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3 20:51 |
---|
签到天数: 446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 X5 g) h8 [8 [* Q3 H
俞敏洪:看上去越不靠谱的年轻人越容易“破”
: w F& j. A' }1 X+ x1 X; }4 H1 ~
6 ^; y% L0 [$ Q1. 找到自己的节奏
B0 A: p# Z! q% t7 \: T' x& _7 X( m: s2 Q. I8 N# J) K4 s
坦率地说我不是学渣,也不是学霸,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高考第三年的最后三个月,我在高考补习班,每次考试总分都是全班第一。享受了三个月非常愉快的学霸生涯,后来被北大录取。
# G. k0 k. Q. ?" N5 {8 D. o
$ `# C% G8 A2 K4 h8 O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也有讲到我们那个时代的男生如何有才华。那个年代才华就是几种,其中一样就是会写诗。当时进北大以后,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写诗。而非常遗憾,我的写诗才华却非常糟,写到毕业时居然没有一首诗被发表过,后来很庆幸自己没有变成诗人。
0 W% a; c! F( b; V) ?( Q; R: }, r+ _8 R$ @4 W* ^ y
当时会乐器也是很好的才艺。我有个同学,现在在澳大利亚专门做房产销售的,写了一本书《从自行车到宾利》。我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宾利是什么,但是他就有这种理想,有时候有点这种理想还是很重要。 . c" W w' ]- ]) ~
; X9 h3 ^( a5 C3 w, K9 f- H0 f
当然被追求最多的还是成绩。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大学里整整5年,没谈过一次恋爱。说明我没有任何成绩、才华上的优势。奋斗到大三,我得了一场病,于是住在医院里想通了两件事情,发现跟人比已经毫无意义,肺结核不要命,但是在当时是几乎要命的病。/ V( @& P- x4 O0 ~& m2 {3 S; ~
& |: g+ R1 T2 |9 G" y' z2 y 你应该靠自己去创造一个不同的生活,而不是说比别人更加高级的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高级,大家觉得老潘的生活跟一个非常专注的乡村老师、把孩子教得很好的老师生命价值相比到底哪一个高?老潘有老潘的价值,乡村老师有乡村老师的价值,这些价值都没有高低之分。. i s Q- m) o) e
$ O' e; A2 J' W) M1 W2 D
所以这样一想以后就变得比较豁然开朗了。从此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过生活,也在寻找自己的事业。4 A) v2 o: V$ x) ]* m& C/ x& ]
$ M1 @1 k; H! q# p% \ 我知道人还是要进步。你不能说我就这样了,因为人最怕待在某种舒适环境。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太愿意动了,但人往往却会绝地反击。. j" I* Z- M+ `- l' [# }3 g
' W z0 m1 Z0 ]3 h 在北大当第七年老师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教专业英语了。教专业英语每个礼拜只要上四个小时的课。一个礼拜,7天,礼拜一就把四个小时上完了,剩下6天可以到处去旅行,或者是睡觉,到图书馆看书。暑假两个月,寒假一个月,觉得这样混下去,就可以变成一个副教授,然后再读个硕士博士,就可以变成三级教授,然后北大也会给你低价买房子。) z$ y T# h' v7 v1 v; z5 i
\# `1 j' `! s+ M$ e/ w 人有两条路可以走:8 g& X: `- Q) {4 {# r1 {3 B
+ Q6 ?- Y K9 U9 z 我决定走出北大的舒适区,出来了。 m2 y$ O' ]& x8 S! Q% n
. u3 |0 J1 R, _/ H" ?8 j) [( k
刚开始想出国,后来没出成。《中国合伙人》里黄晓明演的角色,说美国人需要我,但我没这么贱,我没这么喊过,但最后也没出去。我一生最大的意外就是上北大,在我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之前,北京大学四个字绝对没有在我脑子里过过一秒钟。因为我觉得自己上北大没有可能,但是就这样进了北大。
W7 k: r$ x6 e7 i+ T' g- i0 Y2 u8 F, D- V+ o# R
