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 a$ F& L! a1 b+ @) G6 Q m# q
3 m+ z: n6 g! Z4 m7 W1 N) q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买了几本书?1 u V1 O* L& z8 t% q, q2 m# F: S
又真正看完了几本?
) {8 q- }4 O r. V: E }8 Q9 D# D觉得封面都长得特好看是吧,
( O. Q3 @3 \4 }/ U( U而生活中怎么有这么多琐事
! G' x5 q9 r# B* H; ?) D& m7 } q6 B看上去都比看书重要。
" @8 L" g. l. T
# t% }( y) c- _0 l# T5 p( L v据说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是,. {, u% P7 S# v9 z e
书这种东西买了就等于读了。1 d% J. i) w. g+ O
那些带回家就不再翻过的压箱底们6 p2 v* U0 ^: \- @/ Y
你可还记得?
8 U2 F' i! }5 Z2 x( m, Y$ i4 z/ W3 k* ]: T
不论是被你全数收入囊中的在榜热销书,
1 y/ M+ ^4 I7 M! y: p
7 A+ H" r* ^ R% O3 P# T3 Q h A还是前几年盛行的滋补鸡汤与疼痛文学,, r& I; U# k( k; |+ ^; R
快照镜子瞧瞧自己$ Q3 R* A, [3 V! E \; }: J) d
一脸往事不愿重提的傻样。 b& Z e2 N4 W: A: i
一定有买来考前抱佛脚的学术大块头吧,
- f d( M% q) B/ m6 l也许还曾经揣着各种书单将购物车填得满当当,) o! b# i1 j9 p! N. Q1 g: V
但也都没有下文了吧。
6 r p @" f, O) [0 z' J% o* J- b3 C7 G
别说,没准你的书柜里真的藏着宝。
3 V& J7 T# Q" O2 `0 z文学哲学传播学理论,& P) J- A! n n: o' d4 H
生活中处处皆是用武之地;
2 Q* v# P0 t0 n) o4 B, ?年轻时想方设法逃避的中外文学经典,
5 {$ C/ A u* ?2 N' `0 `9 ?其底蕴之深现在发掘还不算太晚;
; D' C; B. V7 I. P) V- p2 L各种花样百出的书单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V" a+ @& ~7 `' }5 O2 _/ {2 C" G
可能只是你太浮躁了。% K4 k6 |- L: F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7 x) K" m* ^2 ~* |& B# a' ~
杨绛先生说的。9 M$ M% @8 Z5 R
% p3 S8 c* c% @) f: u# A没事就来看看TOPYS网友们是怎么谈论那本“买了以后再没翻过的书”。9 q0 ?- M) @3 l% O* H6 B4 b* A: y
