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韩国表现的很不错!
http://player.56.com/v_NTcyNzkyOTE.swf以上视频是G20发布会芮成钢“圆场”奥巴马,视频1分33秒前源自BBC,之后源自央视:
2010年11月12日G20发布会,奥巴马惯例性地利用40分钟点名提问,回答白宫随行记者团的问题。
最后奥巴马决定增加一个问题,强调希望韩国媒体来问,随后冷场,场面尴尬。此时,芮成钢举手提问。
央视记者芮成钢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抢问”奥巴马的事件真是一段绝佳的新闻教学案例。
如果我是新闻采访写作课的老师,我会在课堂上播放这段视频。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讨论的是:芮成钢的行为是体现了记者善于抓住机会的职业精神,还是有悖规则的不礼貌之举?他的提问方式和语言组织中又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但从讨论中可以形成部分共识,激发彼此的思维。
如果我是媒介素养课的老师,面对的是来自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仍然会播放芮成钢提问奥巴马的视频。不过,我不再关心提问技巧和职业伦理,我想讨论的是对报道的报道,即媒体是如何报道芮成钢提问奥巴马一事的。
事实上,关于此事件,至少有3段视频值得关注。
第一段视频来自CCAV2。在这段视频中,芮成钢与奥巴马谈笑风生,场面十分融洽。前者表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并称自己可以代表亚洲,奥巴马给予充分肯定并幽默地赞其英语说得好,接着便是提问和回答。
第二段视频来自凤凰卫视。这段视频的气氛很尴尬,看起来,奥巴马希望韩国记者提问,但芮成钢鲁莽地起身要求代表韩国记者,代表全亚洲。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奥巴马不得不妥协。
这两段视频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在CCTV2的视频中,芮成钢才华横溢,举止自信,风度翩翩;在凤凰卫视的视频中,芮成钢不守规则,咄咄逼人,行为可笑。
但它们都不是真相。从完整版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CCAV2无疑剪掉了奥巴马坚持希望韩国记者提问的段落,重现的现场是残缺的,但凤凰所呈现的同样不是全部事实,它剪掉了前因后果,尤其是奥巴马将机会给韩国记者但无人举手,芮成钢是唯一一位回应者的段落——而这一细节,正是判断芮成钢行为是否失当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还是那两个人,事情还是那件事,但两家电视台的编导轻轻挥动手中的剪刀,便将事件和人物剪裁成了符合各自需求的样子,而且令普通观众浑然不觉。这就是为什么在新闻业界和学界有“报道即遮蔽”的说法。在英语中,“cover”一词既有“采访、报道”的意思,又有“覆盖、遮蔽”的意思。这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巧合,它在拷问着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当你在从事“cover”的工作时,究竟是报道了事实,还是遮蔽了它?显然,上述案例中的CCAV2和凤凰卫视编导,都在报道一部分事实的同时,遮蔽了另一部分。好在这是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的时代,反遮蔽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最简单的例证是:上述三段视频都可以在土豆网上找到,我们只需要在义愤填膺地痛骂抑或坚定狂热地力挺之前,先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想办法找到那些被遮蔽的段落,很多没有根据的判断便会不生自灭了,我们距离理性也便会更进一步。末了想说的是,“剪辑”这种东西,不仅仅有遮蔽事实的功能,还有凭空创造事实的效果,我们得小心提防。
韩国人写的中国人对韩国的三大误解
远亲不如近邻。不过有时正因为是近邻,也时常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在与中国朋友交流的当中,能直接或间接感受到中国人对韩国的种种误解。我想坦率地讲述一下我对这些误解的看法。中国朋友们也许同意我的看法,也许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增进他们对韩国人的想法的了解。
韩国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
或许,与其说这是误解,不如说是分歧。我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因为没有中国朋友跟我提过这个想法。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少数意见而已。后来通过接触各种媒体,我发现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没有任何一个韩国人是这么认为的。
一般来讲,附属国虽然在名义上拥有主权,但实际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都依赖于宗主国。中国人认为韩国历史上是中国的附属国的两大根据是“册封”和“朝贡”。但在以前的东亚,册封和朝贡是维持中国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一种纽带,并不意味着宗主国和附属国的实际关系。朝鲜王朝每次新国王即将就任时,都会向中国派遣使臣,申请册封,而中国从未干涉过朝鲜半岛的内政。当然,元朝是个例外。它打败高丽王朝后册封了七位国王(1274年至1351年),还让他们都成为元朝的驸马。并且,元以征服日本为由在高丽设置了征东行省,之后处处干涉高丽的内政。这期间,高丽的确算是元朝的附属国。这里所谓的“朝贡”是从古代至近代时中国的周边各国向中国进贡。作为亚洲的超级大国,中国总是以薄来厚往为原则对待周边各国。每次进贡时,使臣都被中国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可以说朝贡是东亚国家之间的一种贸易模式。总是进贡的国家会得到比朝贡物品多几倍的赏赐,这使得他们乐于来中国朝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严格地限制朝贡次数。这还是从中国引进先进文化的一个好机会。中国也通过朝贡证明了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同时在国内树立了大国形象。
韩国也过中秋节吗?
