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1|回复: 4

[其他] 当萨特遇上萨冈:温暖而纵情的陪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5-5-2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0年4月15日,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巴黎去世,终年74岁。在他的一生当中,被人谈论最多的便是他与波伏娃终身情侣的爱情故事,令人羡艳。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萨特晚年时,身边曾有弗朗索瓦兹·萨冈的短暂又纵情的陪伴?' f5 E9 C/ y0 K* _- R8 M
    # y6 `) H! R5 O5 `2 T
    u=2628106344,356243546&fm=21&gp=0.jpg 9 _, \! l+ ^) [" P

    : E& Z: V) W* `: g4 D萨冈与萨特是同一天的生日——他们都生在6月21日,萨特整整年长萨冈30岁。萨冈年轻时十分崇拜萨特——不止崇拜他的才华,更是沉迷于萨特的“男子汉气度”。作为活跃在巴黎的名作家,萨冈也曾在一些公开场合见过萨特和波伏娃,但她一直明白萨特从来没有留意过她。
    % ^2 f) h& M" {- G: L* g8 J9 ~1 O# }
    4 ?1 G# T, C5 L, G) z( ~4 k2 I6 x而当她得知萨特双目失明、饱受疾病的折磨时,就提笔写下了那封《给让-保尔·萨特的情书》,倾诉了多年来她对他的仰慕爱恋之情。3 ~  E$ k7 g8 x5 c8 l" b

    " P2 N( z% Z, Y$ u后来呢?他们开始约会了。萨特约萨冈见面,单独在一起吃饭。有一阵子,差不多十来天他们就约会一次。萨特甚至像个孩子似的迷上了这种约会,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但从不涉及现实中身边的人。萨特说,这种聊天的方式就像两个在火车站偶然相遇的旅客,他觉得美妙极了。3 _: o/ P2 {4 [* w3 y9 F8 I
    + V+ O# Z. G0 k7 n
    4da0b2b9g768a7d2fba69&690.jpg
    ( K  P- h5 {' l6 u: N' ?3 b- @$ s- q2 m" C* g& x
    弗朗索瓦兹·萨冈/ o# z/ O7 G+ j5 m6 I& z# R

    & W  v/ B; M' G4 W8 u萨特十分珍视萨冈对他的感情。他说,他本想再找人读一遍她的“情书”,以便回味萨冈对他的所有称赞,但又怕被人笑话。于是,萨冈整整花了3个小时,反复朗读录制了这封“情书”,把她对萨特的感情全部收进一盘磁带里。日后他对萨冈说,每当夜里他感到消沉的时候,就独自听听这段录音,于是心中便涌上一丝温暖的亲切。
    ' t/ m; S; X1 \, T' B+ O2 f$ p) j# ^5 }% S+ i; D
    萨冈就这样温暖而纵情地陪伴到萨特去世那天,也就是35年前的今天。
    0 u: [, P! B) \. C) Z
    2 N- F- k  l/ i7 Z萨特去世时,萨冈悲痛地说:“既然那个早我30年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人离去了,我也不愿意在没有他的世上再多活30年。”/ }" x0 {1 {4 i  a* {$ f

      m* a, l1 Z: F* D0 [' [) v《写给让-保罗·萨特的情书》" H  _/ b1 j" N( O
    $ m# p- h; D! w+ K
    “亲爱的先生:
    0 Z8 q8 n* ?# d, u8 n5 f0 u; t  E# f* q
    ; v7 B/ V* Z/ P我称您“亲爱的先生”想到的是这个词在字典中的幼稚解释:“任何一位男士。”我不会叫您“亲爱的让-保尔·萨特”,这太像记者采访的口气;也不称您“亲爱的大师”,那是您最厌恶的称呼;也不会把您称作“亲爱的同仁”,那过于委屈您。很多年以前我就很想给您写这封信,差不多三十年了,也就是自从我开始读您的作品,特别是近十一二年以来,最终导致可钦慕的人已变得很稀少,以致人们几乎要庆幸自己的可笑。也许是我自己变老了或变年轻了,以致今日可以不再在乎这可笑,而对此,您却大将风度,从未放在心上。
    : P' n1 P2 F& t0 H5 z4 ]: L; k1 a, E- M/ L! E  t; h& T  @& r
    我本想让您六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收到这封信。这是法国的一个吉日,相隔几年多,诞生了您和我,再过些年又诞生了普拉蒂尼,三位优秀人物。夏季短暂,动荡,凋谢而去,我最终放弃了这首生日颂。然而我要说的话还得向您说,也好证明这充满情调的标题并非随便说说而已。# M; D" x3 A+ U  q

    2 S5 l+ J1 C  ^0 K8 i$ ?一九五○年我开始读书,什么都读。从此,只有上帝或文学知道我喜爱或钦佩过多少法国或别国的作家,尤其是活着的作家。以后我结识了一些作家,也关注了一些人的写作生涯。今天,如果说,作为作家,仍然有很多人让我佩服,作为人,让我继续仰慕的惟有您一人。十五岁是聪明并且严肃的年龄,一个没有明确目标因而也毫不让步的年龄。您在我十五岁时所作的所有承诺,您都履行了。您写了您这一代人最聪慧、最诚实的书,您甚至写出了法国文学中最才华横溢的一本书:《词语》。同时,您又始终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弱者和受欺侮的人。您相信人们,相信事业,相信口号;您有时做错事,像所有人一样,但这一点却与所有人相反,每一次您都承认。. ^9 q& N( J1 [' Z

      N+ d' R9 |" R/ e7 b) B  T您固执地拒绝了给予您成就的一切荣誉桂冠和物质回报,在什么都短缺的情况下,您却拒绝了人称无上光荣的诺贝尔奖。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您的住所三次被炸,流落街头却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您让剧团编导安排您喜欢的女性出演她们并不一定适合的角色。如此,您傲然表明,对于您来说,爱,不是对“对荣耀光彩夺目的埋葬”。简言之,在拒绝人们所赠予您的一切,即重要性的同时,您爱了,写了,分享了,奉献了您该奉献的一切,那是重要之本。% A! }8 `, o& \$ f( x0 T# Y

