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4

累了,就请喝杯茶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07/rdn_4e66c31064f01.jpg古人形容喝茶的境界是:
“楚云散尽,
燕山飞雪。
江湖归梦,
从此忘机。”
但是现在忙碌的生活,把我们曾经有过的情趣都变成了回忆,连真正和朋友坐下来喝杯茶的时间都不多了。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清凉贴,能使人清明,能使人平静。如果生活、工作给你太多的压力,就请喝杯茶,细细品味那份久违了的回忆。一杯清茶下肚,无论是乌龙冻顶,还是西湖龙井,浙江的潮水,庐山的烟雨,楚地的白云,燕山的飞雪,就都进入了你的胸怀。
正如林清玄所说的:“朱颜会消失,白发不会放过我们的。且让我们一起饮茶吧!让我们的心象茶叶初生尚未舒卷那样,那时我们既不为成功、失败挂怀,也不为男女之情忧心,更不为人生的长路而心情惆怅。 那时,我们只是笑,并在笑中看见光。”


   该贴已经同步到 飘飘凌凌的微博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5

喜欢茶就得包容茶,就像茶包容喝茶的人一样。就像进行无我茶会时,有时会交换茶叶泡,此时你精心准备的茶被他人泡坏了(不得法的泡),你该如何?该还是用心泡他人的茶,用心的品他人泡的茶。包容他人。茶是包容一切,充满慈悲的。总有人问什么时间适合喝茶?什么样的茶好喝?喝茶是不分时间的。也不必复杂,更不必刻意,所谓渴了就喝,喝完就放下。心情浮躁,苦闷时可以喝,想安静片刻时可以喝,酒足饭饱时可以喝,与友聊天时可以喝,像现在我在打字,茶就及时的给我补充体力。当喝时便喝,此时何种茶都能喝出甘甜的味道来。此时茶具是次要的,哪怕就一个玻璃杯也好。水也是次要的,煮开就好。茶好不好,在茶亦在心!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06/rdn_4e65759a64bfb.jpg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6

宁静的夜晚,让案头的灯光隐去,漫漫长夜躺着养一份闲心,此时没有一点矫饰与浮躁,忘却了一切的得失与荣辱,有的只是一份恬淡的心境。静静地端详着袅袅升腾,飘逸微微清香的茶水,便见茶水如一层绿油油的春草,纷纷从水中钻出来,慢慢地浮在水面上,一枚枚茶叶就像一叶叶小舟,在热气中左右摇摆。热气渐渐少了,茶的浮力也好像随着热气在减小,那茶叶好似小蝌蚪,在水中流动或半沉半浮;落在杯底的茶叶,也绝不会倒下,而似一根根破土而出的春芽,保持着向上的姿态。有人说,这是好茶,好茶才不会倒下。于是,我记下了这句话。
茶水渐渐由无色而变得淡绿进而碧莹,氤氲中飘散着茶香,使我齿颊生津,再细嚼慢品,碧绿的茶水似山泉流淌,直达心田,真是道不尽的甘醇舒畅,此时尽管身心俱疲,心境却宁静如水,意趣全在越喝越醇的茶水中,真乃茶不醉人人自醉,更妙的是喝茶时那种先苦涩后甘醇的品茶过程,让人顿悟出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先生的“吾不往而不乐”的人生哲理。
如此想来,人也不妨像茶水一样,淡泊些,少一份功名利禄的追求,多一份自然平常的心境,生活也会美好如斯,心底里也会有一片亮丽的天空。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05/rdn_4e642fc8a392b.jpg好茶不会倒下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7

“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这茶的味道,不也正与人生的过程一样吗?”。这就是这位禅师品茶悟出茶道有“人生三味”之高见。人生或者浓烈或者清淡,每个人须亲自承受。人生在世,总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一分淡泊,一分宁静。深入细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
用感恩的心态品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体不二的精神,而化解戾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品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甘露。
用分享的心态品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他人,少一点私欲,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品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让茶的洁净,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让人间的正气与和气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各人心中就自有感受,可道可名亦可悟也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02/rdn_4e602fc8942d3.jpg茶味人生,可道可名亦可悟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8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829/rdn_4e5ae53cd437f.jpg禅茶相融 入世觅菩提茶可以说是生活的缩影,用二谛的思想来说,茶属于世俗谛。而禅是不可言说的,但它确实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是离言绝相、离四句绝百非的,可以说是第一义谛。如果没有第一义谛、没有禅,我们没有办法解脱,更不用说成佛。在佛教中讲二谛圆融、真俗不二,因而禅与茶也就可以结合起来。僧人把茶供奉给佛菩萨,以表自己的感恩心;以茶来供养客人,以表待客之道,以表佛教提倡的平等心;以茶来滋养色身,辅助修行,以表平常心。茶遍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在茶的基础上融入禅的精神,这不是最好的修行吗?
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修行脱离实际,那就无从说起。见地不离功夫,功夫不离见地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09

