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2-20 00:08

麦叔叔的薯条诱惑

麦当劳广告与欧亨利的短篇有几分相似,最后一个桥段总是亮点所在,也是整个情绪的大转折。结局永远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yMzQ4NTQ0/v.swf

可怜小男孩儿的薯条每次都要被同伴抢走,直到他把麦当劳的包装换成了汉堡王,才躲过一劫,这是德国人为麦当劳制作的有点讽刺意味的广告。而接下来的这一支,出自李奥贝纳美国之手,还是一如既往的调皮。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yMzQ5ODIw/v.swf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Z之舞 发表于 2011-12-20 00:20

为了薯条集体下水 有点夸张啊呵呵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2-20 00:45

类似的夸张在广告创意中很常见,譬如下面这个三星手机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yNDQ3NzA4/v.swf

只要不存在虚假承诺,就OK!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12-20 00:48

但我个人还是喜欢下面这种风格的作品:来自zippo里面一个大客户占边酒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也能猜到它略含励志成分。年轻版的演员威廉·达福站在两辆巴士车面前,一辆开往纽约,一辆开往密尔沃基。而后广告上演了威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光鲜耀眼,一种辛苦落魄。在广告的最后,重新回到汽车站,威廉告诉我们:做出大胆的选择,内心会带你去该去的地方。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yNDUwNzg0/v.swf

SimplyRed 发表于 2011-12-20 08:45

本帖最后由 SimplyRed 于 2011-12-20 08:47 编辑

相比之下,国内的广告制作实在太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几十个广告看下来,印象都差不多,因为都是什么省优、部优、国优,什么荣获XX金奖,什么权威机构认证的。

larmo 发表于 2011-12-20 09:14

SimplyRed 发表于 2011-12-20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比之下,国内的广告制作实在太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几十个广告看下来,印象都差不多,因为都是什么省优 ...

此话片面   国内的广告人 很大一批具有相当强悍的创意思维和技术 不比国外从业者差但关键是环境 广告要考虑市场 受众等等因素 一切要以实践为基础 否则再艺术化的广告都是浮云我一朋友由于做国内广告不被待见就改做国外客户了因为他的风格 实践证明国内确实没市场。。。。

发表于 2011-12-20 10:01

这个小朋友还真是悲催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麦叔叔的薯条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