    ) z4 M) ]7 @" L7 M$ ?2 A2 r您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个人,您从未宣称作为作家的才华可辩解作为人的缺点,也不认为只要能体验创作的幸福便可以藐视或忽视亲友和其他人,所有其他人。您甚至没有首肯这样的说法,只要有才华有诚意,即便做错了事也是有理的。实际上,您没有躲在才华后,在人所皆知的作家的这一脆弱点和双刃剑后边,您从未像那喀索斯那样自我陶醉,而那喀索斯,还有小主人和大仆人,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留给作家的仅有的三个角色。相反,这把所谓的双刃剑远没有把您像许多人那样美妙而喧哗地戳透,您称它在您手上轻巧、有效、伶俐;您珍爱它,您使用它,您把它交给了受害者,您眼中真正的受害者,那些不会写作,不会解释,不会抗争,有时甚至不会抱怨的受害者。; q4 I0 `: W  }- t5 F

    * h( @. l; a5 `4 l. _9 @: [您不责难公正,因为您不愿评判,您不谈论荣誉,因为您不愿受封,您甚至不提宽厚,因为您不知您自己就是宽厚的化身,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正之人,荣誉之人,宽厚之人,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人;生活不奢侈亦不克俭,无忌讳亦无放纵,唯一纵情挥洒的是文字;吸引人也乐意被吸引,才思敏捷,才智过人,总是把朋友甩在身后,又总是返回来让他们感觉不到。您常常宁肯被利用被玩弄也不愿无动于衷;宁肯失望也不放弃希望。一个从来不愿作典范的人,过的是怎样典范的人生!
    6 O- p4 o- Z& \3 J1 U, O, B; F, o' R( i  i/ K# l; j1 Y/ R
    听说,您现在失去了双眼的视力,不能写作了,而且肯定有时候非常痛苦。所以,也许您会高兴地知道,二十年来,我所到之处,日本、美国、挪威,外省或巴黎,都能听到人们谈论您,男女老少都怀着这封信里所倾吐的那种钦佩、信任和感激之情。' a3 x9 @, e8 h0 @8 _. k- D

    6 \: }- }( ^) L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7 S, c4 V2 e) @
    $ h) d7 [. I* ~* a& `* D
    愿上天保佑您。
    6 O. U# P$ `  r# s. J6 l( J2 B" |- F: x
    ——弗朗索瓦丝·萨冈”
    4 Z6 A  j' P# F' U& h3 E+ h. v( |$ s0 y6 Y7 X! f2 s4 v
    W020141104763271351138.jpg
    . G7 ]8 j+ [5 a- _  x5 u
    9 ~6 G/ D, ^5 f# g! g. Z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由。
    + G/ G0 g' }) S1 ~/ g& y& d* r愿天堂没有痛苦。
    0 T( A# V6 f4 _* u7 V: n. M+ l  M9 G& C9 \
    来源:文艺生活周刊
    + R& }8 e* i& I8 z. b
    # Y" ?8 C/ q$ i3 W! @; z
      k/ d# p" Z6 V- `6 b8 A2 G, s# q5 x2 n( d! H5 z! {* j5 s

    ' y; U* L* b$ Z  b- Y* W: ^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得知萨冈的死讯后说道:“随着她的去世,法国失去了最优秀和最敏感的作家”。她的朋友则说:“她的一生有三个关键词:高傲,高速,夜生活。她的一生都在青春期,她是大家的年轻人。她是比杜拉斯更明火执仗、更肆意妄为、更能代表欧洲觉醒的一代,叛逆却不革命”。; T$ I" D& `' Y) V) r

    7 q) w' Y  V1 B5 e: b/ F4 I 4c4ceaeb44c8726082948.jpg % B3 P: G" H: h" c. M

    1 ?# ?8 T8 R9 \1 l- {) d- V生命是一场飙车,我有权自毁
    9 n+ r) I3 j4 ^* }9 G- K
    " e, p: o3 ?: F  N' o1953年,十八岁的弗朗索瓦兹·萨冈对女友说:“今年夏天,我要写一本书,我会赚很多钱,我要去买一辆捷豹。”一年后,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学女生靠一本“除了毫无爱情的同床睡觉之外,一无所有;除了高级汽车和大量威士忌之外,别无他求”的《你好,忧愁》成了畅销书史上最年轻的千万富翁。
    1 A+ O2 C" Y- ]2 @1 _# ^0 |. h. d' Z% [* k) u
    突如其来的成功和人们毁誉参半的评论令这个小姑娘有些手足无措。但不久,强烈的个性就促使她决定:“作为理想,我打算过一种下流、丑恶的生活。”事实证明,她接下来选择的生活远比书中女主人公塞茜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整个成年时代,弗朗索瓦兹·萨冈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Party Queen:头顶乱蓬蓬的短发、手持一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切斯特菲尔德牌香烟,身上穿着那个时代最昂贵的让·路易·雪莱的衣服,毫无节制地酗酒、嗜赌成性。萨冈对飙车和速度的迷恋更是几近痴狂。她热衷于和哥哥在凌晨三点钟的圣叙尔比斯广场玩飙车游戏:两人分别开着美洲豹和哥迪尼,以每小时百公里以上的速度冲向彼此——为了体验“最后一刻的刹车”。
    1 v$ e; x' v; v9 E9 t7 a
    2 e9 h. ^. t$ ~2 b* A1993年,她曾回忆说:“我的运气好极了,因为我长大时,正好有了口服避孕药。我18岁那年,整天怕怀孕怕得要死,但避孕药出现了,此后30年,性爱自由了。我成年时代的那30年,正是纵情取乐的年代。”就在萨冈自己也相信好运气时,一些好像不会发生的事,都发生了。! m9 t: H# \) W8 A: _! L
    $ a. O& l/ Z5 z
    1957年4月14日,她遭遇了一场举世瞩目的车祸——她的阿斯顿·马丁以一百六十公里的时速翻落麦田,撞成了一团废铁。当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她从驾驶室里拖出来送到医院时,她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一位教会人员匆匆赶到了医院,看到这幅情形,叹了口气,取下了她脖子上的金项链,在她手中放上十字架,开始做临终仪式。不料,萨冈奇迹般地又活过来了。由于六个月都必须一动不动地躺在医院病床上,只有吗啡能抑制疼痛。她‘别无选择’地染上了毒瘾。并在此后的人生里随之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但是,她却对此保持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清醒。后来在法庭上,她冷漠地表示:“只要这不伤及他人,我相信自己有权自毁。”0 G& ?# o; s9 i. j

