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4|回复: 1

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6-12-17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族,未必有高贵的血统,有泼天的财富,通天的本事,而是无论世界多么变幻,都能不卑不亢,把日子过成人的样子。) K* f  V; d8 ?! U9 A: c6 |
    4 W8 X* E+ P0 u7 A- \1 W5 H
    搜狗截图16年12月17日0630_1.jpg ! Q+ `; S2 a; W, P8 v: k% I

    7 \7 l) A; N* f她叫郭婉莹,出生名门,却在短短一生中经历和见证了上个世纪中国经历的所有苦难。3 e( h1 f/ x2 e7 R. _8 n
    1909年,满目苍夷的中国正处在巨变的前夕,郭婉莹出生在悉尼。她的父亲是当时名动华人圈的大富商郭标。
    : n7 }# l! n! v+ R* t5 [5 C六年以后,当时的中国已经换了天下,百废待兴。孙中山盛情邀请郭标回国振兴中国经济。
    8 B6 E) [8 U+ L! `: D+ x六岁的郭婉莹跟随父亲回到上海。
    9 v! Y7 `; h  B! q% m# }$ F上海南京路,当时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商业中心。而郭标创建的永安百货公司则又是南京路的中心,中心中的中心。
    & j  s9 c6 Y6 L2 M她和宋庆龄、宋美龄同窗。' c0 W* M5 `) H4 D
    郭婉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郭标竭尽全力,确保给女儿的都是最好的,但是却不过分溺爱、骄纵,而是从小注重培养优秀的内在品质。: q8 W$ j' w* N6 j3 H4 y- y2 C
    在当时的上海,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塾。
    1 B1 W1 I7 z( s7 y' |学校采用完全西化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管理颇为严格。除了学业,其他日常为人处世也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要求。
    5 e% m, w* x; E, Q. o2 H8 S8 A  [比如,要求所有学生在校一律不能佩戴首饰珠宝;自己的床铺、起居用品必须收拾得一丝不苟;如果要在走廊上交谈,必须要站在一侧,不能妨碍他人行走,等等。9 a6 c1 T" Y/ D; L- ~1 k2 A8 Y
    中西女塾没有什么意味深长的校训,而是简单又朴素的六个字:成长、爱人、生活。
      J8 n) W+ k1 @! Z, I% C5 N+ ?虽然比不上其他校训的文采飞扬和韵味隽永,却无疑道出了人生最为可贵的、最值得毕生追求的核心。  B' l- _: g" F. |$ R4 x! A
    当时,将女儿送到中西女塾读书是很多家庭的梦想。因为在这里走出去的女人,基本已经成功了一半,不仅代表家道殷实,才华出众,而且也几乎意味着以后一定能够嫁一个好男人。
    3 ?8 }+ z- z' y事实也确实如此,从这里走出过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巾帼明秀,比如宋庆龄、宋美龄姐妹,张爱玲等都毕业于此。# o5 n( c6 i+ o) h( f3 V
    郭婉莹就就读于此。4 y1 o  M; c0 \6 i$ j4 C$ q2 y( e
    违抗父命,嫁给真爱。! u9 z2 t$ V5 ~0 Q/ ~( u5 C7 l
    然而毕业后的郭婉莹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而是以死相逼,拒绝了父亲安排的婚事。因为她的未婚夫有一次给她送了双丝袜,对她说:“这种袜子的质量很好,穿一年也不会破。”5 i( g% \" q$ t0 q/ ?
    郭婉莹期待的爱情是充满了浪漫、温馨与情趣的。而不是面对一双丝袜,只会关心它结不结实的男人。/ U5 z: o! c/ ^- T  K
    解除婚约的郭婉莹只身来到北京,到燕京大学继续深造。
    9 c9 r: a: t& O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吴毓骧。
    $ m# y4 m+ {" \% w' O9 _吴毓骧本是贫寒子弟,但是幽默风趣,风度翩翩,郭婉莹为之沉迷。9 }" Q; a0 n0 h/ j" l) k8 T# k6 c
    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走入婚姻的殿堂,过着浪漫温馨的日子,成为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6 T; `8 ?! G/ R
    一切都按照郭婉莹曾经设想的发展,完美得无可挑剔。, d: f+ L1 A3 P) ?
    丈夫出轨了。
    - m9 l: B+ O# M/ ]4 ?. R: I$ Q9 r这个有趣的男人给郭婉莹带来不尽的欢乐和幸福,却也带来了等同的伤害和痛苦。; R4 Z( q" ^( }$ x& y) Y6 H
