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000打火机点亮的收藏生活
10月14日上午,记者刚走进王风琴家,就被一屋子的小玩意儿吸引了,沙发上、桌子上、衣柜上面的盒子里、地上到处都是打火机,墙上挂着一把大枪,也是打火机。另外还有自行车、摩托车、联合收割机、钢琴、萨克斯、西瓜、梨、吹风机、电饭锅等造型的打火机,甚至还有时下最流行的神七飞船,“这些都是打火机吗?”王风琴给了记者肯定的答复。虽然收藏打火机已经将近30年了,但是她一直没有时间系统整理,这几天,她把所有的打火机都翻了出来,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要整理好它们两天两夜都弄不完,这些就是我和老伴的宝贝。”目前,王风琴根据打火机外形的不同把它们分为车类、人物类、乐器类、军事类、动物类、生活用品类、水果类、饮料类、体育器材类以及其他类。看着这些打火机记者有些眼花缭乱,幸亏王风琴对自己的这些宝贝了如指掌,记者听她介绍了不少经典的组合。比如车类中有一套机械用品,包括过去耕地用的犁、现代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卡车、吊车和起重机等造型。那一套“福禄寿喜”四字打火机也很吸引人的眼球,“这几个组合在一起可不容易,找了好长时间呢。”做工精湛的要数那些车类打火机了,有自行车、摩托车、过去的老爷车、现代的跑车等样式。乐器类打火机里钢琴、萨克斯、二胡、笛子等造型一应俱全,可以组成一个小型乐队了。生活类打火机里有沙发、摇椅、电饭锅、拖鞋、家具、灭火器等造型,军事类打火机里有古代的刀弓箭戟和现代的枪炮造型。
每个打火机怎么用还是一个谜,不好好琢磨根本琢磨不透从什么地方出火。王风琴告诉记者,有的已经不能用了,不过大部分还可以打着火。比如摩托车造型的打火机要叩动车撑,火从排气筒出。
王风琴告诉记者,1980年她卖烟酒时,经常卖些打火机,“那时候看到外形好看的打火机我就给自己留下一两个。”没想到,后来打火机的样子越来越多,她也越收集越多,最后竟然搞起了收藏。除此之外,有些打火机是朋友们给的,有些是他们花钱买的,最贵的是那个船舵造型的,要300多元钱,便宜的也几十块钱,如今每年她和老伴都要花上1000多元钱用来买打火机。“我和老伴过生日,别人送礼物也都是打火机。今年我和老伴生日,儿子送我一个大炮,送给他爸爸一把枪,我们都开玩笑说这不是让我俩打架嘛!”
因为有这些打火机的相伴,王风琴和老伴魏怀表的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他们说收藏了这么多年,这些打火机从来没有公开展示过,最近,他们想打听一下是不是可以参加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打火机。 15年收藏打火机为迎奥运想办展
不抽烟的人,不会如此喜爱打火机;抽烟的人,往往打火机用完瓦斯后,也是一丢了之。淮北有一男子,不仅自己收藏打火机,还四处拜托朋友,看到形状独特的打火机,多留些心。
这个人名叫常利,是淮北选煤厂工会的生产部长。15年来,他家的橱窗,逐渐被打火机占据,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也都有打火机的影子。
“奥运圣火,不也是烧瓦斯吗?”常利笑着说,他已经收藏了千余种打火机,他如今的目标,就是在明年的今天,收藏2008种打火机,办一个打火机展览,为中国第一次办奥运会喝彩。
常利收藏的打火机,市场上一般买不到。
在常利的家中,橱柜、写字台、床头柜……到处都是打火机。成系列的、能够表达同一种意蕴的,被常利摆成一组。像包公与龙虎狗三口铡刀,吉他、小提琴与萨克斯组成的乐队,手扶拖拉机与农耕机组成的农用车系列等等,数不胜数。