    * R' c; @6 V" Y4 M- O  N  R) r" A- @爱情是奢侈品,有可以,没有也能活: {; y; l' E& V" J/ N' B
    7 ^" ?- Y- w- h( a) p, V: w
    1957年的车祸,为萨冈带来了第一次婚姻。英俊富足且学识渊博的出版社老板吉·舒勒闻讯后冲到了她的病榻前,对她说:“为了你以后不再做蠢事,还是嫁给我吧。”断了11根肋骨、伤痕累累的萨冈同意了。她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这段婚姻起初琴瑟和谐,可惜好景不长,萨冈很快感到了厌倦,重新回到了烟雾缭绕的酒吧。吉·舒勒也对这位孩子气的夫人难以忍受。有天早上两人醒来,忽然发现彼此之间不再有谈论。于是,一切都结束了。- z9 J+ e+ [/ }1 n& @

    : \+ @9 B: M+ D- r4 ~4 [再次邂逅是在圣洛佩兹:妻子身边伴着一个小伙子,丈夫身边伴着一个姑娘。他们平静相对。“那两位却嫉妒得要命”。1960年,他们离婚了。
    ! l$ }% i6 {! z' x
    & [6 Z# a7 j8 ~, _+ ]& M, P与吉·舒勒各奔东西后,一个名叫葆拉的女孩频繁出现在萨冈身边,并和她一起住在了布勒伊庄园。葆拉尽管性情古怪但精力充沛,她完全负责萨冈的一日三餐和外出安排,腿脚麻利地把萨冈照顾得舒舒服服。但这些都无法让那些喜欢萨冈的读者宽容她的存在因为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者。萨冈虽然不这么认为,但也不公开否认她们的关系,惹得外界一直颇有微词。但没过多久,萨冈就再婚了。这次婚姻时间更短,仅仅维持了11个月。在法庭上,萨冈赌气般地说:“我更喜欢单身生活,人只有千分之一的机会获得幸福的婚姻。”话虽如此,但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和解。萨冈成功地把丈夫变成了情人,二人继续同居了六年之久,并育有一子德尼。
    3 y! l$ r( ]  z5 M( m. \& T& i! r+ P% }; i6 }
    对婚姻心灰意冷的萨冈对爱情的看法不无悲观。她视爱情是一种‘病态的迷醉’,最多也就持续个三、四年——就像她的切斯特菲尔德牌香烟、让路易雪莱礼服、美洲豹XK140一样,有可以,没有也能活。不过,1978年,43岁的萨冈还是鼓足勇气、下决心要真正地爱一次。她选的对象是少年时代的偶像,当时整个法国的文化灵魂——让·保尔·萨特。那年萨特73岁,双目失明。由于脉管狭窄,从住处走到附近的巴西饭馆,这个老人也得停下来歇3次。+ U7 L; x+ D% ?# N* e* ]3 l

    5 ^! {" [: o" m5 Q% x弗朗索瓦兹·萨冈
    : D6 `5 ^* O! I2 S' Z( y( J' q
    ( G! q  J# n) T4 P弗朗索瓦兹·萨冈的行动永远是光明正大的。她丝毫不避讳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她在两家报刊上公开发表了《给让·保尔·萨特的情书》。诚挚的内容让萨特分外怀念20年前晚宴上见过的那个身穿海水蓝上衣、黑色小皮裙、剪着男孩短发、容貌俏酷的姑娘来。他觉得有必要再见见她。
    ; [" y$ p7 f, |, t" a1 l! N6 R# [. N) G& x" q$ B# @
    这是一次完美的约会。在一个星期四,萨特找借口支开了妻子,并让老仆人帮忙换上了一套干净体面的衣服,他希望自己尽量表现得好一点。而萨冈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接近萨特。虽明知萨特看不见,她还是穿上了最漂亮、最端庄的裙子,化了淡妆。二人出现在餐厅时,把餐厅老板吓得了够呛,服务员们更是吓得像受惊的乌鸦一样飞来飞去,唯恐招待不周。这次约会,他们都在对方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此后,两人每隔10天就在一起单独吃饭,相互陪伴,无所顾忌地嬉戏。在法兰西学院,他们面对面地共进午餐,萨冈帮萨特把盘子里的肉切好。在人行道上,她牵着他的手,怕他摔倒。萨特亲昵的称萨冈为“我的顽皮莉莉”,但没人知道他们晚餐后的夜晚是怎么度过的。在忆及他们的关系时,萨特写道:“我们聊着天,就像是两个在站台上相遇的旅人,不知道今生是否还会遇见。”两年后,萨特去世,萨冈深情地在纪念文章里这样说:“我不愿意在这个没有萨特的地球上再活30年。 ”) S/ e5 A; x+ h9 t% v
    - t8 p# I% R8 K8 w
    忠于爱情不忠于总统,即使那个人是总统4 i: J8 Q4 M' o/ n* `# w3 y2 i

