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6

为什么优等生大多不成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3-4-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在著名外企工作的朋友打电话向我吐槽:公司目光短浅,上司朝令夕改,做得很不开心,想要换份工作,希望我帮她留意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说到她的上司的一些奇闻异事时,我隐约感觉到了一种气息——“我的上司是极品”。

    她的上司是不是真的极品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我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打电话的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智商很高,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优等生,毕业于名校,在名企工作,但跳槽频繁。他们似乎总有一个很极品的上司,而自己有一些怀才不遇,和周围的人关系相处也不怎么样。一旦他们觉得不开心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跳槽,而且跳来跳去都是知名企业。

    既然人家当我是“职场导师”,我就得拿出点“导师”的样子来,给她做做教练,问她几个常见的问题:1.你想要什么工作呢?2.你觉得做什么事情最愉快呢?3.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特长呢?这三个问题不是我的独创,是我向“哈佛幸福课”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学来的。问题的原理是积极心理学中的MPS模型(M=Misssion使命,P=Pleasure兴趣, S=Strength特长),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找到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工作,他不仅会工作愉快,而且还能有所成就。

    按理说,这是三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但我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令我满意。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一直在赢得比赛,但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这三个问题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智商超群,却在职场上迷失了方向呢?

    你要是问他们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一份“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呢?他们眼中的好工作往往是这样的:薪水更高,企业更知名,前景更好,老板更优秀,还能兼顾工作和生活平衡…….每次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你也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了,你找到过这样的工作么?回答自然是没有的,这种“好工作”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完全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其实,真正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们把所谓的“好工作”都理解为一些外在标准,而不是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目标的工作。他们甚至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有一些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就像很多剩女对未来老公的期望一样:有车有房无房贷,但并不真正关心和那个人是否有真感情。另一个问题在于,他们也像那些剩女一样,总觉得一份“好工作”就像“白马王子”在拐角处等他们。

    如果说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那总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吧?遗憾的是,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似乎更在乎别人的赞许,并以为那些别人赞许的东西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对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那些东西并不清楚。

    这可能也是拜他们从小的教育所赐。他们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很多学校里的优等生在赢得比赛时,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了。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就不会又对事业的忠诚,以及创新精神,他们在职场上往往并非那么如鱼得水。

    最悲哀的是这些优等生缺乏那些必备的职场技能。他们很擅长考试,但这些技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很多大学都在宣称自己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但他们更像是一个职业培训学校,但在这个学校里面培训最多还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一些实用的职业技能,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的学问。在拿了那么多A+的成绩之后,这些优等生们悲哀地发现,职场奉行的规则和学校完全不同。

    有一个统计表明:大多数职场成功者都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中上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成绩中上,说明在智商上并不差,但他们之所以没有成为优等生,就在于他们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业上。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他们更早地锻炼了自己的职业技能。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们在智商上并不差,第二,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去了。不要小看那些社会实践,因为它让一个人更早地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了。这本是一个常识:一个人如果有清晰目标,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自身能力符合目标,他在职业上更容易活动成功。

    社会和学校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学校评价的更多是他的智商,而社会评价的更多的是他的情商。优等生由于智商太高,反而限制了其情商的培养,导致他们更容易成为专业人士,而非领导者。这也是管理上的一个经典悖论: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Capability)太强,就会变成他在另一方面的障碍(disability)。


    1 R  D7 L0 c4 y! S
    1 r& ]; _5 a; b) t( l& N4 e; R! l# Y" Z# b6 u! j& x- ~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6 22:39
  • 签到天数: 93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3-4-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等生只顾学习去了,追逐的是高分,满足的是父母的虚荣。其实呢,除了书以外,还会什么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资历 +60 收起 理由
    玩丶火丨So + 6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4-13 17:14
  • 签到天数: 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3-4-6 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那么多有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8 08:50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签到两年

    发表于 2013-4-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得两说,成功的优等生很多,优等生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只有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是那些自觉怀才不遇的那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2-1 23:30
  • 签到天数: 624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3-4-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把童年和青春都贡献给了书本  难道不觉得亏吗?  C  n8 \4 O2 N' u8 _# _0 p
    而且现在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观点是 只有学习好 以后才能有合适的工作........ 我觉得这太不靠谱了。又不是古代科举,现在还这样就太天方夜谭了。

    点评

    公务员考试和科举有本质的区别吗  发表于 2013-4-6 12: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壮不努力,就一辈子在内地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4-6 08:15
  • 签到天数: 6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3-4-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一直就有第十名现象之说,成绩在第十名的将来的潜力巨大,较有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5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