. D6 _0 L1 w+ q; J颜控们瞅着封面就挪不开眼,再也管不住钱包
5 j) F" X. p' Q+ {% G
# N4 |3 u: O B8 L@jackybaby:《地下铁路》,封面真的好看。读起来很黑暗。有点难读下去.....
9 Y5 x$ j. j5 t2 Q7 Y2 B@小雪:《Does Santa exist?》,当时真的是长长的封面吸引了我——《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翻开第一章《本节标题无法描述本节内容》(手动再见' ]6 H" H7 E8 ]( R
@潺潺:之前买了一本书叫《秘密The secret》,感觉封面超神秘而且还写了全球多少多少名人推荐,反正就觉得不买这本书我就会错过很多!然后我买了,一直没看,有天心血来潮打开以后…我就觉得把它永远封存了…因为里面…都是些…生活总结的鸡汤_(:з)∠)_也许是我境界还没到吧…实在看不下去…
$ `$ j" J' _ `! [# o@Stefanie 达达子:《别独自用餐》当年买的时候腰封玄乎其玄 感觉看完此书即可与主席共同议事,与总统齐用午餐,指点江山,徽墨成诗。奈何与任何书都是情深缘浅,在豪情壮志的一场梦中铺了满书的口水。
+ Q. `! E$ g) J& g6 p- t@陆大芸:读了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然后发现这个作家的书的封面是一系列的,买! 张爱玲的书封面是一系列的,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感叹出版商的销售之道。
' Q( |/ [. o& |/ z. H$ T9 Z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失眠了 9 S0 o" w, f4 k* d0 d
@大筒木:买了本《金色梦乡》,每次都是睡前看一下,然后一开始看瞌睡就来了。放在床边一年半了,还没有看到50页。
3 N/ ? g8 ^/ D& u6 ?. e! Z@Summer:《罪与罚》,拿出来读两页,困,再拿出来重新读,还是困。# f; S1 ^$ W2 J3 P
就算我不会看书,我还会装【哔——】嘛
1 c0 u O" ]7 T6 r T0 g2 B
, h' o8 ?: A% G& @3 U@大π:《s.》英文原版,只是用来装逼的,真的。( I0 }4 h5 [9 C
$ Q3 p0 F: ?& Q. ?% U- l8 e: y
@EK小小黄:《平凡的世界》,每个现代人家居装修必备饰品=)
+ Y5 M* {% v. w+ Q@离开空城:《芬尼根的守灵夜》,摆拍用了。; s B1 ?( L7 ~ N* D
@王大笑:《瓦尔登湖》英文版,简直就是作死。看了三页再也没看过,都落灰了(微笑' R0 {+ B& e7 F* J! M$ U5 {* B
@也不知道叫嘛:买了一本《心理学与生活》,本来是因为两年前觉得看不懂《乌合之众》里面说的关于心理学的很多东西,起了兴趣想要买来想参考参考,结果,辣么厚一大本,买来以后就放在桌面上垫起iPadmini打字了……别说,那个厚度垫东西还真不错(捂脸4 k9 b1 K Q: M+ ~! X
@金鱼四郎:自恃中文毕业的我,在离职空档期熬过焦躁阶段开始想要学习上进增强修养。买了一套15册的《船山遗书》,挨本翻翻看看有没熟悉的篇章。还是从头看起,前两页的易经讲解,我记得我以前文言挺好的啊。那是以前……我有一套15册的文言评论,作者是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王夫之。嗯,以后对外装逼就这么说,但也只能说这么多(尴尬
* y. h* g/ ]7 V& c; B1 d; r@狒酱:去年凑热闹订了套港版无阉割《中国近代史》,至今还没看完第一册...小时候有着反复阅读各种正野史书的乐趣,现在也就剩买买买+收藏的欲望了...假装自己是个文化人(捂脸
/ k! w+ r8 w: Z' n! N7 ^% _@曹成林:《诸子百家》《唐诗一万首》《关于悲剧的通信》《货币战争》……就《唐诗一万首》偶尔抄一首发发朋友圈(活腻式问号
" D4 r2 Y) [) f: ~' B" F# B- s十年后我还会记得今儿你们说过的话的
. S/ T$ X8 I- @9 }( ^8 V& q5 u; I$ d5 { f& T! V4 ^
@丑角:《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我可能高估了我自己,完全看不懂。一页都翻不下去,准备十年之后再看。
; x8 N5 k, k# ^5 F@玖笔念:《故事》。编剧的必修课,不过不是不读,是要一本本读,还没排到他而已。
. E6 u8 A8 V& h3 V( k6 n9 c@251:话不能这么说。我大概买了600本书没看,但书排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书是一类,心里一清二楚。书是当下需要的时候读是最有意义的。买而未读,不过是未雨绸缪,也是释放我们每日必买的心理需求。