    吴毓骧喜欢上了一个寡妇。甚至在郭婉莹难产住院的时候,丈夫却在寡妇的床上彻夜风流。
    8 P# J+ @& x) g/ W郭婉莹找到寡妇的家,平静地将丈夫带回家。$ u3 _5 n, N! V9 j0 m' M5 Z2 D
    没有哭,没有闹,而是像平常一样地给丈夫准备可口的早餐,最终两人和好,一如既往地过日子。
    1 a, @+ c, B, k  i2 m4 {3 d8 k她是那么骄傲,骄傲得生怕任何一次失态都会暴露自己的脆弱。  `- ]6 p; i: h3 y. E: h) s8 p9 e9 f
    所以,她坚强地面对现实,努力把日子过成自己希望的模样。- j% C) H( B6 C6 w: Y+ v5 v
    丈夫死了,却留下了巨额的债务。, Y- r2 u; L' M3 f# g
    然而,命运却一再捉弄她,将她的梦一次一次粉碎,却粉碎不了她那高傲的灵魂。
    4 {  d) ^% _; U1 O4 g( Q新中国成立以后,郭婉莹娘家的人逃往美国,郭婉莹却选择了留下来。( W: O: A* Q* H8 g# ~3 ?9 ~
    五十年代末,全国反右开始。吴毓骧被打成右派入狱。+ [! }( ^$ S+ ?, R% E* P! B+ h8 G
    从此,养家的重担落到了郭婉莹身上。
    ) ^  C4 I& A4 d6 [- }曾经富家千金的孱弱香肩,担起了千斤重担。2 _: O7 I' A) |+ a1 n! d
    不久,吴毓骧就病死在狱中。- _7 W& a- }/ ]
    人死,帐却未清。
    1 Y, `+ I; N# x. r国家判决吴毓骧需要向国家偿还14万元的债款。当时的北京看一场电影只需要一毛钱。
    9 U6 E, K3 F$ u# W: ~( U政府向郭婉莹宣读判决书的时候,她始终高昂着头。
    . I' E3 w4 O5 A# ?; i- V6 C" H- R她的房子、首饰全部被充公,只好带着孩子搬迁到一间不足七平米的小屋居住。# n- B0 M! c: @, p1 P/ s
    屋顶破楼,没有暖气。冬天早晨醒来,脸上总是结着厚厚的一层霜。
    $ z6 b* K, z& Y5 U! c然而郭婉莹却说:“晴天的时候,阳光会从破洞里照下来,好美。”
    ) ?0 i7 u5 D1 B8 \/ b作为资本家的女儿,郭婉莹被强制劳动,修路,挖鱼塘,双手双肩起了泡、破了皮、流了血、结了痂、长了茧……
    & g9 F# T7 G9 B很快文化大革命爆发,郭婉莹被派去扫厕所。. |9 T, [2 D/ ?9 A( ^/ d
    除了体力上的折磨,她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百般羞辱,她被批斗、被辱骂、被撕打……) b2 B+ r" ?/ j
    眼前的生活,与她的出生以及早年的生活,天壤之别,恍若隔世。6 ]: A0 y2 |3 f
    但是,郭婉莹却始终没有低下她高傲的头。
    ( ~& A" K2 `$ v9 l* }“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a9 L- ~- M) s: J4 a$ w9 x她刷厕所的时候,依然要把自己收拾干净,穿着旗袍;% b* b" t9 [. `  B
    连蒸锅都没有,即使是用铝饭盒,她也要蒸蛋糕;
    / Z. C) a& P1 O+ F/ u没有烤箱,她就用铁丝烤土司;
    ; a0 H+ f+ p1 G* e4 _3 F0 i* ~没有茶具,用搪瓷缸子,她也要每天自己煮下午茶;
    ) D1 [* ?, z1 u' S8 x) |再也买不起德国名犬,她就给儿子买一只小鸡仔,并叮嘱他要好好养着……
    ) s/ S% A$ A: }. w- a$ ~, ?. P别人不理解,她静静地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 u1 g7 O( W& D$ a) j: }/ K$ g' A郭婉莹的生活再也无法和曾经的灯红酒绿相提并论。
    : Y2 Q4 Y0 U7 B然而,无论现实如何变幻,郭婉莹却依然是郭婉莹,坚强、独立、骄傲,又平和。
    5 E( k9 s2 d* O& @) \, k直到面临死亡,她依然坚持自己洗漱干净,把头发梳理整齐,然后躺倒床上,安静等待死亡的降临,带走自己的肉体,也带走一生的苦难,却留下了她那骄傲的精气神。
    ; ?: y5 _+ J. d2 }回忆自己的一生,有人问她有没有后悔没和家人一起出国。! M, Z7 g+ ~8 z9 k! ]) X
    她回答说:“要不是我留在上海,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国的家里人一样,过完一个郭家小姐的生活。那样,我就不会知道,我可以什么也不怕,我能对付所有别人不能想象的事。”
    + `# E) R& M! F也许,生活从来不曾仁慈,现实永远只赞美强者。) q  Y! s; X. l8 P
    有一种人,如郭婉莹,富有的时候,她能脱俗得像一朵出水芙蓉,让人艳羡;贫穷的时候,她又像一朵开放在沙漠里的玫瑰,让人折服。
    & A4 U* v# ^3 A1 W& l世道沧桑,她却始终不改那源自骨子里的骄傲,不媚俗,不屈服,强大到可以平静地对待一切苦难。
    8 B* [; K! _2 b. W3 p4 }$ b! a他们是真正的贵族,将生活过成了人活着应有的样子。7 h4 }5 }9 G( l" f9 Y7 g