近几年,常利的收藏遇到了麻烦。“有些打火机形体太大,酒盒里放不下,需要积满一定数量的卡片,每瓶酒只有一张卡片,要喝很多酒,拿到卡片才能去厂家对换大型打火机。大到什么程度?一只猎枪打火机与真品一样大。”此外,有些酒盒里放美元取代了打火机,让常利更觉得遗憾。
现在,常利的打火机已有千余种,离2008种还有距离。常利说,现在搜集打火机越来越难,到明年8月8日搜满2008种,有些困难。“绝对不能用钱买,那样就没有意义了。”常利说,定下搜满2008种打火机的目标,用一年时间去实现,就算最后没有够数,想表达的意思也已经实现了。“朝着理想奋进,永不放弃,就是我理解的奥运精神。”
常利的打算是,在明年奥运会来临时,他可以办一个打火机展览,让人们体会其中的奥运精神,就是自己最大的满足。“奥运嘛,是咱全中国老百姓的事,大家都可以参与。” 打火机收藏家
王先生是本市一单位办公室的头头,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茶楼酒馆有一些“身不由己”的应酬或被应酬。王先生绝不抽烟,对酒也不擅长,但由于往往招架不住劝酒者的攻势,散席后也时不时埋怨起餐馆的“路不平”来。
王先生收入不算高。尽管他有几个爱好搞收藏的朋友,但以他那有限的“吃饭财政”,那个颇花钱的行当他是不敢也不能问津的。然而这几年他居然也着迷起“收藏”来了,只不过他收藏的不是字画奇石古董,而是那些不用花钱的打火机。现在,一些商家的生意越做越精,明明就是一瓶酒,他们却偏偏在里面塞上一只点香烟用的打火机,不知是要从功能上体现“烟酒不分家”还是想通过这些“酒外之物”增加产品的吸引力。这些打火机设计精美,种类繁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直引得不少应酬或被应酬者点名上酒时老爱往那些包装盒内藏有“酒外之物”的品种“倾斜”。王先生正是在这些应酬和被应酬中逐渐热爱起打火机收藏来的。
王先生有个小木箱,里面已装有百余只打火机。这些打火机大都不雷同,但如属于特精美一类者也有重复的。他有时也像集邮爱好者互相交换邮票一样,在餐桌上用某些重复的品种与别人交换自己没有的品种。好在他的“藏品”除偶尔翻出来把玩,打燃一两次外,基本上都是新的,交换时也能拿得出手,那些不搞此项收藏的人也不觉得吃了什么亏。久来久去,大家都知道王先生有此爱好,上酒时便有意点那些有“酒外之物”的品种,当然,如果由王先生点酒,他也会照此办理。
王先生是不喝酒的,餐友们便有意出些难题,指着约莫能装二三十毫升酒的杯子:哪个要打火机就得喝一杯酒。王先生被逼无奈:“莫讲得那么难听。为朋友和友谊,干!”一杯酒下肚后,餐友们便会把打火机推到满脸通红的王先生座位前,王先生也就不推辞。
不久前的一天,外地一家客户单位来了七八个人,其中好几个都是王先生的老熟人。王先生出面代表单位在一家饭店设便餐为他们接风。这些客户都是一些能喝善饮者,没多久,3瓶酒已经剩下了空瓶。王先生的口袋里也已装了3只打火机,自然,下肚的3杯酒已令他觉得有点头重脚轻了。客户们还没喝尽兴,又叫服务员上了一瓶。这瓶酒包装盒里有一个硕大的火车头造型的打火机,做工精细,紫铜色的电镀在灯下反射出古朴的光,连王先生都是第一次见到。王先生硬着头皮,挤眉皱眼地又喝下了一杯,这次是他主动喝的。
王先生是跌跌撞撞回到家里的。第二天早晨,下夜班回家的王太太发现他和衣仰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打呼噜,地上有一摊呕吐物,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那个火车头打火机…… 物有亿万形态,人有千般爱好,而正是这种爱好的存在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大小小、千奇百态的打火机,使收藏爱好者汪立之的生活更加充实有趣。四年来,通过亲朋赠送、交换、购买、收藏了1500多款打火机,朋友相见每谈及打火机,他总是侃侃而谈的说:和这些小玩儿打交道其乐无穷!
