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8|回复: 9

远离四种恶友 亲近四种益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发表于 2013-8-6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说堕恶道及胎卵湿化四生的因缘
    ' Z$ Q7 w+ Q& r2 B        
    ) f' |5 t# A) f. O( e7 i4 U3 u' D- m+ ~3 P
        文殊菩萨问佛:一切罪业何业最重?9 ?  r: t, W- K% Z( W# q
    - _/ \, O. ]- p* C; Y
        佛言: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最重。何以故?一刀还一刀,一命还一命,千万生中,相啖无休,是故菩萨欲出轮回,先学慈悲,不食不杀;二犯偷盗,破人富贵,本小息大,千万生中,酬他宿债,何以故?若物属他不与自取,一文一粒,皆用填还,是故菩萨欲求富贵财物如意,先学布施;三犯淫欲,恩爱相缠,千万生中不得解脱,何以故?生死根本,淫为种子,是故菩萨欲出生死,先断爱渴;四犯妄语,口业相诬,千万生中,是非相攻,何以故?冤冤相报世世相吞,是故菩萨欲求入道,先学诚实;五犯饮酒,昏迷本性,千万生中智暗心昏,何以故?酒力迷心,世世暗钝,身体臭秽,闷乱颠倒,是故菩萨欲求定心聪明智能,当断酒业。此五种业最大最重,若人全持,直成圣道;若全不持,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1 K7 t5 V9 w0 {) m* D! p

    + j2 ?: V3 c0 |# ?0 w7 \5 w    文殊菩萨问佛:造何等业受饿鬼报?- r; {/ Q9 q6 A, o6 j

    : N. D* u7 M" [, k  u    佛言:一切众生,悭吝财物,贪恋衣食,偷瞒公众,私己受用,有人乞化不济一文反加嗔骂,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寿终决堕饿鬼道中,长受饥虚,咽细如针,吞食不下,肚大如鼓,头大如山,倘逢饮食,自然化作熔铜热铁,饿得口吐猛火,鼻出青烟,髁形黑瘦,业满方消。# A9 ?) K" K4 h: Z6 u
    ) Z5 R/ W8 p7 ?) t+ e& e4 B5 H
        文殊菩萨问佛:造何等业堕畜生中?
    8 y) v. a8 O0 f, p0 e
    ; m* [8 t9 N, I3 F5 H2 l9 @# ]    世尊曰:一切众生,贪酒食肉,宰杀禽兽,铺设筵席,寻欢作乐,果报为牲;酬前命债,又有借人财物未足酬还,或有偷骗他人,夺人受用,果报为畜。还人钱财直至业满,方出轮回。
    & g: c$ {; o( z# r
    / l. a6 ^. J: d/ S! q) W  X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业,受形禀命,种种不同?- N4 Y5 a) ?  u/ a* l3 S6 w
      E: z) ?+ {! B6 k
        世尊曰: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纵贪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颠倒业本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生: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故堕卵生,鸟鱼之类。贪高为鸟,见人高飞;谋沉为鱼,逢人潜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生,人与畜类本分贪淫。为人竖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三者湿生,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湿生,烂蛆厕虫蠛蠓之类。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变异,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堕化生,蜕壳飞行蛾虫之类。佛告文殊师利:六道四生,唯人最贵,唯人最灵。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就;人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堕地狱;有德为神;有道成圣。入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临命终时,随业受报。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 W$ O; @7 j/ A  e$ i" V& I/ N
    : w$ m8 U& x# x/ r4 \0 p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四种像是亲朋好友的样子,但实是冤家,这是应当觉察了知,哪四种怨亲呢? 8 Q, c8 @" ]# P3 f1 n: u6 y$ [
    . R, d# Y8 ?1 Q3 ]" ~/ [* p/ f
    一、有贪欲而假畏伏的人;二、有所求而说美言的人;三、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四、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 n9 x6 C) u1 D

    . z; p/ [3 B/ A) E2 i" P有贪欲而假畏伏的人:第一、你给他少了他望多;第二、他给你小利要你报酬大利;第三、畏惧你而勉强来亲近;第四、为求利益才和你相交。
    8 r# A2 ^- z6 e
    " M9 E+ r* T* o/ U$ u有所求而说美言的人:第一、无论你的行为是善是恶,他都顺从;第二、等你有难的时候他就离开;第三、见人有善事而来求助,他便密为隐藏,不使你知;第四、见有危险的事情发生,他便排挤你而忘记恩惠。" p4 b3 U! `, B" v4 P
    + s1 ?0 _8 K" n1 t2 c9 E
    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第一、见你有不好的行为他不劝谏;第二、见有善事可做他不协助;第三、见到有利可得的事他便趋承奉迎;第四、见到有义无利的事他便后退。 + V# W$ q3 u9 z1 R* N0 W3 U
    $ F4 @  m0 y% \$ K# _$ c) y
    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第一、有吃有喝的时候和你为友;第二、有赌博游戏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三、有淫逸放荡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四、有歌舞出游的时候才和你为友。
    ; a$ T/ B7 W9 B, Z4 W: p3 v! J, l) d
    前四种恶友要远离,因为那些朋友只会令自己堕落。
    ( Q7 S( z; x' \0 F: f0 Y
    9 f- K2 u; |) J我现在再告诉你有四种益友可亲,哪四种呢? ! }1 T  m' u  p0 R+ p' p