    ' r9 T6 c( b; p; X" X1 R
    3 E+ E: Q$ S! M& _9 G; o" R( `该贴已经同步到蝴蝶梦的微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2 17:13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7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生活给与了她什么,她都会高昂着她的下巴,坦然接受。也许,这就是贵族。正如《罗马假日》里所说:请抬起你的头, 我的公主,不然皇冠会掉下来。
    1 p: V5 ?% H" r6 [. o  C. v+ K% l) k+ A: O* G. |7 i; f
      只因喜欢冰心而取名为郭婉莹
    " h4 y/ g" ^% N
    + E! o( j' C( Z& {0 F. e& r9 \  郭婉莹,又名戴西,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1909年出生于悉尼,6岁那年,父亲应孙中山的邀请,来到上海开办当时最新潮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1949年后改名“中百十店”,现在又叫“华联商厦”)。戴西随父母举家迁回上海落户。8 s2 u* ], P, v
    & y5 N& D1 I% H0 F
      来到上海后,郭婉莹在中西女塾读书。这所学校是主要面对上海上层阶级的女孩授课,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是从这里毕业的。郭婉莹从小在西方长大,却仍然珍视东方文化。上中学时,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郭婉莹,而这只是因为喜欢当时走红的作家谢婉莹(即冰心)。- x/ G5 _# i8 }: w" d" [/ p

