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来,郭沫若可够滥情的,鲁迅和他没法比。他们的婚姻有相似之处,原配都是被包办的小脚女人。在新婚之夜,他们都选择逃避,将原配太太弃之不顾。有所不同的是,鲁迅遇见许广平后,就此为止;郭沫若呢他一路过去,总有后情。 - ]+ e" B6 c. g; W
郭沫若的原配名叫张琼华,一个长得不好看的抽水烟的乡下姑娘。郭沫若见的第一眼就想逃婚,新婚之夜用一本《庄子》打发,五天之后,就离家去日本东京学医。这一别于张琼华就是67年。张琼华守着一个空名分,在郭家一直以儿媳自居,照看公婆到死。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用一生的时间眼巴巴地等郭沫若回家,她将他以前用过的本子、写过的字都完好保存着,好像守着这些东西就能守着郭沫若本人一样。然而等来的却是郭沫若在异国娶妻并养育几个孩子的事实。为此,张琼华偷哭了好几回,却依然不恨郭沫若,在公公病重,郭沫若带着第三任妻子回来时,她还忙里忙外,心甘情愿将当初的洞房让给郭沫若与新太太住。至此,郭沫若是不好意思了,对她这些年来的辛苦只以两首短诗回报。并在跋上特意写上:书付琼华。
2 g5 u7 ?5 H D- Z& I" q+ q
就是这几个字,和他对张琼华的深深一个长揖,让张琼华受宠若惊,仿佛这些年的所有痛苦都烟消云散。就这,郭沫若还说:如果以后没钱了,这两首诗还可拿去换几个大洋用的。张琼华则语无伦次地说:这咋个卖得嘛!就是饿死了,我也不得卖它! 面对如此一个顺从的原配夫人,郭沫若轻松就搞定了。这里要说的是郭沫若的第二任太太,那个对郭沫若一生创作都有不可磨灭影响的日本女人佐藤富子,后被郭沫若改名为郭安娜。 2 j( ~4 n, H2 D" f4 B
安娜是个美丽的女子,在东京京桥区圣路加病院当看护。他们在医院相遇,那天郭沫若给友人办丧事,与安娜一见钟情。相比被遗弃的张琼华而言,眼前的女子在郭沫若的眼中简直就是天使。安娜见郭沫若友人故去情绪低落,难免说了些安慰的话。分别后,两人虽然一个在冈山一个在东京,却每周都写三四封信,他们很快处于热恋中。 / t B% _6 [. F
安娜的父母亲并不同意这桩婚事,一来他们家信奉基督教,而郭沫若是华人;二来郭沫若在东京读书,经济不稳定。但安娜不管这些,她是跟定郭沫若了。为此,她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与郭沫若同居了。婚后,他们的经济大部分靠安娜接济,郭沫若也勤力译书,贴补家用。那是他们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也是郭沫若盛产优秀诗作的年代。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灵感几乎都来自于他对安娜狂热的爱。他在诗里写“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 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他给她的诗作痴情又肉麻:“我有一把小刀,倚在窗边向我笑。她向我笑遣沫若,你别用心焦! 你快来亲我的嘴儿,我好替你除却许多烦恼。窗外的青青海水,不住声地也向我叫号。她向我叫道:沫若,你别用心焦! 你快来人我的怀儿,我好替你除却许多烦恼。”他还对安娜说:但丁为他的爱人做了一部《神曲》,我是定要做一部长篇来纪念你,使你永远不死。
( P4 l7 g3 W; M( H. A
1928年2月3日,郭沫若把费十年光阴才译好的《浮士德》送给郭安娜,并说:这是我们十年来生活的纪念。 " E0 ?' P: q6 v9 j
在书的第二页郭沫若写: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2 b1 J. x$ I" q* W2 L5 g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郭沫若喻为圣母的女子,他一样抛弃了她。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他告别安娜回国参加抗战。此后,他和安娜就是永别。他回国没多久,就另有婚姻,与小他24岁的演员于立群结婚,并有了五个孩子。
4 Z# g0 h; X( Y9 A( c7 C
安娜后来在抗战结束后,回来寻找过郭沫若,但郭沫若不愿再见到她。无论是不爱的张琼华也好,还是爱得死去活来的安娜也好,在郭沫若这里,结局都是相同的。 & r- t! G/ F. n! C! o
尼采说:“大艺术家必然是性欲旺盛的人……一个人在艺术创作中和在性行为中消耗的力是同一种力。所以艺术家应当保持相对的贞洁,以节省精力。”郭沫若在离开安娜之后,他的艺术才华也走到尽头。这是否可以理解,与他的滥情有关? * M5 h5 V8 @1 l. r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