    - M) @2 g9 a) ^% Q一、见非即来劝止;二、有同情慈愍心;三、乐于帮助他人;四、苦乐皆不相弃。
    . h8 i) f, n4 m; M& T" N9 a# Z2 i4 ]% [
    见非即来劝止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见你为恶,则能制止;第二、为人正直,可做模范;第三、慈心愍念,常思助人;第四、示人善路,指导迷津。
    # q7 g( ~, a' a: e* d! d
    $ G7 `$ x$ J2 E: j有同情慈愍心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见你获得利益则代为欢喜;第二、见你错犯恶行则代为忧急;第三、称人名誉道德不言人非;第四、见人说恶便能制止。( }6 d7 o1 t6 n/ P+ ~6 u5 l! {

    1 R+ {% y1 A7 ~4 }! c- B% B8 g乐于帮助他人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护你不令放逸;第二、护你不令失财;第三、护你不令恐怖;第四、对谈常作忠言。# @5 n6 @7 w% P+ k4 x

    * O3 y& z6 c" i, Z苦乐皆不相弃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永不揭发朋友秘密;第二、灾危之时永不舍离;第三、为朋友愿牺牲生命财宝;第四、常相教诫,济其恐怖之事。6 E6 Q( K; t( u
      \  j0 a9 m2 l- J# D
    要用聪明的慧眼,去认识这四种益友,和他们相交,人格自会提高。 $ w- p! K0 s" `; f/ c$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f* `0 J9 s& U    作文课上,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艘游轮遭遇海难,船上有对夫妻,好不容易来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个位子。这时,男子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跳上救生艇。女人站在渐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了一句话……, B) H$ H. @9 L) m0 g+ T
        讲到这里,老师问学生,“你们猜,女人会喊什么话?”/ a# ]& k* ]8 p2 z  Z/ _0 i
        学生们群情激愤,都说“我恨你”,“我瞎了眼”……
    ' I% E  A2 F$ g! P% _) Z/ B& v    这时,老师注意到有个学生一直没有发言,就向他提问,这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女人会喊――照顾好我们的孩子!”2 i4 D1 `5 l- t2 u" s' o. M
        老师一惊,问:“你听过这个故事?”4 W7 i" ~" U  ?& ]
        学生摇头:“没有,但我母亲生病去世前,就是对我父亲这样说的!”
    - ]/ N8 ^, _$ |( k% B9 p: i    老师感慨到:“回答正确。下面,大家听我把这个故事讲完。”1 w3 u% p/ ?! X$ B0 l' ?
        船沉没了,男人回到家乡,独自带大女儿。多年后,男人病故。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日记。6 E2 v! a. a+ L& m+ ?
        原来,父亲和母亲乘坐游轮时,母亲已经患了绝症。关键时刻,父亲冲向了那唯一的生机。
    # f) }, `: Z7 g' C  `3 p$ j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我不能,为了女儿。我只能让你一个人长眠在深深的海底……”
      J( j8 g5 S3 q     故事讲完,教室里沉默了。老师知道,学生们已经听懂了这个故事:世间的善与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但只要心存美好,生活最终会给出答案……5 M. f: o: r+ {0 @: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6 }6 j. s, e  x; G5 O    马克思大女儿燕妮曾问历史学家维特克:“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 r% U$ ]% a: W( ^6 B1 ^- R
        维特克说:* q8 e( d% @& t$ D
        1、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b7 C7 [7 j0 \2 A( S) A7 w6 B
        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沉渣;
    - M% F7 ?( m. P/ f- O    3、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 O" I/ k8 ?, j% J" q
        4、暗透了,就能看得见星光。”
    6 S9 ]5 i' X( |. h- _- h; r " q' f8 I" B) c2 G4 @
        南怀瑾老师在《老子他说续集》说:7 m! A! a5 i! T5 _
        当你最得意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失意的来临。5 o& l7 A7 a: u9 D
        比如今天精神特别好,便去多玩一下,又逢大热天,已经玩累了,又多吃一些冰淇淋等;到了明天,或者就伤风了,又碰上感冒流行,结果在医院躺了一个月。# Y7 z; m) W" w0 e# {# O' k2 ~
        这都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道理。
    1 B5 T9 |; K1 n5 a( s# K+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 ]2 ]' d' e$ Z, ?% f+ h