. X- `5 B5 k, N4 R4 S4 z3 i7 a@班杨:《住宅精细化设计》?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设计准则》?只是暂时放着有时间再看。9 r1 I# O8 U0 \% t
@巨厦:不是不读,时候未到。我一个单身女青年就是因此向往怀孕生活的。
7 Z) w" ~3 v" b9 v4 P- K) ^2 a@牛:大学里买的《微暗的火》,内容设计很喜欢,就是看不懂,后来被人拿走了,不知现在再看会不会看懂。 , a: o' T5 H+ M- X3 I2 h+ d7 Q p, L
@卖剑沽酒:新年买了本丰子恺的《活着本来单纯》,书店看的津津有味,买回来硬头皮看了几篇,大师写的不错就是兴趣提不上来,怪我兴致和灵性不高。又买了本余世存的《时间之书》,讲二十四节气,这都夏天芒种了,才看到清明节气。这不又刚买了本《白鹿原》,大学时看过电子书,这次想买书啃,我决定不把这三本书看完,绝不买新书! , J6 }5 M1 d! z4 a2 G J* ]
@ WUPEIXIA:《平凡的世界》却没有被频繁地翻阅,反而由于各种所谓的琐事被我束之高阁。
% F7 h& ]- ?! v! |5 u@ Duecani:京极夏彦的《不如去死》。当时最后一本了,另外一位读者让给我的。“我没有什么时间看书,你能喜欢就太好了。”他这么说。可笑买回来之后琐事一件一件,再也没机会看过。
8 S" ]0 C4 H) e3 O/ C* W管他中国古文还是外国名著,反正都让你摸不着脑袋
* T) _3 ~3 c7 c: Y) ~@阿呵:我买了一本《古文观止》,不许笑。+ f- ~! m6 b) t Y9 \. N' P) Y: V
@是我啊:《古文观止》的那位,我也买了,读了,没读完,总是查词受不了了。诗经我也买了,总是查词又放弃了。& I+ K R9 u" V4 k) N |
@wangwei:买过《圣经》,然而看到人物关系表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
2 |! V* J9 H+ W- Y3 m0 d/ T@呀~個逗逼:买的《复活》始终停留在前两页 嗯.....因为我记不清人物名字。4 G1 I6 B1 O0 r$ ?# r2 B7 [5 ]# H( t
@苏步哲:国富论,逻辑学导论,诗经注析,史记,汉书,先秦史,秦汉史,经济学原理,罗马史,魏晋南北朝史,古文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庄子,楚辞,百年孤独,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微笑
- T3 g8 w( e6 T( }8 F6 [: ` w# B+ {$ p4 _7 l _, a) f I
@Mr.Yeung:《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三本一起买的,时间简史看了4章发现自己智商实在有限,就三本都放起来继续看契诃夫去了。! f$ d6 |% t' k' {8 }
@panpan:本来计划了好久看《浮生六记》,去了图书馆刚找了个地方坐,那个地方是漫画区附近,结果我看了一个下午《开封奇谈》。
5 ]( c% r1 t8 {4 `9 C9 \, W@我是一瓶磕了药的AD钙:工科女,买了本《三国志》文言文版,我的脑子可能真的是为了看起来高才长的(捂脸6 q' D& t- i( ?
@悟饭:《史记》……败给了后面比正文还多的注解……. r( H* [/ u3 ^1 G
@xway:《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现在想想,当初买这三本书回来就是为了附庸风雅。; e3 i9 S: M1 N0 F2 Y" _0 d' o; e
@听风者:2015年的时候在一位学哲学的朋友的安利下,买了《当尼采哭泣》,时至今日也没有看完。9 m- G0 _- r8 V
@wáng:很喜欢看外国名著之类的,每次都会买了一口气看完。除了《百年孤独》 真的是看到一半,就忘了人物关系…人名太多太复杂了,绕晕了。
6 L- @ s! X7 r( P6 U你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教科书和工具书 B6 R6 x& p6 _; l8 L
@胡乐呵:《欧文字体-基础知识与活用方法》,书上落的除了灰尘,还有猫毛。
, o$ F( D. B" s2 d@名字为不可读emoji:一本书买了就放着的书,《怎样阅读一本书》
. H$ o3 ^/ G/ K8 b5 S! e@贾子禽兽: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大一法理学老师推荐书,恢宏的题材,大气的封面,细腻的纸张,哇……现在还有一个月毕业了,前两天刚把这套崭新的书邮回家,邮费贼贵。% X" S4 J% }# a2 _1 g; }0 ~& x
