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6|回复: 0

风流才子唐伯虎不自律的一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30 07:53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8-1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有两大冰川,一座是踌躇满志,另一座是心灰意冷,这两座冰川都让唐伯虎给遇上了。
    - _4 \; z5 o3 v% g) _1 ^/ R5 D9 c) O5 G' F9 Z1 S& s
    1524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二日,带着满身的不甘和无奈,旷世才子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溘然而逝。
    : Y9 U; O4 m1 B' J
    / m0 b0 x2 W, i- o弥留之际,唐伯虎留下一首绝命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狱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w9 o# m* r5 _: B* h
    3 `; s  c, p+ r  L3 W6 Y
    晚年的唐伯虎境遇凄凉,经常断炊少粮,连死后都无钱安葬,最后还是靠几个文友勉强凑些钱财将其草草安葬。
    8 w! f( V! ^3 S( W
    3 k* B! F7 o. E# c/ Y这难道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吗?在印象中,唐伯虎这个名字是和风流蕴藉、旷世才华这八字连在一起的,他集情趣、雅致、文艺于一身,是世人的集体偶像,
    % n, v7 q4 ?# J8 \
    8 `& q( \: a# m! U+ d尤其那个 “三笑点秋香”的爱情传奇,更是被后人渲染得华丽万千。
    4 ~! o+ w2 h- ~3 h' \# [
    & L* b+ r9 A3 _/ D# M& f* O9 v. c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个放浪形骸、一生困顿的落魄才子。
    1 o# ^& f7 |# b- ~7 b; C4 a! h, ~1 O; w3 B3 Z4 n- ~3 e
    4a083711799c444daf1d816954f6484a.jpg
    / C4 P( }& m0 m- ?4 {/ t* h: U: P4 y7 g' c, z4 O3 u
    少年唐伯虎才华横溢,却不幸被卷入科举作弊案的漩涡,出狱后被责罚终生不得参加科考,从此断了仕途之路。; c7 \! k3 r6 D( M: q5 \
    3 M9 M; j5 t9 B9 K! C; V
    唐伯虎总共结了三次婚,结发妻子早逝,续弦妻子在科举案后果断弃他而去,所幸后来遇上官妓沈九娘,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s+ ^9 F% I2 ?& f' c0 u+ X% n

    8 ~$ u* z$ X! J2 [/ l8 H晚年的唐伯虎贫病交加,靠卖春宫画、作香艳词艰难度日,死后连买棺椁的钱都没有。
    ' u. J2 W% r- m
    ; D: C1 i$ o& B& R4 @ 55c30863dadb489b9816f1a144ed0a74.jpg
    . E% w. X& M  x# e2 h; k) K) p3 w8 I. V% R$ {7 k
    唐寅《画班姬团扇》
    8 d/ H5 E& ^0 j* o
    & j& x( b0 t3 J; i……
    5 s9 S2 q  o$ N( q* l0 _
    : e5 t8 i. a5 o2 x8 a镜头拉近,声音缥缈传来。透过时光的远景镜头,在一层层撩起的传奇帷幔之后,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位站在时光深处的翩跹才子从沉沉的暮霭中款款地向我们走来。7 V1 m2 @0 [& {, [# j
      z" U! I' E* A* k6 H% n
    01
    6 F/ V4 p8 u5 `2 v2 w2 U" U
    # [) i& u  p8 f唐伯虎出生在小桥伴流水,画船听雨眠的人间乐土苏州城,父亲经商,家境殷实。家人渴盼他将来能考取功名,为祖上增光添彩。
    $ G% \0 Q  K7 D) l) _- ?% X
    3 t4 B+ z/ `3 V) E8 x% G4 p少年唐伯虎闭门苦读,一声清磬,半盏寒灯,便作阇黎世界。
    $ t/ ]' g- R  h6 V& G& Y' `  U4 A; z* \3 ?' J/ ^
    据好友祝枝山回忆,唐伯虎“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意思是唐伯虎并不是早慧的孩子,甚至还有点傻乎乎的,整天只知道闭门读书,连家门外的街道都不认识。- M% z8 [4 j( L: g. X+ s

