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老师在全国电影扫盲班上的倾情讲话
6 ?( [. D$ T, ^1 I6 f
$ G- c; A4 V# _, @* }
看了《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3D版)。发了几条微博。引来一些骂声。哥先睡了一觉。今早起来想一想,昨天的“瞬时评论”有瑕疵吗?经得起事后推敲?
. o. d- i) W) z; ?$ J$ ~) w+ t
结论是:维持原判。
( Z2 P( N8 M4 I6 l/ p; S就我的评分标准,以及对中国电影的一些观察、所思,多说几句。
# N5 t+ c: ^, D
观众走到电影院里,本质上购买的是“体验”。这体验首先来自眼睛和耳朵。进一步是大脑,用思维来分析看到和听到的信息。更进一步,是心---这东西好吗?美吗?爱吗?我对它的感情如何?一个好产品的体验是:视觉享受,理智认可,并且,产生正面感情。(所谓“审美”,就是理性和感性同时被抵达的状态。) # r$ Q5 |/ i$ G% v
《龙门飞甲》3D画面漂亮,武打设计精彩,其间有许多明星脸。但是,你要把这些“信息”串起来,需要逻辑,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故事。要往观众头脑里“植入”(“INCEPTION”,想想《盗梦空间》,连梦里都那么难)故事,面临不断的“抗体”。人脑是个自动处理器,随时高速处理外部信息----当然,中国导演的好处是,的确有许多观众因为懒或不懂,自愿放弃大脑功能,随时可以“被植入”,烂东西还叫好。
; |5 A" a/ _- ?: T# e
《龙门飞甲》试图植入我脑中的时候,我的脑电波一直在“反抗”。
; {5 ~, ^: _/ i6 \, p( @; t例如,“周迅”(一个烂电影总是不能成功塑造角色,所以事后也还是用演员名字称呼。不像《十三钗》你会说神父、玉墨和书娟)为什么要去“等救”范晓萱?难道她赌定李连杰就在附近,所以要露一手?如果那样,她何不等在草丛里,等李连杰出手,不就可以看到心上人?当然,最后,作为一个大包袱,我们知道范晓萱竟然是陈坤的卧底。那我的疑问是:如果当时范晓萱下船来被官兵一刀砍了咋办?陈坤在千里之外能算出周迅会在最后一秒出手?这哥们演的是诸葛亮还是福尔摩斯?
% V! y0 B2 X- D$ T# U/ G
例如,李宇春旁边那个“风里刀”竟然恰巧长得像“厂公”。这可是核心剧情啊,可惜,竟然是通过最最偶然的因素(天底下俩人长得像)----画外音:路老师说,不要用偶然推动剧情。---在《让子弹飞》里,周润发也分饰两角,但那是县长专门找的替身。所以,那在戏剧上是合理的。
. T$ e. s7 g" p, _% O8 R1 V( a例如,桂纶镁那帮奇形怪状的二逼们,为啥要和官兵喝着酒就打啊?找宝藏的和抓逃犯的大家各找各妈、和气生财啊。
例如,李连杰他们仨为啥看见西厂的船就往上扑?船上又没有被迫害的忠良。李连杰又打不过陈坤(不过最后决战的时候陈坤莫名其妙又没那么厉害了),折了一个弟兄吧。对了,李连杰旁边还剩一个弟兄,刚到客栈的时候还露过一脸,后来不是被敌人打死了,倒是被导演给剪掉了。这哥们可真冤。
4 T. [. [2 Q" w4 a Q, ~……2 Q8 O. V( U) U4 g
还有十几个硬伤(通常的好片都浑然天成,烂片一旦开了口子就是浑身是孔门户洞开等着挨插)。但是,我担心这文章写得太长,微博图片显示不清楚,就随便说几条。真想在北京或上海包一场,让影院启动定格和回放功能,系统给大家讲一讲《烂片是怎样炼成》的,一定很欢乐。) a3 z& c" i+ [. p( ?- R- Y