@rui_蕊:《英语高阶词典》,从高中买了之后到工作都没拆开包装。* T* u4 D" {/ T+ g4 W) G; P
不怪你,只怪书太厚 " v8 K+ x" t1 T3 D- y# w/ d* c
4 h3 M. h$ P, t@热爱学习的黄尼玛:我一本书,《他们创造了美国》。当时我在亚马逊随意翻,然后翻到这么一本。因为当时我对美国历史颇感兴趣,就买下了。 当书来了之后,打开最后一页,竟然有600+的页码。翻了几页,聊的是美国科技创新史。就这样,放到现在已经有3年了: h% x! \! N% k4 C$ e; h
@Amy:《失控》。这本书已经存在我书架九个月之久还没有打开,每次都说哎刚买了几本新的先看完再看它。或者,咦,刚从图书馆借了几本回来,看完再说。就一直没有翻阅了,毕竟它的厚度比我的三本文学书籍还厚(捂脸* z. b% q3 x% C! r- Z, x
@非一般小青年CT仔:当年买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下手买它主要是因为那是全场文学名著里最厚的一本,然后十年来压根没翻过,我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
" Y. H m8 @+ a, z% z: v@魚粉拌紫菜:《耶路撒冷三千年》台版,我的天吶,一本字典那样厚! c$ u/ q, l& ]" l
这些份狗粮不能我一个人吃 6 M9 X# k& K# y# E) J+ o+ P6 M% y* c
@miki:失恋之后买了很多什么一个人生活、一个人也很好之类的书。然鹅,塑封膜都没拆,就找到了对象(得意$ h* j) { L9 K3 L# i6 \
@CoIn:我跟男朋友说又想买书了,但是上一本还没读完。男朋友说:“没事,买吧,反正书又不过期。”
# L S+ |2 }, @/ {. `8 Y@文静:一本《道德情操论》当年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来读,翻两页翻不下去。后来认识了老公,他居然也有想买它,我苦劝不听,非买来装逼,结果还是落得个在书架上积灰的命运。不过,也从此觉得,我俩半斤八两,如此般配。3 x1 r. e" k8 G" R9 Z" P/ q
他们诚挚的建议,请你选择性采纳
/ w! M- i0 t: S& n& x/ y/ @$ w( O! ]& I
@May:我以前有这个爱好,以买书和收藏书为乐,书架上好多书都没有开封的,自从今年买了kindle就再也没有买过书了。
/ \5 G. ], F3 S2 [ l@丹丹儿:幸好能管住自己的手,把那一瞬间喜欢的不得了的书放购物车,过几天再来看,还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移除。
# X1 f5 S( T) u5 ]@Panda:我买过的书都读了,并且介绍给了好朋友阅读。我没时间读纸质书的时候一定不会买。不想买来让它在那里孤孤单单。读一本书,也需要倾尽感情。; o4 W9 h2 i9 k4 G4 f
@®唔迷:买了一堆“成功学”类的书,买完之后发现不是只有取得财富的人生才是成功,庆幸自己没有沉迷下去,就让它安静地躺在柜子里吧。# t2 W1 |' o7 t1 ~9 y9 y( T7 n7 b' _# F
@林大岚:现在我正在努力的把它们卖掉(微笑! O8 c( j% S" S( N6 }( g+ a! a
@leelanx:《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每次翻阅都失败,《追风筝的人》和《人间失格》我尽力了,读的很肤浅,前者无法理解为什么脏话与抱怨那么多,后者咽读悲伤,我已经很消极了,又极容易受到外在影响,在未觉得自己成熟的可以消化负能量之前不打算看了。看到诸位回复前,我就知道有人要说《瓦尔登湖》,这本跟某西方玄幻很长时间是床头必备,就是读两页就有困意那种,但也坚持看了大半,最终我们追寻的都是在内心琐碎的归处寻找宁静;意外会在评论看到《春琴抄》,因为买书的时候还在读中学,当时是抱着读“有颜色的”书的猎奇心理,后来读成爱情故事,还没读完,因为憎恨懦弱,大概还是能力不够。以前有人跟我说伟大的作品一定是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首先作者是要经历非常人之痛,才能领悟非常人之感,写非常人之文,深以为然,所以敬重好书,鄙视自己的浅薄,也许最后我都无法读完以上,起码曾经与这些伟大的作物遭遇,至少可以安慰自己并不平庸。% d, u! A4 l: l( U, \4 V7 _
1 e7 I. E: L8 }( ~最后,希望大家新的七月; {1 Y- l7 K5 Z
不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0 ?2 x- r8 S9 P8 L8 o3 l$ N
; R- L* F% T' L- n4 s' @* |3 j# _% I& M$ y%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