    4 M/ c; m6 k9 @# p) I萨冈的后半生不再是一个作家,人们形容她一半是黑郁金香、一半是粉红玫瑰,传奇般盛开在法国政坛,先后成为蓬皮杜和密特朗两届总统的座上宾。
    . @9 O% p& b  v2 q* ]! r; g4 }
    % X1 f9 V' `5 A" G& m前者在位期间,曾两次邀请这个总被娱记包围的女作家到爱丽舍宫叙旧。后者则更让人充满无限遐想了:每当萨冈在乡间举行生日庆贺时,总统的直升专机就会出现在草坪上。在密特朗当选前,他们一起“肩并肩”地坐飞机。而萨冈对总统的决策更是有着难以置信的影响力,她曾为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拿到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开采权去游说密特朗,事成之后,埃尔夫公司放到她账上4百万法郎。! r2 M3 y% o9 x# S
    5 w& B6 C* @+ x9 _5 }0 {& Z9 M$ B
    但真正的事实其实是这样的:萨冈与蓬皮杜是老乡,早在他投身政界前两人就相识。蓬皮杜在位期间,出于对这位特立独行的女性的欣赏,邀请萨冈去爱丽舍宫作客,共同探讨文学与艺术。相比较而言,萨冈与密特朗的认识就显得带点浪漫色彩了。1974年,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的前一年,萨冈在飞机上碰巧与其座位相连,发现他“很智慧,脾气也好”。竟为这位“马基雅维里式的政坛王子”所吸引,成为其阵营的坚定捍卫者。这段关系被萨冈很好地掌握在了路人皆知又皆不知的程度,直到1985年才曝光。那一年,是密特朗当选总统前的关键阶段。他带萨冈一起坐飞机去哥伦比亚出国访问。可惜,萨冈太不争气,她因高原反应患了肺气肿,以致缺氧而昏迷。总统只好动用专机把她送回法国急救,当然,这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为此总统受到了批评,但密特朗不介意,事后还安慰萨冈说:“下次,我带您去个平坦的国家。”
    9 \3 z6 O4 V. }. V& o
    , \' P0 Q2 B7 B3 G6 ^两人惺惺相惜的交往一直持续到1996年密特朗去世。其间虽一度成为媒体渲染的焦点,并被萨冈的传记作家演绎成田园牧歌,但萨冈从未把它当成殊荣,有一次竟因心情不佳把总统先生拒之门外。
      ~5 v3 ?/ L& K$ m/ z, Z$ A+ k9 U, r$ Q8 p* c
    与密特朗保持亲密关系同时,萨冈也与其他很多人保持着类似关系。她对爱情的要求显得随随便便,而她对友情的要求却异常挑剔,要求朋友必须具备两个主要品质:幽默和无私。幽默,意味着智慧和谦虚;无私则是慷慨和善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在萨冈周围自然形成了一个令巴黎人又恨又好奇的所谓“萨冈帮”。他们经常彻夜地饮酒狂欢,搞恶作剧,他们在各自的家庭和婚姻之外寻找和保持着富有传奇色彩的友谊。在这个圈子中,萨冈与舞蹈家雅克·夏佐的“友情”是最耐人寻味:两个人彼此倾慕交往了四十年,却从没有真正地结合。夏佐回忆道:“在我和萨冈之间,从来没有嫉妒,没有独占对方的想法,这是完美的默契、温柔,没有猜忌的爱,激情还未爆发的爱。我们两人甚至都想到过结婚。麻烦的是,这种想法从来没有同时在我们身上产生。”当萨冈有一次正式向他提出结婚时,他心不在焉地拒绝了。几个月后轮到夏佐提出请求时,萨冈的回答则残酷而又坚决,她说:“不,今晚我并不感到忧郁。”
    2 }) W+ a# E8 x1 l7 Q
    ; H+ a5 G* h+ O" o2 R; `金钱是好仆人,但是个坏主人,它是手段绝非目的
    & V. S6 J4 q" {& G* P
    , W0 O6 W$ o/ L; C6 n2 ?忧郁、迷惘是萨冈五十本作品共同的基调。勤奋的萨冈在一生写下了二十多部小说、二十多种戏剧,也算是辉煌的业绩了。但在她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却鲜有文学奖项垂青。《费加罗妇女杂志》的记者采访萨冈时问有意问道,除了摩纳哥文学奖之外,文学批评奖大概是您获得的唯一奖项吧?萨冈则不无调侃又优雅地说:“人们说她的书卖得太好了,她不愁吃不愁穿,所以用不着给她颁奖了。”确是如此。从十八岁起,萨冈就一直过着一种优裕富足而又不乏传奇色彩的生活,金钱于她又宛如过客。% L: n2 O5 v4 J! @

    ) A  d3 W( G0 c1 I5 i8 T. Y《你好,忧愁》出版后一年,萨冈被告知将有500万法郎的进账,一向溺爱她的父亲命令道:“你还这么小,就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这太危险了。必须赶紧花掉它!”萨冈第一次不折不扣地听从了父亲的劝告:她买了一辆“美洲豹”,后来又相继买下马力越来越大的高速车GORDINI、别克、A.C眼镜蛇、阿斯顿·马丁……她邀请了30个人到圣特罗佩消夏,这样毫无节制的生活一直持续了5年,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负债累累。
    0 o/ k3 N, K! d4 R; n* b) p; K! o( d/ O1 v7 Y0 @' o
    不过,萨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本领也让其他作家望尘莫及。半个世纪以来,萨冈每出新作都可以拿到高达18%的版税,而这个比例在别的作家那里通常只有10-12%。有时,她只要向出版社提出一个数目,而后马上便可以得到所需。而她写书的速度又如飙车,每年一到两部作品问世。最长的一部《真爱永不败北》用了四年,这让读者等得不耐烦了。书一出来就销售一空。三个月后,小说翻译成了九种文字,在二十多个国家上市。萨冈为了奖励自己,买了一辆时速可达200公里的法拉利跑车,开始新一轮的挥霍。% `+ h# u2 U7 m7 z1 j4 \

    " ?, X" [0 b: l* f0 }4 Y8 \每当人们以为她已经倾家荡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又能让她重新振奋起来。1981年,她那匹从未赢过任何比赛的种公马哈斯提弗格居然赢得了奥耶的春季跨栏长跑冠军。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她唯一拥有过的房地产埃客莫维尔庄园在此之前刚刚被抵押。
    ! J+ {& {3 @( h0 C" R/ [; p9 c% v) H  ]3 h! P
    有人计算过,1954年至1964年间,她赚了5亿法郎,却从不知是如何花出去的。能肯定的是,投资洗衣店的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在她身上发生。虽大多数时间都从不缺钱花,但萨冈对金钱却有着穷人的金钱观。她声称:“说钱不重要是不得体的。要自由,要独立,钱是必须的,钱可以提供方便。没有钱很可怕,不可避免地与人产生摩擦。五个人住一个房间,五十人挤一节地铁车厢,能舒服吗!经常能独处,这是幸福的一把钥匙。我一直在想这句话:钱是个好佣人,但是个坏主人。这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目的。为什么?因为钱使人定心。”
    : q* I8 y, N) H5 N- I# M
    ) Z- g+ _. I# k9 ~& U4 q) a她是当之无愧的物质教母。任何时候,不管有没有爱情,她都穿雪莱的礼服容光焕发地上电视,把身旁怀念中国情人长达六十年的杜拉斯衬得像个怨妇。虽然后者一再声称文字就是她最华丽的衣裳,但却从此拒绝与萨冈同台亮相。诽谤萨冈的人们指责萨冈好逸恶劳。萨冈撰文《致懒女人》驳击:“表面上不费力气,这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个壮举,这是至高的优雅。”$ b# G- F6 ^3 {1 K6 S

