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设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灯
@孙艺轩 : 2013新交通规则#交通事故# 我成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正常行驶前车骐达见黄灯一脚急刹,我给他撞出去一个车身,对方后保险杠及尾门报废,我车没事,人也都无碍,我就想说黄灯这一项不知道是哪帮脑袋进水的人提的案,太缺德了。请各位在看见信号灯1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减速吧……祝各位好运。@许丹:【呼吁红绿灯改成数字显示,倒计时】今天到路口,见到绿灯都紧张得直踩刹车,生怕一下子变成了黄灯。闯黄灯罚款、罚分,这是谁想出来的?黄灯的作用本来是提示做准备,直接就罚,还要黄灯干什么?设个黄灯坑爹用啊?
@财经网:【黄灯微体验】小编下午驾车在北京体验了下“黄灯规则”,心理戒备充分下,仍闯黄三次,原因均为在距停车线5米内突然绿变黄。这三次,小编车速均在35公里上下。此种情况下除非一脚跺死,只能保持原速过路口。总结:若百分百不闯黄,只能在进入距灯30米内时,车速降至10公里内,以保随时能正常刹住。
@CAS书生田:新交规实行第一天,我恰好两次乘车,司机都遇到了黄灯问题,一个险些冲出,一个险些追尾,这还是放假和车少的状况下,上班后的情景无法多想。我国制定一些与民有关的政策,不能总是走那种事先不征求意见,不做认真的考虑和推演,而事后为了维护所谓“政府权威”,即使错了也要坚持的老路了。
@深圳交警:目前深圳暂未对闯黄灯的行为进行处罚,一是因抓拍闯红灯的电子警察系统暂不支持抓拍闯黄灯;二是需对信号灯的配时进行进一步排查;三是黄灯毕竟不同于红灯,需制定严格的查处程序和科学的处罚标准。
公安部详解认定“抢黄灯”具体情形——看明白记住了否则荷包里的钱会被警察蜀黍拿走的
@韩志国 :【 交通警示:最有意义的恰恰是黄灯 】 红绿灯相互转换,最有意义的是黄灯的缓冲过程。闯黄灯罚款,黄灯就与红灯等同,这不但否定了黄灯的存在意义,也否定了绿灯与红灯的互换功能。红灯与绿灯只需保留一个:保留绿灯,灯灭即停;保留红灯,灯灭即行。交通如社会,没有缓冲,追尾和碰撞就会如影随形。
@老徐时评:一个抢黄灯处罚的法规引起轩然大波,深圳警方已表示暂不对闯黄灯处罚。接下来更多的地方将不会执行这一条规定,因为它违背了常识。涉及全国1.72亿持有驾照者的新交规,在没有经过公众反复讨论的情况下鲁莽出台,既违反科学又违背人性,反映出中国一些权力部门纵权欲望和决策过程之任意妄为,值得反思。
@古长宏:想了一夜,终于搞懂元旦众人为啥吐槽“闯黄灯”了。当绿灯转黄瞬间,接近停止线的车立即停车违背自然规律:人眼收信→大脑反应→指挥脚踏→刹车板降至制动点,需0.7秒,即使时速20公里,这也浪费了3.9米,即使此后5米能刹住,总计约需9米。就是说,在停止线9米内的车,绿转黄想立刹停,违背客观规律!
@赵世龙1967 :闯黄灯罚款我认为是精心设计,是为扩展一年已达三千亿罚款收入的新路上财源的制度设计性抢劫!从实施频发追尾看,交管部门不可能预见不到其不合理!黄灯的缓冲有其科学作用,失去了缓冲的社会与人生,将是一个暴力与冲撞的时代!
@李学鹏:会不会若干年后?我们发现我们烧的煤、用的电、买的保险、喝的自来水、交的排污费、以及十字路口的倒计时红绿灯,都出自政要家族的产业?
