 D/ H! N I9 k+ m" Q# N
只知道IBD,还不知道Sales&Trading(S/T)。虽然在中行实习的时候也知道有Trading Floor,
: R6 r# V2 H2 v; N& E6 Z. \5 z0 d但是不知道S/T 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那里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很辛苦,没觉得S/T 很好玩。
1 N: K! w2 q( B9 \+ r# }, Y具体了解S/T 是在大四以后了。
: t* t: V9 X2 ` q" o( }6 c9 WW:现在有很多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都会经历一个迷茫的阶段,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生涯规7 K# A& R! i; Y2 N
划,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9 A5 i3 u, e8 s' ?L:Everybody 在清华都会迷茫一下,如果你没有的话证明你还没有真正进到清华里来。其* K: D, S6 S+ S) z6 K
实大家基本都会在大二的时候考虑一下是出国还是找工作,比较好的情况是很早就定下来出- w4 U) R6 e. j% ^* @
国还是找工作,但是也有些人没有想好,就两边都准备。其实你要想好这是一个balance,9 f! M6 u' b- _& K$ I. ]/ i- n" e
两边都准备本身也是一种experience,但是这样做压力很大,比如你可能在准备寄托的同时
5 {. C+ S& V7 S8 a6 v也在做实习、准备找工作,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经常会在某一方面受挫时就
4 F& l* n* d) }4 V& {6 t6 d/ Z放弃而去做另一方面,但是实际上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做什么更好。我的建议是,大三还是要/ \; a1 E) j" _, b( W# |, G+ J0 h
去找实习,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去工作,Business is about people,先去看看自己是不是喜
! c0 u# V* n; v o; _欢跟人打交道,如果不喜欢的话还是去做研究好。我当时找实习很难,总是受挫。其实开始3 B2 a) P) d4 [5 _* ~" `
的起点不要太高,有份工作就先去做,体验一下自己适不适合在外资干,中资也是这样,都
u1 j+ ]7 m; R要去试一试。其实我觉得清华学生从智商来讲做research 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适不适
3 ?6 n# R1 [& Y3 r# o" b合做Business 就不一定了,你可能跟人打交道不是很舒服啊。或者说不喜欢Business 的环1 G0 b+ _6 K5 C& |( ^" J4 t
境。还是要去试一下,试过以后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个。' \9 `' }4 U: ]6 m! }9 i6 v
W:Why Ibank?Why S/T?
9 x! z: n/ h( ?5 ]0 \: X" @* AL:我在大四之前一直觉的咨询很好,所以大四的时候就拼命到各大咨询公司去做,其实现
$ [. j; h* g# f* e" t I8 X. r5 ?在看来也没有必要,如果喜欢咨询的话去一到两家也就足够了,去多了的话边际效用就会递) A- f5 U7 S( W1 x
减很快。开始我是想一定要去咨询做,就想每个公司都试一试,这样就能知道每家公司的
( M7 @3 a. V4 E2 b' xculture 怎么样,后来等大四在BCG 做过之后觉得咨询离finance 太远了,而且所有人都可
$ s4 ^" S- Q+ H以做consulting,在咨询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很牛的人,学生物的啊,学计算机的啊,没有竞
0 s# v# q" F, ]- D+ l4 P争优势。我本科的时候基本没有进投行实习的机会,所以没有试过,但还是想去试一下。人
; P: L$ r3 g, a% ~! l4 C就是这样,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做选择,我在研究生申请投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去哪
: p7 O8 }( e5 z$ z个
; ]% c( B- s' z5 `部门,IBD,S/T,Research…这个时候就要多跟师兄师姐聊聊,看看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
) ?7 b2 f5 Y3 s# `* I) ~毕竟summer intern 就只能去一个部门。总之我觉得在选部门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信息,去
" w! \+ W2 N* T7 c一个你最喜欢的部门。我当时听大家说的时候觉得IBD 确实很不适合我,面试的时候也是
) r4 w6 @( d `; R8 ~1 l6 T7 i0 f被拒得一塌糊涂,看来我是真的不适合做IBD,呵呵。后来在Merrill 做了之后觉得还蛮适9 M5 E6 o8 C' e# `- z
合、蛮喜欢的。基本上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很早之前就决定去做哪个,因为有可能会错过其他
! X- y6 s1 _. k( _机会,但是在找full time 之前的半年一定要明确自己要去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部门,
% _) ^* c' c* a5 h9 Q& C这样找full time 的时候才能准备得比较充分。其实我是不建议找full time 的时候海投,那
0 }3 {. a4 Z7 x2 U9 p- W$ I bbbs.yingjiesheng.com
' E' f+ o8 Y2 ]8 b样的话对自己、对公司都不是很负责任。我当时找full time 的时候投行申请的全是S/T,IBD! c- f v- M$ Y8 b1 v, {
一
' h0 m& b. o% v$ _7 }' o家都没有投,不想再被拒了,呵呵。2 C6 W$ P# z, j2 l+ J7 k& I& B N
W:能不能以你的了解和感受来比较一下S/T 和IBD?0 s) r8 E; ]3 Y% X6 V
L:其实没有任何东西绝对好,S/T 相比IBD 利弊都有。好处就是工作时间短,挣钱也不少,; w; i v/ v$ p9 O
而且还有可能挣大钱,比如做trader,呵呵;还有一点就是你能紧跟全球市场,你就会觉得
1 V$ Q$ y+ a& q$ [! `" }在很年轻的时候almost stand at the centre of the world,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发生; \4 [5 ?8 H( l5 W7 S# Y% W
的大事,对将来从政之类的都很有好处。不好的方面一点是压力比较大,对mental toughness8 G) d+ u. A; `. ~7 D
的要求再怎么高都不为过,因为你随时都可能亏很多钱,随时都可能被fire,遇到经济危机6 I8 l& I+ ~ \6 y( w( u
大家可能都被fire,这些都是很unstable 的;第二点就是career path 比较窄,尤其是做fixed1 Z* V( V/ N0 v8 ^( E
income,不太跟公司打交道,equity 还好一点,所以你不会像做IBD 那样和公司的CEO、5 U7 `! z, k* a& ?. h
CFO 打交道,所以不会太深入公司内部去了解公司的运作,所以3 年5 年做下来,你可能
( ?) \5 W* b% [ O4 X U了解更多的是在金融产品、金融市场这块上,但是与Corporate Finance 离得很远,所以将# F$ b+ L4 q7 e/ b5 ~- r
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