    4 G3 K0 J! x8 F' v: D% F% I' h十年寒窗终于给唐伯虎带来回报,16岁那年,唐伯虎顺利考中秀才。
    ; @  s0 \& j" g* ~+ A+ o# V3 a% {& `$ y: }% m) u* {7 J
    按礼制,新录取的秀才要到孔庙祭拜,每人在泮池里采几株水芹插在帽子上,完成这些仪式后才算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0 z* `  q( i. e  o: }! y6 s0 M7 ^+ d4 _) v5 e% u; l7 s
    然而在这么一个近乎神圣的场所里,唐伯虎却与另外一个“臭味相投”的好友张灵,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全身赤裸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戏,令旁人瞠目咋舌,也为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埋下了一颗“地雷”。/ z5 N7 {% M- I: \

    # r) m2 N$ P" P! t  e- U6 V1 o! g祝枝山比唐伯虎整整大十岁,而且两人关系也不错,透过才子的高雅光环,祝枝山十分洞悉了唐伯虎的优缺点,为此他曾中肯地劝告对方:为人处世切不可轻狂放诞,忌自恃才华高就容不下他人。
    7 n; v* ?0 R& o; {+ |5 I
    0 r. ]+ |- x# {3 n应该像天空那样处在极高处又能包容万物,所以才会被万人仰视。可惜祝枝山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并没能改变天唐伯虎的性格走向。6 m  n: L! z5 M! v% \: W
    0 D* _5 _2 ~/ [; O7 I' ~2 G& G. U- L3 z
    成名后唐伯虎每天过着高楼买醉、夜眠秦楼,放诞不羁,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在众人眼里,唐伯虎的生活就是一团无序。
    ! d1 T9 d5 I2 {- {& N- Z/ G) A# x6 F
    几年后唐伯虎参加提学考,当时的监察御史方志却决定不录取他。原因无他,当年唐伯虎与张灵的“泮水水战”事件早已口耳相传到方志那里,加上这之后唐伯虎的诸多嗜酒狎妓行径,或多或少地被方志知晓。) a# A7 i, t& Y8 `4 @4 B$ v

    . O  Q* x+ m9 o/ P' B+ c" q: ~在方志的眼里,唐伯虎固然文名鼎盛,但他的浮浪行为也同样声名远播。这种狂放不羁的人将来做官搞不好会是一场灾难。/ _& y4 u- s$ n# X- {8 s5 T
    . b/ J' t5 u2 L$ D( ~+ _( W0 R
    所幸时任苏州知府的曹凤爱惜唐伯虎的文才,于是他找方志说情,方志碍于曹凤的面子,不得不录取唐伯虎,将其放在榜末。2 s# B6 T. v7 k* U* J  t( i( b9 g" O4 v