总之,武术指导徐克太想表现了,于是他兼职作为导演和编剧,毅然决定让演员们一碰面,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一场。这就是我评“所有人都没头脑,他们打斗是因为不高兴”。这种类似动画片的逻辑让我想起了“爱情动作片”,那里的人也是,男男女女见了面,啥也不说,先干一场。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3D《龙门飞甲》不如3D《肉蒲团》。
- X/ }+ P; y, w2 I9 ^
在经历了两小时莫名其妙、精彩绝伦的打斗之后,我最后一个总的疑问是:徐克想说什么? ( `4 W8 W: L1 S/ G/ n% z
我的设计对白: " D) r# L& r. C/ I" X. |
徐克答:其实,我是一个好武指。
B5 n9 y& a9 f( `5 A9 y" O" s/ t) E# M于冬(制片人,博纳总裁)答:不管说什么,徐克肯定能赚钱的。
. p4 a: L& b. Q! [1 O2 a
好的,傻孩子,先坐下。我们来说说电影。 " c y0 I. S9 l. j% m( ?! I: u
电影是一种“虚拟体验”,它补充我们平庸乏味的“现世体验”。我讲两条朴素的电影原则:A,“看到的事”和“想到的事”不一样。B,“出来的人”和“进去的人”不一样。 & w' l! E S; ^
关于A,一部电影(和所有的文化产品一样)天生是“WEB2.0”----你必须加上观众的“反应”才完成这个产品的“价值”。观众的大脑是随时处理信息的,汤姆在屏幕上敲门:“玛丽玛丽。”---然后玛丽出来了,这个戏就错了。因为观众那瞬时是默认玛丽出来的。你浪费了三秒胶片,浪费了几万块钱。开门的得是约翰。“戏”就出来了。观众愣了半秒,想到,对啊,刚才约翰来修电灯泡嘛。----准确来讲,看到的应该不是观众默认那一种,但却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那一种。因为观众经常不能想到最好那一种(每秒24张,太快速了),所以,电影是未知的。但究竟上,电影要符合逻辑(使劲想能想到),经得起推敲。
N4 o1 D. Q) a. p$ V
《龙门飞甲》的故事核不成立,几拨人马是硬凑到一起的,所以,其实你对下一步没有想象,就待在那里看打架。
# B6 j/ l; P4 ?# p! [
《十三钗》也是几拨人马,约翰是替神父做殡葬的,所以他要去教堂。妓女们是事先约好去姘头那里避难的,大佐去那里是“预订”“唱歌”的,翻译(曹可凡)是因为他女儿在那里读书,李教官(佟大为)是撤到这里(教堂离西城门较近),眼见女学生要受难,开火,后来兄弟们死完了,他把一个小兄弟送到教堂临终关怀,然后已萌死志,所以守在教堂后门。 ' X# W T" U2 c R" R p7 r
总之,官兵、大侠、匪盗齐聚“龙门”不成立,学生、妓女、假神父被困“教堂”合理。这是故事的根本问题。
1 z3 m) Z7 ?% e6 S( o
再说说人,“出来的人和进去的人不一样”。
1 W5 `3 H7 Q) {/ g4 J5 m) P; _
世界电影史票房第一的片子是《阿凡达》,进去的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瘸子伤兵,出来的是拯救了潘多拉星球的大英雄。票房第二片子是《泰坦尼克》,进去的是在港口坑蒙拐骗的小混混,出来的是为了爱人从容赴死的大情圣。前些天的《铁甲钢拳》,进去的是混蛋父亲和垃圾堆机器人,出来的是英雄且有爱的父亲和伟大的冠军机器人。 / I1 {9 C* W/ I! Z" X/ }
宁财神是很爱“老爷徐克”的,他批评李连杰“毫无光彩”“周迅怎么会爱上他”。但是,这难道到李连杰的错误?“老爷”给了他什么“任务”(电影里的“人物”通常是通过他的“任务”实现的)?李连杰出来第一场戏就是在木头上和“东厂老头”打,第二大场就是和陈坤打(有勇无谋还打不过),后来洞里碰到范晓萱,人家让他演暧昧,他就坐那里搂着姑娘摸摸索索。我想问财神:这个角色你觉得谁能演的好?这可是拿几百万美元片酬的国际巨星李连杰啊!这分明是拿来玩弄了去捧陈坤的。男一号被糟蹋成这样,这难道不是你“老爷”的功劳?
