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3-10-8 08:50 |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签到两年
|
8月中旬起,各高校将陆续迎来新生报到。不少新生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添置“装备”。一名女生要买iPhone4s、iPad3和mac book这“苹果三件套”,她母亲因负担不起而被气哭。女孩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8月13日《北京晚报》)7 h% @* G' _+ u! r0 k
! E1 A! t" ]3 ]9 u" J 看罢上述这则报道,虽说有点狐疑于这似乎给“苹果”做了一次“软广告”,但却还是相信新闻本身的“主体真实”。尽管即将入学的高校新生,未必都会要求家长购买“苹果三件套”,且热衷装备这些“新行头”的也未必都是娇娇女,可我最不愿听到的“老生常弹”是:一些看客或是论者,又会习惯性地拿“社会”来说事。7 O& T/ Q% D3 I. {
; ]3 Y" F/ C& A* s+ w
的确,某些就要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大学生,居然怨恨父母不给买“苹果三件套”就是“去大学丢脸”,实在显得身体成长与心智成长的“不合拍”。探究这种“成长反差”的因素与根源,自然可以将素质教育的欠缺,或是社会影响的误导,引为其中之一。可是,倘若面对这种可忧可叹之状,老是动辄数落“外患”,却总有意无意地把家庭熏陶与作为排除在外、忽略不计,我看就很难真正解开这种令人纠结的“现实之套”。
0 Z' l# O3 x9 ~
4 v3 Y$ I* B. C) x% H5 `6 e 坊间有句戏言:男要穷着养,女要富着养。其“理论依据”是,男孩将来要更多地接受磨砺、开创事业,打小给他吃点苦,算得上是一种“挫折教育”;相比之下,女孩若不培养一点娇贵之气,长大后一则容易让人轻看,二则也可能三下两下就让异性“骗”了去。“戏说”未必不是来源于生活,甚至常常还被好多家长视作一种“育人指南”。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苹果三件套”,难道真的就跟当初父母长辈尽己所能,努力满足“女要富着养”的思维没有一点干系了么?
P e. A' [8 k$ B& ~ ^
) h: i/ B- {/ V# s/ J9 t5 Q “社会”是个筐,好像什么怨言和牢骚都可往里装。可问题是,“苹果三件套”也好,“去大学丢脸”也罢,这样的气哭母亲言行,肯定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孩子提出这种不着边际的要求,可能是“两耳只闻分数线,一直未知赚钱难”;另有一些“逼买装备者”,大概是习惯了家人的省吃俭用、有求必应,渐而渐之根本不懂得开口索取之前的体恤父母了。
0 H q. P E( W5 q! {4 ]3 H% H) a$ H2 n8 Y" X6 n) {" c" q- K y/ `
所以说,不必把大学新生的“苹果三件套”,看得成风成潮,必买无疑,这倒恰恰真的可能助长了“广告效应”。而与此同时,少些“社会”责难,多些“家教”反思,才是校正孩子不切实际念想,共同消除现实隐忧的最好对策。也许,高校新生对于世事的观点和看法,确实跟成人尚有差异,偶尔冒出一句“丢脸说”也值得原谅。但怕就怕在,我们的家长过于重视了这种“脸面”,受气受苦还去想方设法地挽回“颜面”。
5 V: u) D- S' n( Z
! b) k/ N2 p R9 `+ S9 J, E! j “苹果三件套”别总拿“社会”说事,这不仅仅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态度,更该成为一种坚持遵循的虑事思路。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有时候,老话不等于老套,而是凝聚了先人智慧结晶的朴实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