    . ^" V1 s1 F# c0 t0 S8 n" M7 } 377a9dee63b7440aae0525287c3993eb.jpg
    & E% b6 ^  b3 Q6 I
    ( `# e% j# V* b: B9 s唐寅《王蜀宫妓图》
    , [7 a$ O( f+ x( z  z
    " b5 o6 k* q- g, X1 X第二年,29岁的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他的应试文章文采飞扬,袅娜自如,言辞恳切,声情并茂,以解元荣登榜首,前后仅用了一年时间。
    6 s' u1 T$ w, b4 S5 I7 @' ^! e' K) P. m* w6 |
    他的好友祝枝山倾多年之力,五赴乡试方才中举。另一好友文征明则再次落第,其父亲时任温州知府的文林劝勉儿子不要灰心,称唐伯虎“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
    . O( |3 M; U5 V6 B
    , Q; I1 @0 I, _% d; F) |+ h不要以为文林这番话是妒忌唐伯虎的才能,事实上文林早就看出了他轻浮不踏实的性情。
    6 |& P) J) T+ n  ]: I5 T3 X) m
    ' E. e4 {+ E/ w3 V5 h0 f. [尽管如此,文林还是十分欣赏唐伯虎的才华,有意提携,经常将其引荐给苏州最上层的文人圈。有了这些权威人士的肯定,唐伯虎的才名得以传至京都。( R# |, d) E0 G8 u
    ( e1 @; g' ~; s" t0 w
    少年唐伯虎不仅有才,还胸怀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他在世的五十余年间,大明帝国的土地上天灾人祸不断,蒙古和鞑靼部屡次犯境。. U1 F1 D+ @/ C5 f/ V2 p" A
    1 A& N2 o1 ~; a, f1 C: r
    这些都让唐伯虎心绪难平,血脉偾张,为此他专门写了首《侠客》诗直抒胸襟:侠客重功名,西北请专征。惯战弓刀捷,酬知性命轻。孟公好惊座,郭解始横行。相将李都尉,一夜出平城。3 {5 @2 O8 O4 O% N/ X) R2 {& C
    $ H8 [6 ?5 b; V
    在唐伯虎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梦里,他仿佛看见了金戈铁马、大漠风烟的古战场,依稀听到旌旗猎猎、战马嘶鸣,自身也幻化成为一个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侠客。+ _4 N8 w& |4 G: Y8 Z4 s$ K& }6 O+ M
    ( d6 {  ^- r+ ~$ N/ v
    此时的唐伯虎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正所谓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高中解元竟已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节华章。+ l2 [# r+ x4 H7 r% Y9 K' |) ?
    # U* S" j( K* }0 C/ `. O# x+ b, h
    这以后命运陡然收去了唐伯虎头顶上华丽的伞盖,让他在人生的逆旅中淋了个湿透,那些纸醉金迷的浮华与绮丽也离他渐行渐远。+ u, W' y6 O; S; k& i

    3 b) Y; T- o% p. G: s$ p02
    & I4 ~% N0 A+ m+ c2 T. f
    ( Q3 L' k) ~: {3 a5 \+ s& K$ e衣锦荣归的唐伯虎返回苏州后自然少不了上至知府曹凤、下至亲朋好友的一番祝贺,其中有一个叫徐经的富二代朋友约唐伯虎一起同舟赴京参加会试,唐伯虎慨然允诺。
    : Q% S' T5 a; L$ ~  R0 X4 s0 I# h3 M- q
    两人抵达京城,由于唐伯虎是夺冠的大热门,一时间,“公卿造请者阗咽街巷”,士人争相与之结交,加上徐经还带来几个戏子,一行人“日驰骋于都市中”,招摇过市,十分引人注目。
    " x" _* o! U( j9 o' p- G1 c: F
    4 ^0 G- f) X1 Y. N4 d而在南京乡试中将唐伯虎拔为解元的座师梁储也在京城不遗余力地为其宣传造势,并向当年的会试主考官程敏政力荐,程敏政于是接见唐伯虎和徐经两人,并与两人讲解了几道题目。: F7 c0 D! _0 X) i0 c

    ) X8 Z5 w+ h1 K/ \+ Y5 t结果那年会试的题目不仅出得十分偏僻,其中有一题恰好又与程敏政讲解的重合,一时间负面舆论顿时涌起,有人趁机构陷主考官程敏政,称其收受徐经的贿赂泄露考题,
    " F! A$ T9 M) o' |8 I, ?: Y6 d$ S7 {/ _8 D
    徐经和唐伯虎下狱,徐经被屈打成招,承认行贿一事。
    . g; S# Z# ?9 f
    % h0 r+ b( l. w. v! w# ^虽然事后查明徐经并没有行贿主考官程敏政,但朝廷还是判决唐伯虎和徐经终生禁考,程敏政出狱之后满腔愤懑,引发旧疾身亡。! ?, t4 |  o! X/ `

    6 {+ d7 J6 n. W  w而唐伯虎出狱后身心俱废,灰溜溜地返回老家苏州,迎接他的是乡亲的白眼和耻笑,他的第二任妻子果断与之分手。
    " V3 M+ [4 k3 _+ n# b( D4 K& F' V" s. o7 N- F3 W
    世态炎凉,家境窘迫,出仕无望,人生有两大冰川,一座是踌躇满志,另一座是心灰意冷,这两座冰川都让唐伯虎给遇上了。
    % W7 X! l4 e7 p
    3 j5 E1 `0 k( q这个曾经豪情万丈的舵手,第一次尝到了呛水的滋味。耀眼的荣华,转瞬间便是江山日暮、寒鸦夜啼。
    ' j% V7 w/ b7 _" P; @5 M7 \- _" M0 A7 A" c/ r, |4 w
    失去生活来源的唐伯虎即使在如此困顿窘迫的情势下也不肯屈就去当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坚持“士可杀不可辱”。$ j$ b( g& P7 @$ `+ M- r