# T9 a: j2 w x8 y
陈坤出彩?桂纶镁出彩?事实是:造型好,动作设计不错,陈坤投机取巧同时演了一个酷太监和一个傻书生(但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单薄的),桂纶镁演个疯婆子。“演鬼容易,演人难。”这电影里有什么实际上成立的有血有肉的人吗? . _; _9 g4 Y5 v# T( K4 d/ Y
另一个我看到大赞《龙门飞甲》的是贾樟柯,贾导的《小武》《三峡好人》我很喜欢。他刻画人物的状态很棒。但是,他的电影都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他用天才的电影语言,把“小武们”的生活贩卖给了我。但也仅此而已。艺术家不是解剖和临摹生活,他应该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 K F* A5 |+ c7 Y8 K, ~ m
《十三钗》里的几个“泪点”,本质上都是因为人。立体的、丰富的、在戏剧中成长出来的人---“在戏剧中成长”,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观众亲眼看到了这些,会有代入感。
! ?( l, _8 ?: L# @% @7 r例如,第一个泪点是假神父约翰在教堂里挥舞着旗帜,大喊“教堂是神圣的地方。放开我的孩子们”。----他起初是个贪财、好色、酗酒、一心想逃避的混子。在血面前,激发了人性中潜伏的(电影中的人物经常发现他自己都未曾想象的)力量。
; B0 d& N( b; e ]7 F& H
例如,另一个泪点,是书娟对玉墨轻轻喊了一声“姐姐”----这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两天前不还为了抢马桶大打出手吗?理解、牺牲、爱,总是这些伟大的人性(而不是飞来飞去的特技)真正打动你。 ) s5 m0 H8 K1 H5 _
例如,约翰对玉墨说“你能不能躺下?”----这只是一个细节,但是,你会笑的,因为约翰本来就是殡葬师啊,不习惯坐着。于是,连其后的床戏都自然温情了。 . ^% |' P% c! d6 y3 C( B' N, {
又例如,约翰在书娟最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特意交待“你父亲是个很好的人”,对书娟与她汉奸父亲的关系进行总结升华。这些小小的细节,显示了编剧深厚的功力。只有在这些关于“人”的细节中,而不是关于那些“特技打斗”的细节中,你才能看出两个不同的团队是否用心、用情去创作。 * j; A( m% Z* [4 O9 H- E$ t' k
“间歇性脑残”张艺谋和“不靠谱的大嘴巴”张卫平,找到了永远值得信任的刘恒和严歌苓,他们做出了好电影。 0 H+ k) m/ B& S; t, f
于冬只找到了徐克,让他担任故事原创、编剧、导演、监制。徐克能用几百万美金买来李连杰当花瓶,为什么不能用几百万人民币去找个好编剧呢?那么,于冬和保利博纳,除了大把的钱和强大的运营能力,作为一个电影公司还有什么?你们是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有自己的标准和流程吗?是徐克给你们打工还是相反?傻子在傻市场偶然能赚到钱,但长期看不会总这样。 电影公司都在做生意,而不是在做企业。 8 Q* _+ P. u6 W* `+ A+ r- K
他们做生意的伙伴,也就是宁财神口里的“老爷”和“偶像们”,徐克今年60岁,陈嘉上51岁,朱延平61岁,他们拍摄了《龙门飞甲》《画壁》《刺陵》。这些片子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都是灾难。 ' N- z8 s1 o& t6 w2 m& G7 o" r) W
“老爷”的拥趸骂了我好几条:他拍《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的时候,你傻逼在哪儿呢?
/ t% v! w8 R m5 t答:穿开裆裤玩尿泥呢。---所以,我36岁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老了。人最终都会输给时间。大师们可能再也无法超越自己了。他们的力气和“力比多”不够了。而且,他们不爱学习,不了解大陆,不了解大陆的年轻人。世界是属于宁财神们的,他写出了《武林外传》,以及话剧《鹿鼎记》《21克拉》等天才作品。
2 K2 h8 k) D6 }6 m- }) Y( n
我不喜欢张艺谋,但是很推崇《金陵十三钗》。 # ] j; x: X9 z# a* r! i0 J! b1 R
活在当下,客观地看一个电影。而不是某个徐克粉丝宣称:今晚就去看《龙门飞甲》,好回来骂你这个傻逼。
2 {" C3 p2 y9 b& @* e6 d: _' @
《金陵十三钗》90分,《龙门飞甲》19分。 : I+ o" |9 ]: {" _8 r$ `7 P
张艺谋以前傻过,但这次很棒。徐克以前牛过,但这次是垃圾。 0 Z! I: B0 z" K2 ^
那些无知的X粉们,你们常常攻击我的人品,但我瞧不起的,是你的智力。
, Y" C1 @1 l1 Z( G# D
下课。 0 w9 T1 [ ?' S1 l7 @
来源:路金波
0 G( S) O! I# ?
' d, F/ M' I( E; |2 w
, {2 @1 n w* T! I7 q( _' b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