    0 C2 G) a- {* i, h弗朗索瓦兹·萨冈     再见,忧愁; M; r* g  m. R$ t! v
    ( @/ p0 E6 {: f" |
    跟随萨冈三年的传记作家阿兰·维尔龚德莱在其作品《萨冈,一个迷人的小精灵》中对萨冈的前半生用了200页来描述,而暮年只有两页。寥寥数笔带过,仿佛是不忍追念伤痛的记忆。
    4 A' g3 E: t! y2 z. _4 v1974年,法国的税务整顿,萨冈成为其中的牺牲品,因无力支付巨额税款。萨冈的财产被银行冻结,加上人们过度的关注,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1990年,警察在她家搜出300克可卡因和300克海洛因,萨冈入狱了,被判12个月监禁罚款4万法郎巨额罚款;1995年2月,由于转让和吸食可卡萨冈被判处缓刑一年的监禁;2002年,萨冈因为在1994年隐瞒了8838469欧元的收入,其中牵涉给密特朗与埃尔夫公司充当中间人得到的非法佣金,她被判处了一年监禁,缓期执行;由于债台高筑,即使把全部收入用来还债,也要到2031年才能还清。所以法庭预先扣押了萨冈以后所有作品的版税。5 L, h' r0 G! R

    3 w- Q# h0 G- P7 d# p; I" f3 l- a法国历史上一向有为作家请愿的传统,这次也不例外。萨冈被判决之后,立即有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发起了一个为她请愿的运动。他们认为虽然萨冈欠国家的钱,但是她的作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所以法兰西欠她的更多。既然法国在任何制度下都懂得尊重作家,有关当局就应该采取迅速而体面的办法来解决萨冈的税务问题,以便使她恢复精神上的安宁并继续写作。0 d' j/ n6 O$ d' [8 [/ F) `" A

    7 }" _& s2 Y* w0 Y" Y1 q尽管如此,他们仍未能挽救她的命运。萨冈最后终于破产了。她只能寄居于朋友家中,年轻时的荒唐生活一样样地伸出手来向她讨债:她很轻易就会骨折。她的髋部动了一次大手术,只能借助拐杖和轮椅移步。更要命的是,她再也不能写作了;再也不能写那些“老围绕着床打转”的故事了;也再也不能像十八岁那样,穿越大洋彼岸,再驱车三百公里,只为听一场比莉·何黛莉的演唱会;再也不能从一个赌场奔赴到另一个赌场,输掉四倍家底仍然面不改色地扳回败局。
    * a- z) [* R5 m* T) Y# r$ ]1 Z: `7 |
    她的生命曾是一场豪赌,可如今她败局已定。7 T5 o9 d9 I7 i! T* B0 b
    + t; ^9 _6 I  Y6 [4 Z2 v. B2 T
    萨冈晚年的生活是在医院和法庭之间度过的。同时代的朋友们逐一去世,这使她越来越罕有笑容。她说:“从前我喝酒是为了认识别人,现在,是为了遗忘。”
    1 M$ z% f$ C- ~3 l3 n6 I
    , k% l% \+ E: @! n
    ' a3 G- w, [( ?9 N+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凌乱的床》、《平静的风暴》、《冷水中的一点阳光》、《舞台音乐》,6月国内书店新书架上一连4本备受欢迎的小说,都出自一位作家之手,这就是弗朗索瓦丝·萨冈——法国文坛上的才女。1 L9 X  {# M& \( M

    ( f! F. d: c" s9 a1 A  写出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内心1 e! @+ X- ^7 c, ?
    $ \+ z* U% W& z9 R0 a7 \) o
      说到萨冈的文学地位,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你好,忧愁》,那是她对现代人心灵所作的细腻探索。1 ^3 Q. i4 K# q6 l; D  ~" k/ A: P

    : m* E3 v8 d) j' r& V  1954年,年仅18岁的萨冈,写出了小说《你好,忧愁》,一举夺得当年法国的“批评家奖”。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雷蒙过着随心所欲的日子,不愿让生活步入正常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父亲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子,一旦让她进门,不仅父亲雷蒙得受她管制,塞茜尔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听安娜的话,去做一个乖乖女。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的前女友爱尔莎,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居然得逞。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冷落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这一打击最后导致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塞茜尔苦心经营的计谋,换来的却是她人生道路上初次品味到的忧愁和迷惘。2 C% _* T. O. P- p

      ]3 s. |4 d2 l* i$ n  《你好,忧愁》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引起强烈共鸣,销量达近百万册,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随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少女塞茜尔的形象几乎成了战后整整一代法国叛逆青年的代表。9 S- a7 g: i! j6 `$ N' @

    ; B  s7 W  J8 p& f  20多年前,当笔者拿起笔,翻译萨冈的《你好,忧愁》时,心中感觉十分矛盾。这本被认为引导了一代法国青年生活方式的书,对当时的笔者冲击非常大。这个18岁女孩“不做乖乖女,要做疯丫头”的价值观,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显得格格不入。那时的国人,大多规规矩矩活着,踏踏实实做事,以不出格不反叛为准则。读到《你好,忧愁》,大都会认定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疯丫头”。3 t6 G4 p, W- Z9 _) W! m

    : a7 B# h/ v8 N  然而,多年后笔者把当初的译文重新拣起,校改修订再版时,这个“疯丫头”已不那么陌生了,中国社会中也有了这样的一些人。
    # J8 z+ }, ?! d9 }) @' W, A  J, B+ N$ t. t
      随着其作品一部部被引进,萨冈在中国的命运,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 f# {  h( k* ]+ _3 N0 q
    8 N( q/ ^* ]: T1 n, k  永远是反叛的女孩
    ( v# h: w. c  P8 X: a5 u2 k/ U3 @& a2 h4 i6 @1 ~. i4 R* j
      写了《你好,忧愁》后,18岁的萨冈几乎完成了别的作家要奋斗一辈子的事——天下皆知,采访一个接一个,到处旅行去签名售书、做报告,风光无限。# d) P1 J5 T7 X7 ?

