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所谓成功的秘诀
曾经和一位30岁就当老板的喝酒,他是典型浙江人,小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东奔西走做生意,不恋家。别的孩子在家里看动画,玩电玩时,他在外头帮父母看店。我奉承他,无非就是些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之类的俗话。
他说不,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吃苦与否。他问我,如果让我来看店不看动画,我是否觉得苦?我笑了,如果我是小孩子恐怕是不肯的,现在这个年纪就算让我看动画片我也情愿去看店了。他说对,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不再幼稚。
今天有一位50岁的老工人气呼呼地来辞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一个20岁的工人讽刺他干不了,让他不做就回家。忽然想起这位老板的话。
都是工人,就算是班长让他不干就回家,他也没有决定权。真正有决定权的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件事,老工人已经决定不干了。究其根本,意气用事。
意气用事,大概在几种人身上最明显。小孩子,说要就要,不给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女人,说哭就哭,头脑发热起来理智等于零。当然不是所有都这样,也有人小鬼大、或者城府深沉的女人,但大部分如此。成年人,尤其男人,这样做就显得幼稚了。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20岁如果肯加班而无怨言,目前的世道来说算是成熟。50岁却忍不住一句风言风语,在随便哪个世道其实都还幼稚。所以,50岁的人老了老了,还和20岁的人一起工作,还要称20岁的人为领导。幼稚和成熟,失败与成功。
没有成家的人,之所以长辈催成家,也不是纯粹为了生儿育女或者
完成任务。只因为他们深知没有成家的人,说到底还是幼稚。比如我,内心依然幼稚。当然幼稚有幼稚的好处,比如依然善良,依然热情。但幼稚的坏处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体现,一辈子不成家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伊丽莎白算一个?那个不能算,血统而已。此外,一辈子孤家寡人并且成功的,我在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找到。
我内心明白了幼稚是众人的大敌,但就如同抽烟的人知道有害健康一样,执迷不悟。莫以成败论英雄,既然凡夫俗子,还是顺着点自己额心思,由着些天道的自然为好。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被南通农民的勤劳朴素惊呆了!他们先是大量的租滩涂、填海造陆,一租就是二三十年,动不动租上万亩,然后发展海产养殖,再后来招外地人做养殖生意自己当房东。昨天认识一个大叔,当年地租得太少,只有4000亩,现在每年租金只能收600多万,弗开心,感觉非常忧郁,沉痛,要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饭桌上还认识了一个男孩,黑,瘦,他告诉我他从小对数码产品感兴趣,每一次买来手机就马上自己拆装,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手机维修店,不过现在只能在乡下养虾。“好羡慕你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说,我也很唏嘘。本来还想聊的,下午虾场有客户来,他只好开着自己的宝马535回去了。
页:
[1]