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7|回复: 8

[其他] 《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密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发表于 2015-5-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若水 于 2015-5-18 10:53 编辑
    $ s+ n+ `" k, e$ {/ ?
    / T# M( s# T  q9 e 640.webp.jpg 1 ~5 ]" D# t& B" b
       近日,一本名叫《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小说引发了网友们的狂热追捧,牢牢占据各大网站销售TOP榜榜单。该书作者冶文彪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痴迷,遍读宋史资料,通过整整10年巨细无遗的考据,将《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物全部原地“复活”。而《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密码,更是被冶文彪逐一破解。
    6 i+ f5 E$ c' D   
    % r% U# ]4 A4 ~- b( F5 t0 ~1 P: u   密码一:《清明上河图》被裁剪过?2 h; y, U' e# h0 p- g
    密钥:X
    2G1BQ}U[MRYP~S]N4SL{`_4.jpg

    - v. @4 k5 b( B. h* u4 R
    现藏于故宫的宋本《清明上河图》画幅长度是5.28米,但从明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推测原画应该更长,被人裁剪截断了。画幅左边应该延伸进汴梁城内,甚至穿城而过,直到城西的金明池。但张择端早就在画中留下了一个密钥,以证明画幅的原长确定是5.28米。
    ! I  C7 }6 n. J/ e- \0 j* s$ b
    这个密钥藏在画面中央,是由汴河和虹桥构成的一个斜X。
    6 [& {; L; t/ s& r. m6 _
    这个X的交叉点正是整个画面的中心点,正好将画幅平分。
    7 x  |; Y' f2 U# G: C" d( g
    它不但确定了画幅的中间点,在构图上,更避免了桥与河十字型构图的呆板,一动一静交叉,斜贯画幅,形成强烈的张力。

    " w2 Z9 G: ^7 n2 t1 r
    X两边的画幅,又各有一个中心点,分别是两座建筑:左边是一座城门,它是城内和城外的分界点;右边是一间茅屋,图上最后一间房舍,它是人户聚集区和田野的分界点。

    ) g, h+ z" m, b) ^0 {
    三个分界点设置极其严谨,使整个画幅正好平均分成四段——城内、城外、南岸、北岸。从城中闹市直到城外郊野,完整描绘了汴梁的繁华全景图。

    / G' c: L0 |! \7 }/ S7 @3 p2 B8 ?
    两边如果再继续延伸,向城内街景难免显得重复,向郊野就只剩田野树木,则更为单调多余。所以,猜测原图更长,是没有看出张择端谋篇布局、严谨分段的精妙构想。
    1 n1 ^5 n, ?( d& O8 Y
    ) m/ p- l( B' g/ ^
       该贴已经同步到 清若水的微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密码二:国画没有透视法则?
    密钥:瞰
    EJH%PZS58O($IMUX%(ECAQQ.jpg
    关于中西绘画差异的一个传统说法是:西方绘画讲究眼球聚焦的科学透视法则,中国绘画则是散点式构图,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线聚焦点。然而,《清明上河图》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严格遵照并惊人呈现了透视法则,这也是宋代绘画超越前代的杰出成就之一。

    # p9 U- |# p$ \
    长达5.28米画幅上的近千人物、几十座大小建筑并不是随意平行排列,相反,是统一在一个固定视角之下,按照透视法则井然分布。

    0 l, f2 o- u& [( S. K$ m+ |" C3 ]
    汴河和虹桥构成的X确定了画幅的中间点,但并非视线聚焦点。视线聚焦点在桥下那只客船左船头。
    5 W9 X+ ?" k: h
    整个画幅正是以此为视点,采用斜俯瞰的角度。画中的所有人物景观一律依照这个视线焦点,和虹桥保持平行倾斜。没有任何一处偏离这个透视法则。因此,整幅画才如同实景航拍一样,效果既真实又震撼。

    0 d5 V$ @& v$ ^! a2 I% P
    当然国画的透视和西方仍有所不同,西方是客观描绘眼睛所观察到的实景,《清明上河图》却超越了肉眼局限。以当时汴京的地理环境,并没有这样一个能够俯瞰全景的高空位置,更不可能有航拍。张择端能够设计出这样一个视角,不但需要扎实细致的观察写实功力,更要借助于强大的空间移位想象力。

    % |( D. [7 L4 \4 L
    仅凭想象就能够实现这样一次伟大的透视实践,达到完全符合透视法则的逼真效果,是宋代强调观察、追求合理的时代精神的巅峰呈现。

    # N1 l9 A: \  |9 e. R, x9 Q
    - H+ K  y7 X( s  t

    4 q+ \; R/ q  G( O1 U' w$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若水 于 2015-5-18 11:25 编辑 2 L4 f9 x6 |4 z0 O# p

    , }% G  v. B8 R4 @  ^  B
    密码三:《清明上河图》没有创作寓意?
    密钥:危
    V]VM(9CJBTAYKF{~Z`$A.jpg
    3 p" s) d- ~3 [- F: M% d
    通常说法,《清明上河图》只是如实描绘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图景,并没有其他寓意。然而真是这样吗?