第二,做新东方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本来是想出国,只不过是为了攒钱。
+ J' }7 o6 x! M
+ g0 h5 Z) y' C# e% ] 像老潘一样,老潘也是慢慢做生意才发现自己有经营房地产的能力。我也是这样,别人招七八十个学生,让我去上课。我算一下八十个学生,5个学生的钱给我,剩下的他拿了。是个人都可以算出来,所以现在新东方的老师天天在计算我。对吧?看到底怎么样才可以比俞敏洪拿得更多。这是人天生的想法,天生人要往高处爬,想扩大自己的品牌。所以我想还不如自己先开个班,先开个班这样拿的钱更多,所以新东方就是这样起来的。# z6 U; H- B+ |6 O
; [% X3 ~: c6 G 我想说生命中很多惊喜、成功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你规划的结果。
" @( L- D C5 |! P" b; W1 ?/ m' a. _6 E4 Z
3. 住院那年,读了300本书,背了一万个单词3 J' C2 c' `1 |/ j, S3 \, ^, z
$ J! E0 ~9 t1 U& B6 `" P
我在医院里住的一年,其实做了些事情对我影响特别大。9 M& G7 F. ?. z; J- T3 i) o% _* M- C Q
y9 w! r" U! U" A, P4 a% }
第一件,我在医院里住了365天,周围全是病友,不可能干任何别的事情。我们那是传染病医院,不允许任何人走出医院的大门,所以当时只能读书。没有手机、IPAD,也没有电视。所以我在医院一年读了300本书,大量的世界名著,包括文学、历史、地理都在医院里面读的。
- s8 }) U; U2 S: D' w6 U: } B/ c4 p+ C
第二件,我在医院的时候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背完了一万个单词,平均一天背100个。但是有一个好处非常重要,我后来回到北大,北大毕业以后开始教书,教GRE,当时美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现在GRE这个词汇已经取消了,当时要求有2万个词汇量才可以考试。找北大的老师,词汇量超过1万的都没有几个。我最高的时候词汇量超过35000个。不断地背,不断地背,很厉害,但是后来就忘了。但你会发现这些东西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好处,所以东西不是白学的。
. C1 K! W$ _/ q5 j2 Q4 s! R# O7 z
7 e5 q6 P8 m. k) _& [# t3 i7 t, r 我不跟同学去比,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其实我的专注点不在每一门考到多少分数上,我定的是考到60分,这样可以保证毕业。所以我大三大四基本上在60多分,完美地实现了承诺,拿到毕业证。大三大四读了不少课外的书籍。我自己在北大毕业的时候知识工底还算不错。( D9 L3 Y# d O1 X) f7 {9 h
3 T2 V+ i* F4 \0 ]& g4 K6 \$ @ 当时北大本科生毕业要求写论文。等到我再去选论文题目的时候,这个论文是系主任的论文,所有的同学都不敢选,主要是两个原因:都知道这个老头连写文章当中出现一个俚语错误都不能原谅。他研究极为深刻。研究了莎士比亚当时的作品,以及西班牙等文学作品的比较区别。还有一个最要命的是,当时的其他老师要求是中文写论文,而这个教授要求必须百分之百地用英文写,一个字中文都不可以。- T' @0 i! {2 {& i# c/ s
6 q* F& u6 d! i3 z4 P( C# ?2 b7 a
我用了大半月的时间开始研究。最终写出了90页左右完整的英文论文,给老师打了85分,说这是70年代以后在他带的学生里打的最高分数。这给我带来一个好处,当时北大要把学生留在北大的时候,我被选上了。原因是这个系主任的眼中,我是做事情极其认真的人。其实我是想如果我不认真的话,就毕不了业了。他的中文水平和英文水平都非常地高。* M d* a1 o& ?; R: D" d
+ c! J* T2 k+ ^2 U) s. U E! j, { 现在,我每年都要读大概1百本书,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最新的思想,最新的社会发展进入到大脑中间。现在读书的话,每天其实会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专门读微信上推送的各种文章,那些文章有时候比书更加激发你大脑的思考,以及洞察的走向。有些人觉得学习是很累的事情,对我来说学习是无比快乐的事情,而且是无比满足虚荣心的事情。
% M, v& V2 ^/ p8 X& d- }/ b/ B
; S( `8 {' h/ ` 4. 用直播做教育?
