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到了五月,去北方就成了件美妙的事情。走在稍露一点夜色的北京街头,你会发现很多人还没从刚刚那场绵长的冬天中苏醒过来,他们体表肌肤尚未消退雪冻过的痕迹,忽然就被一阵酥软的小夜风袭中,整个人傻呆呆地散发出一种布满全身的幸福感。
! n8 v5 G7 G. _+ v2 ]) @: B: I
, G" n& w# s. w3 f倘若此时你恰巧走在东城小胡同口,鼻子肯定会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那种味道混合着孜然的香味、烤焦的肉味、喧杂的人声,没准还有股尿骚味儿。寻味而去,一准儿没错,是个跟人一般刚刚苏醒过来的烧烤摊。) N. N7 i! E b% f7 v: ^# E, a! S
- r) T: c7 `0 p' i. K, G
我去北京那年,从五月开始每个礼拜都有那么两三回被人叫到烧烤摊上,请客的可能是个还没出名的小编剧也可能是文艺期刊某编辑,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吃烧烤外交,落座即喊:二十个板筋、二十个软骨、两瓶燕京。这种地方你要但凡敢喊“两串羊肉,一串烤馒头”,一屋子的人都能用眼神活杀你。
$ J m: }1 }1 |
& P: s- T) s9 @ }4 n曾经有个英国作家说:文艺女神是带着酒味的。当年有名的大文豪,多的是烂醉如泥的醉鬼,巴尔扎克是连喝杯茶都要浇两杯白兰地下去的,尚有海明威卡佛一班酒精中毒者。很容易解释他们为什么醉心于酒精,借李白之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幸好社会进入现代文明,做个如今的文艺工作者,酒已经不再那么必要,起码在上海,文艺女神闻不出什么酒味,只有一股地道咖啡醇香。换到北京,燕京啤酒依旧是文艺界主打,但再也没有了寂寞的味道。 C: [3 M0 J; C, c* B: G7 p1 O
5 g; ]' G$ }3 h" {* t
这帮文艺界人士,在天气暖和的时候,纷纷从地下室或者租住的平房里走出来,走到街角的烧烤摊,随后给电话里爱慕文艺的女青年们一个个发短信,或者干脆发条微博:芳原绿野恣行时,谁来陪我吃烧烤?老实说,陪文艺青年吃烧烤的确是初夏妙不可言的事情之一。他们没准儿会给你弹一首新写的歌,也可能就着两串大腰子讲一段文艺界新鲜出炉的八卦,他们点的是烤韭菜是“夜雨剪春韭”,上的烤生蚝则是来自唐璜夜夜大啖五十只的典故。
& {5 U; W( d2 s+ i6 ^: [5 z O
姑娘们吃着喝着,眼神就跟着一块迷离起来。夏天北京的烧烤摊上,很多鲜嫩翠绿的可以掐出水的小女生,就这么被灌了一肚子韭菜生蚝啤酒的文艺男带走。有时候再疯狂点,闹上一个通宵,看到东方露出个鱼肚白,终于心满意足地,跳上第一班公交车,一起开向燕郊草场地。
8 Z% x) g6 W0 _( G, }& v! h" `' J& @! E( Z
北京的文艺女神,毫无疑问,带了股烧烤味儿。一个文艺工作者跑去北京,正因为他不甘寂寞,打死他也不想独自在家喝着小二吞着苦水,被人发现一部杰作时已经暴毙而亡。他早就知晓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秘诀,不抱有长命的希望,但最好能有人和他一起为文艺做牺牲。被文艺下蛊的姑娘们则全情做着配合,她们必然年轻,所以不怕熬夜,不怕致癌物质,不怕灌下去的马尿一般的啤酒,只要有人肯给她们讲点新鲜段子念一首小诗,她们就愿意乐呵呵地陪你到天亮。
) h4 k4 Y1 U/ E+ h/ U# c
" d2 l1 c, E' @! z# Y; X现在我想起这种场景,都觉得伟大极了,充斥着世俗油烟的烧烤摊里,居然能坐满浑身梦想闪闪发亮的男男女女。这大概就是北京的伟大之处,无可取代之处。
& X5 k7 @0 K1 O- s# w1 f [0 a E5 G5 d7 f. X
3 N5 c# U9 p2 |+ S
+ b. j! P2 O$ X5 s* w+ A1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