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2

香港人,忍够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5 08:50
  • 签到天数: 4476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2-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5268abbab1f17f117d9073b052668f0.jpg

    / l" G) b2 u: L1 v$ \

    也许有一天,HK沦陷了,可以赖在内地自由行身上,但如果有一天,HK这个城市彻底死了,绝不是内地人的功劳,而是HK自掘坟墓。


    % x* h- o) u& }# N9 e+ H

    昨天《爽报》的新闻人物,一个二十几岁的后生仔,读专业进修学院到大学二年级,发觉,如果想赚快钱,还是要炒卖苹果产品,于是退学,筹钱在旺角先达广场,炒卖iPhone4S,最多的时候日赚40W,现在的他踌躇满志等着炒卖iPhone5,iPad3. 不大不小,这是个如今HK的成功人士,年轻有为。采访他时,台面上放了一堆500块,一千块的现金,他说,看的太多,没感觉了。( h0 B' Z( n3 k; I  {6 {, Y
    这就是今天香港的励志故事,现在香港就唱这样的歌仔。$ ^, b% q0 J( t; ^

    % [/ e# P$ b/ W$ \; ?" F: A" e而几十年前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李嘉诚是以实业起家的,后来投资有道,购买港口和地皮,终至首富。从广州游水偷渡过来的黎智英,也是以工厂起家,然后佐丹奴,然后投身传媒,这些传奇人物,经历堪称传奇,如今个个发财立品


    4 }& F% N- X6 U8 a$ M这是上一代人的香港故事,“都是欢笑多于唏嘘”。


      H4 @% O* }, z7 ?  T' L" x! A! R

    昨天我还看到一则让我目瞪口呆的新闻,中环皇后大道的H&M,铺租一个月680W,我还以为我看错了,那家H&M在我工作地点附近,午餐时都会经过,并不是很多人买,H&M国内和HK都有不少分店,也不是什么奢侈品牌,走大众精品路线,200-1000以内的居多,得卖多少,才能把一个月的租金赚回来?加上员工薪水,灯油火蜡,衣服成本,真的有钱赚吗?答案肯定是有钱赚。据说每日可以卖出1000条牛仔裤。即便如此,租金也占去了太多的营业收入,经营压力肯定不小。

    % S4 A! C5 [' A6 `: h4 s

    中午在兰桂坊附近的小巷里吃饭,年前年后都要涨价一次,简单的汉堡包餐,如今已经涨到了78块,听说一个小小的酒吧,月租都几百万了,老板如果不涨价,又怎样经营得下去?

    ' H$ o$ g0 D1 Z+ ^, g) E

    这就是如今的HK,你只要有个铺位,一辈子都不用再工作了,几辈子都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如果你没有房子,这一辈子也不要再有别的理想,做生做死,忙忙碌碌,老来不过是还清了欠银行的房贷而已。这样的畸形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城市,长此下去,不走向崩溃,用HK人话说:我劈个头给你!

    2 E' Y9 Q8 r- e" r1 a0 A

    而这些都和内地入侵关系不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可能是最近的另一则新闻:铜锣湾时代广场UA电影院今天最后一天放映,因为付不起租金,被迫关闭了,以后这里将是又一个大型的LV专卖店,铜锣湾是内地人扫货重地,LV给的起高额租金---看看广东道LV每天排的长龙就默默的相信吧。


    ) J4 q, e& ^" ]

    从此HK铜锣湾区,没有UA的电影院了,连电影院都无法生存下去的城市,书店就更不要想了。今年初就有一家知名连锁书店,将旺角的店面租给阿迪达斯卖鞋了,时代广场对面有家小小的咖啡店兼书店,在三楼,很小很小,每次到铜锣湾我都会避开SOGO汹涌的人潮,走进去坐坐,不知道它还能撑多久。


      K' R1 j1 m0 m8 h) `. k2 W

    HK是自由经济,英国人留下的健全法制,小政府观念,以及越剩越少的优良管制经验,HK市民是中国小农社会过来的带着小农DNA,目光短浅,唯利是图--我这么说,并无褒贬之意,在正常社会中,芸芸众生,小市民本色如此( 我也弄了两部iPhone4S打算小炒一下)。


    2 j: \/ Q4 D9 f4 T2 [0 x

    这难道都是内地自由行的错?这难道是双非孕妇的错?反对内地孕妇联盟在一天内筹集到10W块来登广告反对双非孕妇;一方面,贩卖奶粉,中介到HK生娃的HK人,十万百万的赚;公立医院抱怨自己人手不足,私家医院不停的在扩大产科产房,高薪挖走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接待更多的内地孕妇。