■打火机“工艺品”琳琅满目
很早以前就听说汪先生收藏不少各种有意思的打火机,一般情况下,外面的人是难得亲眼目睹的。越发难得,也越发容易引起别人“识庐山真面目”的欲望,记者总想找机会见识一下。近日,汪先生告诉记者,他愿意将已经整理好的1500多种打火机与读者见面。机会难得,和几个朋友一起立刻赶往汪先生的家。
在二楼一个20平方米的收藏室,记者看到,各种造型奇特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走近仔细一瞧,才得知这些“工艺品”竟然全都是打火机。按照汪先生的归纳整理,他收集的打火机一共有十一个系列,种类有一千余种。其中最小的打火机只有几厘米长,最大的则有近一米长。水果蔬菜类有西瓜、草莓、茄子、白菜等,色泽鲜润;动物类有小鸟、瓢虫、知了、蜘蛛等,个个逼真,武器类有长枪、短枪、左轮、盒枪、红衣古炮等,应有尽有;日常生活用品类有烧水用的炊具、水烟枪、女式拎包等,亲切朴实;交通工具类有轿车、马拉车、自行车、快速火车等,个个精雕细琢……一些打火机上还有英语、日语等外文,让人感觉格外新奇。 ■在女儿的提议下收藏打火机
汪先生告诉记者,他收藏打火机始于4年前,当时觉得随酒赠送的各种打火机挺可爱,便带回家,女儿在整理这些“艺术品”的时候,建议爸爸不如将它们收藏起来,于是产生了收藏的念头。女儿的提议促使他和打火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留神收集有特色的打火机。到后来,家人也一起帮着收集,朋友有了也给送过来,于是越集越多,越集越上档次,从最初的酒厂广告宣传用的普通打火机,到后来的成套精装的工艺打火机,在他这基本都能找到。汪先生说,一个精致的打火机就是一个智者,灵巧的结构,智慧的造型,收藏它就是留住一段思想。
汪先生收藏品种最丰富的是武器类打火机,尤其是枪支,大大小小,古今中外,琳琅满目。整个收藏室里体积最大的就是一个叫“南北战争”大炮的打火机,为了收藏这个“大家伙”花费了不少工夫和金钱。2003年,汪先生在一份报纸中看见这个打火机,兴奋不已,他通过报纸里的一丁点信息,委托在南京的朋友帮忙寻找,这个朋友最后到南京夫子庙找了两次才发现这个东西,别人开价1800元,他朋友好说歹说才以1300元才将它“淘”了回来,并通过特快专递邮寄了过来。 ■不在乎价值多少,只在乎喜欢
搞收藏需要的就是一种执著,汪先生每到一处,一定到当地的小商品市场去转悠,希望能够“淘”到一些特别的打火机。“如果出差回来没有带回一个打火机,心里就好像缺少什么似的!”朋友们都佩服他这种执著,这种执著也经常让他有不少惊喜。令汪先生赞不绝口的是一套景泰蓝工艺品打火机。2004年以前,曾经收藏过其中一个,2004年到浙江平阳县一个小商品市场,看见了这套景泰蓝工艺品打火机,他才如梦初醒,知道原来是一套的,立刻将它买了下来。
“我收藏的打火机都不是高档品”汪先生表示,由于没有很多类似美国的ZIPPO、法国的都鹏、英国的登喜路等名牌价高的打火机,因此,自己收藏所需的费用也不是很大。有一个几厘米大小的算盘式打火机,就是在一个旧货市场“淘”到的,“根本不值钱,但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喜欢呀。”汪先生认为不在乎价值多少,关键是自己喜欢。有一套五个样式一样,大小却不尽相同的老式打火机,汪先生说这几个也是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的,将它们整理出来才发觉很有意思,为此,他还专门给这五个打火机起了名字。最大的叫“巨无霸”,最小的是“小不点”。
■“淘宝”也会碰钉子
虽然出差的机会经常让汪先生尽兴而归,但有些时候去“淘宝”也会碰钉子的。汪先生说,曾经遇见过一个旧款缝纫机式的打火机,虽然自己也藏有一些缝纫机零部件的打火机,但如果能够拥有这个款式的打火机,就可以组成一个系列了。可不管自己用什么办法,别人就是不肯“割爱”。汪先生开玩笑说,“有些时候真想找几个人去抢或者去偷它回来。”
将各种人物组成一个系列也非常考验人。在人物打火机里面,有一套“马、恩、列、斯、毛”革命领袖的打火机,也许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缘故,他觉得对这一套特别藏品有感情,专门排列在收藏室的中间。“八仙图”也是汪先生非常喜欢的一套人物系列,目前八仙还差一仙———韩湘子,令他懊恼不已。他表示已经到处托人去找了很久,但至今还是不齐。
整理这些“艺术品”可以忘记一天工作的疲劳。每每一有时间,汪先生都会“泡”在收藏室,整理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打扫卫生,他曾经考虑过用洗尘器,但有些打火机太小了,最后不得不亲自动手一个一个进行清洁。
现在,收藏打火机已经成了汪先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和全国打火机的收藏爱好者进行交流的机会。 玩家:赵江
玩龄:15年
点击:收藏了100多只打火机,包括近50个品牌。
