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20-8-28 16:37

Boylston街7号二楼的窗户

上个世纪初,闹钟还没有被发明的时候,欧洲有一种流行职业——叫早,功能等同于现在酒店里的morning call。工人们如同移动闹铃,挨家挨户提醒大家到点起床,而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用一根长竹竿敲打人家的窗户~



到了1933年秋天的北美洲,Zippo的第一家工厂在布拉德福德市中心Boylston街7号的Rickerson & Pryde车库上方成立。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占据了二楼角落的房间,多扇窗户上的Zippo标志已成为公司早期的象征。乔治·格兰特·布莱斯代先生以每月10美元的价格租下了这个空间。到创业第1个月结束时,这里已经生产了82个新的Zippo防风打火机。




后来,Zippo的业务扩展到了整个二楼,全面占据了这个空间,直到1938年秋天。



1960年左右,作为防洪工程的一部分,这栋建筑被拆毁。一座不规则形状的小停车场是第一座工厂所在地留下来的全部遗迹。











感谢互联网,可以让我们拨开云雾回溯到这几扇窗的源头,而互联网时代最臭名昭著的发明里一定少不了弹窗广告,其发明人曾公开表示忏悔, “广告是网络的原罪”,但这位麻省理工的教授也辩称,20年前自己发明弹窗广告本意是好的,就如同当年阿帕网的本质是提高效率​帮助大家节省时间!曾经挨家挨户上门陌生拜访的销售员或许就是弹窗广告的原型吧,如同第一个把墨镜卖给盲人的家伙也一定是个很厉害的推销员。据说带上墨镜,我们的颜值都会飙升50%以上,但大多数人无需墨镜,只靠呆滞冷漠的眼神就能完美遮蔽心灵的窗户,还有些人的心灵本没有窗户又比较痴迷且擅长狂妄,我不是指盲人~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传说法国Aubazine教堂的玻璃窗曾给过在那里度过童年的香奈儿创作其双C型Logo的灵感,Coco Chanel在1925年亲自设计并沿用至今的这个Logo,灵感来源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oco Chanel在一个著名的派对上偶然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双"C"标志;另一种说法是关于一个叫Capel的男孩和她的爱情故事,更符合大众心理。



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空~听说纳博科夫在美国讲俄国文学时,在黑暗的屋子里先打开屋角的一盏灯,说:“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第一盏明灯。”接着打开中间的一盏,说:“这是果戈理。”然后又一盏,“这是契诃夫。”最后他大步走到窗边,扯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房间,喊道:“这就是托尔斯泰!”脑补下画面,​该是何等的震撼!

不说震撼,平凡如晨曦、旗杆、操场、单杠、黄昏、侧脸、迟到、逃课、单车、白衬衫、背影、汗水、大扫除、图书馆、运动会、相遇的走廊、学校小后门、被风吹起的窗帘、窗外偷窥的班主任、音乐课的手风琴、青涩的新年联欢。这些随便选二三,就能编撰一个青春剧本......简单纯朴却美妙温馨如当年Boylston街7号二楼的那些窗户——

而此刻窗下,唯有蝉吟雀噪,方知静里乾坤~大家周末开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oylston街7号二楼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