当我们用感恩的心态喝人生一杯茶,社会与自然融合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发扬正气,成就和气;当我们用包容的心态喝人生一杯茶,就会把人间恩怨化淡,人间的“正、清、和、雅”就会在杯盏相敬中得到落实;当我们用分享的心态喝人生一杯茶,每个人都会把爱心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份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心;当我们用结缘的心态喝人生一杯茶,同身边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以净化人生,详和社会。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825/rdn_4e559f8f76181.jpg以结缘心品人生茶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10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817/rdn_4e4b183128a08.jpg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禅的意境也随之改变。鹅黄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敏锐芳香的茉莉香片。那隔了一季的花香,虽是经过焙制翻炒等工序,闻来却依旧生动如初。仿佛似初恋少女情怀的芳醇。茶气中,犹如一素衣少女隔岸浅笑低吟。
淡雅的是碧螺春。单名字就不仅让人想起眉清目秀、风姿绰约行走在阡陌的秀丽村姑。淡淡的一口,面前幻化出古典的旧式女人。深闺大院,相夫教子。虽美丽而不张扬,气质的清芬却常常在举手投足间似有若无地飘散出来。
云雾有种矜持的冷。沸水注入后升腾起的依然是漠漠的云雾,有几分超然向外的禅意。像生性沉静的女人,很难真正被热情点燃。她总在云里雾里气定神闲地看你,你却很难走入她的内心。
毛尖最言情。温柔缠绵,风韵十足,散发着高贵成熟的女人气息。有种女人生来柔骨而就,媚而不俗,甜而不腻,像超市里精致的绿豆糕。当然,此茶需得好水冲了,再加上适当的品茶方式,你方能品尽其中的韵味。
铁观音品来悠长醇厚,底气十足。一如韬光养晦、守拙式的妇人。一生的红袖脂香,沧桑云雨,都已经是明日黄花。沉淀下来的是几分落寞的清明。品来又有几分绵长的回味。
滇红、普洱、龙井、珍眉、贡熙……一款茶是一种女人,千般情丝在杯中起起落落,萦绕不绝。
中国的古人,都是喜欢什么就会把什么写成诗。关于茶的诗,实在是太多了,比较喜欢《菜根蕈》里:“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能有几个真心相交的朋友,能有平和的心态,还不够吗?人生一世,有多少东西能让你牵挂,又有多少东西能让你带到另一个世界呢?快乐也好,心碎也罢,终归如茶,都会慢慢地淡去的,而其间禅意尽在茶中。 
危崖青条上,初春采时忙。素手轻轻炒,芳心细细尝。似归春山谷,如沐晓兰香。红尘从此弃,日暮不回乡。当沸腾的水流如柱,在杯底溅起旋转的浪花,不知为什么,那些翻滚着的叶片总会一次次打动我,于是就想那是几经烤炙而出的茶叶吗?抑或是茶树不死的灵魂,以它优美的姿态翩跹起舞着、旋转着,并且全部朝向一个方向,仿佛心有所归。我仿佛看到一棵郁绿的树,在人世的尘原上枝繁叶茂,像一浪绿波,更像一片瑞云。时光漠漠,人生苦短,曾经得到或失去的,何止是一份牵挂,身在旅途,又为多少追求所累,千回百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向人间,带着春茶的清气,爱也清了,心也清了。
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入风尘,带着云水的轻松,步履也轻了,行囊也轻了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11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809/rdn_4e408882f16c0.jpg上善若水,沏茶去开悟普陀山的全山方丈戒忍法师言:禅,讲的是修身养性。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以柔克刚,处处能生存;生命若水,便能生生不息,永不枯竭。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于下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与渊博;行为修到同水一样能助长万物的生命;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像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似乎至私而起无私了。茶用水调和,能使人向善,使你知道做人的道理。沏茶去开悟,我们讲沏茶、品茶,但不能用喝茶。喝为生理需要,沏和品是禅,是悟。茶需要人去悟,才有境界。茶可以帮助人达到那种境界,人需要明白茶的功能。“苦尽甘来”,可以概括出品茶的基本过程。茶的好坏最直接的感受是苦或者甜,第一泡必苦。茶水入口后,先不喝,调与舌底,再咽下,两分钟后,舌底便能感觉出甜味来。茶境界极高,可磨练人的意志。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12

http://res.img.ifeng.com/12117b19e6faaefd/2011/0802/rdn_4e3763f32a55e.jpg善缘结于杯茶中结缘,无任是结人缘,茶缘,还是佛缘,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有故事说,良宽禅师住在山脚下的茅棚里。一晚,小偷来到他的茅棚,结果发现没有一样可偷的东西。禅师发现小偷后平静地对小偷说道:“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先喝杯茶,再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送给你吧”。
说完,他脱下衣服,交给小偷。
小偷不知所措,喝了一杯茶,拿起衣服就走。
之后,良宽禅师赤裸上身坐在门前的石台上,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心里沉吟道:可怜的人,要是可能的话,我愿意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夜色退去,天渐渐亮,禅师走出茅棚,来到石台前。刚要坐下,忽然发现昨夜赠给小偷的那件衣服,竟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石台上。
良宽禅师用自己的慈悲心感化了小偷,他送给小偷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还有一轮明月和一杯茶香,更有一颗向善的心。
缘分是一杯茶,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份。良宽禅师和小偷不期而遇是一种人缘,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赠一件衣服是一种善缘,送一轮明月则是结缘中的大爱。
善缘结于小小的茶杯之中,唤醒了堕落者心灵中沉睡的美好,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善缘也能消融失意者心灵的雾障,唤起他们向善的勇气和力量

小唐ヽ 发表于 2011-9-7 23:13

嗯~很喜欢喝茶,如果喝茶不用那么讲究多好,怎么喝都能那么好喝的话就好了
最爱铁观音。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累了,就请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