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4-10-20 01:02 |
---|
签到天数: 10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七郎 于 2012-1-16 08:48 编辑 $ R! ?6 Y: A( A- [) i
. V0 b; ~* R3 |: F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4 P- `3 R, a$ Z/ K
; m N, j( D. R- [! ^
明天腊月二十三,小年!$ F' S1 y0 {6 V9 F6 m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节,又称灶王节或灶神节,民间把这一天称为“小岁”或“小年”。灶神为掌管一家兴衰福祸的“一家之主”, “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S I; i( _/ h! S
所以我家乡的小年最隆重的就是给灶王爷供糖瓜,贴灶神像。% y/ i9 G0 {/ G C
' T' V% n- Z' y% A/ |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这是流传在各省许多地方的一首民谣。说的是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实情,因此每家每户都要摆上供品来祭灶君上天。: X9 L" e8 i7 F: _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富家子弟姓张名禅,娶妻之后,生活过得十分美满。谁知没过几年,张禅便心生邪念,他喜新厌旧,硬把自己好端端的结发妻子给休了。妻子无奈,只好另居他乡艰难度日。从此,张禅不务正业,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不料一年冬天,张家突遭大火,把个偌大的家业烧得精光,而张禅的双眼也被烧成了瞎子。面对如此惨状,张禅只好四处乞讨为生。一日,他讨饭来到一家门首,好心的女主人见他可怜,便把他请到家中,做了好菜好饭招待他。言谈之中,张禅发现这位女主人竟是自己休了的前妻,于是羞愧难当,便一头扑进灶火里活活烧死。后来,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觉得他是浪子回头,还可利用,便封他为灶君,即灶王爷,让他司察人间的功德善恶,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庭去汇报一次人间的实情。6 s7 O- W. I1 ?$ z3 G) L v
q' p4 t; |$ W1 B1 m" Z 岂知这位张禅,自当上灶君之后,仍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人们信不过他,害怕他上天之后胡言乱语,便在他上天之日,摆上糖瓜来祭奠他。祭祀时,先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贴在灶君像的两侧,用来提醒他多为百姓说好话,办实事。至于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糊住他的嘴。当他尝到糖瓜的甜味时,就要多说点好话,如果他想打小报告说坏话时,就让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 B8 P& [1 K& i( G9 ^+ q
/ M; S) ]1 P7 s) D
因此,家庭主妇在祭灶君时,便要跪在灶君面前,口中念念有词,当面进行祷告,高诵《祭灶谣》,其谣曰:“灶王爷爷你听着,厨房里你见天瞄着过。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米撒面是一时错。炉窝里肮脏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这糖瓜吃不了全拿着,捎给玉皇大帝尝一尝。我这里与你把头磕,上天去可要与我把好话说。初一你早点回来别耽搁,到咱家吃我蒸的枣山馍。”+ L. ]: o8 Z. T* U: a; O5 R
糖瓜,我们那边的做法最简单了,用白绵糖和上一点点面,熬出来,然后用手搓出来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糖球,在小时候这曾经是我的最爱。; p. r+ s8 G' }4 m/ f6 j
z9 {1 s* S# D 贴灶神像,在农村看来,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不懂事的时候,母亲从来也不让我们去灶间看下灶神像,在她祭拜灶神的时候,也不允许我们出声说话。
8 ?: J4 m) c3 B* ^( ]- ` 说起对灶神的崇敬,我想到一个讽刺迷信的相声与灶神有关,是侯宝林先生说的段子,大意是说,有一老太太去买灶神像,途遇一认识的年轻人,这个青年人口无忌讳,看见老太太打招呼问,这个灶神在哪里买的,老太太一听就不高兴了,训斥道,不能说买得说请,年轻人忙认错,改口问老太太,花多少钱请的,老太太一脸抱怨地骂道,就这么一个破玩意,花了八毛钱。
8 ]& S# I( D& y# f5 v# p, P$ q老人能从灶神像上看出新的一年是水年还是火年,能看出新的一年的各个节气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一直认为这张图像是很神秘的,即使现在也如此。
8 |5 B* O8 r% T+ U5 U% t( _ 灶神是男是女?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看来中国百姓怕男性灶神寂寞又为其添了一位灶王奶奶一同供奉,倒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 y5 |$ o) S8 l
+ p ~9 O9 N" W
. [1 U* K- \, ?" n( X3 h
该贴已经同步到 逍遥七郎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