    " t+ }: \$ B1 y  P) P
    画作整体气象熙攘而闲适,正是北宋末年、徽宗朝的时代气息。然而,在画面中央的聚焦点,却呈现了一场危机——一只客船的船桅险些撞上桥梁,船上船工齐力急救,几个赶忙放倒桅杆,其他的拼力划船、对抗急流。
    1 d4 B: y, C6 h# q
    这个戏剧性危机场景处于画眼位置,自然是出于精心构思,绝不是随手绘就。而且,这个精心绘制的核心事件有四大不合理处:

    ! i8 Q0 @4 o- n4 F/ a" `9 F# D
    其一,河上视野开阔,并没有遮挡,船上船工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前看到桥梁、预先放下桅杆?
    + T9 C  I% r6 Y
    其二,两岸数百人,桥上更有许多人在桥栏边赏河景,也没有一个人早一点发觉?
    $ [( D6 O2 k& f: L; s4 i
    其三,河流水急,船是逆水而行,行速并不快,为什么临到桥洞下,才慌忙救急?
      Q& d7 q! k0 e$ N. N' _3 E+ h/ Z
    其四,船篷顶上有一个妇人,正在挥手叫喊,她身边站着个幼儿。船虽然陷入危机,但显然没有严重到会沉船,反倒是那孩子有摔倒跌落的危险。作为母亲首先必定会保护孩子,那个妇人却全然不顾孩子安危。是什么让她忘记了第一本能?
    4 @1 g! S: g( M* E- o
    张择端笔笔精细,连角落里小食摊上的零碎货品都一丝不苟,怎么会在画眼位置留下这些不合理?
    & h: g# O) m3 A: T. U# I( T" S
    唯一答案是:张择端有意为之。

    ; I3 O: C" Z/ y! ?) u, ?
    画面一片繁荣祥和,中央却危机乍现。这应该是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真正用意所在——这只船逆水而行,偏偏又陷入危机,正如当时的大宋江山,表面安宁繁荣,但国内腐败不堪、官逼民反,宋江、方腊相继起义,边地辽国、西夏的威逼还没有解除,又有女真崛起于东北。
    画上的船如同大宋的命运,正处于最危机的一刻,它能否安全渡过危难?
    6 ^* o; N4 c  I0 A6 W
    ! D! P  w# }" e- F
    . p1 l$ h8 N, ^' \
    密码四:北宋重文轻武?
    密钥:斗
    A{M2WA@CO[KFT@}KFVL[4T7.jpg
    5 V" z$ E& V5 n9 L
    宋代治国,最大的特征是重文轻武。

    * Y& `3 C9 V( f0 K% Q. a. C
    从晚唐到五代,武人拥兵自重、四方割据,造成长达百年的兵灾战祸。宋太祖赵匡胤正是从乱军中崛起,平定天下后,他杯酒释兵权,全力打压武人势力、构建文官政府。这种政策虽然确保了国内长期平静安稳,对外却武力不振、连吃败仗,先后向辽国、西夏委屈求和,用岁币换来和平。

    2 t0 Q) }8 {$ \- X+ y) Q7 v( u) S
    然而,在《清明上河图》的中央,除了河中那只船遭遇危机,虹桥上同时也发生了一场事件:两拨人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正在展臂挥拳、剑拔弩张,一场殴斗即将发生。两边的主人,一个骑马,一个坐轿。

    - b: m/ v1 c! r9 k# ^: [
    这场对峙同样位于画眼位置,自然也绝不是随手而画。它充满了寓意——河中那只客船由于众人的玩忽职守而陷入危机,桥上这两拨人的对峙,却显然是意气之争,亦如北宋政府官员党同伐异,百余年间持续不休的内斗内耗。

    + e5 [8 X: n5 I  w: j/ U$ G: u
    此外,文官坐轿,武人乘马。按北宋惯例,武人见到文官,必须恭敬避让。然而这种格局似乎已经改变,骑马那方不但不让,而且所处位置居高临下,似乎预示着国家危难即将降临,重用武人的时代也随之来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若水 于 2015-5-18 11:36 编辑 - w1 _6 T, [, d$ H2 z! C
    3 k* N: v; O: H5 x0 E0 j' ]/ q
    密码五:北宋军力弱?
    密钥:兵
    4FIQWT9D1@0ST%V62FHR4CL.jpg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征兵制,遇到战事,从农民中强行征用,这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生活干扰。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诗正表达了这种强征之痛。宋代则全面施行募兵制,士兵不再强征,而是自愿招募。

