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且忘且从容
世间的节日,总有些残酷的温柔~元宵节,人间的灯亮了一遍又一遍,热闹像是某种短暂的镇定剂,把那些无处安放的故事压进灯火深处。我们都在寻找温暖,也在迷失自己。年复一年,习惯了热闹,也习惯了散场。春天要来了,冬天的雪落得无声无息,像所有不动声色的离别。元宵节,是时间赠送给人间的一个柔光滤镜~是春节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流光碎影里的告别。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终于在这一刻被灯火点亮,又被风吹散。
灯笼还在风里摇,人影在火光里穿行,在嘈杂中走了一路,脚步未停,心事未解~我,其实是动词。是我自己在营造我——巴克明斯特·福勒
所有说着“随风去吧”的人,都在风里站了很久~说着“过去了”的人,心里还藏着一片没有退潮的海。人间的烟火再盛,终究吹不散往事。那些走过街市灯火的人,那些在元宵夜里抬头看月的人,那些熙熙攘攘的来来往往……有的还在,有的已经远去。有的你以为会再见,有的你连再见都来不及说。
人间最盛大的热闹,不过是用来遮掩遗憾~我们在人群里走散,假装不回头,假装遗忘,假装一切都可以随风而去。城里的烟火升腾,厨房里的汤圆翻滚,光影交错间,自己仿佛还是那个追着灯笼奔跑的孩子。
像一本翻开许多次的旧书,有人读到了相聚,有人读到了告别,有人读到了时间的慈悲,也有人读到了岁月的温存。汤圆的热气氤氲间,你看见自己——白天奔波,夜里沉思,过往的人来了又走,每一场相遇都不是无意义的奔赴,一碗汤圆的甜,足够温暖接下来的春天。
且行且看且从容,且听且忘且随风~愿这一生,纵然别离,依然热烈;纵然漂泊,依然滚烫;过去的,留在风里;未来的,藏进光里。我们只管走,走在这人间烟火中,走在灯火通明里,走到能爱和被爱的地方。
PS.明代作品《大雪》,作者不详,全文为:“天地初寒,大雪为章渗橘银;恰逢其时,纷至人间;冬来无恙,雪坠为念;不惧流年,不慌不忙;且行且看且从容,且听且忘且随风。”~突然发现,时髦这个词已经不时髦了。
消费的尽头,是断舍离;美容的尽头,是相由心生;抑郁的尽头,是爱自己;情绪的尽头,是沉默;婚姻的尽头,是义气;交友的尽头,是相识一场;社交的尽头,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别人做别人;人生的尽头,是发现人生其实有两次,第二次开始于我们明白此生仅此一次。
总有事物长存天地,不像浮云,不像昙花,不像微薄的雪。德川家康说,忍耐的尽头是不朽;毛姆说,今年的我们已与去年不同,我们的爱人亦是如此。如果变化中的我们依旧爱着那个变化中的人,这可真是个令人欣喜的意外~秒回才叫聊天,而不是在对话框里留言。
生命原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有如此才不负生命一场——尼采
世上90%的烦恼源于自身,剩下的10%源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说某个人活得通透,我会想到被橡皮擦擦了太多次的纸。
据说有四种女人最受男人欢迎,她们是:白富美、矮富美、白穷美、矮穷美~而人在皱眉时需要牵动42条面部肌肉,而微笑则只需要17条,面对生活,还是保持发呆比较省力气。
月缺还圆晴又雨,人生哪有周全处~健康和健忘才是幸福的关键。我们见外地说了一会儿不痛不痒的话,相互试探着漫长岁月中对方已经改变的地方——远藤周作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有趣的灵魂遍地都是,美丽的皮囊那才是真的万里挑一。“那你为什么不偶尔用用你的力量对付我呢?”“因为爱就是放弃力量。”@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听过一个说法,任何类型的性格,底层都有潜台词。焦虑型的潜台词是想掌控,内耗型的潜台词是想成功,强迫型的潜台词是想完美,社恐型的潜台词是要认同,付出型的潜台词是怕指责。
当人对一件事投入了全部知识、技巧、灵感和情绪,自然便会从中感受到价值,也譬如,不管有没有写作的天赋,都可以有写作的热情。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如果不具备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智慧,那么他将会有那个年龄段的所有烦恼~所以,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情,永远不听话;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 》
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这束适用于任何关系的火焰,照见过往,也指向未来:愿今夜安然,月亮归月亮,灯火归灯火,你归你自己;愿明天依旧滚烫又热烈。
楼上视频,点此观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