告别火柴时代,打火机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吸烟男士的挚爱。今日,它更已发展成为一种时髦玩物,与收藏者是否吸烟已无多大关系。推开打火机的顶盖所发出的清脆的金属声,用手转动齿轮点火的种种复杂手法,都令喜欢它的男人着迷。
从事广告行业的赵江,便是一个打火机发烧友。学艺术出身的他,喜欢发掘世间一切的艺术价值,这也是他以收藏打火机为爱好的原因。
赵江年纪不大,收集打火机却已有15年之久了。喜欢上收集打火机,是在他18岁生日那年,送他打火机的人对他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成人了,不能再玩那些小孩子的东西了,打火机是成熟的标志……”那是赵江的第一个打火机。
第二个打火机的到来,花费了他近两个月的薪水。那是在深圳老东门的旧货店发掘到的“Zippo”全铜旧款。当时的他刚参加工作,月薪只有800元左右,但难舍心头好,他咬咬牙,还是用了1500元把它买了下来。
赵江所藏的打火机,基本上都是自己购买的。有时他会只用一分钟就决定购买一个打火机,只因为喜爱。他觉得打火机不会背叛他,也不会离弃他。
赵江注重打火机的手感与质地,他喜爱那种四四方方、质地沉重的感觉,喜欢打火机本身金属的色泽,他认为上了漆,就有了一种塑料涂层的感觉,有时还会脱落。
打火机对赵江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烟具那么简单,而是具有复杂的内涵。如果要他用一段话来描述收藏打火机的感觉,那就是“历史、科技、男人”。他解释道,刚开始所有的打火机都是燃油的,直到了20世纪大概50年代,科技的进步使得打火机有了改进。而从某个方面来看,打火机又可以说是使用它的男人性格的一种体现。和很多喜欢打火机的人一样,赵江也喜欢玩用手转动齿轮点火的种种复杂手法。有时他会泡杯茶,点根烟,一根一根地点着,熄灭……烟是抽不了几口,心思倒是全放在打火机身上了。
谈起收藏过程中好玩的事情,赵江提起了他所珍爱的一款水手使用的打火机,这是一个全钢机身、燃油、带安全扣、防水的打火机。1997年在深圳,他无意见到一个老外用这款打火机点烟,一眼就看上了。他朋友的太太英语厉害,为了帮他达成目的,便找借口和人家搭腔,东拉西扯地到最后才说出正题。最后赵江用墨镜和手里的Zippo打火机和那人交换,经一番曲折终于得到了这款打火机。
正如赵江所说,收藏之所以是收藏,是因为藏品已高出了物品本身价值的很多倍…… 物有亿万形态,人有千般爱好。有人爱集邮,有人喜欢收藏古玩。而家住饶阳县城区的石永强却迷恋上了收藏一种兼具实用功能的精巧物品——打火机。走进石永强的家,宛如进入了一个打火机的世界,窗台上,床头边,橱柜里,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打火机随处可见,令人眼花缭乱。
今年34岁的石永强并非烟民,却对打火机情有独钟,每当看到造型奇特、美观的打火机都如获至宝,随着收藏年限的加深,他的生活空间逐渐被打火机所占据。用石永强的话说,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能欣赏一番自己收藏的打火机,心情就非常舒畅,这是一种属于内心的愉悦。
石永强说,他是从2000年开始收藏打火机的,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一直从酒盒中开启出来的寿星造型的打火机,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惊奇地发现,原来打火机也能做的如此精巧,如此有创意。从那次以后,他便开始近乎疯狂的收集各式各样的打火机,渐渐地,亲朋好友们都知道他有这种爱好,也都热情的帮忙收集。至今,每一个打火机背后的故事依然能让他记忆犹新。
每一个打火机都有他背后的故事,或者记载着一段友情, 石永强讲述了他收集打火机的一个故事。6年前,他坐火车出差,看见对面一位乘客用一个形态怪异的打火机点烟,当看到这个造型美观的打火机,心里就喜欢上了,意识与他聊天,交谈中,那位乘客也了解到了石永强收集打火机的爱好,分手时,就将打火机送给了他,因此也他们也就交上了朋友,虽然远隔千里,但是现在他们依然保持着联系。
石永强收藏的打火机共分为人物、兵器、动物、水果等十几个类别,共计700余只。这些打火机形态各异,造型美观,惟妙惟肖,犹如一件件工艺品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打火机的收藏使石永强更加认识了打火机,石永强说打火机不仅是一种点烟或用来引火的物品,而是一种工艺品和美术作品。在9年的收藏史中,他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这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有趣。 好多好玩的打火机啊!看都没看过!呵呵! 我小时候就喜欢收集 这些 后来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