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2|回复: 1

[随笔] 冈仓天心:“残缺”的崇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6-20 13:05
  • 签到天数: 4498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3-1-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k; ^0 ?  t' c  \. w
    9 S7 H* y' Q. H+ {) }
    说的真熨帖,最近友人推荐从不喝茶的我,读读冈仓天心这本《茶之书》——- h' t) @9 N5 ?- D

    0 }2 k' \+ j; N5 N就为了开篇的那句话,我就主观断定值得一读,所以推荐给各位好友分享下
    / f0 ]0 s4 \; ~. O$ H- N# W  d
    6 U9 {3 v2 r$ @- n" J
    作者:(日本)冈仓天心(Kakuzo Okakura) 译者:谷意5 I2 t& o3 h7 {

    , D* M" e2 V! [  j! v7 [5 y2 m- E冈仓天心(1863-1913),原名冈仓觉三,1863年生于日本横滨一个商人之家。七岁起同时接受汉学与英语教育,十六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受到其师Fenollosa启发而对保存与发扬日本传统艺术及美学不遗余力。曾任日本美术学校的筹建者、校长,创立日本美术院,去职后游历于印度与中国,最后任职于波士顿美术馆东方美术部门,其著作《茶之书》,《东洋的理想》与《日本的觉醒》即写于这段时间。天心自幼学习外语,因其典雅动人之英文写作,三种著作皆干美国和英国出版,影响20世纪之初西方人对日本的印象可谓非常深远。

    , ^8 H/ J4 E# t" ~* V  H

    ; i4 d# d3 |; s; W( Q* E$ L3 L
    $ X2 L0 n* w! T- |- O谷意,台湾人,专职翻译。“世上竞然有一种工作,不仅内容只需要看书写字,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能从头到尾贯彻自己的原则,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2 w8 ]# e" ~' f" N7 J7 }, w8 x$ C: [6 T
    导言 蔡春华
    2 {3 v5 ?/ k" w$ u

    8 T" J) q$ D  M/ f  W序一 一碗人情,百年茶典
    . T2 J* x& Q9 N2 @$ g序二 高冈仓松照天心& i$ l- R, m: C: H7 K  T% N
    一 一碗见人情
    ' c/ L  u) A9 R9 A$ c! R  X  {二 茶的饮法沿革
    7 [" H6 F1 g: w2 j0 R三 道与禅
    ( H0 c  V& f) H8 D& s6 a$ ^8 S8 j四 茶室
    2 y% S7 r, v8 r2 v2 H9 w& ~" |五 艺术鉴赏
    + v( Y8 N7 T% B! E8 `4 ~六 花! G' N* l+ G& |9 ^
    七 茶人风范

    % U/ k: {$ H9 [8 ?: m1 X3 }, f
    7 l7 Q8 L" m9 {1 Q. m" @译后记
    * r% }' l; _4 f+ W9 J

    0 f# o; A3 h1 {; x5 ]
    冬阳煦暖的午后,麻鹰在海畔悠悠盘旋,我坐在窗边捧读这本《茶之书》,但觉心怡神荡,通体轻盈,思维乘着阳光的金丝,飘然远举,缓缓脱离这海隅小岛,像麻鹰般飞到天际,鸟瞰山海,纵览人世。原本零敲散打、琐碎芜杂的世界,忽而变得平滑完整,轮廓脉理鲜明,你俯仰其间,游目四顾,于是看得更加开阔清楚。好书的魅力,大抵如是。
    . s' A' ]! M6 {' Q7 a, ]
    7 n7 V( l. E6 \$ V$ X
    1906年,冈仓天心以英文写出《茶之书》,向西方介绍东方的茶道文化,这本小书仅只百来页,轻巧纤薄不盈一握,份量却如泰山盘石,历久弥坚。一百多年来,((茶之书》不断新刊重印,流传世界,除了各种英文版,还有德文、法文、瑞典文等版本,而由英文译回的日文版,更有多种译本,可见其经典地位。
    ) F2 Y0 g) {. p. N4 N+ ~7 L$ [8 g

    9 D/ c) Y: e, D, U, X; T1 D
    3724758366812579950.jpg
    6 q* P0 R+ B  O" j, l) j9 s5 i  Y! z
    % T0 m. }3 L& h4 o( j
    / C! @: S( H, L2 B
    那一天,朋友通过妹妹丢来了几张复印件:“试试看吧,你应该蛮适合的。”几个月后,这项当时未曾设想太多的尝试,竟然真的成为一项成果,有幸堂而皇之,活生生摊展在读者眼前,也就是这本《茶之书》的由来。- d1 ?8 u- h* k; a- {' L( s0 H
    # ]" q: h$ H: z6 T+ b7 R
    说来有点惭愧,其实关于喝茶一事,我懂得并不多。无论是关于茶文化的知识面,或者品茶的感官面,我不仅称不上专家,更难称略知一二,甚至连副皮毛都没有。例如多少年份、哪家厂、用什么包装印鉴的陈年普洱茶饼,价值有多么不菲,或者竞有一种茶,生于何种人烟难至之处,一年至多仅能生产几两几斤,乃是中国高官权贵的最爱,甚至用来作为外交赠礼,类似这般的行情知识。
    , k; Q& Y. _& O9 q5 N, y

    ) z. F# c+ r& a; }' F

    ; N6 |4 {: f9 u; Q5 q; o% ^; ~: b, O, |8 D) k+ }
    ' C5 q* k8 |8 p8 a: H3 n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 @4 O( l2 z: k; N! \
    / j, B  M  X% \$ z( ]/ w6 Y& ]8 o' h* v3 W4 g, Y1 z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6 22:39
  • 签到天数: 93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3-1-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时间来我家一起品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6-22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