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1胡弗广告机
入手一只胡弗吸尘器老广告机,机器保存的不错,整体品相很好。斯班格勒 哮喘病人的创意
有哮喘病人时常用吸尘器去打扫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这是控制灰尘最有效的方法。当哮喘病人在家里呼吸到比较清洁的空气时,他们应该感谢一位同病相怜的哮喘病人:斯班格勒。正是他的病痛孕育出了家用的小型吸尘器。
斯班格勒是一个有头脑的发明家,在此之前,他搞过不少发明,但都未能成功。1907年他背负的债务要比脑袋里的创意更多。当时,他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商店当了个守卫。每天负责清洁地毯,肮脏的地毯扬起阵阵灰尘他的哮喘病更加恶化。
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之下往往能激发出非凡的灵感,斯班格勒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一个金属盒子、一个枕头套子、一台电扇和一个长扫帚柄做出了第一台真空吸尘器。他把自己的成果叫做“吸式清洁器”(Suction Sweeper)。
尽管还十分原始,并且操作也不方便,但它的效果是不可否定的。斯班格勒的哮喘减轻了,并且还因为他的发明而获得了专利。
威廉·胡佛 从皮革商人到吸尘器巨头
和其他的天才而贫穷的发明家一样这,斯班格勒意识到自己的发明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但却没有大笔的资本将自己的发明投入生产。于是,他就请亲戚苏珊·胡佛来试用一下“吸式清洁器”。苏珊感到十分满意,并向其丈夫皮货制造商威廉·胡佛大力推荐。更巧合的是,由于汽车开始进入大众市场,马具市场日益受到威胁,威廉正打算投资其他产业。
1908年,他买下了斯班格勒的专利,并很快在自己的皮革作坊中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工厂,每天可生产出6台“吸式清洁器”。胡佛不仅是一个敏锐的投资者,更是一位有着优秀洞察力的营销大师。同年,他在报纸上打了一条广告,为每位顾客提供10天的免费试用期。然后,他用得来的订单在各个地区建立胡佛的零售商和贸易代表。至今,这个经销商网络仍是胡佛品牌最基本的销售渠道。
胡佛了解这项发明的价值。在1909年,他开展了一个“工艺和设计发展计划”,很快就获得了一系列的改进,成为了该行业的标准。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开始使用电力,胡佛的产品变成了美国家庭吸尘器的首选。
威廉·胡佛死于1932年,这时他已完全放弃皮革业,而集中于真空吸尘器。胡佛家族将这项业务继续了下去,直到1943年将公司公开上市。1989年,Maytay将其并购。当时,胡佛这个品牌已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英国甚至有一句熟话叫“我就去‘胡佛’一下地毯”。 真空吸尘器的推销员变为老板
1908 年 8 月,胡佛向斯潘格勒购得了制造吸尘器的专利权,帮助斯潘格 勒摆脱了经济困境。开始时,胡佛雇了 3 名工人,每天能生产 5~6 台吸尘器。 如何推销产品是胡佛所遇到的第一难题。他认为,推销吸尘器的最好办法是 委托全国各地的五金商店的老板当胡佛真空吸尘器的销售代理人。但对俄亥 俄州的一个不知名的公司来说,这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胡佛在 1908
年 12 月 5 日的《星期六晚邮报》上刊登了一则简练而精彩的广告,几 乎一夜 之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登载那则广告花了 207 美元。在广告中,胡佛推出了让顾客免费试用电 动真空吸尘器 10 天的优惠措施。结果,几百个家庭竞相作出响应。为此,胡 佛给每个家庭都写了回信,通知他们,公司将通过所在的五金商店交货。然 后,胡佛又给各家庭所在地区的五金商店写信,告诉他们吸尘器将由特快车 运抵目的的,请他们将货转交用户,一切费用均由胡佛公司支付。如用户经 试用后买下了吸尘器,代理人可以收取全部佣金;如不买,吸尘器则作为免 费样机赠送代理人。这就是说,无论买不买,对代理人均有利。因此,大家 都愿意当代理人。
此后的一年内,胡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代理人网,可是吸尘器的销路并不如预想的好。胡佛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多数销售代理人既无时 间又无专门技术。许多家庭主妇仍然对吸尘器抱怀疑态度,唯一能消除她们 疑虑的办法是把吸尘器搬进她们家里,在地毯上实地操作,显示吸尘器的神 效。在这种想法启发下,胡佛雇用了一大批年轻的推销员。结果,吸尘器的销售量大增。
1932 年,当时公司的创始人胡佛早已去世,可这种推销制度仍在公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在收集到一款陌生的zippo打火机的时候,查找资料、了解她的背景、典故及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再次感谢蝴蝶梦老兄帮我查找资料。 机器很漂亮,包装盒更是精致,
画面含义怎么理解?
吸尘器是扫帚的救世主? 我理解是天使送来吸尘器从而解放用扫帚做家务的主妇们。 好机器,欣赏着老大的收藏!! 欣赏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