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2

修苦行是从各种执事中去磨练,在工作之中要能吃苦、能忍耐,一次、两次之后,就不觉得苦,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除;若是越修越觉得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就像佛菩萨已从苦行中磨得业障尽除,没有苦恼的感受,做什么事都很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2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17/c42f111c60e68b53bfdf3a35644a665c.jpg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联系。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微笑是一种修养。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2

修苦行是要训练能舍身,要体会出这个身是假的,一定会坏,再怎么照顾不好,所以不要过于执着这个身体。再说“舍身”,舍身是什么?就是要粗衣淡饭,生活简单,不追求吃好穿好。修行要先从这些衣食住的放下,淡薄修起。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3

真修行人爱惜光阴,佛遗教经说:“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故有睡用圆枕及不倒单等法克服睡魔的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5

“大海不选尘,好花不择处”,这意思是说,美丽的花儿,不拘开在那里,都是一样美丽。深山里的纯净固然好,但眼前的花儿,也值得欣赏。只见古木不见花的深山,也许还不如浊世里有两株花朵,迎风招展,杂草里有三、五小瓣,生气蓬勃。这一种欣赏的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6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11/a0fc25af000cfdd8605b072ebd02b7f6.jpg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了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7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10/77c70ec9349fdcdd32c2c09473fbcbf7.jpg
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人际网络,处理问题的核心不外是运用佛法时要能调和清理,以免落入重情者的乡愿,或偏理者的刚愎。在修行的漫长路程中,当以大家都还是凡夫,尚一路趺跌撞撞来互相体谅,并不断提醒自己,回到人的本位来看事情,在慈悲柔软的身心状态下,时时安定自我的身心,事事以开阔的心量来对待。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8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09/04e6064b571e8f3bd962070f2d8aa839.jpg
禅的本质是使人的生活充满安详真实情趣,使人们摆脱心理和情感的困扰,看到我们自在生活的本来面目,从而以最真实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世事和享受我们拥有的真实自然的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掺杂挑剔的,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8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08/3b70861c4c347c1bc42d7dc8064eccdf.jpg
倘若我们每个人在面临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利益纷争的时候,都能够常常想到这句“放下便是”,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定可以减少一些敌人而增加一些朋友,一定可以在行程中拥有更多快乐和从容的时刻。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5 21:09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3/05/d3544c0333c0c86a4d3b8e2448308066.jpg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一种宽容、安详的心态:人能够活得无忧无愁,没有烦恼,心无挂碍,你就会感悟到世间上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开心微笑,因此人要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但愿众生能够“开开心心过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最美的山水在自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