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简单
活得简单才能获得自由。世间的幸福有很多种,所有的物质的幸福都是暂时的,物质仅能作为精神的一种载体,精神是幸福的最终归宿。千山万水的寻觅就是为了让一颗心狂歇,如果苦苦地想从这个世界抓握什么,什么也抓握不到,可是当我展开手臂时,我拥抱了整个世界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只要我们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犹如大海之深广,能纳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馀。所以,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怨隙、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如泰山之不辞土壤。如《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巴怨者,恒生善心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但是,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对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然与其高而容日月。”一个人只有以大海之低和天空之高的胸怀,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处人所不能处,才能最终超然于纷繁、喧杂的世俗之上,健康快乐,从容潇洒,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博大起来。因此,可以说宽容又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因为温柔爱美,所以眼中的世界格外清净美丽,真好比初歇的春雨点点,在灿烂的桃花瓣上盈然辉映,这种生命的美景真是动人至深。分分秒秒,时光涌来,都像洁白的嫩荷轻轻绽开,一瓣一瓣美丽而惊心,当你我用智慧的水浇下去,心田自然清香袭人。难道你不觉得:妙好日子像株莲,亭亭微笑,相看两不厌 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尘;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真正之爱,乃之于众生之爱;不忍小我安宁,不愿弃世人于不顾;其苦,我苦;其痛,我痛;其乐,我乐;其爱,我爱。于世,普度众生;超脱尘俗,非抛弃之意;乃与世人同行,共求心之自在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当风吹来之时,竹子就和风因缘遇合,当风去之后,缘尽一切皆空,竹林恢复宁静,风过竹不留声,诸法皆空,飘然而过不留痕迹。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其性本空,事情来了尽心做,事情去后,心如常。平常心是道。 往日的欢乐已是往日的快乐,再怎么留恋也无法放在今天;过去的痛苦再一次回顾,只能徒增无聊的烦恼和忧伤。为误了头一班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为过去的一点点幸福而抓住不放的人,也不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深一层地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即使身无立锥之地,却可受到最大的富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