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18
在这里首先要特别感谢语焉妹妹。我到拉萨第二天,她就带我跟他们单位同事一起“过林卡”,一顿好吃好喝,藏族姐妹的酒量、爽朗、歌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天---20080531---又约了拉萨俱乐部主席飘逸.风主席一起去了拉萨北郊的色拉寺。。。。。。之后又与拉萨几个摄影家汇合,到被称为“拉萨的肺”的拉鲁湿地,拍了暮色中的布达拉宫,当晚还有一次相当腐败的大餐。。。。。。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19
在西藏,这样的神像非常多,在藏族朋友心中,每次能够为神像描绘都是做功德的。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20
色拉寺一角
色拉寺晒佛台——每年雪顿节那天,
僧侣们会把巨大的唐卡从这里徐徐展开,以供众多藏族民众瞻仰。
仪式庄严神圣。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24
色拉寺一角
六字箴言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26
牛角羊角
炜桑炉——袅袅桑烟寄托了藏族群众对上苍的感恩
晒佛台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28
羊卓雍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平均水深30多米,最深处有60米。它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水域面积63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婉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由墨曲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湖中山地突冗,有21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面积约18平方公里,岛上牧草肥美,野鸟成群。此湖的一绝是它的水源来自周围的雪山,但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融化与湖水的蒸发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据记载,羊卓雍错形似蝎子,相传曾为9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担心湖中许多生灵干死,把7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又把所有小湖连为一体,其形似莲花生的手持铁蝎。流域内一些地名与蝎子有关,如湖上游热耶白比吾、热域曲龙热耶、热域为蝎子左右角,指该地正处在蝎子的左右角之位置;居蝎子心脏位置的圆布多岛屿上有一座公元16世纪中叶仁增多俄迥乃兴建的宁玛派小寺遗址,寺附近还有莲花生大师的手印,湖西南还有桑丁寺,故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汽车沿整个湖要走几个小时,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因为它不是一个规整的湖泊,倒像是一条自在的河流,在宽谷中随意漂泅,而后又连成片。从地图上可以大致了解它的走向。正是这种“支离破碎”使得它和草原、山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格局,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羊卓雍错风景秀丽,站在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顶向南眺望,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碧蓝的湖水平滑如镜,白云、雪峰清晰地倒映其上,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滨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还是藏南最大的小鸟栖息地,有天鹅、黄鸭、水鸽、水鹰、鹭鸶和沙鸥等多种水鸟。每当产卵季节,湖里的十多个小岛便成了天然蛋场,场面极其壮观。微风拂过,湖水涟漪轻漾,浮光跃鱼,令人陶醉。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其肉细嫩鲜美。
羊卓雍错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错,“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你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以即古羊卓雍错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错的一绝是她的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但她确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29
羊卓雍错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33
羊卓雍错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36
我曾几次去羊湖,浪卡子县和洛扎县都转了,但正如介绍中所说——无法看到她的全貌。这个美丽的圣湖,给我留下了那么多遐想的空间。。。。。。。。。。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11 04:37
雍布拉康位于山南乃东县东南约5公里处,一个名叫扎西次日的小山上。整个建筑形似碉堡,高耸于山顶,十分显眼,是西藏最早建筑的宫殿。“雍布”藏语中意为母鹿,因扎西次日的山势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扎西次日山东北方向约400余米的地方有一名为“噶尔泉”的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据说此泉水能治百病,到雍布拉康朝拜的老百姓多来此喝水净身。
雍布拉康是吐蕃第一任聂赤赞普居住的宫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殿内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塑像。最初的雍布拉康只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宫殿,后由五世达赖喇嘛扩建,才逐步成为一座佛教寺庙。现除部分僧房外,还有一间专供历世达赖喇嘛来此礼拜时居住的卧室。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雍布拉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佛殿。第一层是古代藏王殿,中间是一尊佛像,佛像的左边是藏王聂赤赞普,右边是藏王松赞干布。沿左墙排列依次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大臣桑布扎、藏王赤松德赞、藏王托托念赞。沿右墙排列的是藏王赤热巴巾、乌宋、松赞干 布的另一大臣嘎.东赞。
上楼是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经堂,主供佛是观音和释迦牟尼。观音像是雍布拉康的古老之物,据说与布达拉宫帕巴拉康的主供观音是同时代的。四周墙上绘着精美的壁画,讲述着西藏的早期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靠左边的一幅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