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2 C: h/ Z# Q& k3 y6 ]
“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前,出生于2000年的大一学生小陆都会躺在床上,打开一款名为“抖音”的音乐短视频软件,紧盯手机屏幕上轮番转换的视频,频频用手指滑动和点击,不时笑出声来。原来只想看个十几分钟就关掉,没想到短视频好看到令人无法拒绝,虽然一再告诫自己要早点休息,但每每一回神都已经到了半夜……简直有毒!这恐怕代表了不少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 b5 O* W z* y) b
" N4 e* @- z* N& r8 g+ G, v
今天,我们就邀请了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胡健波医生,来分析一下,为何“抖音”让人欲罢不能?# c$ r4 @+ p3 k: j9 v& \
" k$ A6 T1 p+ c) ] 胡医生告诉我,这些APP背后,都是通过一个强大运营团队,以专业的消费心理学作为支撑,用目前流行的大数据进行“算法”推算,在各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原理下设计出来的。如果你发现自己“上瘾”了,那么恭喜你,你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算计”了。
3 x2 I( t5 K* v0 b. ]% V- a
3 ~$ c. L' k$ G/ l" w2 { 1、我们是怎么入了“抖音”的坑?
" c9 t7 w" T& G5 H( V8 l; [
6 C ?! e, B6 m, s: t0 m ·15秒有诀窍!
- z* \: Z7 |- B; q6 X" Q
: J$ P) o& _! s, Q0 H9 h 胡医生说,抖音的时长设计是15秒,从工程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刚好是人的专注力最能集中的时长,如果太长,注意力的聚焦度就会减弱,而15秒的时间,刚好能够让人形成片刻的印记,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再看一遍,或者看下一条。而短短的15秒,正好为你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零碎时间!2 F3 b, W% j7 M0 f" ~/ w/ u
& c6 x/ z5 @) X1 Q4 v& S8 C
·给你最具冲击性的片段!0 R8 @ H O7 r( b, I
N2 a9 z& w- c
文字、图片、语音的冲击性,都没有视频来得大。抖音的视频、音乐的呈现形式,抖音的视频,都非常“吸睛”,用到的音乐,基本都是音乐排行榜前几名的音乐的副歌部分,非常具有冲击性。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多种全方位模式,一段一段最精彩部分的连结,能让人看得停不下来。每个人长期被这种“高刺激阈值”包围,习惯了轻而易举的获得大量愉悦感和满足感,他们就会慢慢对现实中那些愉悦感少、付出更高的努力的行为,比如学习、阅读思考等失去原有的专注和兴趣。# k( R3 j* {4 f. s0 {, k) e
' ?# r- [* `! ~* w; o, Y
·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 ^) N! Q# l4 o! x+ S
2 f' @( M2 Z( \1 _) z" \- t
同时,抖音会根据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不断调整推送方向,比如用户最喜欢看生活常识,那么用户的推荐栏里,就会出现生活常识类目里点击量最高的一些内容。不断给予用户这些高刺激高强度的愉悦感,用户本身还会通过不断刷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来强化自己的行为。8 H5 b7 a$ W8 H
8 E6 }8 V/ G) {3 O. T7 Z 2、迷上“抖音”,本身就是一种大众的心理“刚需”
% }$ ~- v! s; s, T+ Y ^
0 j. p+ U; @# Q( o+ a; P3 Q 胡医生说,用消费和行为心理学来分析这个产品,就会发现,它是大众的心理“刚需”。" t- G7 n X; U- }2 u: _
3 `4 b* J9 Q0 @" F% i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c9 }" A: ?7 |2 Z7 l! g
" ]9 b( n' i, ` Y* r- N8 q
抖音的本身的内容以轻松、搞笑为主,符合社会压力大需要快速放松、消遣的现代人。几分钟的时间,连跟朋友在微信上聊天都不够,但是,在抖音上,就能快速地获得放松。
- b( `% E( ^+ b7 A9 G$ A: \# B4 {/ \' H4 }4 R3 b+ s
同时,短视频也能让现代人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消遣。; h* C# j4 y, t0 t$ e
: r6 A; _9 A$ L/ ?. p8 e8 o. c' |/ R ·现代人精神的空虚。
, G, M0 r5 R5 q, C3 F# k! P; R0 m& i8 v* l0 Z1 v7 k
现在的信息爆炸,订阅号根本看不过来,抖音很快捷地把所有的热门话题都融入进去了。
8 P5 s1 Q( i. _5 e/ v0 Z
