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月之殇 发表于 2012-2-13 23:00

关于zippo Tricks的“死角”理论试探讨

我们说,进行任何事情都有有自己的“特色”,所谓“风格”。有自己的风格自然是好事,标新立异嘛,一是让自己能够从众玩家中脱颖而出,二是让自己找到一个可以继续深挖的方向。对于打火机玩法来说,独树一帜的风格是好事。

下面对我自身的体会进行剖析,我开始接触玩法时,就认定一定要走“旋转至上”的路线,于是连开盖、点火都跳过,直接开始练习旋转。各种旋转都要努力做快,速度是第一位,甚至还琢磨了几种自认为原创的旋转,如三角转,三指转。也深入的沉迷过惯性转,以为旋转就是玩法的唯一了。

这种固执的想法最终被改正,因为我觉得正在进入一个死胡同。比如说各种旋转都很熟练了,却仍然做不好一个简单的堆砌。

原因就是根本没有练习“衔接”,在练习衔接的刚开始,又发现开盖动作没几个会,有手忙脚乱的学开盖,开盖之后发现自己在特殊手位点火方面简直是白痴,赶紧补课练习特殊手位点火,一段时间我就像狗熊掰棒子,走一路扔一路,又捡一路,差点对玩法绝望了。

幸好自己没有放弃,开始一项项的逐个击破。

现在想想,应该在通学了弹开,点火,旋转,抛接,速燃,特殊手位,衔接之后,再树立自己的风格也不迟。因为我还不知道哪种风格是真正适合我的。

这就是广告学老师要求学生能够成为“通才”一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留知识上的“死角”。所谓“融会贯通”。

“通才”不是全才,没有必要做到样样精通。一般人也做不到,因为时间精力都有限,除非想成为全职业玩家。

但是“通”,的确是“精”的前提和充分条件,消除玩法上的死角,才能进一步确认自己的风格在何方。

对于刚刚接触玩法就声称风格的做法,起码我现在是觉得太感性了。感性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它能点燃起对玩法的热情,但是热情持续多久,却因人而异。很多新手在还处于新手阶段就远离zippo,就是突然有一天,被自己发现的许多死角弄的心灰意冷。

是因为认知的落差。

等到把大多数弹开掌握之后(还是得益于《火影》一书的调松簧片),再和旋转组合起来,我好像发现了一片全新的绿洲。

再等到苦练特殊手位点火之后,又是一片广阔天地(不得不承认LT的高手们手位够“特殊”)

随着死角的一个个清晰明朗,动作衔接也较之以前更流畅了。指随心动间,顿觉豁然开朗,海阔天空。

这段玩法历程,可能对于我的人生也有点启示吧。




、松墨[初上] 发表于 2012-2-13 23:46

的确是这样的,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干什么都要有一个顺序。不知道我啥时候能有自己的风格啊…

叛逆锋芒 发表于 2012-2-13 23:58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蝴蝶梦 发表于 2012-2-14 06:42

这是个辩证的观点,死角有时候或许就是好望角:)

lyttonz119 发表于 2012-2-14 10:50

特殊手位 各种弹开 手指猛的发力 需要缓冲 做到位后必有停顿 在衔接上就要因人而异了
发力角度 导致开盖后的拿捏手位 都会影响后续的动作
怎么做到流畅的适合自己的习惯 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了

ZIPPO火中漫步 发表于 2012-2-14 11:47

楼主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不过象这样逐个击破对于某部分人来说,可能会因为时间太久,渐渐减少兴趣,因为学了几个月没学会花式,导致中途而非了!~

依月之殇 发表于 2012-2-14 15:57

lyttonz119 发表于 2012-2-14 1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特殊手位 各种弹开 手指猛的发力 需要缓冲 做到位后必有停顿 在衔接上就要因人而异了
发力角度 导致开盖后 ...

李版说的这些,我是近来来体会到的

流浪 发表于 2012-6-1 12:52

恭喜有所悟啊。哈哈。(赞)

她们都叫我禽兽 发表于 2012-6-2 00:16

很纠结 手指老是抓不牢 打火机

原则 发表于 2012-6-9 15:20

我用的200一星期了 正转还是很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zippo Tricks的“死角”理论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