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2-10-15 07:22

朱自清谈抽烟

有人说,“抽烟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吃点口香糖,甜甜的,倒不错。”不用说,你知道这准是外行。口香糖也许不错,可是喜欢的怕是女人孩子居多;男人很少赏识这种玩意儿的;除非在美国,那儿怕有些个例外。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像抽烟,倒像衔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滋儿滋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叼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抽烟说不上是什么味道;勉强说,也许有点儿苦吧。但抽烟的不稀罕那“苦”而稀罕那“有点儿”。他的嘴太闷了,或者太闲了,就要这么点儿来凑个热闹,让他觉得嘴还是他的。嚼一块口香糖可就太多,甜甜的,够多腻味;而且有了糖也许便忘记了“我”。

抽烟其实是个玩意儿。就说抽卷烟吧,你打开匣子或罐子,抽出烟来,在桌上顿几下,衔上,擦洋火,点上。这其间每一个动作都带股劲儿,像做戏一般。自己也许不觉得,但到没有烟抽的时候,便觉得了。那时候你必然闲得无聊;特别是两只手,简直没放处。再说那吐出的烟,袅袅地缭绕着,也够你一回两回地捉摸;它可以领你走到顶远的地方去。——即便在百忙当中,也可以让你轻松一忽儿。所以老于抽烟的人,一叼上烟,真能悠然遐想。他霎时间是个自由自在的身子,无论他是靠在沙发上的绅士,还是蹲在台阶上的瓦匠。有时候他还能够叼着烟和人说闲话;自然有些含含糊糊的,但是可喜的是那满不在乎的神气。这些大概也算是游戏三昧吧。

好些人抽烟,为的有个伴儿。譬如说一个人单身住在北平,和朋友在一块儿,倒是有说有笑的,回家来,空屋子像冰一样。这时候他可以摸出一支烟抽起来,借点儿暖气。黄昏来了,屋子里的东西只剩些轮廓,暂时懒得开灯,也可以点上一支烟,看烟头上的火一闪一闪的,像亲密的低语,只有自己听得出。要是生气,也不妨迁怒一下,使劲儿吸他十来口。客来了,若你倦了说不得话,或者找不出可说的,干坐着岂不着急?这时候最好拈起一支烟将嘴堵上等你对面的人。若是他也这么办,便尽时间在烟子里爬过去。各人抓着一个新伴儿,大可以盘桓一会的。

从前抽水烟旱烟,不过一种不伤大雅的嗜好,现在抽烟却成了派头。抽烟卷儿指头黄了,由它去。用烟嘴不独麻烦,也小气,又跟烟隔得那么老远的。今儿大褂上一个窟窿,明儿坎肩上一个,由它去。一支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小麻雀,也由它去。总之,别别扭扭的,其实也还是个“满不在乎”罢了。烟有好有坏,味有浓有淡,能够辨味的是内行,不择烟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阿桑哥 发表于 2012-10-15 11:18

朱老先生为我找到吸烟的理由了,谢谢!
今日再拜读《荷塘月色》

zippo手卷烟 发表于 2012-10-15 11:56

朱老先生同样给了我一个不用戒烟的理由

蝴蝶梦 发表于 2012-10-15 12:33


水宝贝 发表于 2012-10-15 15:14

不抽烟的人路过

毫末 发表于 2012-10-15 18:16

在给一个不戒烟的理由:
无端戒烟断绝我们灵魂的清福,这是一件亏负自己而
无益于人的不道德行为。
头三天,喉咙口里,以至气管上部,似有一种怪难堪似痒非痒的感
觉。这倒易办。我吃薄荷糖,喝铁观音,含法国顶上的补喉糖片。三天之内,便完
全把那种怪痒克复消灭了。这是戒烟历程上之第一期,是纯粹关于生理上的奋斗,
一点也不足为奇。凡以为戒烟之功夫只在这点的人,忘记吸烟魂灵上的事业;此一
道理不懂,根本就不配谈吸烟。过了三天,我才进了魂灵战斗之第二期。到此时,
我始恍然明白,世上吸烟的人,本有两种,一种只是南郭先生之徒,以吸烟跟人凑
热闹而已。这些人之戒烟,是没有第二期的。他们戒烟,毫不费力。据说,他们想
不吸就不吸,名之为“坚强的意志”。其实这种人何尝吸烟?一人如能戒一癖好,
如卖掉一件旧服,则其本非癖好可知。这种人吸烟,确是一种肢体上的工作,如刷
牙,洗脸一类,可以刷,可以不刷,内心上没有需要,魂灵上没有意义的。这种人
除了洗脸,吃饭,回家抱孩儿以外,心灵上是不会有所要求的,晚上同俭德会女会
员的太太们看看《伊索寓言》也就安眠就寝了。辛稼轩之词,王摩诘之诗,贝多芬
之乐,王实甫之曲,是与他们无关的。庐山瀑布还不是从上而下的流水而已?试问
读稼轩之词,摩诘之诗而不吸烟,可乎?不可乎?
       但是在真正懂得吸烟的人,戒烟却有一问题,全非俭德会男女会员所能料
到的。于我们这一派真正吸烟之徒,戒烟不到三日,其无意义,与待己之刻薄,就
会浮现目前,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理由,政治上,社会上,道德上,生理上,
或者心理上,一人不可吸烟,而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埋没,违背良心,戕贼天性,
使我们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谁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
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
间,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在这兴会之时,我们觉得伸手拿一枝
烟乃唯一合理的行为;若是把一块牛皮糖塞入口里,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
——林语堂先生《我的戒烟》

很无奈 发表于 2012-10-15 20:55

算不算是找借口呢(笑)

mwyss007 发表于 2012-10-15 21:23

lyttonz119 发表于 2012-10-15 23:34

大方之家(笑)

高岭恨宇 发表于 2012-10-16 13:41

戒与不戒个人行为,只要不在公共场合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朱自清谈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