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即将结束,论比特币的前世今生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日本老爷子灵光一闪,创造了比特币这个玩意。原本只是日本国内一个小圈子几百人的玩物而已。
在半年后,有几个有钱的小爷一商量一合计,把现有玩家手中的比特币几乎全收过来了,然后把比特币推向了全世界。
又过了一小段时间,这几个小爷联系了欧洲的几个小爷,又联系了美帝的几个小爷,这下完蛋了。
一群小爷一商量一合计,比特币可以公开的交易和置换现实物品了。
当然啦,比特币也变得越来越值钱了,当然,也越来越难挖了。
这时候有一小撮做硬件的小爷,一商量一合计,开始造挖矿机了,自己大幅挖矿。
又过了一小段时间,挖矿机都没效率了,这一小撮做硬件的小爷和一开始的那一群小爷凑到一起了。
他们一商量一合计,不挖矿了,改卖挖矿机了。。。
屁民们挖呀挖呀,越来越难挖了,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比特币也越来越值钱了。
一群小爷一合计,开始套现了,就这么套了半年多,比特币也小幅贬值了。
这时候其中一个小爷开始使坏了,小爷想啊,不行啊,还没赚够钱呢,于是他把自己交易平台暂留的比特币全给抛售了,然后宣布被盗破产。
这可出大事啦,比特币开始超级暴跌,这时别的小爷可就坐不住了,超低价把比特币又全给买回来了,结果又涨回来了~
这回小爷们可不敢继续玩了,开始集体抛售,然后集体宣布被盗破产。。。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如今又有另一群小爷想学着这群小爷来玩莱特币了,玩不玩的转咱接着看。。。
先玩的 吃的饱一些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 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蝴蝶梦 发表于 2014-5-3 1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 ...
比特币算是目前最高端的庞氏骗局,因为全世界所有政府都没有条例可以定义这个东西为非货币。
但是根据“钱”这个词来定义,钱就是劳动力的凭据,生产后的凭证
而比特币纯粹的使用了电,浪费了各种硬件,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东西,但是却不会对世界带来任何正面的价值,因此,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货币。
最安全的货币是大米,小麦,玉米等 额 受教了你的个性签名也是庞氏骗局么 曾经去过比特币吧,当时给我的感觉这些人都已经疯了,并且认为这是一种信仰。 虽然没炒过比特币,但是,论投机性,比特币的投机性质非常强。但是,普通人炒这个无异于火中取栗。对于专业的操盘手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炒作品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