    % ^. M5 J/ }/ @: J, h' q; y  她后来又写了很多作品,然而,当笔者读那些作品时,便发现,她永远是那个反叛的女孩,只是随着年龄渐大,锋芒有所收敛,作品的主题有所拓展,文笔也变得老到了。从《某种微笑》到《一月后,一年后》,再从《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到《狂乱》,骨子里不愿因循守旧,总想逆流而行的本性,在书中一览无遗。/ H" X7 |( ~- {- o9 v

    4 d0 B6 g. t$ O8 s0 D2 H  萨冈喜欢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法国的那些著名作家,从19世纪的缪塞到20世纪的纪德,从偏重思想性的加缪到擅长写诗的兰波,她都喜欢。而她成名后再没有真正离开过的,则是卢梭和普鲁斯特的作品。" ?6 ^; n# j$ I) s% B: K+ m, x' c( w
    * X1 ^8 U8 P  r0 m1 c! M1 o
      萨冈喜欢文学,喜欢写作,这不假,但写作生涯之外呢?她的一生可以说极具传奇色彩,她创造了一个神话,但孤独、危险也一直伴随着她。
    - ], C3 [% p% \4 `: O1 x" L$ Q- @& ?. v) D. D
      萨冈为名声所累,在自己作品中体现风格的同时,她更多是直接在生活中“秀”了。毕竟,少年成名、貌美如花的天才女作家,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 P) i1 E% l1 K& O9 D" O) u/ L3 \: z8 |* m' N: _8 v) M$ \
      她喜欢赛马,着迷而狂热,不仅赌马,自己还养了一匹赛马。从小,她就在家乡洛特省的高原上纵马驰骋。体验马背上疾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是小萨冈除了在阁楼上安静看书之外最爱做的事。爱静的是萨冈,爱动的也是萨冈。2 r- X: P9 X+ h. t/ g

    & j2 U9 d9 J! J8 }) \  她喜欢飙车,跑车的速度给她带来的快感远远胜过在高原上策马奔腾。但为此,她曾付出过惨痛代价——1957年,她才21岁,在朋友的挑逗和怂恿下,她驾驶着豪华跑车阿斯顿·马丁,以150公里的时速狂飙,结果跑车失控从公路上飞到排水沟,最后翻进一片麦田。重伤的萨冈好不容易才从死神那里逃脱。当然,那次车祸,是她的责任。她作为丑闻的主角,受到记者们的纠缠,即便后来躺在担架上离开医院时,她也得强打起精神接受记者的采访。
    9 M0 A$ a- D' C1 M9 q" S4 ?4 c5 e9 y" T2 O
      她喜欢喝酒,但通常只喝到微醺,只想有一种轻微的麻痹感,而不强求一醉方休。就在1958年法院审理车祸案,她不得不出庭应诉之际,还忘不了喝酒壮胆,甚至进法庭之前,她还在法院的台阶上喝干了一瓶啤酒,被摄影记者抓了个正着。  W" ~  M/ @. |8 l# [
    / _8 g4 Y$ |4 M' x6 s* H
      她喜欢去度假胜地,住豪华酒店。她去法国的海滨名城圣特罗佩,简直就像去自家的乡下别墅一样频繁,以至于那里的居民都认识了这个“一大清早就在小街上摁车喇叭的疯丫头”;而她出入夜总会和高级娱乐会所更如家常便饭一样。) n0 Z: B( {7 p2 C$ ~- j4 {) t
    : J' P9 T$ \9 u/ Y
      她并不喜欢毒品,却不得不频频依靠以吗啡为主的麻醉药来减轻身体的病痛。因为,车祸引起的神经炎病痛一直折磨着她。为了戒毒,她求过多种方法,但最终把她从毒瘾的泥淖中解脱出来的还是写作。8 n. X& L' D& W/ J( C: y
    ( G" c7 U) U) R1 w
      42岁给萨特写情书+ f! Q# P* S( t/ k9 r
    3 S* U" Y% q2 G
      “我是一个持续性事故。”萨冈说过这样的话。她身上发生的事情总是让人们着迷,尤其当牵涉到风流韵事时。$ N  V  Y2 w0 a' ^! e# v$ R8 k

    # s5 S7 W/ U; F  萨冈喜欢与男人的自由交往,她最初嫁的人是出版人居伊·舒勒,在她众多的情人里,她最爱的有舞蹈家雅克·夏佐、摄影师菲利普·夏尔邦杰等。当然,这样做,除了肉体的需要之外,也有精神上的需要。后来萨冈有了第二次婚姻,嫁给美国人罗贝尔·韦斯托夫,并有了一个孩子,但她依然跟一些异性名人保持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任期为1981年—1995年)与她私交甚密,而且总是亲切地称呼她为“调皮的莉莉”。 1978年,42岁的萨冈还曾写过一篇《致让—保尔·萨特的公开情书》,对70岁的大师表示好感。为了套近乎,她还强调了自己跟萨特是同一天生日。
      s) c8 K" m% h: K) C5 U; w
    * h1 S2 P2 H$ Q) T3 {2 \  萨冈也喜欢女人,她从不掩饰自己与美女服装设计师佩姬·罗什的恋情。而那位声称从未跟萨冈分开过的法语版《花花公子》女主编阿尼科·热尔,后来还专门为萨冈写了一本书《萨冈之恋》。
    0 F2 Y+ f* n% M1 q5 Y$ D# _+ h3 @- j: [) ?1 x
      总之,萨冈少年时狂野,成名之后更是放荡不羁。在写了40多部小说和剧本的同时,她留下了几乎同样多的轶事,连年不断。人们对她放荡的生活方式,飙车、滥用毒品、酗酒、赌博等,也颇多微词。不过,客观地讲,身为公众人物的萨冈,一举一动都受到记者的注意、报道、曝光,一点点小小的过错也会被放大许多倍。这些事情如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并没有什么人关注,但发生在萨冈的身上就不一样了,谁让萨冈是个女人,还是个名女人呢?5 J6 T1 o5 D  a

    3 J( O+ V" [, d0 N# u4 ]7 h, R/ D  2004年,萨冈逝世,彻底告别了人间的“忧愁”。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得知噩耗后发表谈话,称萨冈“在她那代人中曾引领了潮流”,“随着她的去世,法国失去了最优秀和最敏感的作家之一”,“萨冈以其细腻、激情和敏锐,挖掘了人类的心灵”。总理拉法兰称,“萨冈是一种微笑,忧郁的微笑”,“从她的第一部作品起,她那简洁、有时看破红尘的文风就影响了一代人”。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9 @% f; C, w: V+ M0 K

    + Q( ~$ T( x+ [) ^/ T& s  但愿人们能忘记她给公众及媒体留下的种种绯闻和丑闻,而记住她作为作家留给读者的那些作品,也记住她小说中时时露出锋芒的叛逆精神。8 {- S1 P* V3 J0 o0 }