    ( D  E2 Y: b$ |# d. i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就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化缘。9 y! Q' O4 S7 w1 t% m; P% G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8 A7 n' C7 W2 w4 {; t( H, }3 k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3 H/ v/ p; z# Z9 @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 q  n' p3 _$ _: l- m; {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 }- H. e  Y2 V* l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a5 K: a% E% E9 A9 A: M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但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 Z# ^2 @; J4 i4 A    悟空说:“收获多多。”1 U5 R/ w* N. n/ W
        悟了说:“收获在那里?”: {( g0 E& }2 A; T5 W" _( d
        悟空说:“在人间里,在人心里。”
    " z; ^* m! i) D6 J/ v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y7 _: {# ^, n) X. q+ j) q# y0 g
        悟空点头同意。- u. B8 E- ~9 B0 d3 t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6 P4 V2 z) V2 z( ]) u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2 p; e  R3 d4 L7 e, }  {  i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9 {$ J* g  g& ~" H4 }3 ]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 L, a1 X" h7 V% m0 l悟了苦笑。3 \0 h+ d- W6 o. y( L  k$ G8 H! c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
    * _0 _; X6 N7 ?5 }9 z    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 M+ j5 v  [4 z4 W) E6 p  z'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    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前后又去了很多次,但都因为遇到有什么事而无法通报。/ f" n0 b  C/ X: Y& _
        很多人通过修炼出了功能,便可以看到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这贫困的人就认识这样一位僧人,于是他想去向这位僧人请教原因。
    ; X; Z3 P8 G, A$ j: H# j    这人到了僧人那里后,还没开口说,僧人便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告诉他说:“你因为得不到县令之职来问我吗?你始终也不会得到啊!因为前世里,梁武帝曾经是位斋主,你当时曾写信答应要施舍给他五百钱,而最后却始终没有给他,所以现在他只是许诺给你官职,而你却始终得不到啊!”, _) }7 M. M9 x: q0 _5 X6 E
        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6 a% ?1 a: f( T* V! C, `    难怪佛家常说“人生活在迷中”。可见我们平常遇到的事可能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的,这只有开智开慧的修炼人才能看清看透。而且,很多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无谓的争斗和痛苦执著除了自己造业偿还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应“敬天知命”、“随其自然”,不要过份执著和强求才好。9 l% z: o9 L)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q' c' j- y/ N5 Y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非常敬重的祖母突然过世,国王送其出城火化、供养舍利后,衣服垢弊、披头散发地来到精舍,顶礼佛陀。3 l0 u+ {7 L$ m  I" |2 P5 t
        佛陀问道:‘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何衣服垢弊、披头散发?’国王回答:‘世尊!我因敬重的祖母过世,送其出城火化,办妥一切后,随即来到精舍。’佛陀问国王:‘你非常敬爱你的祖母吗?’王答:‘世尊!我非常爱她。如果将国土中所有的象马七宝乃至于王位统统给人,能救我祖母一命,我一定全部奉送。但这些都不能挽救她,还是让她与世长辞,我因此悲恋忧苦,不能承受!我曾听闻世尊开示过:“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定有死,无不穷尽,没有出生而不死的。”今天才领悟到世尊所说的道理。’
    $ _7 o2 w# ~' j/ A, q$ ~1 W0 z    佛陀表示:‘国王!正是如此,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定有死,终归穷尽,没有生而不死的。即使是再尊贵的婆罗门、贵族、长者,有生必定有灭,没有不死亡的。即使是拥有权势的国王,虽然统治天下,得力自在,邻近敌国无不降伏,但终究还是会死。若往生长寿天,在天宫为王,即使自在快乐,最后还是会灭尽。再者,得证阿罗汉果的比丘虽已漏尽烦恼,远离生死,所作已办,但最后还是要舍去有漏色身,入于涅槃。得证缘觉的圣者即使善调善寂,也得尽此身命,终归入于涅槃。即使诸佛世尊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善说法要,最终也要舍身,入般涅槃。由此比喻,国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有死,无不穷尽,没有生而不死的。’接着,佛陀又为大众说偈:
    3 l) w1 @6 U" S/ Q,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 W3 P: `$ c) Q& }
    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
    ( K, M8 A# D0 ^; e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
    ( e) u; }5 t  C& F, @2 D8 q6 S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槃。
    / ]* ~* d- ^1 \( h$ Z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
    / O- l# T' S3 Y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
    4 Z  R& ?2 Y0 Z波斯匿王听闻佛陀开示的这番道理后,心开意解,再三顶礼佛陀后方才离去。6 {+ C$ k  u# ]* P

    : ~1 J1 |' p3 B/ J0 u- W: S- _'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3 z* h0 s8 b9 T: }* {$ u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o5 o, C" |( R" Y- X" A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 ?# M( `, G2 C3 r+ m& G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9 C8 X7 f2 d4 I  t# |& B- w& i: T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e, `0 p# ]% H3 o% t2 U( _3 A5 Q3 w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  Y. H. y, X* B2 C
        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f/ B' V" j9 i' c9 W7 \9 ~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4个馒头!”. H; c: [7 d+ O* O) v+ j) c
    - b8 x" M$ p: T9 t2 Y4 F/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8-19 21:28
  •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签到六年

    发表于 2013-8-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感悟人生 向往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4-15 11:46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4]签到三年

    发表于 2013-8-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大概恶友比益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3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