@那个野和尚 :我对黄灯罚款的新规表示理解。黄灯不能闯,但是这样红绿灯和黄灯之间缺乏缓冲和提示,所以个人建议增设蓝灯,功能类似之前的黄灯。
@梦晨伤:一年后闯蓝灯也罚款,那就再设一个紫灯。 @那个野和尚: 再过一年紫灯也可以罚款,那就增设粉红灯。
@破破的桥:设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灯,其中紫灯通行,红灯停,蓝灯类似以前的黄灯,闯青灯、绿灯、黄灯、橙灯分别扣3,4,5,6分。
新华社:黄灯作用归于红灯明显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三个信号灯各司其职,交管部门将黄灯作用归于红灯,不仅技术上难以做到,且明显违法。行政部门规章与法律相抵触,该怎么办?
记者刘阳
胡同学早就说过了,要不折腾....(叹) 这提案,都是那些有专职司机没开过车的人提出的,自然就没那么深体会嘛 我是不想再背新法规了。。。 承认一个错误值多少钱?试算新交规让北京损失多少
说明:我只是花了一点时间研究交通控制理论,绝对是业余分析,请勿当真。
交通指示灯演变的历史
1868年历史上第一个交通指示灯出现在英国众议院的门口,大概样子应该是这样的:
里面的灯是由煤气点亮,有个手柄,由人工操作,但是这个指示灯在1869年1月2日爆炸,炸死或炸伤了操作的警察。
现代电交通指示灯出现在1914年美国,8月5日安装在俄亥俄州的Cleveland的一个路口,只有红色、绿色两种颜色以及一个蜂鸣器。
第一个3色电交通指示灯1922年出现在美国,俄亥俄州的Ashville宣称他们拥有最老的3色电交通指示灯,这个灯一直使用到1982年才被搬到当地的博物馆。大概长的是这个样子:
随着技术的发展,19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有指示条或者倒计时计时器表示绿灯、或红灯时间还剩多少的交通指示灯,并得到推广。
引用来源: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ffic_light
黄色信号等的由来
之所以由原来的红、绿色信号灯变成红、黄、绿三色是因为红色、绿色变化太突然,驾驶者在通过路口时由绿灯突然变成红灯,而另外一份方向的信号突然变成了绿灯,导致重大交通事故。
黄灯的引入目的是警告绿灯方向行驶车辆,马上就要变红灯了,请安全刹车。注意,这个关键字是“安全”刹车,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刹车,则黄灯可以通过。
世界两个主要地区关于黄灯交规
European Standard 欧洲标准
Continue to cross only if unable to stopsafely 如果不能安全刹车,继续通过
USA and Canada 美国和加拿大标准
Stop unless you are so close to the intersection that it isunsafe to do so; the light is about to change tored。除非你离路口太近而不能刹车,否则要停下来。这个灯马上要变成红色了。
为什么黄灯违章是欠考虑的规定
1) 增加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
对于没有倒计时或者变灯指示条的路口,黄灯现在等同于红灯,对于绿灯直行的车而言,我们回到了只有红、绿灯的时代,换句话说驾驶者不知道绿灯什么时候变红灯,他有两种选择:
a)加速通过,导致车速过快,出现交通事故;
b)绿灯突然减速,导致后面车辆追尾。
换句话说,增加了一种出事的概率:更多的追尾
2) 降低车辆通过率,增加交通堵塞
我记得很多年前看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讲的一个交通控制的节目,当时讲的是车流同水流是一个道理,当一端的水被堵塞之后,这个堵塞会迅速地反方向流动,导致上游很远的地方流速减慢。换句话说,在交通饱和但是能够按正常行驶的线路上,一个人踩刹车可能导致几公里外的车都减速。
当时一个有意思的实验是,一辆车伪装的事故车停在一个主干道的紧急停车线内,不影响任何车的通行,然而路过的司机都会不自觉的减速看一眼,而这个减速看一眼好像让洛杉矶上班的人到达办公室时间增加了10分钟。
黄灯变成红灯作用自然会让驾驶员踩刹车减速,避免违反交规,按照上面说的理论,将会对后面几公里的车辆行驶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现行交规违反了黄灯设置的本意:
A)黄灯设置的本意是给绿灯方向行驶的车辆警示,要求停车,对于没法安全停下来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B)清空时间:清空时间是指交叉路口两边都是红灯的时间,这个时间允许已经越线的车到达对面路口,换句话说,黄灯时通过的的车辆按照理论时速行驶,在所有人都遵循红灯规则的基础上本来就应该没有交通事故。
由于黄灯等同于红灯,在没有倒计时或者电子指示条的路口,司机没法判断什么时候绿灯会变黄灯,这会导致大部分不愿意猜绿灯长度的司机减速踩刹车。在交通不堵塞的情况下北京许多路口一个红绿灯大概可以通过15辆车,由于这种司机减速行为,至少要少通过一辆车,而黄灯相当于红灯,换句话说是交叉路口红灯时间延长,这样总共会讲车辆通过率降低6%。(这个只是我估计的最保守的情况,没有按照流水类似的模型来估计对上游产生的连锁影响)
北京由于交通太堵,导致政府做出尾号限行的英明决策,这样可以缓解大概20%的交通堵塞,然而,由于新的交规出现,将把这种比较合理的控制交通拥堵的效果降低到14%。(这个是在假设在非高峰期,车速达到规定时速的情况下)
在交通指示灯设计合理的情况下,交通事故是来在于闯红灯的车辆和行人,新交规的目的是降低交通事故,但是这个交规是基于假设行车辆和行人不遵守红灯规则,这是一个假设犯罪的基础上指定的规定,是不合理的规定。
下一步怎么办?花多少钱解决问题?
