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我开始 多一分承担
http://res.img.ifeng.com/3adf821bfda551d1/2011/1221/rdn_4ef130063d05e.jpg一切从我开始,做本分事,多一分承担。面临诸多问题,我们没有理由绝望。如果目光只看着别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我们有时是会绝望的;如果我们抱着一切从心开始、一切从我开始、一切从当下开始之信念,多一分承担的精神,时时照顾自己的脚下,做本分事,那我们将永远生活在希望当中该贴已经同步到 飘飘凌凌的微博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914/rdn_4e70009242350.jpg在经历中学会面对,在苦难中得到提升有时候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说的再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解释反而成为别人的借口。干脆不说,在承担中,用行动来证明事实。人生中哪能事事如愿,我们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应付和虚伪的承诺,关键在于正直善良。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过程,转变别人的认识,最终得到理解和信任。用宽大的胸怀面对一切,你将在经历中学会面对,在苦难中得到提升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9/rdn_4e322dcdd252e.jpg当生命发挥光明,一切都是快乐享受。生命是神秘的,说他脆弱,它就像薄冰那样,不堪一击;说它坚强,它就像大山那样,坚韧不拔。当生命充分发挥出光明、纯洁、高尚、真诚时,它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生命充分发挥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时,它又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9/rdn_4e320c636f910.jpg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是纯善人生最悲哀的感受莫过于“人有眷属,唯我独无”。因此,菩萨道行者说:“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自己相近者,就当作兄弟姐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这是人性中最高洁、最真、最善、最美的爱。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8/rdn_4e30e5e6c5e75.jpg“忍”是一生的修行。所谓“忍”,忍寒忍热,这是很容易的,甚至忍饥忍渴,也算不难,忍苦忍恼,还能勉力通过,然而忍受冤屈,忍一口气,就大为不易。但是,无论如何,想到自己既已学佛,深知相互缘起的真理,明白“忍”是一生的修行,为什么不能依教奉行呢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7/rdn_4e2f7038181b9.jpg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越想越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6/rdn_4e2e2a54df966.jpg幸福生活要看我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因为我们有嗔恨心,所以听到别人的辱骂就会烦恼、会愤怒。而一个修行人,会将生活中的挫折当做修行的助缘。幸福人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来生活。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5/rdn_4e2cd91c112ad.jpg一日禅:看破,放下,觉悟世上的每件事都是有因缘的,然而现代人因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对事的看法,总是立于主观的地位思考,从不认为有“因缘果报”。而什么是感恩的心,对人们而言,也一样是不懂。人要能看破人与人间聚散的因缘,才能让自己在缘散时保持一份潇洒。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2/rdn_4e28c4c3752d4.jpg执意的报复是一种愚痴的表现。在这世上,绝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嗔、嫉或执意的报复,对人对己都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一种无知与愚痴的表现,怨恨唯独以无怨才可止息,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如果生生世世都在恩怨的漩涡中翻滚,结果将导致两败俱伤 http://res.img.ifeng.com/7d2bf147f56e46bb/2011/0721/rdn_4e277c05c81d7.jpg做人要提得起放得下。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耗费;悲欢离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放不下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钱、名位、人情里打滚;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