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过唯一的大贴章Zippo就是一款黄铜的杰克丹尼斯广告机,是从我一个大学同学那里抢来的,而这个打火机,是他“女朋友”送给他的分手礼物,我看见以后说“你丫学坏了想学人家抽烟了不行不行老子没收了!”就给收下了。 印象中这款机子极厚重,而且在我用了没多久后就变成了一种偏红的深黄色,很好看。后来遗失在徐州火车站。 不知道各位70后、80后的朋友们有没有印象,我们念书时有段时候,校园小男女们表达爱意时往往会彼此送个杯子,取谐音“一辈子”之意;而分手时,则会送个打火机,意即“散伙”。 你留意到前面一段我在“女朋友”一词上用了双引号了吗?没错,这里有个故事,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写出来。这个被女朋友踹了、立即又被我抢了打火机的倒霉蛋名叫顾凯。 为何要为顾凯立传?顾凯是个奇人。 他知道每一种常用药的化学名称,他当然不是学医的,可我那在南医念书的妹妹也做不到。 他可以记清我们江苏省的每一条公交线的出车班次,每当有兄弟要去省内其他城市就来找他了:“顾凯!从安德门下来到南财大学要坐哪几路车啊?”。顾凯会拖张板凳坐到你面前娓娓道来,如果转车线路过于复杂他还会提醒你最好拿出纸笔做个笔记。 他知道《全唐诗》中绝大部分诗人的生平和他们写过的诗的题目,在小酒馆喝酒时他就爱讲那些前辈们在舞文弄墨之余耍耍流氓的故事,有时甚至能把酒馆里的大厨兼老板吸引过来洗耳恭听。但他能完整背出来的唐诗却不外乎“鹅鹅鹅”和“床前明月光”之类,估计不超过十首。 他可以一口报出一天有多少秒,那天我们那个没屁眼的心理学老师随口问了一句,顾凯眼都不眨朗声报出,那老师还以为他在捣乱,冷笑一声便拿出手机来算,正确!结果一节课那老师都心不在焉。 他经常面红耳赤地用英文跟外教争论国际形势,可他大三还没把CET4过掉。除了英文,德法俄西日朝的常用语他也懂得不少,不仅能说,而且会写,于是我们用手机写情书短信息时,顾凯就显得很有用。 如此奇举,举不胜举。 " @6 H1 j. `+ k9 ^' F7 H1 j* ?% U( V
一日,弟兄们转头发现身边的光棍就剩顾凯一个了,于是好心给他介绍了个女孩,大约三四天后他捏着个打火机跑回来告诉我们说他被甩了。 弟兄们愕然:这么快?她嫌你条件差? 摇头。 她看不起你是个处男? 摇头。 吵架? 摇头。 你…你打她了? 摇头。 你在浴室门口看没穿胸罩的出水芙蓉被她知道了? 摇头。 我们做了无数个假设,但他一直摇头,他说他也不知道。这就纳闷了,把我们顾凯洗刷干净了也是一表人才啊。 最后我们干脆直接去找那女孩问了,女孩火气不小:“老娘没见过这么泡妞的男生!每次出去他都一分钱不带,还老是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要吃这要吃那!最后一次他说要看新公映的大片,到了电影院我买了两张票,一百二!他居然又说要吃瓜子!老婆再也受不了了,站起来踹了他一脚对他说你去死吧!” 女孩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一句“你去死吧”手臂一挥倒像是在骂我们,旁边已经有看热闹的往这边围过来了。 弟兄们面面相觑,无言,更无颜。一个个掩面而逃。 后来大家一谈起顾凯,总是咂咂嘴说:“顾凯,奇人呐!” % a. ?) x5 v& p! g1 i
呵呵。回忆校园往事,都会像我现在这样对着电脑开心地傻笑吧?一回首已是这么久了,当年的男孩女孩们如今已星散四方,偶尔兴起,打个电话叙叙旧,总说找个日子大家聚聚啊!但是真能成行的少之又少,毕竟入了江湖,有了羁绊。不再有机会像当年,可以斗胆翘课半个月,一个人千里迢迢跑去西安,在夕阳下看黄土坑中的兵马俑。 有意风雨兼程,无力分身赴约。何当风云再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倾尽书生封侯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