    7 a; `5 X; q.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萨冈: 法兰西最忧愁、优雅和叛逆的女人    忧愁、优雅和叛逆,对于女人,往往总是相伴而生的。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便是这样一个女人的典范。她的美丽铸就了生活的忧愁,而忧愁又伴生了高雅的气质,敢于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叛逆性格。当她最后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冰冷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一刻,让几乎所有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记住了她的形象。         # P( h; A, {7 L' W9 {3 W
    1 s/ R1 n3 C6 S- {2 e  h
    而我们民族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是一个集忧愁、优雅和叛逆于一体的形象,甚至成为东方古典美的象征。虽然这种女人不一定拥有世俗的幸福,不一定得到完美的结局,但是,无疑她们是男人心目中最美丽动人、最引人瞩目的女人。而弗朗索瓦丝-萨冈也是这样一种女人,并且被称为法兰西最忧愁、优雅和叛逆的女人。         
    ' ]6 O5 P; e: W& b
    0 U0 T' W+ M7 u# G; Z当弗朗索瓦丝-萨冈还是一个十八岁妙龄少女时,便发表了成名作《你好,忧愁》,主人公成了她的化身。她的魅力在于:她愿意煞有介事地说明她那对生活很叛逆,甚至有些残忍,然后又可以把那些轻轻甩掉,用少女轻飘飘的口气说:你好,忧愁,最后说再见。她准确地表达了法国甚至欧洲大陆整整一代人的心态,引起强烈共鸣;于是,少女塞茜尔的形象既是萨冈自我的表现,也成了法国战后叛逆一代的代表。         4 Y8 |" G1 Q: D$ Q8 N0 a

    5 V% E9 q1 `6 \9 `这是个忧愁而迷惘的故事,写的是十七岁的少女塞茜尔,竭力阻止独身父亲再婚,精心策划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阴谋,导致后妈安娜神情恍惚惨遭车祸身亡。萨冈通过这个故事,以她十八岁少女纯真的温柔和残酷,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忧愁和叛逆。萨冈虽然总把忧愁挂在嘴边,但是人间的离合冷暖,对她来说充其量只是流年的飞沫;总是轻而易举地原谅和遗忘,觉得伦理道德和家庭责任,只是徒然为生活增添的负担。          
    3 r4 E( Z6 U0 p" {( |( w3 a
    ) F: G  t0 e* E+ a在生活里的萨冈,和主人公塞茜尔一样。她并不是全无反省能力的孩子,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会怀疑选择的正当性,只不过反思的力量远不足以改变什么。反思趋向尖锐的时候,忧愁给她创造了一个软着陆的环境,让她保持优雅的生活姿态。当社会既定的伦理道德,仍然不时敲打良心的时候,忧愁便有效地消散她内心的不安,同时在外表上留下了高雅成熟的外表。          / j8 l5 |. I/ I! R, V
    - Y) a4 I/ Z. S: E* n& n
    在萨冈笔下,忧愁这样一种以其温柔和烦恼,搅得人不得安宁的感情,让人感觉是如此美丽而优雅。对如此复杂、自私的感情,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在她看来,忧愁永远是那么高尚,那么令人向往。很显然,萨冈的忧愁,是一种不同于安娜卡列尼娜,更不同于林黛玉的的忧愁。但是,这种复杂、自私的感情,同样具有优雅、叛逆的特征。忧愁被当作她心灵的麻醉剂,用忧愁来挤兑心灵的空虚,透出一种历久弥新的颓废美。
    1 M4 W9 ^4 b2 H2 Z3 F. E# v
    . j# e6 i+ @2 j!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5-18 07:50
  • 签到天数: 41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50年前,似乎是横空出世,她面带羞涩的温和甚至笑容有点邪恶,以其散漫自由的个性,在法兰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她的小说、率性、车、婚姻、朋友等等,她的一切都成了巴黎人乃至所有西方国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就这样,她不可逆转地成就了一个传奇。即便现在,自由散漫,在东方国度依然是一个贬义词,而她却是自由散漫的代言人。! O! J2 O. K$ w$ T0 m

    5 R/ L" Z% Q  a: t  迷人的小魔鬼
    7 D" I" R8 x. l0 N/ k# S' @. P2 |9 I: ~* e8 i. A' N
      1935年6月21日,法国南部洛特省卡雅尔克市的某个村庄,一个贪图玩乐、学业不佳的女婴出生了。那时候她叫弗朗索瓦丝·夸雷,家境富裕,在巴黎有栋豪华宽敞的住宅。法国解放后,她进入巴黎生活。不过,12岁那年,她因不求上进被开除。15岁时,她跑到酒吧里去喝酒、跳舞、听爵士音乐。16岁,中学毕业会考不及格。
      a2 H- j9 a- [6 h6 g2 i3 ]# u. C0 j) @7 o1 L
      这种轨迹看起来结局可能很糟糕,她也许会与街头小瘪三们厮混几年,等到韶华流逝再匆匆嫁给补鞋匠或跑码头的光棍,或者给有点财产的糟老头子做小三,再被抛弃,然后一生贫穷、孤独、潦倒,临死时连个亲人都没有。3 l' a. o5 Q4 b# V5 ^/ h, I

    ( k) H' r/ m6 g/ K9 C1 W  可是,写作拯救了她。冥冥之中,普鲁斯特、福克纳、萨特等大师在书中伸手拉了她一把,一下子就把她拽到金字塔的上层。因为写作,她成为一名另类却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著名女人。
    . L1 Y/ W& E- g/ I- W5 F7 r+ f2 g* H- y/ n8 \
      她19岁时考大学名落孙山。因为战争,因为阁楼上的阅读,因为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因为对现实社会的抗拒,她开始走进自己的世界,并且不打算出来。于是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你好,忧愁》。
    7 {8 G3 g9 x- D+ _5 o* }" _
    . C; Z( P% r8 U% }% e$ \  小说的女主人公是17岁的少女塞茜尔,她的父亲雷蒙放荡成性,从不管束她。他们一起到海边度假,过着吃喝玩乐的舒适生活。父亲的情妇安娜为人正派,很有头脑,很快要和雷蒙结婚,给他带来正常的家庭生活,塞茜尔就再也不能放任自由了。为了不受安娜的管教,塞茜尔千方百计阻止父亲娶她,为此竟然设计挑起父亲的嫉妒心,又故意使安娜撞见父亲与另一个女人拥抱的场面,导致安娜与她父亲决裂,绝望之余安娜以车祸的形式自杀身亡。安娜死后,塞茜尔恢复了从前的放荡生活,只有在床上扪心自问的时候,才会为安娜的死感到忧伤。$ ^3 S+ Y7 f" r. d

