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玮 0 M! u1 _) ]5 k8 Q T8 Y/ n7 I6 O. Q$ A
9 L5 {. u8 c3 ]# F0 T3 n2 u
脱离原诗谈体会,基本不是语文老师教材要求,就是断章取义耍流氓。 % P% m/ C# a. b) U
黄仲则写这诗,全文如下: 7 ^ x3 Y: x `! B2 }# B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P4 d- m' F2 s全诗句句有典故。 / d9 ^$ u* |( S; r. N
首句说他一无所成,第二句“不平鸣”出自韩愈安慰孟郊““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所以一般都明白,这是黄仲则没考上。 0 f, N C! ^8 a# M$ |) K
第二联,泥絮,典出苏轼”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后面”薄幸名“就是杜牧那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还是落拓江湖漂泊感。 . ~0 ?% f7 u/ [) M ~. A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里不是黄仲则憎恨天下读书人,而是自嘲愤激,再说一遍,自嘲愤激。古来自嘲诗太多了,陆游还”此身合是诗人未“,苏轼还”我为聪明误一生“呢。别当真,情绪话。 - ^* k5 J3 B; J+ f
所以黄仲则自己都回答了。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F0 g& U ~% Q
按韩愈说法: “草木无声,风扰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无声,或击之鸣……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以鸟鸣春……以虫鸣秋”。
! S% d3 s8 @: }所以这诗简单翻译如下:
# G/ O+ p. \ I& O8 K0 w) Y我没考上;心情不好;漂泊无根,到处碰壁。读书不见用,真惨啊……但是: 不要因为诗卷就愁,我还是找愿意听我的人,给他鸟鸣春,虫鸣秋吧。 虽然有自我宽怀的嫌疑,但黄仲则这话说得多好。 他先自嘲,承认百无一用是书生——当然这句话带情绪。
+ K [9 r5 k' U* k2 V但是: 鸟都可以鸣春,虫都可以鸣秋,何况人。你未必功名见用,却依然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来交流。 黄仲则自己不得志,但就这么春鸟秋虫,也成为有清一代大诗人了。
, T( J, |3 f2 z; M+ Q周星驰《国产 007》说:哪怕是一条内裤,都有他的用处。 黄仲则就是这个意思。哪怕百无一用是书生,咱做个春鸟秋虫,也可以发出鸣声嘛。 ) i% j/ g5 E# \4 ?; o0 \
当然黄仲则最后春鸟秋虫鸣成了大诗人,大家还揪着他的自嘲说话。
9 Z0 v; `/ q. H$ ^) q5 Z H) [举另一个例子。托尔斯泰早年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呆着时,贵族子弟嘛,花天酒地还染了病,觉得写东西太无谓了,有些传记说他当时最爱嘲笑作家,说写小说没有价值。到后来他改头换面写出无数大部头青史留名时,你还去说托尔斯泰认定写小说没价值什么的,就特别没意思了是吧。
' d; h, h+ w I8 S9 {' {) W9 q所以还是那句,离开原文和诗人的生活来断章取义,特别没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