    * J1 y0 P. u* u7 ?  n
    北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雇佣军体系,也正是《水浒传》中所言的“八十万禁军”,禁军人数最多时其实超过一百二十万。北宋财政收入,至少一半用于养兵。
    7 M9 k3 `5 X1 \! ?' [
    然而,最大并不意味着最强,相反,北宋军力常年不振,不但无法与辽国抗衡,面对小小西夏也败多胜少。

    4 i- `$ G! v( F# j
    《清明上河图》第二段中央位置有一处军巡铺屋,门前有几个士兵,或坐或躺,全都懒洋洋,有气无力。

    * k4 k" c8 s# [+ P$ I
    窥一斑而知全豹,张择端用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浓缩展示了巨额军费养出来的骄兵惰将。一旦强敌逼近,结果可想而知。

    5 G8 z. w1 [4 j. @: J- O
    ; C" S9 t6 q! O& V2 Q; X) [( J
    0 R6 S6 v. n( Q" l0 C
    密码六:城门毫无戒备?
    密钥:门

    % T+ {9 s; L" V. H
    14018215_201505142331440978.jpg

    1 p1 h# G3 H9 `. N) O! L( L% u: g, k8 n0 ^6 t4 u% q
    画幅左半边中央位置是一座城门,门洞大开,行人自由出入。城楼上没有兵士把守,只有一个文吏孤单无聊,趴在栏杆边看风景。
    3 o( |( l5 P' C
    这就是当时的北宋,禁军一半戍边,一半驻扎在汴梁四周,护卫京城平安。因此,城门并不需要格外戒备。开国一百五十多年,汴京始终安宁无事。
    & K# `( e0 }- s' @
    另外,北宋彻底终结了从汉末以来的世族制度,让隋唐开创的科举制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最大限度保证平民上升通道的通畅。更打破了户籍限制,由国民自由迁徙,只要不是逃犯逃兵,在一个地方定居一年,就可入籍。这洞开的城门正展示着北宋的平等、宽松和自由。
    . L) A7 G, b' P2 M+ e5 A9 p
    然而,这大开的门户,也像一则预言,敌军一旦临城,汴梁将不攻自破。几年后,金兵围城,没费吹灰之力,就让北宋覆亡。
    9 g: {. C) Q! F

    . v  B$ R! V6 i5 E; \1 E
    密码七:北宋商业自由?
    密钥:税
    ( y/ q& N* O. m+ h$ ~0 S
    U_$)$PZ~DW]4[4NYYT]1ZA0.jpg
    # ]  ~2 J; d$ Q- Z' V; C! p

    2 f0 c$ m1 f' z' s5 [% v. F
    人虽然可以自由进入城门,货却不行。

    : H7 ~2 F/ S+ M; p$ j
    在城门内右侧,有一间小屋,是税关。所有进城的货物必须先到这里验货交税。

    ; p/ o0 L+ l. a( H$ u! d
    北宋另一大特征是商业的勃兴。在唐代城市,市场区和住宅区还用高墙分隔,定时开关。街边也没有店铺,并施行宵禁制度,夜晚不许随意出行。到了宋代,这些阻隔完全打破。住宅区和商业区已经完全混一,街边店铺密布,夜市通宵买卖,全国各地商人自由往来。
    ! V: a9 b' E/ N6 K% ]$ a( w
    商业的繁荣,让北宋的商税收入急剧增长,过路行商税额2%,本地住商3%,此外,北宋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税,多达上百种,其中包括物业税。
    财政收入中,北宋的商业税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业税,成为当时世界上商业最发达的国家,汴京在当时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纽约。
    ) |* o, A6 b& M- u& T; ^
    密码八:北宋有世界贸易?
    密钥:驼
    5 ^0 b( z. _3 G1 Y. k
    14018215_201505142332320181.png
    , P9 H7 X# y, ?! E4 k

    4 i) f7 R/ X" z: c. Z( [6 L
    在城门下,一支西域驼队正穿过城门洞。

    $ R# S& B& r. {7 m
    北宋商业的繁荣不仅仅限于国内,更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由于丝绸之路被西夏扰乱,陆路受到影响,北宋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北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造船、航海技术,指南针便是随着航海的发达应运而生。丝绸、瓷器、茶叶畅销国际,甚至远销到地中海。
    % U. z! r8 K' `; D
    北宋的铜钱成为国际货币,大量铜钱流入辽国、西夏、日本、高丽以及东南亚诸国,非洲考古都曾出土了宋代铜钱。这部分导致了北宋常年钱荒,不得不严令禁止铜钱外流。
    $ v% V( w% o$ Z& Q