    & V+ ?4 g0 m# O0 A" f  小说出版后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著名作家莫里亚克称赞她是“迷人的小精灵”,在报刊上专门发表了评论,使初出茅庐的她获得了批评家奖,从而一举成名。此后,她的小说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她只要随便去朱利亚尔出版社签张支票,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跑车,或者请朋友们去圣特罗佩度假。她漫不经心地挥霍着源源不断地钱财,无所顾忌地享乐,她倔强而荒诞,像是在抵抗,也像是在嘲弄。人们说,她拥有洒脱的羞怯。$ r7 i7 J) s' k" }4 h
    ! {; H3 r6 x9 @- i0 h7 N
      她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毫不关心这个世界,而是以最后的纨绔子弟的身份享受着所有的迷醉。她过早看透了人生如戏的真相,金钱、世界、权利、流言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她喜欢在午夜的高速公路上飙车,在黑如缎带的公路上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她沉迷于赌博、微醺的醉意所带来的幸福感,与朋友们在度假圣地无所事事,整夜跳舞。, T" _0 V: L0 e5 c7 T4 x

    3 K- ^5 ~# N% N# ^  她喜欢引用保尔·艾吕雅的诗。比如,你好忧愁。比如,某种微笑。+ O/ }4 a9 c0 E0 [
      @$ l# g& L( f- c/ {
      之所以改名叫萨冈,也是因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萨冈夫人。; J& R' l1 u$ o2 B" B: ^

    8 t1 a8 _6 I+ n6 Q5 o  灿烂丰满地绽放爱情2 j" Z. ~6 w" y5 b
    8 }6 P& L. [; m, e2 L  {! `
      爱情对萨冈来说是一个高尚的谎言,毫无准备的约会和生命之轻的感觉更加适合我们迷人的小魔鬼。爱情使她像花朵一样肆意绽放,开出最灿烂最丰满的花朵,芳香四溢,不畏烈阳,最后却刹那枯萎,这就是萨岗的选择。, |* b. s" Z' l( d

    9 N0 G% L' h  _- u) V  二十岁的时候,她认识了大她二十岁的第一任丈夫。新婚之初,他容忍了她没完没了的聚会。后来的日子,则是他在睡梦中而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当她宿醉归来,他已骑马远行。但她不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朋友。就像她所说的:她的爱很短,最多维持3到5年,不会长久。于是,分手成为必然。
    8 ]) ?2 x3 E% m2 l  {  ?" Q/ t( \8 e! w
      她的第二次婚姻更短,不到十一个月。她说,不习惯被约束。男人永远只能成为情人,才能吸引她,一旦成为丈夫,她就会想逃离。/ L6 ?6 P9 ~9 Z* |& n. A

    2 p- t5 B  p3 R! M3 f* ], @  她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一件事。43岁的她给自己儿时的偶像萨特写了封情书,而且发表在当时法国的某报上。可以想像彼时已经73岁且双眼失明的萨特的震惊程度。于是他们约会。她这样对萨特说:她不愿意在这个没有萨特的地球上多待一年。不过,结果是,在萨特去世不久,她便又找到了她新的爱情。
    . ~0 j) `2 H* l7 Y# w
    # N: m2 ]+ {6 `3 {' D  萨特十分珍视萨冈对他的感情。一天他对她说,他本来想让人再读一遍她的“情书”,以便回味她对他的所有称赞,又怕别人笑话。于是萨冈花了整整3个小时,反复朗读录制了这个“情书”,把自己对他的感情全部放进一盘磁带里。她还在磁带上贴了块胶布做记号,以便萨特能够快速找到它。" ^1 C. U0 i  h+ D. q
    4 R1 n+ i$ u7 d+ ^$ p. p. A3 a# M
      萨特把这盘磁带珍藏起来。后来他对萨冈说,每当自己感到消沉的时候,他常常独自一人聆听这段录音,这时心中就会涌上一丝温暖和亲切。萨特去世后,萨冈发表纪念文章。
    / g& N) ]& q- W- c  ]3 x; e4 c, A6 u) l" L: d/ h' ~
      埋葬一切美好和忧愁
    9 B, A6 k* M- z! S& @
    5 Y1 v7 C, ?+ ]% R) X  在萨冈的传奇里,关于她隐逸的天真和负面的丑闻比比皆是,但是只有忧伤的精神特质挥之不去。她的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写的都是二人或三人世界里的感情波澜。她既不像现代派作家那样置身于作品之外,又不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感情外露,而是用优美的文笔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世界。5 u1 t. W+ ~+ S0 {5 W3 d# p. Z
    & W* c7 |. g9 `# v" v
      萨冈从托斯陀耶夫斯基那里学会了谦逊。她还钟爱着缪塞,他的软弱、他的轻浮、他的绝望以及孩子般的思想。她喜欢并且想要成为另一个普鲁斯特。
    . [* B/ v9 h  C4 a
    + l( X( f2 N3 O1 J( N! \* \2 ~' V  她有大把的时间,不过从来不用来专心做事情,只是一分一秒的慢慢消磨。6 r* @( N" n/ V. D3 u2 {2 Y% I2 k9 W
    : I+ b9 o! [1 p7 \4 t* d1 }* |
      出去跳舞之前,她会抱着硬皮笔记本坐在大床上写下某个故事的某个情节。她的眼睛中保存着众多记忆中的场景,将它们一一还原,并进行疲惫的、无休止的分析。与此同时,这一切也正式成为了某种“永远不再”。
    * m+ ]) A: |0 R' s
    / ]5 D3 `  |% W6 [  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总是很相似,年轻、被爱、慵懒、模模糊糊的寻找……事实上她自己更像是某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 u% G0 Q& j# Z4 G
    - S5 H$ g& I" W; p' y! P4 {' l
      萨冈笔下的世界虽然往往只有两三个人物,但却是战后西方社会的缩影,因为主宰这个世界的孤独,正是西方社会里人们共同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小说才会如此畅销,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因为他们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3 B& e  c! \7 ?6 ^0 g3 s, c( Y: o
    $ l/ H+ z, W& ?# A2 A+ y" i' P
      一切就像她在故事中说的那样:生命流逝。你我留在这里。让我们跳舞。; Y) ]' J4 Q7 o* X  k
    9 l' I7 ~8 d2 c& _0 o6 P4 {6 _
      蔡澜写了一篇关于萨岗的文章。他说:“莎(萨)岗死了。六十年代的美好,跟着她埋葬。”其实萨冈没有死,她总在那里做青春的注脚。蔡澜最后又说出了最佩服的萨冈语录:“我曾经疯狂地爱过,平常人认为的疯狂,对我来说是爱一个人唯一理智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4-5-21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