8 }# b8 N) \/ T+ U( G6 c, A5 A j, ~" p3 N @7 u
现在的状态来看,我愿意尝试任何的新鲜事物。每个做互联网教育的,打的口号基本上是三个月把新东方给灭掉,当时我也心惊胆战的,当时也想是不是全移到网上去。我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是说什么东西新奇,什么东西有颠覆性,就是最好的。
% j5 S8 m1 y( C8 R
4 E. }2 m6 E2 P9 ?* f: p: e. K 今年3月,我尝试24小时对自己进行十天的直播。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人接受这个概念,因为在之前所有的直播在室内,WIFI很好环境下的直播。我做这个事情,不是让自己当网红,而是想探索在移动状态下是不是有视频直播的可能性,而且这个直播技术能不能应用到教学当中来。因为我通过过去调研反复发现,尽管学生需要,但不是最欢迎的。更加有意思的是,当你在直播的时候,同时还可以跟学生互动,学生马上就会大大地产生兴趣。学生有时候通过文字、打字、语音的形式提一个问题,然后你马上回答。
+ O/ ~" c% \& S% i% }% @7 q6 M( m+ F, m- I# u
我觉得直播技术一定会比录播和任何的语音要更加有吸引力。
& @% T6 I. C v0 w% p3 a: X# V% o( P8 ^7 h9 G
这件事情后来反复地证明我是对的,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直播。我做直播的时候,我试着在各种领域下应用。做了十天直播。包括我吃饭等等,我跑步的时候他们也拍,除了我洗澡以外,其他的都拍。应用VR的直播,应用手机最简陋的直播,也用了摄像机、山区、路上、教室里,结果10天有700多万人上来看直播。这派生出第三种教育模式:完整的线下线上结合,跨越时空界限的教育模式。我都在反复研究,研究到现在新东方做得不错。4 R$ l- |# ?2 q7 t# k8 a, N
, {! t, F& Y; E/ B8 \- i 我还愿意跟不同年龄的人交流。比如跟老潘这样的人交流。我没事就跟他们一起聊天,组局,一起出去徒步,跟他们进行项目交流。主要目的是看这些年轻人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创意。像老潘做3Q,如果有顶级的项目他就会参与投资,既支持了新项目的发展,同时抓住了未来出现新生代的机会。" _- _# W& K, j- a/ }
+ c" M1 x% Z( L# y& w T
但是像我和老潘,我们真正的辉煌早就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坐享其成的感觉。在商业当中真正新的模式一定在年轻人身上。, B j) V& s- A+ j, [" S# C( @
4 I- S# e' Q9 x! I4 R' B. p
5. 给年轻人做投资人
2 k2 L6 r3 c$ [. e$ p
, u- F0 q7 b' s; `- W 已经有统计表明,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和科技理论发明都是在科学家35岁以前做出来的,而我们也统计了,企业家真正把企业做成的,基本上没有超过35岁的。老潘做的时候肯定没有到35岁,我在新东方做的时候是29岁,到32岁已经做到了新东方有几千万收入的规模如果说大器晚成的话,大器晚成还是马云。
8 k# B$ m4 K) W# y2 V2 O$ _+ i
) e/ @1 p. n i. q 马云1999年做阿里巴巴是他的第五个公司,当时求50万的注册资金求爷爷告奶奶。当时新东方现金帐上的年利润已经是5千万,可惜当时我跟马云不认识。马云当时是34岁。也是相对年轻。年龄老了,但是还不老,就是永远跟年轻人打交道,而且永远用某种方式跟年轻人挂钩。6 ]' x- @/ |1 P9 ?. {1 c1 I- L0 i
/ _% Z) b& z9 I
这个挂钩是说我们的资源和年轻人的共用上。年轻人进来是创业。我的钱为什么不交给投资银行去管理,我过去4年在投资银行理财的所有钱都拿出来投给了年轻人。/ B2 S; i5 P* A/ l# l
: G5 r" s( f8 m+ _0 c1 A; {
表面上看去越不靠谱的年轻人,投得越多,因为越不靠谱的年轻人越容易破。当中总有像潘石屹一样的人。不用担心,我们打的不是眼光,我们打的是概率。
/ C2 N( `! I, @& C0 K" c8 I$ P( ?: y& }
7 v4 `% b; j, J( l3 C, e$ n: Y$ K+ R" Y% O& d
1 L% \! P+ A A, t$ P) R3 h5 G B2 H
6 q: y4 @3 M: K0 f: R$ V' B H0 {该贴已经同步到蝴蝶梦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