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残风 发表于 2010-7-17 14:11

一个去西藏支教的女生离开了......

刚刚才在校内上看到这个帖子........短短的文字.....短短的视频.....看完后却让我泪流满面....我承认我是一个感性的人.....

校内原文:刚在微博看到,一个女大学生,去西藏支教,然后,出车祸,去世了.

她的校内那条最后的状态,一直很安静,现在很拥挤,都是前往留言祝福的童鞋们.

被感动了.这个年代,支教...理想主义的词汇.悲剧.撕碎了的美好.

志愿者李卓玲的公共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039131?ref=search

李卓玲的校内地址http://www.renren.com/profile.do?id=230954732

(请在留言板留言。别在状态里面留言。由于校内的系统设定。在状态里面留言的话。会出现在她的亲友的“新鲜事”(也许用新鲜事这个词不是太好。也就不断的出现在她的好友的校内里面)里面。她的朋友会不断的看到这悲痛的消息。)(请大家谅解。本段是她的亲友联系我。特地注明。)




支教的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zMDIxODEy/v.swf



个人感慨: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孩子都像我一样是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可是知道并不等于懂得,我是在见到这些孩子们以后才懂得的。见到他们的时候我只后悔没有再多带一些东西过来,因为当你看到他们,就知道也许我们平常生活中手边的每一样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有可能是宝贝——铅笔、本子,甚至A4的白纸。”——薛瑞《青海支教日记》

默默地浏览完了李卓玲的校内主页,突然有些感到悲哀。支教——这曾经是我在高中时的愿望。当时我希望去云南山区、去西藏支教。但是现在在城市的喧嚣中,那个过于理想化的愿望已经不知道被我丢在了哪个角落。

成长了....脱去稚嫩的我们却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记得上次回母校,我站在走廊上的时候,看见很大一群孩子默不作声地排队,也有的孩子在大声背一首诗,我看着他们善良并且生动的容颜,隐约感到那种带着微笑与爱的拒绝。从走廊涌向教室,很挤,大家向前走,我于其中,我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样,大家默不作声地抢路,只剩下心里的一片嘈杂。真是羡慕这些小孩子啊!现在的我们彼此在这个炎凉的世态里冷暖自知。写下这话的时候我想起了爽,一个善良的孩子。我们第一次见面之后第五句话是:你的理想是什么?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现实常常翻折过来,严丝合缝地盖住我们长期的梦想,与它合为一体,像两个全等的几何图形一样。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孩子和真诚的人知道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与不妥协,不论以何种倾其所有的姿态--我们无法自由选择生存环境。但可以自由选择面对环境的态度。毕竟我们奋不顾身的青春,将是不久以后怀念的资本。

希望在下个暑假能去云南山区支教,也奋不顾身一次,给即将逝去的青春留下怀念的资本吧!

爱上Z的日子 发表于 2010-7-17 20:57

好漂亮的女孩子啊!·
不但人美 心更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去西藏支教的女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