    4 W1 y* \3 N: ?8 |* e  ^

    03年,HK政府像祖国母亲求援,于是开放了自由行,签了CEPA(更紧密合作关系协议),10年来,创造了9W多个职位,成功把HK由一个自由港,金融中心,国际城市,变成了一个只有饮食和旅游业,全城都是SALES的二逼城市,自由行带来的最大伤害,也在于此,最近港人和内地人的斗争甚嚣尘上,统计表明,如果停了自由行,有9W人要失业,这难道是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 Z) t$ b0 k' [+ P5 M1 \

    前面我说那个旺角成功青年,就是HK人如今的励志故事--读大学,打工,是赚不了大钱的,要赚快钱,不要慢慢积累。地产霸权则以其强大资本,几乎消灭了一切行业发展创新的可能---想想看吧,在铺租房租这么高的HK,除了地产业,还有什么可以发展?有机会,有资金发展?地产业赚到的钱,又拿来发展地产,把房价铺位炒的更高,从而垄断其它产业。白手兴家雄心勃勃的创业家们,哪有活路?

    & ?& p% q4 u1 x8 c- X- x, W5 s8 Q5 I% c

    炒卖i产品,做SALES,做房产中介,投资房地产,就是如今HK经济的全部--而这些模式,没有一个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更遑论创新,像Google,Facebook,Youtube这样主宰未来世界的公司,不可能在HK出现。中国是世界工厂,HK呢?不过是在做世界的SALES罢了,HK的核心竞争力,HK社会的生机和活力,现在已经看不见了。

    8 z' o- \- Z8 L& }6 x/ @

    从这个方向看去,HK还不如内地,李开复的创新工厂里每个月都诞生几十上百个项目,互联网上的年轻人还激情满怀,满脑子都是改变世界的梦想(而HK的年轻一代,炒炒iPhone,看看漫画书,打打游戏,在TVB剧和八卦周刊中消磨着快乐时光)

    三十年前的HK,还有实业,技艺精良的专业人士是社会的支柱,还有HK电影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欣欣向荣,现在,hk有一个这样的企业吗?


    8 ?5 h% B0 \$ X9 P4 ~! A) T

    三十年前的HK,有自由,无民主,贫富差距比现在大的多,但社会是繁荣发展的,充满朝气和奋斗的故事,因为大家都相信,只要自己肯捱苦,勤勉努力,总有出头天,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在自己门口读好学校,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呢?名校都集中在一起,教育资源不平等,想靠读书改变命运,几无可能了,读了名校又如何,勤勉努力肯吃苦,也仅能维持个中等的生活,一辈子,犹如蟾蜍爬滑石,停下来就会摔死,不停的爬,也只不过是保持停在原处罢了。


    # q0 W$ _" \: A5 [$ X" J: n: D( \

    THe city is dying,如果不改变,不反思,不光是Dying,而是会“死硬”,跷辫子。


    ! C0 q' ]+ I# N/ f  s4 I* V

    但是,我相信HK始终是HK,是地球上最懂得管治之术的日不落帝国殖民过的地方,这里的中国人,和台湾的中国人一样,无论蚕妇村氓,豪商巨贾,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cynical,都有一个核心价值深埋于心--媒体自由,言论自由,法律公正公平,触及核心,都会有本能的反弹,如今内地人到HK产子问题,地产霸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大是大非面前,大部分市民也会将蝇头小利自己的算计暂时放低,都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一起骂起了孔庆东,哈哈~~


    # N1 C- T: @" I7 T; r1 T)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6 15:43
  • 签到天数: 3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2-2-2 2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人自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用别人教之怎么生活吧……
    ; r6 t# _, f. m; \9 e就是死的很惨,也是人家自己选好墓地,自己乐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22 15:05
  • 签到天数: 26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2-2-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implyRed 于 2012-2-3 09:21 编辑
    ; E, V  Q+ s, g) ]* k" ]6 U% u2 Z: h" ~- G# m
    首先,对孔庆东的歧视性言论表示反对。
    9 a1 |9 _2 J. Y9 y难以想象这样的言辞会出自他这样一位知识分子之口,其本性与市井无赖相仿。9 ^& {+ C% w# I5 I# z, M

    7 ?) ^7 A3 T+ p' Q+ R其次,谈谈个人对港人的看法。. S2 Y# p1 m" ?- s! M
    原先对港人印象还可以,但是自从公司聘请了2位香港高管之后看法完全变了。
    , o3 q& Z+ f  u- b  t算公司"运气好",这2位仁兄简直是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或许他们自认为只是丢了香港人的脸,呵呵)。
    , d0 c: w0 m& Y从最初的公司下大决心请神到最后的下大决心送神,才不到2年时间(其实只用了1年,第2年几乎无所事事),公司被搞得元气大伤。# G, A" k+ |0 \2 D& S/ G- W
    感觉原来管理精英辈出的香港已经落寞了,而他们往往把这责任怪罪在港人自身以外却不去追究自身的问题。: F' k; V! L) ~% l' M3 L
    于是其结果已很显然,在不断的落寞和怨言中螺旋形地下降、下降、直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7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