    1 v8 u) M' v' E  a$ o; s唐兄啊唐兄,你的傲骨固然令人钦佩,可是身为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七尺男儿,再怎么样,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中老小挨饿受冻,文艺的轻盈毕竟支撑不起现实的铁砣啊。# ^) b' Y( P/ y: |2 J/ |  e
    $ K' W% p* e9 y. \# [+ p& n6 E
    从这科举作弊案可以看出唐伯虎的性情里充满感性的成分。唐伯虎的确是一个风流且率性的男子,自视甚高,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里既充满了艺术气息,也带着某种天真迂腐之气。
    + B5 g' D. r- z$ ~* j; x6 C3 s$ r& j3 i' i  @
    同时,作为一介书生,唐伯虎太容易陶醉在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里,一个没有半点污秽、洁净无比的世外桃源,对暗藏在现实角落里的寒光暗影,却一无所知,视而不见。- k7 V2 ^4 V9 `, `* Q, V1 g5 U* z) T

    . {' @1 O; v* F9 R十年铅华梦一场,这场科举案成了唐伯虎命运的分水岭,从此人生的冬天不由分说来到了唐伯虎的身边,直至生命的终结。
    : i, a! [, w" f2 d  Y( K9 J( p: d0 Q& `) l7 k+ D0 Z
    039 X! n. V( O: H, a7 i

    " l# O6 n5 a2 o: G9 N5 c3 p仕途失意,婚姻破裂,唐伯虎并没有及时调整好心态,调动意志力走出人生的沼泽,相反,他越发无所顾忌地放浪形骸。
      d3 P: h; n- m. c# F% F, ]% F# V2 f7 {# t: [$ @( v3 {
    唐伯虎干脆刻了两方印章,一枚是“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丛里醉千场”;第二枚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以此表明心迹。( J1 F! H1 i- u" q; _
    + {  N+ B/ Z8 p# h5 t6 g( s6 U+ ]
    在这种放诞不羁的外表之下,唐伯虎掩藏起一颗敏感易碎的心。这位旷世才子面对命运的薄凉是如此的无奈、无力,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前面只剩下一片荒野的人生挥拳。
    " J$ V0 F" m5 I' M
    8 r7 r0 I8 p; O4 x% U0 q2 L; c5 a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唐伯虎不得不开始卖画鬻文,甚至不惜写不少香艳词和春宫画。纵情声色、眠花宿柳的生活体验提供给他许多创作素材和灵感。* r/ Y. C) A& R  h, H1 n

    , {6 m, {/ `; C1 K8 Q6 H3 V# ^用这些微薄的收入唐伯虎在一个叫桃花坞的地方盖了一座房子,取名桃花庵。虽然只是几间茅屋,可满身都是艺术细胞的唐伯虎却赋予它诗情画意。
    ! \, ^/ `7 e. x3 ~) Z% U( O& q2 u6 p  b
    他在庭院周围种桃花,园中遍植梅兰秋菊,还栽上半亩牡丹,草木情深,生命如花。甚至还修凿了一眼池塘,锦鲤游弋其间,清风徐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他还写了一首有名的诗《桃花庵歌》进行赞赏。
    7 x+ g  o3 Y8 f: O3 C7 k0 Q9 |# p# A$ B* N
    在桃花庵里,唐伯虎每日汲泉煮茶,屐声隐隐,过着心静如水、恬适安宁的慢生活,闲适而自在。或许,在他的梦里,也曾闪动过自己少年时那翩跹的身影,对雨中残花、风中落叶多了几分怜悯与缠绵。* b2 n& ^# t2 C8 u+ d; `7 }+ |

