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
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地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该贴已经同步到 飘飘凌凌的微博 让你的世界开满花朵
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谁,只要以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那呈现在他面前的必将是火红的太阳美丽的花朵。反之,若将自己沉囿于悲忧低落的圈套中,再美丽的生活也会黯然无光
谦逊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美德
谦逊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喜欢这样一份从容的淡定,如菊。没有浓郁的芬芳,没有娇媚的身影,却有一份淡定的胸怀。淡泊如菊,淡泊在荣辱之外,淡泊在名利之外,却淡泊在风骨之内。这样的淡泊,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远离喧嚣,谢绝繁华,洞察世事,回归素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境界。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真正的强不是用强,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行事能低头,事情会更顺畅;低姿态可避免嫉妒障碍。放下身段才能与人和平相处。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贪婪与舍弃的区别
贪婪的索取,会使得我们周围的人渐渐地疏远我们。控制自己的贪婪,不过分计较得失的多少,才会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畅游无阻。而舍弃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失去,相反,正是因为舍弃,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不在犹豫中错失机会,错失机会后也不用去后悔
印度有一位哲学家,饱读经书,富有才情,很多女人迷恋他。一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却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罗列下来,却发现两种选择好坏均等,真不知该怎么办。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央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10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而后两年,哲学家抑郁成疾。临终,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句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那么我们前半段人生哲学应该是“不犹豫”,而后半段的人生哲学应该是“不后悔”。
流言飞语、诽谤和诋毁,只能把纯净的心灵淘洗得更加纯净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不传不闻流言飞语,不招惹是非,但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人有恶言诽谤我,用飞语诋毁我。如今,我实在有些经受不住了,想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以避红尘,请大师您千万收留我!”
释济大师静静听他说完,微微一笑说:“施主何必心急,同老衲到院中捡一片净叶,你就可知自己的未来了。”释济大师带年轻人走到禅寺中殿旁一条穿寺而过的小溪边,顺手从菩提树上摘下一枚菩提叶,又吩咐一个小和尚说:“去取一桶一瓢来。”小和尚很快就提来了一个木桶和一个葫芦瓢交给释济大师。大师手拈树叶对年轻人说:“施主不惹是非,远离红尘,就像我手中的这枚净叶。”说着将那一枚叶子丢进桶中,又指着那桶说:“可如今施主惨遭诽谤、诋毁,深陷尘世苦井,是否就如这枚净叶深陷桶底呢?”年轻人叹口气,点点头说:“我就是桶底的这枚树叶呀。”
释济大师将水桶放到溪边的一块岩石上,弯腰从溪里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对施主的一句诽谤,企图是打沉你。”说着就哗的一声将那瓢水兜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树叶在桶中激烈地荡了又荡,然后便漂在了水面上。释济大师又弯腰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庸人对你的一句恶语诽谤,还是企图要打沉你,但施主请看这又会怎样呢?”说着又倒下一瓢水兜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但树叶晃了晃,还是漂在了桶中的水面上。年轻人看了看桶里的水,又看了看水面上浮着的那枚树叶说:“叶秋毫无损,只是桶里的水深了,而树叶随水位离桶口越来越近了。”释济大师听了,微笑着点点头,又舀起一瓢瓢的水浇到树叶上,说:“流言是无法击沉一枚净叶的,净叶抖掉了浇在它身上的一句句飞语、一句句诽谤,不仅不会沉入水底,反而随着诽谤和飞语的增多而使自己渐渐漂升,一步一步远离渊底了。”释济大师边说边往桶中倒水,桶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满了,那枚菩提树叶也终于浮到了桶面上,翠绿的叶子像一叶小舟,在水面上轻轻地荡漾着,晃动着。
释济大师望着树叶感叹说:“再有一些飞语和诽谤就更妙了。”年轻人听了,不解地望着释济大师说:“大师为何如此说呢?”释济大师笑了笑,又舀起两瓢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桶水四溢,把那片叶也溢了出来,漂到桶下的溪流里,树叶就随着溪水悠悠地漂走了。释济大师说:“这么多的流言飞语终于帮这枚净叶跳出了陷阱,并让这枚树叶漂向远方的大河、大江、大海,使它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
年轻人蓦然明白了,高兴地对释济大师说:“大师,我明白了,一枚净叶是永远不会沉入水底的,流言飞语、诽谤和诋毁,只能把纯净的心灵淘洗得更加纯净。”释济大师欣慰地笑了。
净叶不沉,又有什么能把纯净的心灵击沉呢?即使把它埋入污泥深扰的塘底,它也会绽放出更美、更结净的莲花。
在纷拢的世事面前,你不应选择做一块石子,在流言飞语的冲刷下沉入池底,而应选择做一枚永远无法被击沉的净叶,在激流中漂向广阔的海洋……
飘姐消失了一阵子~~
现在又开始上课了~~(笑) 说的很好,就是要我们淡定些大度些再宽容一些,是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