    6 C5 `+ m" Q  H9 x% m# q5 Y

    3 O, e9 _5 Z! B% y% z* w. F
    ( |( X8 |3 v+ p-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密码九:北宋出现金融汇兑?
    密钥:解
      j: P1 u( k, l
    14018215_201505142332500462.jpg

    ! i6 J* ^/ u1 S3 Z. C, Q
    这间店铺外挂着个招牌,上面写着个“解”字。
    , I- l' Q- x$ J
    这是个当铺,当时叫“解库”。解库不但经营抵当业务,更有贷款、汇兑以及其他票据业务。

      g2 C! v9 _5 l5 }5 @0 N
    北宋是金融汇兑业全面开启的时代,仅以货币发行来说,唐代玄宗最盛时,一年铸造钱币才三十万贯,而到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年铸钱则超过五百万贯!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货币需求量。纸币应运而生。
    " y" L4 _+ |. O# i; G  h, J/ Z
    当时的四川地区用的是铁钱,比铜钱更重,一贯钱有七八斤重,携带极其不便,蜀地商人因此首创“交子”,用来代替铁钱。由于商人间发生信用危机,政府介入,“交子”由民间票据变为正式的国家货币。

    % Z! J- ^0 {$ f6 q/ E% L) w
    除了交子,北宋还创制出茶盐交引、便钱钞等多种政府汇兑票据,推行了“青苗钱”等多种政府借贷业务,并发现了通过发行货币来缓解经济困境的手段。宋徽宗在铜钱中加锡减铜,用以牟利,结果几乎导致铜钱信用危机。到南宋,政府更变本加厉印制纸币,造成了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通胀灾难。

    0 z5 p5 ~) C  u4 z( D$ I
    密码十:北宋是最文艺的时代?
    密钥:节
    : @+ P, m  v8 y- g
    14018215_201505142333070993.jpg
    & N/ `: |6 a; d5 P
    在文人们的引领下,北宋成为历史上文艺风最盛的时代。
    : _, H8 D( W$ s$ r! j* U8 W) }
    一年之中节日不断,每个节日又都各有不同的文艺风俗。图上那顶轿子边檐上插满了柳枝花簇,这正是北宋清明节风尚的文艺范儿。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这天“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日梨花。”

    5 |8 c% s/ W  E6 s! n

    8 h: n6 `) d: F6 n
    3 C8 d$ w, z( S1 z; n8 c/ v

    + ]$ f) p) |: ~" [
    ; a6 M. z9 Y4 }& x' t- W; L- T2 Q
    . x& `* D! B8 A* }: O#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6 c) F) @% b3 |- E
    % a0 M# N% p+ m3 W& A  B$ u0 x

    2 `$ q( E- e& r( K
    作者简介

    4 \# L5 ^# N6 t9 ]5 N
    ) g9 G7 Z0 }9 Z: @/ }9 y* I8 i
    & _8 T# U3 |" S  |- o* Y
    $ n2 e8 {9 J) m+ Y, g
    ) s/ O( h; t, d- [% M' b6 |& b6 t' b- B1 m
    14018215_201505142333230134.jpg

    5 C6 p  L5 Y2 h+ I& R' @9 q
           本文作者冶文彪,多年前偶游开封,自此沉迷《清明上河图》,通过整整10年的研究,冶文彪把自己的书房几乎改造成了《清明上河图》资料馆,塞满了从各地邮购来的所有相关书籍,《东京梦华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宋史》《宋会要辑稿》《东都事略》《宋人轶事汇编》等几千万字的宋史典籍,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书斋里的宋朝人。凭借可靠的历史资料,就像通过熟人介绍一样,冶文彪得以走入画中,从一点点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让824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原地复活,揭开了《清明上河图》神秘的另一面。
    5 v( ^# d$ f+ C2 ?& F% V/ T6 U# z

    9 `$ c: y4 L: x1 G: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9-21 22:53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4]签到三年

    发表于 2015-5-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

    点评

    确实牛,最近正在看这本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9 1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5 07:41
  •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芒果小奶牛 发表于 2015-5-19 11:25
    9 v# S- h- w5 g牛~~~~~~~~
    . D/ `: K  x7 ?
    确实牛,最近正在看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30 07:53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5-5-20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链接:
    * a1 r" D6 @* ~& p/ jhttp://yuedu.163.com/source/86ac3a5b578140ecbc13dd36e34001be_4. F0 q  D8 i"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