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脱稿发言并不是一个多新颖的话题,但却有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到脱稿,绝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先把稿子写好,然后找高人修改或自己改,最后定稿,接下来就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这份来之不易的稿子,生怕落下哪个词、哪句话。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鼓励自己。7 z& z: o9 V7 }6 g+ F# g/ n7 ]
1 H/ n7 F/ @. ]* W) V: a
1 D, \5 r' L9 \- \- g+ b: ?7 x- {" r9 ]
从我自己的经验看,这种做法是完全错的。当然脱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实现这一效果需要勇气、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以下是我自己的几点经验,如果你正在为这一问题困扰,不妨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x4 I9 d+ a+ t/ N, c9 E
' W8 o7 }! \0 }5 l
一、别写稿9 o1 ]3 ^: W( {- H) o% K7 h/ h7 r
人们都不愿意浪费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尤其是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只要写了稿子,就想去背它,不论它在不在你手上。而只要走上了背诵的道路,那就真的凶多吉少。/ p5 T' ?* r. [2 A! ?) I- z
首先,背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留有痕迹,因为我们不是演员,没办法把背下来的东西表现得像是当场说的一样;其实就算是演员,也有演技好坏之分,生生硬硬的表演者多得是。真正好的演员恐怕也不是生背稿子的,因为经常听那些大明星们说他们喜欢在表演时临时加一些词,他们管这个叫“演员二次创作”。2 b' w% Q; D. l( C% x' T
更重要的原因是,背诵锻炼的是人的记忆力,而不是语言的组织能力,更不是表达的说服力,一旦记忆功能因各种原因——如外界干扰或自己紧张——受到了影响,导致当场“断片”,那么如果你没有临时组织语言的能力,你就会冷场、尴尬、不知所措,总之不会有太好的表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明稿子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因为个别语句想不起来,于是在台上心慌意乱,就是背诵惹的祸。; K1 B0 [: v# I) s
. n" G( g8 j$ q4 `0 Z' P0 A
二、在纸上手写思维稿
/ J& t+ ~- p1 |4 x 但是不写又是不行的,因为说和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说的时候能说好多,但一写就没词儿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书面写作凭借的是思维,口头表达依靠的是言语。思维是立体的,但言语是平面的,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更深邃,说出来的东西则显得相对浅显。我们要有说服力,要说出立体的思维,展现出深邃的内容,不先写写恐怕又做不到。
G; P9 c* l w! @; ~所以,需要写,但不要写成完整的稿子。我喜欢的做法是在纸面上手写思维稿。这种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在纸上写下与你要说的这个问题有关的所有内容,想到什么写什么,并用序号把每一个独立的想法编出来,在写的过程中你会迸发出很多想法,把它们全部编号记录下来,形成一篇扁平化结构的“语句集合”。其次,对这些语句集合进行分类,哪些语句说的是哪些问题,用它们之前的编号把文章的结构设计出来。这里需要用逻辑学的一些技巧,具体可参考逻辑学的书。最后,根据你划分好的结构重新把序号图列出来,并在下面标注上每一个序号索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一篇思维稿就写完了,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却是一个有逻辑的体系。, b) r7 w7 X4 D' [. Q
另外,我建议最好手写。我试验过很多方法:手写、电脑录入、复古键盘录入,语音录入等,最终发现只有手写时思维最通畅。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将手写印入了基因吧,至少我是这种感觉,但如果电脑能给你更开阔的思路,你用电脑也无妨。
$ {: B; m9 x6 L2 I7 H& d4 {) t/ d
" `$ H0 D( u6 D( V1 ]8 J三、用提纲给自己提示
6 {5 b( t: [9 _$ I" ]& ~1 F 当思维稿写好后,我们需要进行无稿表达练习。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照着思维稿的结构图表达,这是最完整的内容提纲。练习一两次后就把思维稿换成大标题式的提纲,最后把提纲彻底放下。
6 h% r! Q0 [8 _4 p4 p! i# j; X在练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对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调整,我建议直接在思维稿结构图上修改,并且每修改一次,就要重新做一份思维稿的结构图。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最重要的两点是你可以在每做一次思维稿的过程中熟悉一遍主要内容结构,此外在重新制作的时候可能还会有新的修改,经过几次之后,你的发言稿就变得更加完善而立体了。* w( z: ~/ |, _' W7 _
4 G5 K( x2 I& o4 z+ o d. [
四、每天锻炼概括能力
/ Q6 k% N& s( g% A5 l4 p- n 好的说服者很少有天生的,他们大多经过刻苦的训练,或者本身就有很多实践的机会,日久天长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所以脱稿发言确实要在平时下功夫,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日常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训练。
" a- |1 s" l, A2 p+ S# t) F; Z每天进行读书和记事是不错的方式。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要求,比如每天记录一件事情、记录一个案件、对一个新闻进行复述并评论,总之你的这个记录需要运用上“说明”以及“议论”两种手段,日积月累之后,语言会越来越精炼,表达会越来越准确。
2 R& |0 p) ~0 z3 F3 C
" v9 B9 K/ \- F五、寻找各种机会练习
" Z7 p0 f0 `' k1 Q给自己创造各种正式场合锻炼的机会,比如参加座谈会,参与论坛、沙龙、演讲,去学校讲课等等。千万别认为这些活动都是负担,弄不好会丢人,没有人那么在意我们的表现,除了我们自己。所以不用担心说不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假以时日,表达上的进步自然会被别人发现,这会让我们欣喜不已。
. x, i# A5 U. u; \
4 J9 X$ J( C/ w) \7 s, w% A六、录像回放寻找毛病- I7 _; F2 V% a" [4 O% T2 K
我们每天都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表有什么问题,但我们几乎很少给自己录像,看看我们说话时是什么样子,在说某句话的时候嘴型是不是好看,有没有皱眉。所以在进行训练或者参加活动时,委托一个人帮忙录一下,回来好好翻看一遍,能找到不少毛病,当然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 x4 q% Z3 I2 G0 l- [: P0 {8 O1 D- c8 \- f, ^
七、大方地弥补遗忘点: F- `4 G: v; ?; D( n
脱稿发言的时候也会有忘记说某一点的时候,这很正常。但和背稿不同的是,经过了训练的脱稿发言就算忘了说某些内容,也能自然连贯地表达下去。如果在说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遗漏了个别点,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弥补上,比如这样:3 G; d( o& A' C. J( B; d; ]: d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刚才的那一部分我遗漏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 V7 o0 }# t0 S
当然,如果你有第二轮发言的机会,那也可以留到那时把遗忘的内容作为补充意见。如果遗漏的地方并不重要,或者没有机会让你弥补,那也不用沮丧。因为世事无完美,生活本来就充满了遗憾。况且有时候你认为重要的东西,也许人家恰恰觉得不重要,没准你“歪打正着”了。当你能轻松地脱稿发言的时候,已经很优秀了,可以容忍自己有微小的瑕疵,完美无瑕的东西看上去总像是假的。所以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完美无瑕的脱稿发言,我建议你故意犯点小错……3 M* Q+ U' R5 \
: m% O' [5 s c6 c! j4 X最后一点至关重要,多好的方法也需要持久的练习才行,真正难做的恰恰是坚持。我们可以尝试很多方法让自己坚持某种良好的习惯。: \% k, k& X; |2 A6 o
+ b+ R( y" z( K$ C6 C
-----这篇文章是一位给我授过课的老师所写,并非我本人原创,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8 Q# \2 R9 l( r9 o9 t- H, H, A-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