    2 g  f/ Y; F( {+ U( U5 B  在中西女塾读书的富家小姐们,毕业后不是嫁入豪门就是赴美留学。郭婉莹不想出国留学,父亲便安排她与一名男子定下婚约,但郭婉莹不愿这样屈从于命运,以死相逼解除了婚约。
    # q* e6 u  T- i; |0 f& l7 K- w5 r! }4 f" r/ g4 w+ E0 ^5 L: u; i
      婚姻危机化为新的契机4 v9 Q4 j6 `+ D
    0 D( g2 D4 `5 z5 ?# j& F
      解除婚约后,郭婉莹决定到燕京大学心理系深造,也因此遇到了“真命天子”,并且在毕业之后,便嫁给了他——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吴毓骧。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出生书香门第。
    - i* a, V+ Q6 N$ _1 K' ~( A: V0 ?6 }% Z4 F2 k6 f$ }
      婚纱照中的郭婉莹皮肤白皙,长长的眼睛优雅地扬着,眼中流露出欣赏和喜悦的神情,像极了童话中的公主。
    % d# J- f! ^4 z2 r0 ^) I6 f& Z5 a* L& I% O* B  }* n; z/ o7 D$ m% A2 G
      婚后一段时间里,他们是相当幸福的,但不久就出现了危机,丈夫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而郭婉莹并没有吵闹。把丈夫找回来之后,她为了转换心情,便与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张海伦合开了一间礼服店,叫做“锦霓”时尚沙龙,名声大噪。
    5 |3 a' x! ^  J+ K. `/ d& K8 i1 `% l' }  i
      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她的家庭也随之发生巨变。先是丈夫吴毓骧失去了工作,甚至在她难产期间还出去豪赌。她不得不用心经营礼服店,并找了第二份替报纸拉广告的工作来维持家里生计。最困难时,家里连锅都揭不开。因交不出房租,她只好带着全家回到娘家去住。
    0 \' n% l9 t* d4 u& o6 O
    7 Z) m, f; b/ u  战后,吴毓骧抓住了一次快速发财的机会,家中的条件日益得到改善。近四十岁的郭婉莹也得以重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 [) @. D: c* T8 o% [1 P
    $ w& k, _. U, V' m' k* T  平凡布衣遮不住
    " m" P5 v; e2 N# _* e7 P: n; Y8 T: C$ \0 R  Y& x* q2 K* x
      贵族气质
    . E9 z$ f( }/ A) r  {- k  h/ E% ~2 K4 n5 F( t, [# f
      晚年时,有外国记者问起她曾经的一段劳改岁月,她优雅地挺直背说:“这些劳作,有助于我保持身材。”4 D  ^* Y$ Y* R' r! f

    7 M$ U" Y# G2 h- H6 {  其实那段苦日子,只要她选择回到美国便可以避开,但她却说:“要不是我留在上海,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国的家里人一样,过完一个郭家小姐的生活。那样,我就不知道,我可以什么也不怕,我能对付所有别人不能想象的事。”  T9 s* F7 a  ^; J) D3 {) H
    8 a6 w9 q! ^* k4 x$ H

      w& Z4 B& u6 `$ B
    & }; L9 _8 y* U) Y  郭婉莹68岁时,终于迎来了她应有的尊重,她被请到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英文。她梳着一头卷得很整齐的银色短发,平凡的布衣裤遮不住一身贵族气质。
    , s- I3 x; Y1 c  ]2 h' V1 d- m; p4 a8 b+ s
      在一个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她默默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春去冬来。八十多岁的郭婉莹坚持一个人独立生活。她以精致的妆容见人,直到离世的最后时刻。1998年她在上海辞世,享年90岁。
    & a) [, }% |3 t1 t6 V7 s; \8 Z; H! c2 y7 h. g1 X- K# h
      她一生都没有成为别人的负担。在郭婉莹的告别仪式上,有一副挽联这样写道: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8 W7 a. t7 h# }# {  s3 i  |! K

    2 }, ]( Q* Y, ]# [( I  文/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3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