    4 [* j' @: H' r( K3 s. w9 S在桃花庵这座世外桃源里,烂漫风流的唐伯虎获得了一份世间难得的悠然与随意——看天高地迥,晨晖夕阴;看花开花落,云长云消。
    * n, d% R( P2 ^9 g0 M7 n5 m  Q: o+ W4 k, p
    倾听天籁,倾听心跳的声音,从而开启了一段“世上闲人地上仙”的岁月之旅。
    ; [& r+ m( q* a3 c. ~5 T% ^, U1 U7 W5 M' E/ J; Z1 j
    唐伯虎是洒脱的,这是一种看透世事的超然、同时也夹杂着对凄凉命运的无奈,昔日的侠客梦早已消失在寂静、深沉、广阔的岁月里。
    8 F, T2 _: I; t3 a
    8 b( p  p+ L( O9 k这以后唐伯虎又面临一场人生大考,图谋反叛当皇帝的宁王朱宸濠欣赏他的才华,邀请他去南昌做幕僚。唐伯虎后来发现宁王的不轨之心,觉察到死神的镰刀正在逼近,最后靠装疯卖傻得以逃出生天,
    ) T7 ?! ~* {0 _6 q" v1 g, @
      Y5 k  y( J: M; h; J54岁那年,唐伯虎在桃花庵里郁郁而终。2 E3 A0 c. x- d) c
    . H( I) R$ e8 ~8 l
    043 p2 i2 n3 G- c7 D8 Y$ u  l
    $ I- o+ o3 D8 d" a3 L. r
    我常想,假如唐伯虎的命运中没有科场案,而是顺顺利利地中了会元,然后一步步登上三宫六卿,或者他发愤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儒,那今天的唐伯虎还会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个风流才子吗?2 |& W$ G9 `  Z& v& Q" }! ^6 g
    1 R3 U7 j5 t# E, u8 j& Y
    出身于市井酒肆,终生流连于舞榭歌舫,唐伯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落魄的一生,他向世人呈现的是风流、偏激、怪异、放纵乃至颓唐的一面。
    . u0 v+ K5 n: e+ u6 p. F( N% r7 l* n. M" @+ E/ V7 t/ h
    在唐伯虎的人生字典里,从科举案开始,一直到末尾,每一页都清晰地写着两个字:不甘。这就是他一生中无可疗治的疼痛和哀伤。9 ]1 b5 f5 l% n  H$ S
    4 E+ F  I8 l; }2 ^4 ?
    生命的底色是由自己一笔一笔地勾画上去的,唐伯虎的惊世才华在中华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星空中已升华为一个耀眼璀璨的坐标系,令无数后人仰视。+ W- b* t3 S3 X& `

    ( E" L5 N$ C& X$ |/ o# b5 o可是生命的藩篱也无处不在,不拘礼法的唐伯虎试图用一个叛逆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温柔地反抗。8 F* R% s3 [- L3 M: m4 b# k

    / A4 r5 a& Z! N$ R( f唐伯虎是一位浪漫主义者,一位艺术大师。现实与虚幻、理性与感性,两个世界始终在他的内心纠缠、撞击、搏斗,他在艺术的世界里得到了舒畅自由,却在世俗世界里混得一地鸡毛。
    - ~0 J8 S4 \' ?3 z
    / y& ~& I  `3 G/ v* X0 ^4 r, v后人在对这个旷世才子唏嘘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给他头上风流的光环添上了几抹高雅的色彩,比如三笑点秋香等等。都不约而同地用各种方式美化唐伯虎的风流韵事。1 ^! c% x0 L6 A7 k0 }
    7 \  w4 j2 }, c3 {+ }
    真相最后演绎成了传说,传说又进一步演化成传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连同那些难以述说的世俗欲望,都安放进唐伯虎的生平故事里,随着岁月的流淌,
    . @* F0 `2 K5 |# b' \+ |( y/ ?& w# g
    这些传奇故事在里面酝酿、发酵,弥散出诱人的酒香,最终,唐伯虎幻化为文化星空中最烂漫洒脱的一颗星星。
    5 h. y3 G/ }) \2 \" Z
    5 s' D+ k8 L  `9 t! G, s3 D& G5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