2 u. h1 q6 L0 l ·贴近普通人。) u# k8 k; m! a2 P/ S1 c8 h
+ D! `3 H0 f2 }
相比明星的遥远,这些由草根分享的生活,无疑拉近了用户和分享者的距离,迎合了平民的心理需求。! E1 q5 Z6 J( Q7 ? j" K
( I: Q. O+ j( }& U( @* y1 n; p$ ~ ·心理“退行”。, @& R- y& R9 f1 j- I3 I$ {8 W
- \1 b9 p* \- H J& U; `+ ]
胡医生说,我们在抖音上会发现,不少人在正常生活里不能做的事情,比如一些幼稚、不符合自身身份的内容,他们会在抖音里呈现。因为在抖音里,幼稚、搞怪是能够被接纳的,这也让很多成年人释放了内心里做幼稚行为的欲望和本能。这种需求得到了一种释放。- T0 s2 s! k: j
9 k/ s5 a2 q6 o, w# s9 s ·被关注、被肯定的需要。9 p5 n& y. U: b9 V
5 s6 f6 x- ~( F$ z
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一段短片会得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用户的点赞、认同,对上传者的价值感、认同感是相当大的提升和强化。
8 X) H, L2 y. b9 h$ D8 ]5 n
% {9 M6 ]4 C! V, m6 ?3 q* s ·满足了人类的原始欲望。7 S7 N# E# s6 K0 r" [( Z* {
9 r" P. z1 I, x8 T( A9 O5 M) Q7 u; M3 M
为什么抖音上“老公老公抱抱”这样女生发嗲的视频会非常火?因为人的原始欲望,就是认为女孩子应该发发嗲啊。7 b( p$ Z9 h$ s: U
8 V% u7 f, D- [2 W2 [9 j7 I ·猎奇心态。7 K! g9 O7 c- u0 M
* ?! d% y/ J3 \% I' y5 i7 D: N
很多人刷了一个视频,发现很好玩、有趣,得到了大脑的冲击,就不断想寻找更多的冲击,总想找到更猎奇的内容。哪怕中间有一些不是那么有意思的内容,但只要马上又有很冲击的视频出现,这种不好的评价马上就得到了抵消,强化了继续往下刷的行为。
' ~0 k+ T) o' {3 D0 i2 S' ^' j' p3 M; k1 W( J% j! }" M( \; R
·犒赏机制' d0 }$ a& U0 Y3 L0 o
5 `3 Y, o; ~* m
有一些犒赏机制的存在,奖励、评价用户,强化他们的成瘾性。/ _# Y% D. a% x) {. U% O* Y
! k% ]* I9 G9 ^ 3、抖音的“红与黑”
& g6 _, {$ `! l4 n% B7 ?$ v6 z/ D# y" {" B7 q, i0 V) I! i
在胡医生看来,抖音有其好的一面,比如能够让人快速地获得信息,收获一些生活常识类的知识,迅速地得到放松、消遣;但负面作用也很多,如果不能有效监管,就会走向歪路。' T4 d% L7 i7 _5 z0 ]
% g2 V1 z/ N N3 W9 e5 m
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他们的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而在“抖音”等软件上,会有很多价值观被歪曲的现象存在。比如有人炫富,倡导‘有钱就是好’的观念,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就有可能被歪曲。这些平台缺乏健全的青少年保护机制,往往容易让他们模仿抽烟喝酒、喊麦社会摇以及早恋早孕等不良行为,并且在平台上被很多人点赞而合理化认同。: U# f# J& f, I+ {1 [2 I4 A
+ a+ M/ N, ^$ S8 O: b/ }( s
这种“唾手可得”的高刺激,让孩子们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缺乏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这也是目前手机一族的现代人,很难停下脚步,“专注”的去做事情。
$ n2 z2 }; v$ O! z& R
# y' v8 S5 Q1 @1 O 4、怎么防止沉迷?( W; u9 m. t9 q" u* H3 w
4 t4 ]1 M1 J1 w8 x9 R4 z 胡医生给出了建议:首先,使用回避法,也就是所谓的环境隔离,惹不起躲得起,一旦发现有沉迷苗头,斩断源头诱惑。
! { }6 ]* \6 F3 K9 j9 C7 e5 u7 i; O/ X) U0 z
其次,分析自我。对于有些人来说,“抖音”是他的“刚需”,卸载了还是会重新安装回去,因为根本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所以,如果你一旦沉迷了,一定要问问自己:5 n; n4 I; [; ^; u: M/ M2 C8 t
5 r+ r$ v! h, ?; b
我们沉迷“抖音”的“点”都在哪儿?比如经常看人“秀恩爱”,那么是不是情感上比较缺失,就应该在现实中寻找解决的方案,多参加一些现实的聚会,把生活落到现实里。戒掉这类产品或者防止沉迷,还是要去真正地解决内心的需求。 o& u3 l/ d$ z4 u3 d4 G
, I) V, T6 J! E6 l0 U1 F- h 最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会比成年人弱,不能完全禁止他们去玩抖音,但父母一定要替他们控制好时间。父母还可以利用好“抖音”,比如给孩子拍摄一些弹琴、练琴的视频,去发现和正强化孩子的好的行为。; d, y6 [, A7 G
/ X8 U9 J9 O% n2 @& T! f)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