由于缺乏数据,我只能以北京为例。截止到2009年北京道路里程为20670公里,城市道路为6206公里左右。扣除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二环到六环,扣除在北京市区的无交通灯的高速路,估计北京市区内有5500公里左右,扣除郊区道路,北京市城区内的有交通信号灯的道路里程至少应该在3000公里
如果按照平均每2公里有一个交通灯的路口来计算,北京市城区内应该有1500个有交通灯的路口
每个路口假设都是十字路口,那么每个路口就会涉及到4个交通灯组,那么就会有1500X4个=6000个交通灯
另外一个假设是基于北京大部分地区绿灯不闪直接变黄灯,也没有倒计时或者条形指示变灯时间设备
1) 最便宜的方案
知错就改,收回错误的闯黄灯规定。但是,在现行没有人敢跳出来承认错误的体制里,这个基本不可能
2) 较为便宜一点的方案
取消黄灯,直接换成带数字显示的绿灯
我估计每增加一个数字显示的绿灯的造价约为2000元左右,安装成本也约为3000左右(含人工、物料及改造费)那么一个红绿灯为5000元左右
那么6000个交通灯X5000元=3000万元
而现代城市肯定用的都是智能交通系统,以前老的交通灯的智能系统明显不能用于现在带数字的只能交通系统,那么将会涉及到整个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改造问题。
北京实际上曾经试点过数字信号灯,但是由于现代的只能系统不能够对数字指示的信号灯进行控制,不能够根据流量只能调整红绿灯,那么反倒会造成交通效率下降,最后取消。
因此,要实现对数字式红绿灯的控制必须重新布线,那么布线的总的公里数将达到3000公里,在充分利用现有地下管线的情况下(即假设不用再刨地埋电缆,如果需要刨地,那么将是天文数字), 按照每米线路10元成本计算(4组灯,至少要用八芯线来控制,含人工费用),那么总共需要3000公里X1000米X10元/米=3000万。每组
每组信号灯需要用新的控制系统,估计新的控制系统应该是2000元每个等,那么6000个交通灯X1000=1200万元
计算机系统升级改造,包含软件以及硬件总共花费估计3000万左右
以上各项费用1亿元左右
3) 最傻逼的方案
换上数字显示绿灯,但不取消黄灯。
直接的投资和方案2一样,为1亿元左右
间接损失:由于黄灯存在,那么黄灯损失交通流量增大,如果黄灯维持原有时间,约为3秒左右,那么,至少会减少交通流量的10%,换句话说,平均在路上的时间增加10%。
北京人平均每天在路上的时间约为50分钟,那么,将会增加5分钟在路上的时间。如果5分钟的成本为1元钱,北京每天至少有2000万人在车上,每天损失2千万。每年假设坐车或者开车出门次数约为300次,那么每年间接时间损失约为:60个亿。
对了,按照3)的计算,可以大概算一下新交规给北京带来的损失,由于车子要主动减速,车流通过率降低6%左右,那么北京一年由于这个交规损失的时间价值约为:36亿左右。
当然其中还漏算了汽油费、环境污染、新增加的追尾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
来自:@桔子水晶吴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