每当过春节或中秋节这些重要节日的时候,我都要回韩国过节。临行前,我总会被中国朋友问到同样一个问题:“韩国也过中秋节吗?”难道他们都不知道韩国也过中秋节?当然,韩国对中国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旁边的小国,其重要性不会很大。不过,我还是觉得中国人不太了解韩国。有时都比不上韩国人对中国的理解。韩国人都知道中国过春节,而且每当春节临近时,中国人的返乡问题都成为韩国媒体主要报道对象。在很多传统文化上,韩国与中国也非常类似。虽然韩国也过像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可是最隆重的节日还是农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等。我已在另外一篇“中国人与韩国人的心结”里详细解释了围绕端午节的中韩争端。很多中国人认为韩国抢夺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但其实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江陵端午祭”。这是由该地区的祭礼、舞蹈和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的,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完全是两码事。据我看,端午节从中国传到韩国后,就在江陵地区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的特色的端午祭。对韩国而言,中国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不奇怪,因为处于半岛的韩国自然地从中国接受了先进的文化。这使得韩国接受并套用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东亚文化圈的共同分母。如果中国人考虑这点的话,他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韩国人不会轻易地认为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或者孔子是韩国人。
韩国女孩子都是整过容的吗?
这个问题我被问及好多次。同时我在与其他韩国人的交流当中得知,他们都被问过这个问题。如果被问到的问题是“韩国人比中国人整容得多,对吗?”,我觉得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中国人怎么会认为韩国女生“都”是整过容的呢?韩国整容产业比较发达是不争的事实。首先,在韩国蔓延的外貌至上主义是背后最大的原因。 2006年的韩国电影《丑女大翻身》充分反映了这样的现象。前不久,韩国的就业门户网站JobKorea发布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称:对白领而言,最大的情结不是学历(20%)或英语(17%),而是外貌(女性的51%,男性的36%)。这样的情结导致韩国去年成为世界第七的整容大国(36.5万例手术),领先于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对于整容,其实韩国与中国的认识相近:整容确实有好处,外貌自然也是一种竞争力。有些人通过整容可以获得自信,这样也许能改变她或他的人生道路。不过,如果我们都过分地强调表面,而忽略实质的话,这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总之,韩国的确比中国更讲究外貌,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去整容。通过思考上述的误解,我也更加了解中国人对韩国的有些看法。以前,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诸多中国球迷都认为韩国队通过行贿裁判才能进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四强。我必须承认,当年韩国队碰上了好运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主场优势,也算是个奇迹。但是,韩国队怎么会想通过行贿进入四强呢?并且,只要行贿裁判就能进入四强,这是不大可能的。中国球迷因中国队的不佳表现而失望,正是这时看到了以前中国的“附属国”韩国队进入四强。于是很多中国球迷不甘接受韩国队进入四强的事实。我觉得,中国人对周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充分,这导致他们不想认定邻国文化的独立性。而韩国作为小国,比较容易感到文化独立性的危机,有时以过多的民族主义形式表现出来。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导致中韩两国相互的误解。其实,大部分韩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对自己的重要性。于是汉语早就成为续英语之后的第二热门外语。众多大学生,甚至白领都在学习汉语。并且,韩国有一台有线电视频道叫中华TV,专门播放中国节目,而且几乎在所有家庭都能看到。我相信韩国人对中国的理解程度会逐渐增强。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中国人琢磨一下韩国。
为啥没人提问 这个还真要看看前边他说了什么
韩国这篇文章 说的倒是不错~~ 韩国也是不靠谱呀 韩国人就是离谱。。就像ipad2 内置语言就没有韩语,韩国人奇怪了 为什么没有韩语呢,苹果:如果韩国人说ipad是韩国发明的呢!@@》?? 原来完全的视频是这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