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手机,这手机碰巧还能拍照、发彩信,此外,如果你还拥有一个微博以及若干“粉丝”——这饭,那可就真没法吃了。
; {7 }( s/ A# M& h* U
曾几何时,在只有手没有手机、只有鸭脖没有微博、相机只是拍人而不是拍菜同时粉丝也并不是人的美好年代,菜和人的关系是有多么直接,多么粗暴,多么纯真!人就是来吃菜的,菜就是被人吃的。现如今,人不仅吃菜,还拍菜;菜不仅被吃,还要被拍。呼朋唤友,热喷寒暄,都只为了上菜的这一刻:举起森林般的手——齐齐拍照的干活!3 t; O6 D" s, v9 X- L7 M( j. M) Q% L
" M/ y7 l; o! q: V8 J
但见那,林立的手机取代了本应如雨下的筷子;但听得,四起的快门声取代了答吧嘴;上汤,拍汤;上菜,拍菜;上黄瓜,拍黄瓜;上胸脯,拍胸脯;上脑袋,拍脑袋;上苍蝇,拍苍蝇;上马屁,拍马屁…… 1 j; `8 L( F; H1 v+ p4 l o
拍得了,也该开吃了吧?不不。拍菜,你以为那是图个啥?就是为了发微博。拍完了还不能吃,一手执箸,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嘴里胡乱塞几口,一手持机,盯牢刚发的菜照招来了几个粉丝,惹出了几条评论,招惹了几个转发。吃菜,不就为了拍菜么?拍菜,不就为了发微博么?发微博,不就为了等着听个响么?
3 v. c- M0 {$ R" k0 [" U
这场风起云涌、热火朝天的群众性拍菜运动,正在对吃饭行为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改变,中国的饭局,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空前大变局。它在餐桌上引发了不必要的混乱:一菜既出,必以先拍为乐,故势必众人争拍,争先恐后。若是该饭局之上又有长幼尊卑,从前“饭局不懂事”里的“领导夹菜我转盘”,则顿时演变成“领导拍菜我转盘”,其不稳定,其不团结,其不和谐,可想而知矣。
" J7 W" c( D1 u9 N8 H9 I此处强行插播必胜客电视广告一段:
. s# G, h) t) u4 t+ T4 K" w% p
众:“你们看,小牛排肉做的比萨,有新意喔!” 女:“等一下!”(举起手机拍摄“小牛排肉做的比萨”) 众:“你又要去微博了呀?” 女:“这么牛,当然要秀一下啦!” (手机微博特写:“很牛的小牛肉比萨”) 众:“哇,意式猪排饭,还有千层面,他们一定羡慕死了!” 7 e7 G. e6 A T Q1 C
(所有人手里拿着吃的,对着手机玩起自拍来)
$ c! ^$ |3 B X: e& F
这条广告说明了这样一个令人不无沮丧的事实:拍菜不仅让下馆子发微博的人无法好好吃饭,同时还能让上网络看微博的也无法吃好喝好。微博改变饭局,威力无远弗届,所有饭局中人和饭局外人,都无法置身度外。 8 `0 C" x5 n V, G% ]
2 ~1 c# h0 m R( g# [" r b- t2 L
一张菜照所能招来的口水,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十个字:“羡慕嫉妒恨,空虚寂寞饿。”就字数而言,不难发现负面的占到百分之七十,大部分人是不高兴的,不论有没有头脑。发张荤的,素食者怒;传张素的,肉食者鄙;来个半荤不素的,两头你就都得罪了。也就是说,受众反应既包括“他们一定羡慕死了”,但更多的是“他们一定馋死了”,以及“他们一定气坏了”,无论如何,“他们”一定是不会“爽死了”的。
! P4 j. ~% T( }# i: e7 d
微博改变饭局,微博更改变了我们的吃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烦心、闹心、疑心、恶心、不甘心以及想死的心。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因吃不好而生其心。自从上了微博之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这也许就应了波德里亚的话:“信息吞噬了它自己的内容。”信息吞噬它自己,我们自己吃自己。 1 b( L$ k, B3 I, F
8 T) f2 _" Q9 J$ A0 I! f; u' j% H' T3 w1 k% A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